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聞的邏輯

鎖定
《新聞的邏輯》由高明勇著。《新聞的邏輯》主要包括新聞人的新思維展江、一個人的新聞後台、新聞生產、“年度好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我們這樣關注“勞教改革”、評論時代,何為“專業評論”、當代時評寫作的格局及其傳統、蓋洛普是如何調查民意的等內容。
中文名
新聞的邏輯
作    者
高明勇
類    別
人文社科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 
出版時間
2014年8月1日
頁    數
296 頁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213061677
語    種
簡體中文

新聞的邏輯內容簡介

本書濃縮了《新京報》資深評論員高明勇投身傳媒業十年的感思。作者結合自身採編經歷與獨家經驗,分別從新聞生產、職業訓練和媒介素養三個角度,闡述他所理解的“新聞的邏輯”。書中收錄其專論凡六十餘篇,行文妙趣橫生,結構邏輯縝密,尤其是其倡導的“思想陪練”、“實學素養”、“有效思維”、“檔案意識”等自我訓練方法,對廣大新聞從業人員及新聞專業學生、文科教師具有相當的啓發和參考價值。 [1] 

新聞的邏輯圖書目錄

序新聞人的新思維展江
自序一個人的新聞後台
01新聞生產
年度好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我們這樣關注“勞教改革”
評論時代,何為“專業評論”
當代時評寫作的格局及其傳統
時間到了,稿子呢
“京報調查”的背後
蓋洛普是如何調查民意的
外媒如何圍觀中國
《華盛頓郵報》這樣報道中國
創作什麼,比怎麼創作更重要
記者手記:新聞背後的採訪邏輯
人物評論:洞察生命的時代座標
時事訪談:坐下來談論“中國病”
附:優秀媒體人的三個標準
記者還鄉:熟悉記憶的陌生拜訪
附:故鄉的“移民村”
關注計生:私人事件的公共表達
附:被“批准出生”的孩子
“準生證”背後的故事
專業深度:沒有“最高級”,只有“比較級”
媒體職能:真正問題的持久關注
附:論《新京報》時評生產機制
一手評論:堅硬材料的論説力度
附:“輿情監測”是什麼市場
02職業訓練
有效思維:穿過迷霧的科學方法
檔案意識:隨時激活的職業庫存
思想陪練:職業成長的“催化劑”
附:我的“思想陪練”殷海光
懂人生路遙,自讀路遙始
實學素養:新聞記者的專業學問
自我訓練:職業素養的成長路徑
實習指導:職業訓練的系統設計
職業生存:媒體行業的生存哲學
專家資源:專業智囊的職業積累
職業充電:前行力量的自我獲取
差錯分析:對每一個文字負責任
新聞理想:無須標榜的職業內衣
職業諺語:言簡意賅的從業經驗
採訪藝術:讓陌生人也敞開心扉
第二落點:後發制人的思想先機
研究中國,從“打撈鄉村”開始
閲讀的軌跡:一個媒體評論員的“秘密書架”
03媒介素養
“公共説理”的邏輯
誰在操縱網絡刪帖
“一張圖表讀懂兩會”的思維之變
增進共識第一步:怎麼説話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為何“政府大院開放”屢屢成“新聞”
温和,而堅定
對“個人生活”多點期許,對“公共生活”多點參與
《人民日報》新年獻詞裏的“中國夢”

新聞的邏輯作者簡介

高明勇,河南新鄭人,現居北京。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新京報評論部,任資深編輯、評論員,《評論週刊》統籌。著有《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傳》,主編《微博問政的30堂課》。先後在《青年記者》等雜誌開設專欄。2012年獲得新京報年度新聞獎評論編輯金獎,2013年獲得第十四屆北京大學財經獎學金。

新聞的邏輯名人推薦

在這個亟須創新的時代,思維創新是一切的起點。因此《新聞的邏輯》不只適合於有志於新聞業的學子同仁,也對追求創新的青年一代大有裨益。
——陳昌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
《新聞的邏輯》—書飽含成功實踐的總結,一系列的思考與方法,為當下的新聞教育,特別是傳媒人的職業訓練提供了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案例。
——範以錦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
《新聞的邏輯》是一位資深媒體人的思考結晶,它反映了互聯網時代“新聞的自覺”。讀完此書,讀者會相信,當代社會對信息的需求將持續擴大;無論其呈現形態如何變化,只有符合專業主義要求的媒體才能長存。
——胡舒立財新傳媒總編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新京報》是當代中國有新聞理想的報紙,明勇的書形象地闡明瞭追逐這個理想之夢的合理性、可能性和艱鉅性。
——童兵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