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聞攝影

(以攝影技術為手段對新聞進行報道)

鎖定
新聞攝影是以攝影技術為手段,以圖片、文字為媒介,對新近發生、發現的事實的報道。攝影圖片是新聞攝影傳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説明事件,傳播消息,引發影響等。此外,新聞攝影一般都附有簡短的文字説明,以介紹事件發生的背景和過程等。
《中國新聞實用大辭典》對新聞圖片的闡釋是:“以圖片的直觀形象和簡要文字説明結合起來報道新聞、傳播信息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這個闡釋表明,“新聞”與“信息”是圖片的“內核”,圖片只是承載“新聞”和“信息”的“外殼”。如果圖片裏沒有“新聞含量”,僅剩圖片這種“外殼”,圖片也就失去了意義。
中文名
新聞攝影
本    質
對正在發生的事件進行新聞報道
基本觀點
攝影畫面、新聞工作、攝影紀實、現場氣氛

新聞攝影發展簡史

1842年5月5日至8日,德國漢堡發生大火災,一名德國人比歐烏·史特爾茲納用達蓋爾銀版法拍攝了火災遺蹟,此被稱為新聞攝影之始。早期的新聞攝影,器材笨重,技術操作複雜,只能紀錄靜態人像及場景。要刊登於報刊,須由畫家加工改為線畫,製成木刻版。從事攝影的,是照相館的攝影師。
1880年3月4日,紐約《每日圖畫》用S.H.霍根照相銅版術,印出了照片《棚户區風光》。1904年1月7日英國《每日鏡報》創刊,全用照片插圖,刊登謀殺、犯罪、雜耍之類照片。
20世紀20年代,由於傳真術、照相製版術、紙張的改進,特別是小型相機的問世,新聞攝影才有了發展的物質技術條件
1928年德國E.薩洛蒙用小型相機、室內光和不干涉對象的方法,抓拍新聞鏡頭,為現代意義上的新聞攝影奠定了美學與技法的基礎。艾森斯塔特被稱為“新聞攝影之父”。
1935~1955年,是“畫報的黃金時代”,新聞攝影為畫報、畫刊提供了大量照片。
20世紀50年代,電視普及之後,新聞攝影在報紙版面上的作用與地位受到了重視,開始了對新聞攝影學的研究。新聞攝影已成為新聞的一種重要體裁和報紙版面的有機構成部分。

新聞攝影基本觀點

攝影畫面
新聞攝影 新聞攝影
其基本任務是報道各種新的事實,屬於新聞工作的範疇。有些人認為新聞攝影與藝術不可相混淆,但縱觀歷史,許多經典的新聞攝影作品在真實地記錄新聞事件的同時,包含了攝影師極高的藝術造詣。
新聞工作
在一般原則指導下,必須充分照顧其形象表現的特點,才能揚其長、避其短,充分地發揮其形象報道的威力。那種忽視新聞攝影形象特點的做法也要予以克服。新聞照片是由攝影畫面形象和具備新聞諸要素的文字説明結合而成的,對兩者的要求應力求一致。比如,要求報道的內容應是真人真事,要求表現這一內容的畫面形象也應是真情實景。而決不能在文字説明上要求服從新聞的真實原則,而在形象表現上卻允許似是而非。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攝影紀實
這種畫面形象必須是攝影記者在現場觀察的基礎上,經過最有代表性的情節和瞬間的選擇、攝取得來的,而不是什麼“創作”的產物。新聞照片的畫面形象必須服從新聞的真實原則。
現場氣氛
而不能把藝術照片的衡量標準強加到新聞照片頭上,求全責備。人們常常以“藝術性”來衡量新聞照片的形象表現力,從習慣上説來,也未嘗不可。但是,當使用這種説法時,要注意把兩種不同性質的照片區別開來。

新聞攝影形象表現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形象觀察
——結合採訪,對現場進行深入觀察,以達到從內容到形式的結合,全面把握被攝對象,是形象表現的基礎。攝影記者新聞敏感,要掌握“問”和“看”兩樣功夫。現場觀察要力求深透,隨時注意現場的中心和高潮的出現,併力求看到事實發展的全過程。要心明、眼亮、腿勤、手快,邊觀察、邊選擇。
形象選擇
——在深入觀察的基礎上,找到現場全局中最有代表性的情節,以及事實發展中最有代表性的瞬間,是新聞照片形象表現的關鍵所在。選擇中首先要考慮攝影報道的需要,同時還要考慮現場攝取的可能,判斷要準確,選擇要得當。選擇是為了攝取,並隨時準備攝取。現場情況變化多端,萬不可墨守“先選後拍”的程序,以至坐失良機。
形象攝取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一般來説,觀察和選擇在前,攝取在後;但攝取中又有觀察和選擇,且三者常常是緊密相連的。攝取時要充分發揮攝影技術技巧的作用,把初步選定的情節實地表現出來。這時,要以獲得最有代表性的情節的最佳瞬間形象為中心,並優先選擇拍攝點和拍攝時機兩個主要環節。因為拍攝點決定着主體的地位和畫面的基本結構,即拍攝時機則決定着主體的動勢和神態,這些都是構成畫面形象的基本因素。而這些因素的結合,實際上也決定着光感、透視、層次等等其他因素。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有時是一致的,但常常是矛盾的。在發生矛盾時,一般應服從對主體形象的表達這個大局,避免面面俱到,求大求全,以至妨害對主體的表現。

新聞攝影攝影價值

普利策新聞攝影獲獎作品 普利策新聞攝影獲獎作品
新聞攝影有價值大的,有價值小的,也有沒價值的,但都是新聞。新聞攝影有多次出現的,有的僅僅一次,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出現有不同的價值和意義。有的事對大人物、名人來説是新聞,對一般人士講就不是。也有相反的,發生在小人物身上反而成了頭號新聞。有的新聞照片時間一過就沒有價值了,生命力很短,而有的新聞照片生命力很強,甚至成了很有價值的歷史。還有的照片時間越久、價值越高。
新聞攝影有百年不遇的,有事先深知的,有突然發生的,也有人為製造的擺佈出來的,多種多樣。突發性新聞最精彩。突發性新聞是難拍,因為你事先沒準備,這就要看記者的素質,技術是否過硬。主要是思想意識,有沒有那種思想準備。
新聞照片有很好的,也有不好的。但都是新聞攝影。這種新聞攝影是公式化的,完成任務型的。報紙上有不少這樣的照片。有的是沒有辦法,不登不行,是一種禮節。這種照片登多了影響新聞攝影記者的形象,也影響新聞界的形象。文字有時不可信,因它可以隨便寫。照片應是最真實的,最可信的。但有了電腦製作,弄得照片也不可信了,它可以胡亂拼接,頭、身子、胳膊和腿,人身上的各個部件隨意拼裝更換、挪位,而且弄得天衣無縫。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搞新聞攝影要有一定的手段。首先有得心應手的相機,並且有一定的裝備,如交通工具,甚至飛機等。但思想最重要。搞新聞攝影的記者,要有信息,要有靈活的頭腦,要能吃苦,甚至要有犧牲精神,在西方每年都要死幾十個人。也要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不能老一套。攝影也要簡練,説明只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新聞攝影主要表現人。各式各樣的人,在各種場合出現的人。人是最難照的,尤其是人的特寫鏡頭,照出每個人的心態更難。景比活的人物好照,景是死的,只要選好角度,用好光就行了。而活的人不斷地在動着,變化着。一個人的臉上就有喜、怒、哀、樂多種表情。
攝影形式
攝影有多種表現形式,一種是讓人一看就明白是怎麼會事,一種是讓人回味、去聯想。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8張)
新聞攝影要抓住拍攝對象的典型瞬間,再現新聞事實的真情實景及新聞人物的神情相貌,增加人們對新聞的感性認識
新聞攝影的價值
新聞攝影的價值,在於它是新聞事實的真實性與新聞形象的紀實性的統一。優秀的新聞攝影作品,能把新聞價值、歷史文獻價值與形象的審美價值結合於一體。
新聞攝影原則
新聞攝影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原則,同時講究技巧和審美觀點。

新聞攝影採訪報道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從讀圖時代提倡“抓新聞”以來,國內攝影報道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攝影記者應更多地深入到基層,獨立地進行調查研究,把“抓新聞”落到實處,並推向新階段。由於新聞攝影的形象特點,決定了它只能選擇那些正在發生和發展的具體的新聞事實作為直接拍攝的對象,而不是那些時過境遷或者抽象的東西。
實踐又説明,從國內攝影報道説來,這種正在發生和發展的具體的新聞事實,主要發生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羣眾的實際生活之中。實踐證明適應攝影報道的新聞事實,僅從領導機關去了解是不夠的;依靠別人也是不行的,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深入實際,深入羣眾,通過認真的訪問和觀察,去發現、追尋,甚而去“碰”。攝影記者力爭每次都能趕到現場。這樣才有可能進行全面的瞭解和觀察,不斷明確報道思想,並進而解決照片的形象表現和拍攝問題。

新聞攝影攝影獎項

新聞攝影荷賽獎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簡稱“WPP”,通稱“荷賽”),由總部設在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主辦。該會成立於1955年,自1957年舉辦第一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以來,截至2007年,已經舉辦了50屆。
荷賽獎”分為突發新聞、一般新聞、新聞人物、體育動作、體育專題、當代熱點、日常生活、肖像、藝術、自然共10類,基本覆蓋了新聞攝影的各個方面。每類還分為單幅和組照(最多不超過12幅)兩項。
該比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聞攝影比賽之一,它的宗旨是“促進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地交流,鼓勵高水平的專業新聞攝影”,對全世界新聞攝影事業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新聞攝影普利策獎

根據約瑟夫·普利策 (Joseph Pulitzer)(1847年4月10日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一個猶太人家庭)遺囑,1912年開辦了哥倫比亞新聞學院,1917年起設立了普利策獎。普利策獎包括新聞獎和藝術獎兩大類,現設有14項新聞獎和7項文藝獎,其中新聞獎主要有:公共服務獎、報道獎、社論獎、漫畫獎、批評評論獎、通訊獎、特寫獎、新聞攝影獎等;文學藝術獎有小説獎、戲劇獎、詩歌獎、美國曆史作品獎、自傳或傳記獎和非小説作品獎;音樂作曲獎1項。另外,還頒發2項特別獎。公共服務獎一般授予報社,獎品是一枚金質獎章。其他獎項的得主可獲得1萬美元獎金和證書。 [1] 
首屆普利策攝影獎是1942年頒發的。此後,除1946年外,每年頒發一次。從1968年開始,攝影類增設了專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通常由一組照片組成。

新聞攝影尊重規律

新聞攝影報道的策劃必須能夠充分發揮攝影的長處:即視覺衝擊力。考慮策劃題材的原則是要具備鏡頭感。所謂鏡頭感有三個衡量標準:一是新聞主體能夠被畫面展現,特別是人物的內心世界;二是新聞背景及其環境能夠被畫面展現;三是新聞場面具備較強的衝擊力,即是否可以通過新聞性畫面構圖共同形成使人共鳴的高潮。
現有報紙中出現一種虛“大”現象。即報紙版面,無圖不活,但新聞圖片編髮的“大”與“小”,應有一個“度”。把握這個“度”的命運的尺子,只能是“新聞含量”的“大”與“小”。然而,在某些編輯記者(包括少數總編輯在內)眼裏,認為把圖片發得越“大”,視覺效果越好,衝擊力越強。
於是,圖片編髮的貪“大”之風似有加劇之勢。長而空的文字,常常被讀者貶為又臭又長的“懶婆娘的裹腳”,同樣,沒有“新聞含量”的大而空的圖片,就是一種“泡沫”。這種新聞圖片雖然看起來篇幅很“大”,但由於內容平淡,無味,蒼白,空洞,不僅沒有絲毫的衝擊力,只能擠佔、浪費甚至污染寸土寸金的版面。

新聞攝影攝影特點

時效性
新聞攝影必須體現一個“新”字,它所反映的必須是正在發生的、引人關注的 新聞事實。如政治事件、經濟消息、社會熱點、國際關係以及反映社會生活的紀實性報道等。
真實性
真實性是新聞攝影的生命之所在。虛假的新聞報道只能遭受譴責。
新聞攝影報道的典型性包含典型事件典型形象、典型瞬間三方面。
新聞攝影的的現場抓拍,應以正確反映事件為主,具有較強的現場感;而不應過分雕琢,因追求藝術效果而有損於對事實的報道。

新聞攝影技巧探討

感染力
新聞攝影在飛速發展的現代新聞事業中越來越顯現出其重要的作用,新聞攝影集新聞性思想性、真實性、時效性形象性於一身,能將新聞主體的情感濃縮在畫面之中,給人以簡潔、震撼的效果,有“一圖勝千言”的作用。新聞攝影是以附有簡短文字説明的新聞照片形式同讀者見面的,它不同於電影和電視上的活動形象,而是以靜止的形象,即將新聞自身的形象瞬間定格在一幅畫面上。蔣齊生先生曾提出:新聞攝影應當“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這就要求新聞攝影記者必須深入生活,在嚴格遵守新聞攝影規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攝的新聞照片新聞性與藝術性並存,既有較強的新聞價值,又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新聞攝影要求在內容和形式上實現真善美的統一,要運用藝術手法、把握典型瞬間,讓形象“説話”。這樣才會有較強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會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視覺衝擊力
視覺衝擊力是指不需受眾想象,直接呈現在受眾眼前,並能在受眾腦子裏留下印象的直觀形象的作用力
使新聞圖片具有衝擊力的物理拍攝方法:對景物的某個具有特色的地方進行強調,使之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所做的只是離被攝物體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遠距離拍攝更好的視覺衝擊力效果。另外,拍攝點的選取也要不落俗套,攝影語言要簡潔明瞭。
信息含量
新聞攝影主要是以瞬間形象來揭示新聞事實、傳播新聞信息的。新聞照片所濃縮的信息越多,新聞價值就越大,也必然越有新意。比如在荷蘭,當一次車禍發生時,德新社美聯社的兩名攝影記者都在場。德新社記者拍攝了一輛汽車撞到牆上,穿樓而出的瞬間。美聯社記者拍攝的則是這輛汽車穿出樓後與迎面開來的一輛汽車相撞的瞬間。結果,多數報紙採用了美聯社的照片。因為美聯社記者的照片不僅反映了汽車撞牆穿樓而出的情節,還交代了穿樓而出後與另一車輛相撞的結局,信息含量更大。信息含量的兩個方面:一是事實信息含量,一是情感信息含量。在新聞攝影實踐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新聞照片似乎並沒有包含多少信息含量,但同樣倍受讀者青睞。原因何在呢?這是因為新聞照片的信息含量包括兩個方面,事實信息含量和情感信息含量。許多新聞照片儘管事實信息含量不大,但情感信息含量大,所以同樣受人歡迎。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作品之一
中國青年報》記者解海龍拍攝的《我要上學》系列組照中的一幅大眼睛女孩照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幅照片與組照中的另一幅照片《全校師生》相比,其所包含的事實信息含量顯然要少得多。在《全校師生》中,鄉野背景、大碾盤、穿中式制服的鄉村教師和孜孜以求的孩子等影象濃縮了貧困山區兒童學習的種種特定信息。但是,前一幅照片中,卻包含有更多的情感信息,小姑娘的美麗與貧困山區險惡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姑娘的大眼睛透露着天真、純樸、執着和希望,像探照燈一樣逼視着受眾的良知和靈魂,強烈衝擊着受眾的心靈,讓你無法逃避。正因為如此,作者和讀者都已經習慣把這幅照片作為整個系列照片的代表作,甚至全國希望工程組織者也把這幅照片作為活動宣傳的標識。
象徵性
它是一種以形象的概括性和寄寓性見長的瞬間,其畫面形象常常表露出某種若明若暗的寓意,喻示着某種畫外之間的內涵,更多地滲透着攝影記者的主觀認識和思想情感。,因此,信息容量更大,新聞價值更高,視覺衝擊力更強,也更富有新意。此外,象徵性瞬間不追求反映事件的全貌,只是把事件中最深刻、最具有象徵性的一角、一部分凸現出來,讓人窺一斑而知全貌,因而,為記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拍攝出富有新意的畫面,提供了廣泛而自由的空間。
世界著名的新聞照片《博帕爾的災難》([印]帕布勞·巴塞洛繆攝)和《烏干達乾旱的惡果》([美]邁克·韋爾斯攝)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兩幅報道災難新聞的照片都沒有正面地詳細地描述災難,只是選取災難中最有象徵性的一角來展示災難,新穎獨到,獲得了極佳的傳播效果。前者選擇了掩埋中毒致死孩子的瞬間,突出地表現了受害兒童那雙圓睜着受到致命傷害的眼睛,象徵着他死不瞑目;微微嚅動的嘴唇似乎還殘留着他臨終時的呻吟與控訴。後者的畫面是白皙寬厚的手掌與一隻類似雞爪的黑人少年的手掌相握的特寫鏡頭,用乾枯瘦小的手掌來象徵烏干達乾旱的惡果。
幽默瞬間
在大多數新聞事件的發展過程中,都不乏幽默瞬間。這是一種表面上似乎與事件的意義,本質無關或關係不大,但實際上是從另一角度、側面反映事件意義、本質,又能啓人心智、令人輕鬆愉快的瞬間。捕捉這一瞬間需要攝影記者必須具備幽默思維,幽默思維能夠使人們扯斷事物之間習以為常的聯繫,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觀察世界。幽默瞬間畫面常常賦予形象以神奇、新穎的意義,採攝這一瞬間是新聞照片拍出新意和有視覺感受的主要途徑。
1987年12月7日,美蘇關於裁減中程戰略核導彈的談判歷時七年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簽署了中導協議。美攝影記者蒂姆·克拉裏在這一非常程式化和嚴肅的新聞事件中,採攝到了一個幽默瞬間——戈爾巴喬夫和里根在簽署協議交換文本後,將要握手祝賀而手又未握到一起的瞬間。在拍攝出的照片《成交了》上,里根和戈爾巴喬夫宛如商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終於達成了交易,非常富有新意,視覺上儘管沒有太強的衝擊力,但卻衝擊了人們的思想。
新穎瞬間
即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現場,由於記者特殊的拍攝位置和角度,所採攝到的新聞事件讓人耳目一新、與眾不同的瞬間形象。這種瞬間以畫面的新穎、獨特見長。
新聞攝影所面臨的題材中,有一大部分是那種程式化、很少變化的題材,如體育比賽中的獲獎,每年的人代會等等。捕捉新穎瞬間是讓自己的照片拍出新意、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勝人一籌的主要方法。如每年的人代會,主席台都是一樣的佈置,在這種情況下,攝影記者似乎很難拍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好照片。然而,1988年七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時,一位攝影記者把照相機綁在自己的手上,把胳膊伸出去,這樣,拍攝點就向前移動了幾十釐米,拍攝角度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因而,他拍出來的會議照片使讀者覺得新鮮。
胡越拍攝的《新記錄誕生》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國跳高運動員朱建華在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上以2.38米的成績打破了男子跳高世界記錄,在全場觀眾的熱烈歡呼中,朱建華繞場一週,向觀眾致意。此時許多攝影記者紛紛湧上前,追隨拍攝,胡越則冷靜地站在看台上,拍攝了《新記錄誕生》這幅獨具一格的新聞照片——後面是熱情激揚的觀眾和體育記者,前面是朱建華向觀眾歡呼致意——畫面新穎,讓人耳目一新。
獨家照片
富有新意的新聞照片常常是新聞現場的獨家照片,必須做好充分的採攝準備,除了必要的採訪準備和技術準備外,更重要的是對新聞現場的情況要仔細觀察,做到心中有數。
中國青年報記者劉佔坤拍攝的獨家新聞照片《9·23北京不眠之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照片內容是當薩馬蘭奇宣佈2000年奧運會主辦地為悉尼時,在北京電視台“9·23北京之夜”直播現場人們或驚異、或希望、或迷惑的神情各異的一瞬。這是一張獨家照片,其拍攝成功,無疑得益於記者事先的現場觀察。在當時的拍攝現場,只有北京電視台的記者可以在會場正面攝像,所有的記者被安排到二樓,只能看到直播大廳眾人的背影。劉佔坤悄悄地勘察好地形,甚至從哪個門衝到會場正面的距離最短都摸得一清二楚。當牽動億萬人心的一刻來到時,他悄悄迅速地衝下樓,靈活地躥到會場正面,非常冷靜地拍下了這稍縱即逝的一瞬。
人物動作
表情、動作是人物內心情感的外部表露,是揭示人的精神、氣質和性格特徵的關鍵所在。新聞攝影表現人物的內在精神和思想感情,必須通過人的動作,動作是新聞攝影用以“説話”的形象最基本的特徵,即活動形象,或者是羣體活動中的某種情節形象。在新聞攝影中用動作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必須與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聯繫起來,即通過人物在動作中富有特徵的表情和姿態顯現的情緒,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展現出來。
擺拍應用
對於擺拍現象,中國日報社攝影部主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學術委員王文瀾曾稱:“在中國新聞攝影界,抓拍、擺拍的爭論是在‘文革’結束,因為那時候對拍攝方法的區別來自於‘文革’很多照片的弄虛作假,持續地引起了很長時間的爭論。從荷賽的照片來看,有很多都是經過擺拍、設計、策劃,比如像科技類二等獎的面膜,但是沒有絲毫影響照片的真實性和新聞事件的可靠性和可讀性,反而通過畫面的設計,提高了衝擊力。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拍攝,抓拍、擺拍,你要達到畫面的效果,應該是你成敗的惟一標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