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繁縣

鎖定
公元前8世紀,蜀王杜宇建立“繁邑”,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有繁縣。北周正式改繁縣為新繁縣。新繁縣是川西上五縣(温、郫、崇、新、灌)之一 [1] 
公元1965年,新繁縣併入新都縣。縣城繁江鎮改稱新都區新繁鎮。 [1] 
2019年12月23日改新繁街道
中文名
新繁縣
別    名
繁縣
所屬地區
成都市新都區
地理位置
位於成都市區18公里衞星城圈層上
電話區號
028
著名景點
新繁東湖公園
方    言
西南官話-新都方言
特色食品
新繁泡菜

新繁縣歷史文化

新繁,古名繁。約在公元前800年左右,為蜀王望帝杜宇氏所建。杜宇氏在建都九隴山區之後,因生產發展和人口增加,一部分人沿清白江順流而下,在平原地帶分建城邑,以利管理。新建城邑,取物產豐富,人煙繁盛之義為名,故名繁。《華陽國志》記載:“蜀川人稱郫、繁為膏腴”。成都平原膏腴之地甚多,何專以“郫、繁”並列,譽為“膏腴”,那就是他們的開發和得名,均早於成都平原大量開發之前,而與杜宇氏的原山區相比,當時是最為肥美和繁榮之地。
最初的繁,擁有今彭州市和原新繁兩縣地區,其治所按《華陽國志》記載:“繁縣,郡北九十里,有泉水稻田”。
蒙陽地區多年來發掘出土不少青銅器和陶器,其紋飾和銘文字體同於商代及周朝初期的金文體。經四川省博物館定,其時代為商末周初,在蜀地正是杜宇氏時期。從地形上看,蒙陽一帶自然形成一條長達十多里的黃土高地,至今還高出平原1-2米。這與當時岷江尚未治理,平原大部分地區未能陸處,蜀族人民必須擇高而居的生活情況相適應。因此,最初的繁,是在今彭縣蒙陽地區。
繁縣的建置時間,原有秦、漢之説,但均未標註時間。近40年來,考古工作在蜀王杜宇所置的繁地區,發掘出大量商、周時期的文物和蜀族人民聚居遺址,充分證明繁在杜宇時代即已建立,併成為蜀族人民的膏腴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述秦置蜀郡,將繁列為蜀郡所轄15個縣的第三,排列在首成都,次郫縣之後,説明秦代繁已成為一縣。現存最早的明代正德年間的《四川志》明確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蜀郡所轄的縣有繁縣,亦可證明秦時已在繁地置縣。
繁遷新繁
秦代的繁縣仍在今彭州市蒙陽地區。到三國蜀漢時期的延熙十年(247)和十七年(254),後主劉禪令姜維領兵北征,將來降的隴西涼州胡人及河間、河關、臨三縣民眾遷居繁縣屯墾,然後分批將原繁縣羣眾遷至繁縣境內,今清白江南岸地區聚居,用以拱衞京城成都,始將聚居地稱為“新繁”,但仍屬繁縣管轄。西魏時宇文覺建立北周政權,初仍置繁縣。到明帝武成二年(560),廢除繁縣西北的東益州(今彭州市關口附近),又將在蒙陽地區的繁縣南遷新繁(今新繁鎮西),正式撤銷繁縣,改名新繁縣。將原繁縣所轄的清白江南北兩岸地區劃歸新繁,而江北大片地區劃歸九隴縣。
新繁建縣的時間比華陽縣還要早,秦朝即設縣。得名更要追溯到古蜀王開明氏,初名繁,北周更名為新繁。
新繁是小縣,在原新都、彭州、郫縣之間,地境雖小,卻屬川西膏腴之地,全境土地平曠,物產豐盈,其中土產泡菜,冠絕川西。地方風俗尤為純美。
新繁傳為美談,與其歷史文化頗有淵源。五代詞人孫光憲《北夢瑣言》記載説,唐時宰相李德裕,曾為新繁縣令,任上鑿成東湖。此湖傳承至今,依然保存唐代園林格局,別為古園林遺珍。於此,後人有楹聯讚頌李德裕:“千古鄉風繁縣好,萬花湖水一相公。” [2] 
新繁龍藏寺碑林,蒐羅宏富,俱為一流文人手筆,為川西平原僅見。至於人物,北宋龍圖閣學士梅摯、清初詩人兼思想家費密、現代著名文學家艾蕪,俱是新繁人。由此可見,新繁端的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最早迎接古蜀人的區域之一
新繁今天是新都的一部分,其實建邑歷史比新都更為久遠。
傳説,古蜀杜宇氏在建都九隴山區(郫邑,今彭州境內)之後,因生產發展、人口增加,一部分人沿清白江順流而下,在平原地帶分建城邑,以利生存和管理。新建城邑,因物產豐富,人煙繁盛,故名“繁”。《華陽國志》就説:“蜀川人稱郫、繁為膏腴”。
成都平原土地肥沃,為什麼僅僅把“郫、繁”並列譽為“膏腴”?
這應該和古蜀人的遷移軌跡有關。遠古時代,成都平原未經整治,地勢低窪,河流無序,非常容易發生洪澇,不是人居的最佳之地。古蜀先民最早居住在高原河谷地帶,逐漸往平原地帶移居——彭州、新繁一帶就位於山區邊緣。於是,新繁成為最早迎接古蜀人的區域之一。
繁縣
比新都更接近“中心”
“郫、繁”的開發和得名,大大早於成都平原大開發之前,與杜宇氏原居住的山區相比,當時是最為肥美和繁榮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同時設立新都縣和繁縣,當時都歸蜀郡管轄。
公元前201年,劉邦建立西漢,把新都縣劃歸了廣漢郡,而繁縣依然歸屬蜀郡。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會奇怪:兩縣相比,新繁似乎距離成都更遠,為什麼反而把新都縣劃入廣漢郡?
從地形來看,新都和廣漢皆屬於沱江流域,又同在平原地帶,中間沒有山脈大川。而新都與蜀郡成都之間,有天隳山(今雲天回山)相阻隔——在當時的條件下,天隳山這樣最高海拔不到600米的低山,對人的通行也會造成巨大的困難。
從政治的角度來説,把臨近蜀郡的新都劃入廣漢郡,也是西漢朝廷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藉此牽制蜀郡,分割蜀郡權力,便於分而治之。
從結果來説,繁縣,比新都更加接近巴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直至581年,隋文帝統一全國,新都才從廣漢郡改屬益州——至此,新都才重回成都的懷抱。
秦漢時,繁縣的中心仍在今彭州市蒙陽鎮一帶。到三國蜀漢延熙十年(247)和十七年(254),後主劉禪令姜維領兵北征,將來降的隴西涼州胡人及河間、河關、臨三縣民眾遷居繁縣屯墾,然後分批將原繁縣羣眾遷至繁縣境內,今清白江南岸地區聚居,建立繁邑的新區,用以拱衞京城成都,於是將聚居地稱為“新繁”,但仍屬繁縣管轄。
公元6世紀南北朝時代,北周把繁縣的治所遷到新繁,正式更名為“新繁縣”。
新繁的文化底藴非常豐富
在兩千前的歷史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新繁的文化名人,遠比新都更為多彩。漢代有教育家任末、“新繁雙忠”章明、侯剛,宋代有個性官員及文人梅摯、勾濤,元代有傳奇宰相張惠,明清有文化大族“費密”一家六鄉賢,近現代有反封建先鋒吳虞、“流浪文豪”艾蕪、軍旅作家哈華、紅色教授劉弄潮、中國神話研究第一人袁珂。
新都縣當然也產生了包括前後“楊氏家族”等不少文化名人,但就數量而言,不及新繁。如宋代,新都、新繁兩縣一共產生文科進士16人,來自新繁縣的就達13人。
在早期歷史,新繁歸屬蜀郡管轄,更靠近巴蜀的中心,受成都的影響較深,奠定了崇文的深厚傳統,為後來文化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南宋詩人王質在四川為官時,曾以“縣無美於新繁”對新繁的繁華髮出讚歎。
二千多年來,新繁縣經歷了“得名”、“建縣”、“遷徙”、“合併”,新繁和彭州、温江、新都等地多有交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分合合的並存,直到1965年7月,撤銷新繁縣,併入新都縣,原新繁縣城繁江鎮也改名為今日的新繁鎮。 [1] 

新繁縣建制沿革

原新繁縣,古名繁。秦滅蜀後,置蜀郡於成都。據明代正德《四川志》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繁縣,隸屬蜀郡,縣治在今彭州市蒙陽地區。
漢高祖五年(前202),平定巴、蜀,繁縣仍隸蜀郡。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州刺史部,蜀地為益州刺史部,繁縣屬益州刺史部蜀郡。
王莽新朝時期(9-23),改益州為庸部,改蜀郡為導江,繁縣隸屬導江。
公孫述據蜀時期(25-36),國號成家,郡縣建置基本上承漢制,改益州為司隸校尉,改蜀郡為成都郡。繁縣隸屬成都郡。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公孫述敗亡,今四川入東漢版圖,至東漢末劉焉父子據蜀,繁縣仍隸屬益州蜀郡。
建安十九年夏,劉備領益州牧。建安二十六年(221)劉備即帝位於成都,改元章武,史稱蜀漢。後主劉禪延熙十年(247)和十七年(254),將關隴降眾安居繁縣,將繁民遷居清白江南岸,稱新繁,歸繁縣管轄。後劉禪於炎興元年(263)降魏,蜀漢亡。後經曹魏、西晉、成、漢、範賁、苻堅、譙縱相繼割據,以及東晉時期,繁縣均屬益州蜀郡。
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劉裕代晉,國號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劉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於繁縣屬地(今彭州市關口場)置僑郡—南晉壽郡,領晉壽、興安、興樂、邵歡、白馬五僑縣。(有説領白水、南興二僑縣)。後經南齊,繁縣治所及隸屬蜀郡未變。
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分繁縣地置東益州,州治晉壽縣,郡領晉壽一實縣,白水、南興二僑縣。後蜀地為武帝八子武陵王蕭紀所據,繁縣仍屬蜀郡。
西魏統蜀時期(553-557),改晉壽置東益州,領九隴、廣漢、西遂寧、金淵四郡。九隴郡以晉壽一縣為領地。州、郡、縣治均在今彭州市關口場。繁縣治所和隸屬益州蜀郡未變。
西魏恭帝三年(557),宇文覺廢恭帝自立,國號周,史稱北周。初仍置繁縣,後徙繁縣治所於蜀漢時期安置原繁人的清白江南岸新繁,正式改繁縣為新繁縣,隸屬益州蜀郡。同時,撤銷東益州,留九隴郡,隸屬益州,領九隴、隴泉、青陽三縣。郡、縣治由晉壽(今彭州市關口)遷徙至繁縣屬地---今彭州市人和鄉。
在此後一千多年的歷史時期,新繁縣的建置雖然也曾有過變動,但總的來説是屬於建置變遷極小的縣。 [1]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裁新繁縣入成都縣,隸屬益州總管府。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復置新繁縣,隸屬劍南道西川成都府。後經五代前蜀王建、後唐李嗣源,後蜀孟知祥相繼割據,新繁縣隸屬關係不變。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統蜀後,以劍南東西兩川之地,置西川路,一改自隋以來的州、縣二級制,為路、州、縣三級制,並於路之下設府、州、軍、監。仁宗嘉祜四年(1059),改為成都府路,領成都府,新繁縣隸屬成都府,直至南宋末期未變。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朝統一全國,在中央設立中書省,在全國各地設立行中書省,新繁縣隸屬四川行中書省成都路。後經明玉珍據蜀,新繁縣隸屬關係未變。
1962年的新繁縣 1962年的新繁縣
明洪武九年(1376),改四川行中書省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新繁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洪武十年省新繁縣入成都縣,3年後,又復置新繁縣,隸成都府。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明亡。李自成在北京建立“大順”政權,張獻忠在四川成都建立“大西”政權,新繁縣為“大西”政權管轄。清軍入川后,“大西”政權敗亡,四川地區戰亂持續30多年,清政府對四川地區的統治有名無實。
清康熙七年(1668),因四川多年戰亂,人口鋭減,一些州縣只得合併治理,因而省彭縣入新繁縣。61年後,到雍正七年(1729)始恢復彭縣。嘉慶初置四川成綿龍茂道,領成都府,轄新繁縣,直至清末。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民國元年,載廢道制。民國2年,袁世凱廢省改道,劃四川為七道,新繁縣屬川西道。1年後改為西川道。此後軍閥割據,建立防區制,新繁縣長時間為二十八軍防區。
民國24年,國民黨政權統一四川,建立四川省政府,將全省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新繁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直至民國38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1950年分四川為東、南、西、北四個行政公署,新繁縣隸屬川西行署温江專員公署。1953年四個行署合併為四川省,新繁縣仍隸屬温江專員公署。1959年初,因裁併機構,新繁縣曾一度與彭縣合署辦公,同年5月又由彭縣遷回新繁。
1960年2月,新都縣併入新繁縣。1962年10月,恢復新都縣。 [3] 
1965年7月,撤銷新繁縣,併入新都縣。 [4] 

新繁縣管轄範圍

以前的新繁縣管轄繁江(今新繁鎮)、新民、清白、新農、竹友、萬安、復興(今斑竹園)、 崇義橋(今大豐)、龍橋、高寧、利濟、清流。 [1] 

新繁縣風景名勝

新繁距今已有2700多年曆史,自古就有“川西碧玉”之美譽,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 [1] 
1957年—1958年,在新繁鎮西一條不起眼的土坡上出土了一大批能證實中原殷商文化曾和古蜀文明融合的文物,因附近有一座水觀音寺廟,這裏被命名為“水觀音遺址”。“水觀音遺址”是四川最早認定的商代遺址,還因為在殷商與巴蜀兩個完全不同的古政治、文化系統裏,成都平原早就開始了中華民族多種文化的融合。可以説,這裏是古蜀時期“前衞”之地。
歷史悠久,文化底藴厚實,自然也會名人輩出。在新繁,數得着的名人學者,從古至今亦如繁星閃爍:東漢著名學者和教育家任末、宋代龍圖閣學士梅摯、元代宰相張惠、清初著名思想家費密、當代文豪艾蕪、著名作家哈華、神話學專家袁珂。
新繁現保存有文化和旅遊價值的古蹟有13處,其中以龍藏寺和東湖最為典型。
唐代始建的龍藏寺人文薈萃 明代壁畫更是一絕
龍藏寺原名慈惠庵,始建於唐貞觀三年(629年),宋大中祥符年間擴大為寺,更名為龍藏寺,歷代規模宏大。元末毀,明洪武初和清康熙初先後再建。經清初高僧大朗和晚清詩僧雪堂主持,敬賢重才,招致文人大家,詩人書法家輩出,建龍藏寺碑林,樹大朗和尚築堰治水功德碑。
龍藏寺為最典型的“一半子孫廟、一半叢林”性質的寺院。清初,大朗禪師住錫於此。大朗屬破山海明禪師下傳宗派,但不是臨院濟正宗,而屬於臨濟岔派。寺內住持自大朗以後,都是師徒代代相傳。此寺的“本家”寺院有什加慧劍寺、彭縣中正寺等,彼此關係十分密切。寺外還有腳廟(即下屬寺廟)十座,田地千畝以上。
龍藏寺內風景秀麗,古樹眾多,壁畫、碑林、建築都很獨特。珍藏着9幅精美的明代壁畫;薈萃了蘇軾、黃庭堅、文徵明、王守仁、董其昌、石濤、劉墉、梁同書、王文治、何紹基等古今著名書法家的200餘座碑林。其中,大殿裏氣勢恢弘、繪畫精美的壁畫更是被視為藝術精品,被稱作“天龍八部”。它在清朝就創建了佛學院,並是古蜀琴文化的中心。
新繁東湖別看不顯眼 它是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唐代園林
新繁東湖是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大型唐代園林,是川西平原水文化的結晶。
在東湖內,有專祀李德裕的“懷李堂”,紀念唐宋先賢李德裕、王益、梅摯的“三賢堂”,紀念明末清初“費密一門四世六鄉賢”的“四費祠”,專祀宋代“鐵面御史”趙抃的“清白江樓”,專祀王益的“瑞蓮閣”。
“懷李堂”,那是新繁人對晚唐時曾在新繁任職,始掘東湖,被稱為“萬古之良相”的李德裕一份深切的情誼。
新繁,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使古鎮的大街小巷綠蔭如蓋,清幽宜人,還保留着幾分古樸之風。雖然有一個“繁”字,卻更像一位看盡世事虛榮,拋卻繁浮勢利,心懷寧靜,走入歷史重重灰幕中的隱者。

新繁縣著名人物

袁珂,本名袁聖時,筆名丙生、高標袁展等,生於四川新繁縣。生前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神話學會主席、國際知名學者,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