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線

(中國美術館藏作品)

鎖定
《新線》作者是韋啓美,該作品創作於1983年,現藏於中國美術館。
中文名
新線
作    者
韋啓美
創作年代
1983年
分    類
油畫

目錄

新線作品賞析

韋啓美是我國傑出的藝術教育家、油畫家、漫畫家,1942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徐悲鴻、黃顯之、呂斯百等人,畢業後應徐悲鴻之邀任教於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曾擔任油畫系教研室主任、油畫系研究生班主任、教授等職。
20 世紀 50—70 年代,韋啓美致力於風俗畫和歷史畫創作,這一時期的色彩觀念受馬克西莫夫的影響,代表作品有《模範飼養員》《初春》等。80 年代是韋啓美藝術理念的重要轉折期,他跳脱之前的創作模式,開始關注現代化城市景觀和科技發展現象,北京首座立交橋、首個電話亭、高能研究所、氣象台、天文台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韋啓美的漫畫創作及早年研習國畫的經歷,對其提煉“簡化、詩意”的油畫創作理念產生了很大影響,他的創作被評論界譽為“詩性現實主義”,創作於 1983 年的油畫《新線》就是這個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新線》以一個工地寫生視角來描繪和謳歌在祖國大地上展開的現代化建設場景。長途幹線光纜鋪設是國家實現現代通信的基礎載體,對確保國防建設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澄碧的天空下,兩個偌大的光纜輪盤一近一遠、一正一側矗立在通往遠方的山間公路上,遠山含黛,橫亙在天地間。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明快、開闊、碧空如洗的視覺感受。作為造型主體的巨型輪盤醒目而不突兀,公路的邊緣與漸行漸遠的護欄一起,共同形成一條天然的延伸線,使觀者的視角從主體輪盤逐步移到遠處的輪盤和建築,構圖嚴格符合透視學原理。輕快而富有強烈對比的色彩和平塗的設色方式,使畫面富有現代感和裝飾意味。藝術家大膽捨棄了一切與畫面無關的物象,通過對現實場景的高度提煉概括和色彩的主觀化處理,營造出一個介於現實生活和內心世界之間的詩性空間,引導人們關注畫面背後的情緒表達。(文 / 崔光武)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