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鎖定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是新疆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學院前身是成立於1952年的新疆民族學院史地系。1974年成立新疆大學地理系。2000年9月與新疆工學院資環系、新疆大學乾旱生態研究所合併成立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據2022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建有3個系,6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領域1個,上合組織大學碩士學位點1個;有教職工105人,其中專任教師86人、實驗員9人、行政教輔10人;有在校生1541人,其中本科生994人、碩士研究生442人、博士研究生105人。 [1] 
中文名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創辦時間
1952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新疆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丁建麗
院長:呂光輝
本科專業
6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個
院系設置
地理科學系、空間信息技術系、生態學系
地    址
新疆烏魯木齊勝利路14號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歷史沿革

學院風采
學院風采(5張)
1952年,新疆民族學院史地系成立。
1974年,成立新疆大學地理系。
2000年9月,與新疆工學院資環系、新疆大學乾旱生態研究所合併成立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2004年,學院的旅遊管理專業和部分師資分離出去,成立新疆大學旅遊學院。
2008年,地質勘查與礦產普查專業、勘查技術專業、採礦工程專業和部分師資分離出去,成立地質勘查與工程學院。 [1]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辦學條件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2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建有3個系,6個本科專業。 [1] 
系:地理科學系、空間信息技術系、生態學系 [2] 
本科專業設置
學科門類
專業名稱
授予學位
地理學
地理科學
理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環境科學
理學
地理學
地理信息科學
理學
生態學
生態學
理學
地理學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理學
地理學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理學
測繪類
遙感科學與技術
工學
資料來源: [3]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2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105人,其中專任教師86人、實驗員9人、行政教輔10人。教職工中,教授21人、副教授35人、講師30人,有博士學位者78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人87人;有“天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講座教授3人、主講教授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自治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傑出青年科技人才1人,“天山英才”2人。 [1] 
教育部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呂光輝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丁建麗
自治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傑出青年科技人才:丁建麗
天山英才:丁建麗 [5]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2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建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領域1個,上合組織大學碩士學位點1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2個。 [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理學、生態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地理學、生態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學位碩士領域:環境工程
上合組織大學碩士學位點:生態學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地理學、生態學 [1]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學建設

據2022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門,建有生態實驗中心(由基礎生態實驗室、植物生理生態實驗室、分子生態實驗室、植物形態結構實驗室、污染生態實驗室、植物標本實驗室組成)、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由環境監測實驗室、環境微生物實驗室、環境工程實驗室組成)、地理科學實驗中心(由土壤及水化學實驗室、地質地貌實驗室、氣象實驗室組成)、地球信息實驗中心(由攝影測量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組成)4個基礎實驗中心。 [1]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新疆風情地理、遙感概論 [7]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學術研究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2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省級科研平台(團隊)8個,其中,綠洲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新疆綠洲生態重點實驗室1個,新疆精河温帶荒漠生態系統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新疆乾旱區生態和水文系統對氣候和環境變化的響應及社會適應機制研究”創新團隊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 “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城鎮化的資源環境效應研究團隊”1個,自治區級“新疆礦產資源綠色開發與生態修復協同創新中心”(共建)1個,乾旱半乾旱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1個,海外智力為國服務新疆工作基地1個;建有智慧城市與環境建模自治區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 [1]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科研成果

2020年,學院承擔國家和地方各類科研項目129項,科研經費總額13645.4萬元。據2022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近5年,發表核心期刊及以上學術論文748篇,其中SCI 171篇、EI 61篇、國內核心期刊682篇;出版專著7部;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其他省部級科研獎勵7項。 [1] 
2014-2017年,學院先後承擔國家和地方各類科研項目93項,其中縱向項目50項,各類橫向項目43項,總計立項經費4222.67萬元。發表學術論文499篇,其中國外學術發表51篇、SCI45篇、EI10篇,國內核心期刊393篇。 [6]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文化傳統

  • 文化傳統
據2022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曾開展升國旗儀式暨世界地球日宣講活動、“國家安全 人人有責”主題演講比賽、第三屆大學生地理知識競賽等活動。 [8] 

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副院長、乾旱生態研究所副所長
丁建麗
黨委副書記、院長、乾旱生態研究所所長
呂光輝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王新繪
黨委委員、副院長、乾旱生態研究所副所長
鄭江華
黨委委員、副院長、援疆幹部
王宏
資料來源: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