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疆千里光

鎖定
多年生根狀莖草本,根狀莖木質,徑達15毫米。莖單生,或2-3簇生,直立,高30-70(-100)釐米,不分枝或有花序枝,初時被蛛絲狀毛,脱毛至近無毛。
中文名
新疆千里光
拉丁學名
Senecio jacobaea L.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千里光族
亞    族
千里光亞族
千里光屬
番紅菊組
新疆千里光
分佈區域
中國新疆,歐洲,高加索,中亞、俄羅斯,蒙古
菊葉系

新疆千里光形態特徵

基生葉在花期枯萎,通常凋落;下部莖葉具柄,全形長圓狀倒卵形,長達15釐米,寬3-4釐米,具鈍齒或大頭羽狀淺裂;頂生裂片大,卵形,具齒,側生裂片較小,3-4對,長圓狀披針形,紙質,上面無毛,下面被疏蛛絲狀毛;葉柄長3-4釐米,基部擴大,中部莖葉無柄,較密集,羽狀全裂,長8-10釐米,寬1-4釐米,頂生裂片不明顯,側裂片線狀披針形至線形,稍斜上,鈍,具齒或近全緣,基部有撕裂狀耳;上部葉同形,但較小,側裂片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具疏齒或羽狀淺裂。頭狀花序有舌狀花,多數,排列成頂生復傘房花序;花序梗長0.5-1.5釐米,有疏蛛絲狀毛,具苞片和2-3線形小苞片。總苞寬鍾狀或半球形,長5-6毫米,寬5-7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2-6,線形,長2-3毫米,漸尖;總苞片約13,長圓狀披針形,寬1.5毫米,漸尖,上端有短柔毛,草質,邊緣狹幹膜質,具3脈,背面近無毛。舌狀花12-15,管部長2.5-3毫米;舌片黃色,長圓形,長8-9毫米,寬2-2.5毫米,頂端具3細齒,具4脈;管狀花多數,花冠黃色,長6毫米,管部長2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三角狀卵形,長0.5毫米,尖。花葯線形,長2.5毫米,基部有稍尖的耳,附片卵狀披針形;花葯頸部較短,下半部明顯膨大。花柱分枝長1毫米,頂端截形,有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2毫米,在舌狀花無毛,而在管狀花被柔毛。冠毛白色,長6毫米,在管狀花宿存,而在舌狀花脱落。花期5-7月。 [2] 

新疆千里光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或草地。

新疆千里光分佈範圍

產新疆北部(庫車)、江蘇(江陰)。歐洲、高加索、中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也有分佈。 [2] 

新疆千里光本種提示

本種在江蘇的出現可能為引種而迭生的結果。它與琥珀千里光S. ambraceus Turcz.的區別在於舌狀花較短;總苞較小(徑8-10毫米),舌狀花瘦果的冠毛缺或脱落。 [2] 

新疆千里光藥用相關

【名稱考證】千里光
【藥用部位】新疆千里光的全草。
【性味歸經】微苦,寒,有小毒。心、肝二經。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治火毒熾盛、壅於肌表、癰疽瘡癤、乳癰、腸癰、熱毒瘡瘍、肝經熱盛、頭昏頭痛、目赤腫痛、多淚多眵、口苦耳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外用:鮮品搗敷。
【採集貯藏】《新華本草綱要
【資源分佈】分佈於新疆。
【古籍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