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甫山

鎖定
新甫山為古山名。主體位於山東省新泰市泉溝鎮和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高莊街道交界處。《詩·魯頌·閟宮》的“新甫之柏”之新甫,即是此山。新泰市取新甫山與泰山首字而得名。秦皇漢武東巡泰山封禪,在此駐蹕。漢武帝建離宮於其上,因改名宮山,清康熙元年,改名蓮花山。東西綿延15公里,南北兼跨濟南、新泰兩市,大小山脈十餘條,主峯海拔999米,是新泰市與濟南市最高的交界山。1958年設立山東省新泰市國有蓮花山林場。總經營面積27079畝。1993年被省林業廳命名為“省級森林公園”。現為國家森林公園、世界地質公園。
中文名
新甫山
地理位置
山東省新泰市西北的泉溝鎮
長    度
15 km
主    峯
海拔999米

新甫山地理環境

新甫山位置

新甫山又名蓮花山,東西錦延15公里,南北兼跨新泰、濟南兩市,大小山脈十餘條,主峯海拔999米。景區面積17平方公里,山頂以水為界,南麓屬新泰,北麓為萊蕪。有公交車直達,交通十分便利。

新甫山地貌

主要有天台峯、靈寶峯、西高峯、鋸齒峯、小堡頂、梨鏵尖、大堡頂(宮山)、蓮花峯、蓮花頂組成。因羣山拱圍蓮花,尖狀如蓮花,所以又叫蓮花山。
蓮花山山峯突兀,穿雲摩天,氣勢磅礴,巍然壯觀,山中危巖嶙峋,溝壑縱橫,奇石幽洞,高瀑險潭比比皆是,可謂移步換景。山中松青柏翠,花木繁茂,風景絢麗,歷史文化遺蹟豐富,著名的“宮山夕照”。

新甫山名稱由來

新甫得名源於西周,據考當時失國的甫國人東遷居此,故稱新甫。《詩經》有“徂徠之松、新甫之柏”的詠贊。此山雄偉秀美,極肖岱嶽,又稱“小泰山”。新甫因九峯環抱似蓮花,又名“蓮花山”。秦始皇東巡封禪駐蹕新甫,漢武帝東巡中尋仙於此,以求長生不死,築行宮,故又稱宮山,均遺蹟尚存。釋、儒、道競相在新甫山説法佈道,是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盛地。

新甫山主要景點

新甫山廟宇

山下行宮主要有觀音殿、九蓮殿、子存殿、準提樓、天王殿、藥王廟、火神廟等建築。位於山頂兩高峯之下的雲谷寺為新甫主要寺觀,該寺創建年代不詳,現有建築觀音殿、彌勒殿、伽藍殿、文昌閣、關岳合祠等。
望仙台是漢武帝在新甫山的重要遺蹟,在新甫山絕頂。《新泰縣誌·古蹟》載:“台以西北宮山上,漢武帝東巡駐蹕新甫山見仙人跡,因築台以望之”。“仙台夕照”舊列為“新泰八景之一”。

新甫山漢武碑亭

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有座雙亭,為漢武碑亭,是為了保護與漢武帝相關的兩通碑刻而修建的。兩碑原在蓮花山腳下的漢武帝廟舊址,出於保護,2005年3月遷移至此。左碑俗稱響鈴碑,是蓮花山上現存石碑中時間最早的一通,已有2000多年,高2.5米,寬0.8米,厚0.3米,據説敲擊它能發出一種類似古代宮廷樂器磬的聲音,實為當年報警之物。(相傳宮山後崖有五百神蜂,大似麻雀,蜇人必死,如果有敵來犯,敲擊此碑,神蜂就飛出助戰,戰則必勝。可是有一次,漢武帝出巡之時,專門叮囑隨行的一名寵妃:“無事不能敲擊響鈴碑。”寵妃自恃得寵,無法無天,偏要敲擊,戲謔神蜂,以此取樂,神蜂屢次受騙,最後終不復出,響鈴碑從此就失靈了。)但後世遊玩者多以敲擊驗證,在碑上留下了這些大小不等的圓凹,它也因為被敲的面目全非而成了石碑。北邊的石碑為龍頭碑,是蓮花山上現存規格最高的一通。早年間,由於人為的原因,石碑已遭損壞,只剩下了上半部分。碑額篆書“漢武皇帝之碑”六字尚可辨認,殘留碑文還有“大元至正”年代落款,此碑距今已有近700餘年歷史。碑座神獸贔屓(bì xì)的頭部也被破壞掉了,現在也有了一層新的寓意——獸(壽)無頭,在此祝福各位:福壽無疆,萬事如意!亭子外面還有一段殘碑,碑文不全但字跡清晰,據考證此碑立於元皇慶二年(1313),比龍頭碑要早50年左右。新泰羊流籍名臣徐琛(官至二品,奉直大夫、歸德府亳(bó)州知州),倡議興修漢武帝廟,為民祈福,因年高辭世未能完工,後由其四子徐彬(湖北麻城縣尉)繼承父志,於皇慶二年克難舉成,特請羊流名士趙惟敬撰寫《重修漢武帝廟碑記》。
關於漢武帝碑,除這三通外,還有一通在宮山頂上,碑額現存“重修漢武皇帝□碑”7個篆字,據志書考證為宋代元豐年間(1078-1085)的石碑,距今一千多年。

新甫山遊覽線路

目前,新甫山有三條登山路線,分別是:東路古盤道遊覽線,保留了大量自古至今的登山遺址,有南天門、快活二里、十八盤等登山節點;中路通天河尋谷探幽遊覽線,有觀音院、觀音閣、雲谷寺等佛教建築,有佛掌立子、古柏抱子、魯柏漢松等植物景觀,另外漂流、索道等參與性項目健全,可謂一步一景,旅途過程十分充實;西路天成觀音朝聖遊覽線,主要景點為天成觀音,它是目前世界上純天然形成的觀音打坐石像,坐西北面東南,俯瞰蓮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