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生兒

(醫學名詞)

鎖定
新生兒,就是指的是胎兒娩出母體並自臍帶結紮起,至出生後未滿28天這一段時間的嬰兒。寶寶出生後, 應儘早進行哺乳,這樣可以促進母親乳汁分泌。
新生兒健康應具有十個方面的標準,自主呼吸必備條件,需要注意初次呼吸注意的事項以及體檢、常見病等。
中文名
新生兒
外文名
newborn
neonatorum [5] 
類    別
醫學名詞
時間節點
至生後未滿28天
關    注
身體和心理健康

新生兒健康標準

新生兒 新生兒
新生兒健康十標準經過專家們的研究認為,新生兒健康應具有十個方面的標準。現錄如下,供父母親們參考。
1、新生兒降生後先啼哭數聲,後開始用肺呼吸。頭兩週每分鐘呼吸40-50次。
2、新生兒的脈搏以每分鐘120-140次為正常。
3、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3000-4000克,低於2500克屬於未成熟兒。
4、新生兒頭兩天大便呈黑色綠粘笛狀,無氣味。餵奶後逐漸轉為黃色(金黃色或淺黃色)。
5、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開始排尿,如超過或第一週內每日排尿達30次以上,則為異常。
6、新生兒體温在37-37.5℃之間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體温會降低到36℃以下。
7、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第2-3天皮膚輕微發黃,若在出生後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
8、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允、伸舌、吞嚥及擁抱等反射。
9、給新生兒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個月開始起視線會追隨活動的玩具。
10、出生後3-7天新生兒的聽覺逐漸增強,聽見響聲可引起眨眼等動作。
新生兒出生時評估
1、目的:
① 判斷新生兒的重要生命體徵有無異常,是否需要立即進行復蘇;
② 判斷宮內生長髮育狀況,決定相應的保健措施;
③ 判斷有無嚴重的先天畸形或產傷,決定緊急處理措施。
2、評估內容:
① 出生後即刻生命體徵評估 將新生兒置於保温環境中,然後立刻判斷有無呼吸、心率,觀察皮膚顏色。如無呼吸,則應先清理呼吸道後進行觸覺刺激,如拍打腳底或快速按摩後背。如仍無呼吸則按新生兒窒息進行復蘇,並根據心率及膚色決定復甦措施。以上過程應在新生兒出生後20—30秒內完成。
② Apgar評分 Apgar評分是對新生兒出生後短期內健康狀況的綜合評估,應在產後1、5、10分鐘各評一次。1分鐘的Apgar評分代表新生兒出生時的狀況,反映其宮內生活及產程中經歷的狀況;5分鐘及以後的評分則代表新生兒獨立生活的能力,與以後的生命質量關係密切。如10分鐘Apgar評分仍低於正常標準,需邊處理邊繼續評分。
Apgar評分法
臨 牀 體 徵
0 分
1 分
2 分
心率(次/分)
<100
≥100
呼 吸
淺、慢、不規則
規則、哭聲響亮
肌張力
鬆弛
四肢屈曲
四肢活動好
對刺激反應(彈足心或導管插鼻)
無反應
略有反應(如皺眉,咧嘴)
哭、咳嗽、噴嚏
皮膚顏色
全身青紫或蒼白
軀幹紅、四肢紫
全身紅潤
③ 檢查有無嚴重畸形和產傷 主要從體表觀察有無畸形,如腦積水脊柱裂脊柱畸形或腫物如腦膜膨出,脊膜膨出、骶尾畸胎瘤等,四肢畸形,外生殖器畸形,肛門閉鎖,皮膚有無異常的色素沉着丘疹、潰瘍、破損或水腫等。
④ 體格發育評估 全面體格發育評估是根據詳細的形態指標,如體重、身長、胸圍、頭圍、上臂圍等測量指標來判斷。
⑤ 胎齡評估 胎齡評估是判斷胎兒的成熟度,估計出生後生活能力的重要指標。如母親月經規律,常用末次月經推算,但對月經不規律或確切受孕日期不清楚時,需要從新生兒的形態及行為來判斷胎齡,以制定保健措施和判斷預後。 [2] 
新生兒衣物忌放樟腦丸
樟腦丸是用來防蛀蟲的,其主要成分是萘酚,具有強烈的揮發性。當孩子穿上放置過樟腦丸的衣服後,萘酚會通過皮膚進入血液。如果孩子血液中紅細胞內缺乏葡萄糖― 6―磷酸脱氫酶或者此酶活性不足,均會使紅細胞膜發生改變,使其完整性受影響,紅細胞的破壞會導致急性溶血。表現為進行性貧血,嚴重的黃疸,尿呈濃茶樣,嚴重者可發展為心力衰竭,有生命危險。專家提醒父母:新生兒新衣服做好後,可放在乾燥的衣櫃中,使用時在陽光下曬一曬即可穿用,存放衣服不要放樟腦丸。

新生兒自主呼吸

1、必備條件:
① 呼吸系統發育完善:胎齡25周左右肺泡才完成解剖結構的的發育。胎齡35周時肺泡內的肺表面活性物質已達到適當的濃度。子宮內胎肺充滿肺液使肺泡張開並保持一定的容量,至妊娠足月可相當於新生兒肺容量,肺血管系統發育完善,為生後肺內氣體與血液交換作準備。
② 有充足的表面活性物質:肺表面活性物質由肺Ⅱ型細胞合成與分泌,其主要成分為磷脂類,其中以二棕櫚酸卵磷脂含量最高。其主要作用為: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增加肺順應性;穩定肺泡容積,使肺泡不萎陷;加速肺液清除;維持肺泡—毛細血管間正常流體靜壓,防止肺水腫;減低毛細血管前血管張力,使肺通氣量增加,肺泡內氧分壓增高,肺小動脈擴張。
呼吸中樞健全:通過外周感受器和化學感受器,刺激傳導至呼吸中樞,調節呼吸運動。
④ 呼吸道通暢:呼吸道內粘液阻塞使氣體不能進入肺泡,增加呼吸道的阻力,並可阻礙新生兒自主呼吸的建立。
2、初次呼吸的刺激:新生兒出生後由於壓力和温度的突然改變,加上光、聲、地心引力以及疼痛等刺激可以引起呼吸。但最主要的可能是血內氧與二氧化碳的變化。臍帶結紮後胎盤循環終止,母體內的氧不能再向胎兒傳送,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也不能通過胎盤排出,使胎兒血內氧分壓急劇下降,二氧化碳分壓急劇上升並刺激周圍化學感受器,經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而發生呼吸運動。
3、初次呼吸需要克服的阻力:
① 氣管中液體的壓力:氣管內液體量越多越粘稠,則阻力越大。所以呼吸道粘液常是新生兒窒息的主要原因。
② 表面張力:按照Laplace定律:P(壓力)=2T(表面張力)/r(肺泡半徑)。肺泡半徑越小,表面張力越大。所以如肺泡萎陷,則使其張開所需的壓力更大。
③ 肺組織彈力:當肺泡有一定容量時肺組織回彈的阻力大,使肺不易萎陷,再次吸氣時更易張開。
4、初次呼吸時所需的壓力:生後初次呼吸最困難。通過食管測量胸腔內壓瞭解:初次吸氣需用負壓為0.98—6.86kPa,呼氣時胸腔內壓力為1.96—2.94kPa正壓。第一次呼吸後1/3肺泡已膨脹良好,以後吸氣所需壓力大大減低,約為-0.98kPa。 [2] 

新生兒照顧方法

提到母親,充滿的是一份感動,一份偉大,十月懷胎的辛苦,只為聽到孩子第一次開口叫出的媽媽;提到孩子,母親的心總是變的温潤柔軟,眼神裏透出的精光,永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圖畫。
每個女性都會做媽媽,但是會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做一位好媽媽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與需要:在孩子剛出生時,按時餵奶,照顧好他,多讓他聽聽音樂,給他講講故事,多陪她聊聊,儘管他可能不會説話,但可以培養他的語感多帶他出去呼吸新鮮空氣,讓他儘早對周圍環境有所認知。等到孩子上學了,每天必須聽他講講學校裏的故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因為這樣才能瞭解他的感受與想法,讓他多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與意見,並從中幫助他,使他能感知社會感知他人。要努力去理解他,不要欺騙和打罵他,要做到以身作則,避免在她思想形成初期作出不好的榜樣,要把他當做你最好的朋友,要以對朋友的態度理解性去處理他所犯的小毛病與小錯誤。

新生兒母乳

新生兒
新生兒(2張)
初乳含有豐富的抗體,應該及時讓寶寶吃上母親的初乳。一般情況下,若分娩的母親、寶寶一切正常,0.5~2小時就可以開奶。
哺乳次數、時間與餵奶量吃母乳的孩子抵抗力好,因為母乳中有多種免疫活性物質。由於各種情況不能母乳或者母乳不足,可以採用適合新生嬰兒的配方奶粉。
1~3天的寶寶,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鐘(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4~14天的寶寶,每4小時餵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鐘,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15~30天的寶寶,每隔3小時餵奶一次,每次15~20分鐘。 餵奶時間可安排在早上6、9、12時;下午3、6、9時及夜間12時、後半夜3時,每次餵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新生兒洗臉

1、用嬰幼兒專用的小臉盆盛好涼開水或温水,放入小方毛巾或清潔紗布。
2、洗眼:媽媽用左手將寶寶的頭部掌握住,使他不要左右轉動;右手拿起浸濕後的小方毛巾擰乾,洗眼睛的方向要由內向外,由鼻外側、眼內側開始擦洗眼睛,因為淚管位於內眼角,這樣可以避免污物進入淚管的機會。洗好一隻眼後要更換一次乾淨的濕毛巾,用同樣方法揩洗另一側眼部。
3、洗耳:用濕毛巾擦洗寶寶的耳朵外部及耳後,然後用乾毛巾揩乾。清潔時注意不要讓水滴入外耳道。更不要去掏耳垢,以防引起感染。
4、洗鼻:可以用消毒棉籤沾一下温開水,將堵塞在鼻腔內的鼻涕物拭出,有利於呼吸暢通。
5、最後用乾淨的濕毛巾擦洗寶寶的額部、兩頰、口與鼻的周圍、下頜,再擦洗頸部前後。
在給寶寶做清洗工作以前,媽媽首先要洗乾淨自己的雙手。寶寶6個月以前,給他洗眼部、耳朵及臉的水需煮沸過的温開水或涼開水。在清洗鼻子或耳朵時,只要清潔你看得見的地方,擦去看得見的粘液或耳垢,不要試着去清潔其裏面。如果去清潔耳朵或鼻子的裏面,可能反而會把髒東西送入裏面。

新生兒不宜母乳

一、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患有這種疾病的新生兒是絕對不能吃母乳的。苯丙酮尿症是由於其體內缺少苯丙氨酸羥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轉化為酪氨酸,而造成苯丙氨酸在體內的堆積,嚴重的可干擾腦組織代謝,造成功能障礙,容易導致智能障礙。雖然母乳中苯丙氨酸的含量較牛奶明顯為低,但這些嬰兒還是最好不吃母乳或僅吃少量母乳為宜,平時應攝入不含苯丙氨酸的特製奶粉。
二、乳糖不耐受綜合症
乳糖不耐受綜合症,是指新生兒體內乳糖酶的缺乏導致乳糖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乳糖代謝不完全的產物是一些有毒的物質,這些物質聚集在體內,就會影響神經中樞的發育,造成嬰兒智力低下、白內障等。患有乳糖不耐受綜合症吃了母乳或者牛乳後會出現腹瀉、嚴重嘔吐等表現。長期的腹瀉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嬰兒的生長髮育,還會造成新生兒免疫力下降。一旦懷疑寶寶患有乳糖不耐受綜合症後,就要停止餵奶類食品,改用大豆製品餵養嬰兒寶寶。
三、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是寶寶在吃母乳時會有黃疸出現的現象。這時可以暫停母乳餵養,一般四十八小時左右,就可恢復母乳餵養。如果恢復母乳餵養後,發現寶寶黃疸再次加重,可先再停喂一兩天,然後再進行母乳餵養。一般情況下,經過兩三次這樣的過程,寶寶就不會因為吃母乳而出現黃疸了,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如果寶寶一直有這種現象的加,就最好停止母乳餵養。
四、氨基酸代謝異常
氨基酸代謝異常會影響到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容易影響到寶寶智力的發育。有研究顯示,在嚴重智力低下的病人中,大約有百分之十的人的病因與氨基酸代謝異常有關。氨基酸代謝異常的總髮病率在萬分之一到五千分之一之間。由於氨基酸代謝異常所引起的疾病有很多種,苯酮尿症就是其中之一。

新生兒體檢

第1次體檢
出生後第42天
檢查項目有:
視力:能注視較大的物體,雙眼很容易追隨手電筒光單方向運動。
肢體:其小胳膊、小腿總是喜歡呈屈曲狀態,兩隻小手握着拳。
生殖器:男嬰的睾丸應降入陰囊
第2次體檢
(寶寶4個月時)
動作發育:能支撐住自己的頭部,俯卧時,能把頭抬起並和肩胛成90度。扶立時兩腿能支撐身體。
視力:雙眼可追隨運動的筆桿,而且頭部亦隨之轉動。
聽力:聽到聲音時,會表現出注意傾聽的表情,人們跟他談話時會試圖轉向談話者。
口腔:此時孩子的唾液腺正在發育,經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血液:4個月的孩子從母體帶來的微量元素鐵已經消耗掉,如果日常食物不注意鐵的攝入,就容易出現貧血,要給孩子多吃蛋黃、豬肝湯、肝泥等含鐵豐富的食品。但不能服用鐵劑藥物。
第3次體檢
(寶寶6個月時)
動作發育:會翻身,已經會坐,但還坐不太穩。會伸手拿自己想要的東西,並塞入自己口中。
視力:身體能隨頭和眼轉動,對鮮豔的目標和玩具,可注視約半分鐘。
聽力:注意並環視尋找新的聲音來源,能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
牙齒:6個月的孩子有些可能長了2顆牙,有些還沒長牙,要多給孩子一些稍硬的固體食物,如麪包幹、餅乾等練練咀嚼,磨磨牙牀,促進牙齒生長。由於出牙的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流口水的現象會繼續並加重,有些孩子會出現咬奶頭現象。
血液:6個月之後,由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盡,若補充不及時,就易發生貧血。須分析貧血的原因,是飲食原因還是疾病造成的。儘早糾正貧血。在家時,注意觀察孩子面色、口唇、皮膚粘膜是否蒼白,如是,應考慮到貧血,併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骨骼:6個月以後的孩子,鈣的需要量越來越大,缺鈣會形成夜間睡眠不穩,多汗,枕禿。較嚴重的還會出現方顱,肋骨外翻,應讓孩子每天都有户外活動的時間,同時繼續服用鈣片和維生素AD滴丸。
第4次體檢
(寶寶9個月時)
動作發育:能夠坐得很穩,能由卧位坐起而後再躺下,能夠靈活地前後爬,扶着欄杆能站立。雙手會靈活地敲積木。拇指和食指能協調地拿起小東西。
視力:能注視畫面上單一的線條。視力約0.1。
牙齒:小兒乳牙的萌出時間,大部分在6~8個月,小兒乳牙的計算公式:月齡減去4~6。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
骨骼:每天讓孩子外出堅持户外活動,接受紫外線照射,促使皮膚製造維生素D,同時還應繼續服用鈣片和維生素AD滴丸。

新生兒注意事項

前言
新生兒
新生兒(2張)
舊的傳統觀念認為新生兒不能抱,抱了易形成抱癖,對大人和小孩都沒什麼好處,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新觀點是新生兒應該抱。經常抱着的孩子體形會變得優美,這也是嬰兒的運動之一。嬰兒的啼哭多是由於身體某個部位不舒服引起的,有時是一種正常的運動,不是因為不抱而哭。
整日躺着的嬰兒,對父母是方便的,但不利於嬰兒的生長和發育。
有孩子的出生以後,經常抱着,也未曾形成抱癖,而是性格特別好。抱着時表情愉快,不停地咿咿呀呀,因有事顧不上抱時,他自己躺在牀上不斷地運動四肢,四處張望,口中常“唸唸有詞”,身體發育也顯著地超過同齡孩子。這是因為抱着的孩子看到的事物多,躺着的孩子光看天花板、房頂,缺乏神經發育必需的各種豐富的刺激。因此,抱孩子時要同孩子説話、唱歌,用眼睛温柔地注視孩子,輕輕地晃動,這種感情交流,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精神發育以及身體生長都有着極大的好處。
新生兒的抱法大都採用手託法和腕託法兩種:手託法是用左手托住嬰兒的背、脖子和頭,用右手托住嬰兒的屁股和腰部。腕託法是輕輕地將嬰兒的頭放在左胳膊彎中,左小臂護住嬰兒的頭部,左腕和左手護背部和腰部,右小臂護嬰兒的腿部,右手護嬰兒的屁股和腰部。

新生兒異常症狀

新生兒疾病初起症狀常不典型,且變化快,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應嚴密觀察。因此,對新生兒常見症狀應有所瞭解:
一、腹瀉、厭食、腸脹氣
因消化系疾病引起,如餵養不當、新生兒流行性腹瀉,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等。腸脹氣應除外畸形、梗阻
二、煩躁、嗜睡
中樞神經系統常見症狀,如顱內出血腦膜炎、其他系統感染及敗血症等。
三、發熱與體温不升一環境温度變化 可因環境濕度的變化引起,也可因衣被過暖或室温較低造成。
二脱水熱 因脱水所致體温升高,給足夠水份,體温即下降。
三感染 臍部皮膚感染肺炎等。
四、抽搐
全身性抽搐較少見,常為皮層下發作,表現為陣發性瞬目、眼球轉動或震顫及口頰部抽動等。多見於:
一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顱內出血、腦膜炎、核黃疸及腦發育畸形等。
破傷風 常於出生後4~6天出現,伴牙關緊閉抽搐角弓反張等。
三代謝紊亂 低鈣血癥,出生後一週內出現煩躁不安驚跳、震顫、屏氣、喉痙攣以至驚厥低血糖,多見於早產兒、小樣兒、過期產兒、母親患有糖尿病等,於出生後數小時至一週內出現震顫、陣發性紫紺、反應遲鈍、厭食、哭聲弱及體温不升等。
五、呼吸暫停
首先考慮為顱內出血及腦膜炎等,其次可因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所致,特別是早產兒,呼吸肌力量較弱,呼吸不規則,可出現紫紺。
六、嘔血、便血
可因產時吞入產道內血液,或因為母親乳頭皸裂出血與奶一併吸入,另應檢查嬰兒口鼻有無出血。有時則因新生兒自然出血症,可於生後2~3天出血,以消化道多見。敗血症也可出現消化道出血。

新生兒紅臀護理

新生兒臀紅是因沒有經常保持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而造成的。由於臀部兜尿布的部位接觸濕尿布的時間較長,大便、尿液均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加之新生兒皮膚柔嫩,很容易發生臀紅,局部皮膚可出現紅色小丘疹,嚴重時皮膚糜爛破潰,脱皮流水。
一旦發生新生兒臀紅,在治療的同時要做好臀部的護理,這樣才有利於臀紅的儘快恢復。
首先,要注意保持臀部乾燥,發現尿布濕後要及時更換。新生兒的尿布要選用細軟、吸水性強的舊棉布或棉織品,如舊被單、棉毛衣褲等製作,這不僅柔軟,不損傷新生兒的皮膚,而且透氣性好,新生兒會感到很舒適。尿布外面不能包裹塑料布,因密閉不利濕熱散發,極易發生或加重臀紅。如為防止尿布浸濕被褥,尿布下面可墊以小棉墊或小布墊。在炎熱的夏季,室温較高時可將臀部完全裸露,使新生兒臀部經常保持乾燥狀態。
其次,要注意尿布的清潔衞生。換下來的尿布一定要清洗乾淨。如尿布上有污物時,需選用鹼性小的肥皂或洗衣粉清洗,然後要用清水多洗幾遍,要將鹼性痕跡完全去掉,否則刺激臀部皮膚。清洗完後要將尿布用開水燙一下,擰乾後放在陽光下晾曬乾,以達到消毒滅菌的目的。
此外,每次大便後,要用清水洗淨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潔。當皮膚髮紅,特別是破潰時,不要用肥皂清洗,以避免刺激局部。
臀紅的治療,局部可塗鞣痠軟膏;如皮膚破潰流水,可塗氧化鋅油,以幫助吸收並促進上皮生長。只要在治療的同時注意護理好臀部的皮膚,臀紅很快就會好轉。

新生兒頭部處理

1、頭髮稀疏
不少寶寶的頭髮生長緩慢,幾乎不長頭髮;有些寶寶頭髮稀疏,又少又軟。還有的寶寶後腦勺骨頭突凸出的地方甚至掉了一圈頭髮。寶寶這樣子是不是哪裏有問題?是不是缺乏什麼營養呢?看到寶寶這個樣子,一連串的問題開始使新手爸媽們產生了困擾。其實,爸爸媽媽們不必過度擔心,這些現象大多數時候是正常的。寶寶髮量的多少,跟出生時胎毛的脱落程度有關。如果脱毛脱落較少,出生時寶寶的頭髮就會顯得比較多,看起來生長緩慢。剛出生的寶寶正處於胎毛更換期,頭髮生長得緩慢也是正常的,後腦勺與枕頭摩擦較多的緣故。
寶寶缺鈣也會引起脱髮。所以,如果寶寶不只是因為睡覺發生後腦勺脱髮的話,就要帶寶寶去看醫生了。
2、頭髮黃、開叉
寶寶頭髮的顏色和很多因素有關。沒掉完的胎毛看起來比較黃一些。如果撫摸頭髮發黃,也會影響到寶寶。此外,電吹風也會造成寶寶的頭髮發黃、分叉。寶寶髮質脆弱,經受不起電吹風的猛烈刺激;經常用電吹風為寶寶吹頭髮的話,極易使寶寶的頭髮變得發黃、乾枯、分叉。所以,寶寶洗頭後,媽媽最好用柔軟、乾燥的毛巾為寶寶擦乾頭髮,不要用電吹風吹乾。
如果寶寶貧血,頭髮也會發黃、乾枯、缺少光澤。貧血的寶寶多有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疲勞、抵抗力低等症狀。
3、頭型不正
扁長頭:新出生的寶寶頭部呈扁長狀,許多父母為此十分擔心,其實沒有必要。寶寶的扁長頭是由於出生過程中的擠壓造成的,一般一兩週就正常了。
頭部偏斜:寶寶一個月左右的時候,有人會發現寶寶躺着時臉總是朝向一個方向。再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寶寶的頭不圓,朝哪側睡得多哪側的頭就比較扁,媽媽總會因此受到批評:總讓孩子向一側躺,頭都壓平了吧。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從出生到一個月左右是寶寶的頭部生長最快的時期,而頭骨在這時候的生長速度並不完全是左右對稱的,不完全是因為外力壓迫,內部力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爸爸媽媽們對寶寶頭部的形狀不要太過擔心,基本上每一個寶寶都會出現頭部偏斜的情況,一般在週歲過後這種偏斜就會變得不明顯,不必擔心會有個“蠟筆小新”樣的寶寶。
4、枕部扁平
枕部扁平一般在3個月左右顯現出來,5~6個月時表現得最明顯。有的父母擔心這會影響大腦發育,其實沒有必要。一般來説,頭型和寶寶的大腦內部功能是沒有關係的。長到3~4歲的時候,枕部扁平一般就不明顯了。但是,如果父親的枕部也很扁平,寶寶的枕部扁平就有可能是遺傳因素造成的,就可能持續終生。
選擇合適的睡姿是矯正寶寶頭型的主要方法。爸爸媽媽要注意,千萬不要讓寶寶只以某一種姿勢入睡。一旦一種姿勢被寶寶形成習慣,要想糾正就十分困難了。寶寶習慣面向媽媽睡覺,也喜歡對着燈睡。根據這個特性,媽媽要時常調換寶寶的睡覺位置。媽媽可以經常和寶寶互換位置,還可以將燈的位置做一下變換。有的寶寶顴骨較高,如果俯卧,以後顴骨會更高,這是就要使寶寶左右側着睡。
5、安全事項
放緩衝墊在牀頭
這樣既可以保護寶寶的頭部,又可以擋風。注意不要用枕頭、毛毯等代替專用的牀圍,如果這些東西放不穩,會倒下來壓住寶寶。
仰睡或側睡
4個月以內的寶寶最安全的睡姿是仰卧位,這樣寶寶不容易窒息,也不會重複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如果寶寶經常吐奶,要讓他側卧,以免吐出的奶堵住口鼻引起窒息,或經鼻腔進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喝奶的安全
無論你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都有一些安全問題需要注意:
熱奶不要用微波爐
給寶寶熱奶,最好是用熱水浸泡或者用專門的暖奶器來加熱,儘量不用微波爐加熱。因為微波是通過使食物分子激化而產熱的,瓶子並不燙,不好把握奶温。而且微波爐加熱不均勻,很可能瓶口部分的温度與瓶子中央的温度不同。食道黏膜比皮膚更柔嫩,45℃左右就足以引起燙傷。
食道燙傷會引起疤痕收縮,使食道變狹窄,吞嚥困難,寶寶就會拒絕喝奶。而且咽部是發音的部位,受到損傷還會影響到語言的發育。

新生兒常見病

新生的寶寶可愛卻嬌嫩,容易發生不適,年輕的父母們應該多瞭解一些新生兒常見疾病的知識,從而在寶寶患病時從容應付。
3歲之前寶寶腸胃嬌嫩,關注消化不適引起的溢奶、便秘、腹瀉、脹氣哭鬧等狀況。

新生兒黃疸

寶寶出生後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寶寶的臉卻黃了,而且有越來越黃的趨勢。這就是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這是由於,胎兒在子宮內靠媽媽供給營養,他生長髮育代謝後產生的廢物也由媽媽的臟器幫助排泄出來,胎兒體內衰老的紅細胞“壽終正寢”後,產生的膽紅素就是這樣由媽媽的肝臟幫助轉化排泄的。所以寶寶出生時並沒有黃疸。嬰兒出生後,與母親脱離了聯繫,他的一切新陳代謝產物也就由自己來處理了。紅細胞破壞後產生的膽紅素要經過肝臟轉化一下,才能從體內排泄出去。而這時新生兒的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膽紅素就不能從正常的渠道排泄到體外,多餘的沒有經過肝臟處理的間接膽紅素蓄積在體內。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現出黃疸。隨着肝臟功能的逐漸成熟,新生兒黃疸會逐漸消退。一般在一週到半個月的時間黃疸就會退盡。

新生兒便秘

新生兒每天應該有四至五次大便,但新生兒如吃母乳或特別配製的奶粉,可能次數會略少,要注意大便的形狀,正常大便應是軟性的。便秘是指沒有大便,或次數忽然減少很多。同時,大便變得很硬,排便時困難,以致嬰兒哭啼。這時不妨先給些果汁或者把奶調得稀些,如果便秘情況不改善,應該帶嬰兒去看醫生。灌腸次數太多是危險的,會讓嬰兒養成依賴性,非要灌腸才排便,所以這方面還是聽醫生的指示去做較安全。

新生兒吐奶

吐奶(吞風造成的吐奶),新生兒吃完奶後,常常會吐出一些奶,他並不是生病,只是在吸奶時連帶吸入了空氣,在吃完奶後把空氣吐出來,使得奶也跟着吐出。預防方法是,不要讓寶寶吸奶吸得太快,而且在吃奶後中途讓寶寶有機會排出胃內的空氣。當他吃完奶後,不要馬上將他放回小牀,而應該抱起他,讓他把頭伏在你的肩或膝上一會兒,輕輕由下向上撫掃他的背部,使空氣排出。(應可聽到明顯的打嗝聲)。如果發現大量嘔吐,下次到診所時應請教醫生。

新生兒嘔吐

當嬰兒吃得過量,可能將部份或全部的奶都吐出來,這是無礙的。如果發生嘔吐現象,應立即停止餵奶。每天給他喂幾次少量的温開水。若嘔吐不止,就該去看醫生。注意,生病的嬰兒必須在安靜的房間休息,同時給以充分的飲料,因為嬰兒對缺乏水分特別敏感。

新生兒腹瀉

腹瀉是新生兒常見疾病之一,尤其在天氣炎熱,或受其它疾病影響時,都會腹瀉。如果發現嬰兒腹瀉及發熱,應立即去看醫生,不可拖延。腹瀉很容易辨認,大便次數忽然增多,而且稀燜和有臭味。在看醫生之前,應讓嬰兒多喝流質(不是食物),如温開水或粥水,讓嬰兒多飲流質是很重要的,因為嬰兒已失去大量水分,這種情形很危險。應注意保持嬰兒的清潔衞生,也要在替嬰兒處理完糞便後洗淨雙手,以防病菌傳染。

新生兒臍炎

臍炎是新生兒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寶寶出生之後,臍帶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醫生將臍帶結紮後,5-7天后臍帶殘端乾枯脱落,脱落後的部位即為肚臍。問題就發生在臍帶還沒脱落的這段時間內。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護理不當,容易感染細菌而發炎,這就是臍炎。預防臍炎的發生,方法很簡單:保持臍部的清潔乾燥。臍帶未脱落時,給寶寶洗澡要分成上、下兩部分洗,不要讓臍帶及包紮臍帶的敷料沾上水。如果臍帶上的敷料濕了,要及時更換。一旦發現寶寶的臍部有滲出液,一定要找醫生看。爸爸媽媽要按無菌操作的程序給寶寶清洗臍帶。必要時還要給寶寶用些抗菌素

新生兒濕疹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有遺傳傾向。多見於對牛奶過敏的嬰兒。人工餵養的嬰兒患濕疹的就比母乳餵養兒多。常見的濕疹是以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主要分佈在面部、額部眉毛、耳廓周圍,面頰部也有。嚴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膚皺摺處多,如肘窩、腋下等處。初起時為紅色的小丘疹,有滲液,最後可結痂、脱屑。反反覆覆,長期不愈。孩子會感到搔癢難受。
一般不嚴重的濕疹,可不作特別的治療,只是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不要用香皂、浴液等給寶寶洗臉、洗澡,只用清水洗就行了。到了寶寶4個月以後,開始逐步給寶寶添加輔食,減少牛奶的攝入量,直到寶寶完全脱離以牛奶為主食;代之以飯食後,皮膚濕疹常常會不治自愈。全身治療可口服抗過敏的藥物如撲爾敏、維生素C。同時吃一些鈣劑,較重的濕疹,可用硼酸水濕敷。患濕疹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對某些食物過敏,如魚、蝦等。

新生兒保健

新生兒保暖

嬰兒居住的房間要陽光充足,室內多開窗户保持空氣流通(但不要強風直吹),居室的室温應保持在22-24C,相對濕度60%-65%。冬季若室温過低,可使新生兒體温不升,引起寒冷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夏季若室温過高,又易引起失水或發熱,因此應注意環境温度,也該注意衣被的厚薄,不可包裹過緊,使體温維持在36~37℃之間即可。

新生兒餵養

正常的新生兒出生後半小時內應開始吸吮母親乳頭,不要晚於生後2小時內,因為早開始吸吮可促乳汁分泌;哺餵可以不必強調定時,可根據嬰兒的需要餵奶。如果因某些原因無法母乳餵養,可採用配方奶餵養,每4小時喂一次,每次60~90 mL,不主張喂糖水,必要時可喂少量白開水。

新生兒護理

注意皮膚清潔,臍帶脱落前不可將新生兒放入水中洗澡,每天洗澡後可用消毒酒精棉籤去除臍部分泌物或血跡,然後塗上臍帶消炎粉,要保持臍部乾燥清潔。每天洗澡,少用肥皂,防止擦損,皮膚皺褶處可塗紫草油,不宜用爽身粉。新生兒衣服宜用柔軟的棉布製作,要寬鬆便予穿脱,不宜用帶子或橡緊捆綁,以免影響胸廓和肢體的發育。

新生兒體位

吃奶後要拍嬰兒的背部,促使其排氣,睡下時向右側卧,避免吐奶,以後要經常變換體位,不宜長時間仰卧,也可以俯卧有益於呼吸功能的發展。嬰兒的牀要用平板牀,不要用枕頭。

新生兒預防感染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接觸新生兒,避免感染,室內要清潔通氣,不能有煙味或油味。母親或護理人員若患感冒,要戴口罩以免傳染。此外要為新生兒接種卡介苗,生後第一天要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兒生理現象

⑴ 生理性體質量下降 新生兒生後幾天由於吃奶少,排出胎糞和小便,又通過呼吸和皮膚蒸發水分,體質量可能短時下降,通俗稱為”縮水”,醫學上叫”生理性體質量下降,一般只下降出生體質量的6%左右,大多在生後7-10天就能恢復到出生體質量。如果下降很多或恢復得遲,就應請保健人員診治。
⑵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約75%-85%的新生兒在生後第二天開始皮膚髮黃,逐漸加深,在1周左右黃疸最明顯,以後慢慢消退,大多在2-3周內黃疸完全消失,這種現象稱為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治療。如果黃疸出現在生後第一天或3周還不消退,或退後又出現,那就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⑶ 新生兒乳房腫脹 男女新生兒在生後5-7天,可見兩側乳房腫脹,甚至有少許乳汁分泌,這是正常生理現象,家長不必擔憂,一般2-3周後會自行消失,不需要處理,更不可擠壓,以免引起乳房感染。
⑷ 新生兒陰道出血 女嬰在生後5-7天左右,會出現陰道少量出血,稱為”假月經”,持續1~2天自行恢復,這是正常生理現象,不必驚慌,也不需要治療,但應注意會陰部的局部清潔衞生。
⑸新生兒啼哭 啼哭是新生兒的一種本能反應,也是一種運動,可以促進肺的發育,所以新生兒啼哭不一定是病態。由於出生後對環境不適應,新生兒不分黑夜和白天,往往白天安睡,夜間啼哭,出現夜啼的特殊症狀,俗稱”夜啼郎”。那麼怎麼辦?只要嬰兒吃奶正常,體質量增加,沒有其他病症,就不必治療,可以在白天適當逗醒小兒,不要抱不離手,夜間睡前餵飽,環境安靜,即能隨着新生兒日齡的增長,啼哭症狀會日漸好轉。當然,如果一直哭啼不止,或伴有其他異常時,就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新生兒營養

新生兒每日所需營養:
1、蛋白質:足月兒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3克。
2、脂肪:每天總需要量為9~17克/100卡熱。母乳中未飽和脂肪酸佔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而牛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僅佔34%。亞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必需脂肪酸,亞麻脂酸缺乏時出現皮疹和生長遲緩,花生四烯酸則合成前列腺素
3、氨基酸:8種必需的氨基酸是: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新生兒每天必須足夠地攝入這8種氨基酸。
4、熱能:足月兒生後第一週,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50~335千焦;生後第二週,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335~420千焦;生後第三週及以上,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要420~500千焦。
5、糖:足月兒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熱。母乳中的糖全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約佔一半。
6、礦物質、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鈉:食鹽就是氯化鈉,提供人體必需的鈉。媽媽餵奶期間不宜吃得太鹹,但並不是一點也不需要鈉。乳母在月子中一點不吃鹽的做法是不對的,新生兒也需要鹽。
鉀:乳品中鉀能夠滿足新生兒的需要。氯:氯隨鈉、鉀吸收。鈣、磷:母乳中的鈣,有50%~70%在新生兒腸道中被吸收;牛乳鈣的吸收率僅為20%。因此母乳餵養不易缺鈣,牛乳餵養容易缺鈣。磷的吸收比較好,不易缺乏。
鎂:鎂缺乏時影響鈣平衡。鐵:母乳和牛乳中鐵含量都不高,牛乳中的鐵不易吸收,因此牛乳餵養更容易缺乏鐵。
鋅:新生兒期很少缺鋅,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發鋅不能代表當時的血鋅情況。因此,不要以發鋅衡量當時的血鋅情況,發鋅低不能代表血鋅也低,應以血鋅為準。
7、維生素:健康孕婦分娩的新生兒,很少缺乏維生素,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如果準媽媽妊娠期維生素攝入嚴重不足,胎盤功能低下並早產,新生兒可能缺乏維生素D、C、E和葉酸、維生素K。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新生兒自發出血症或晚發V-K缺乏出血症。尤其是純母乳餵養兒,發生的概率比較大。因此,常規上給出生後的新生兒肌注V-K1 1.0毫克,是起預防作用的。
8、核苷酸:核苷酸能促進新生兒免疫因子的活性,讓他們抵抗病毒、細菌的作用更強。選擇添加生物利用率高、最主要的四種核苷酸且含量高於72mg/L的配方粉來餵養,能夠達到母乳餵養兒的表現免疫系統發育,且嬰兒腹瀉發生率降低25-63%
新生兒 新生兒

新生兒餵養宜禁

新生兒出生後,很快就要吃東西,如何餵養初生小寶寶是每個新媽媽都提心吊膽的事。其實也不用過於擔心,一般醫院護士都會教你如何母乳餵養寶寶的。但是回家後,很多細節和突發情況都需要媽媽自己來處理了。本文我們為新媽媽在餵養方面的問題上提個醒,願能有所幫助。
人工餵養的宜忌
餵奶前宜忌
宜 檢查奶速
提前檢查好牛奶的流速。如果需要幾秒鐘的時間才能形成一滴,説明孔過小;如果牛奶呈線狀流出不止,説明孔過大,一般以1滴/秒為宜。一般來説,新生兒以S號奶嘴為主。
有時瓶蓋擰太緊也會影響流速,把奶瓶的蓋子略微鬆開,讓空氣能夠進入瓶內,以補充吸出奶後的空間。如果不這樣做,在瓶內便會形成負壓,使奶嘴變成扁形,而且孩子吸吮非常費力。
宜 用熱水加熱奶瓶
如果你希望將2小時內的剩餘牛奶快速加熱,可以用熱水衝熱奶瓶,或者把奶瓶放在熱水中,幾分鐘後就可食用。你也可以把奶瓶放在微波爐中或熱奶器中加熱,只需要半分鐘的時間。
絕不可把温熱的牛奶放在保温瓶中,也不要把温熱的牛奶保存過夜。這兩種做法都會促進裏面細菌的快速生長。
忌 配奶過濃過稀
配製奶粉前,一定要認真閲讀奶粉的衝調説明,嚴格按照註明的比例進行衝調。奶粉過濃會加重寶寶腎臟負擔,並可能引起寶寶便秘小兒消化不良、失水等;過稀則會導致營養不足,影響寶寶的體格發育。
忌 奶温過冷過燙
温度要適宜,不宜過熱或過冷。過熱會破壞奶粉的營養成分,過冷又會使新生兒的腸胃吃不消,所以一般以低於40℃(大人一口可以喝下去的水温)為宜。媽媽可將調好的奶液滴幾滴在自己手腕內側或手背,以不燙手為合適。
TIPS:
調製奶粉小訣竅:
先將涼、沸水調製成温水,再加配方奶粉,用力將奶粉搖勻或用奶粉攪拌棒攪勻,直至沒有奶塊。

新生兒冬季呵護

温度
室內温度應該保持在25℃左右為宜。如果温度過高,可能導致新生兒體温升高,出現發燒現象,此時應及時給嬰兒補充水分。如果室温達不到20℃,可能會使新生兒出現鼻子發堵現象。室温過低對新生兒的健康是不利的,此時應該設法使室內温度升高,並把暖水袋放在寶寶的棉被(或睡袋)外面,不要緊挨着寶寶,讓小環境暖和起來就可以了。
衣着
一般來説,上述室温條件下,寶寶穿着薄薄的棉衣,內有一件細薄的小棉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物。蓋被子(或包裹着)都不要太緊太嚴,要寬鬆、適當。
洗澡
洗澡時,適當升高室內温度,動作要快,時間要短,水要準備多些,水温在40℃上下,爭取10分鐘以內洗完,為寶寶迅速擦乾、迅速穿衣。
皮膚
新生兒皮膚嬌嫩,尤其皺褶部位容易出現糜爛、炎症,所以不能馬虎。就算不能洗澡,也應該給嬰兒分上半身、下半身地擦身;特別是用尿不濕的嬰兒,要及時洗屁股。
通風
冬季,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不要把母親和嬰兒居住的房間搞得“密不透風”。新鮮的空氣對母親和新生兒是很重要的。每天應定時開窗,只要避免對流風即可。否則,小環境的空氣污濁對母嬰健康不利。還有一點相當重要,煙霧(如爸爸的香煙等)不要污染室內,否則容易引起新生兒呼吸道疾病
母乳
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種疾病的多發時期,而母乳中含有的抗體能幫助嬰兒減少生病的可能。有條件的媽媽,一定要堅持給寶寶哺餵母乳。

新生兒穿衣

量體選衣篇
儘量選棉質或絲綢
嬰兒由於皮膚嬌嫩,所以在衣服的選擇上尤需注意。而且夏季的衣服都是貼身穿的衣服,所以要柔軟、涼爽、透氣、吸汗,又能保護皮膚,因此最好是選棉質、絲綢布料的衣服。
化纖類的布料雖然好洗易幹,色彩鮮豔,但是不透氣,並且對嬰兒的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尤其是對於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更容易引起過敏。
衣服宜大不宜小
嬰幼兒生長髮育較快,服裝宜大不宜小。衣服小,會使嬰幼兒不舒服,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另外,選擇鬆緊帶的衣服時,鬆緊帶不要太緊,因為鬆緊帶會壓迫胸部和腰部,導致孩子胸廓變形。總的來説,衣服要選擇方便脱換、式樣簡單的。
衣服做工要精細
謝慶玲説,因為寶寶的皮膚很嬌嫩,稍一有摩擦就會有紅紅的痕跡。加上寶寶愛動,長期的摩擦很容易使寶寶皮膚破損,容易感染細菌。所以寶寶的衣服,尤其是夏天穿的以及內衣,選擇時,一定要選擇做工精細的。做工講究的寶寶衣服,一般會將標籤縫在衣服外面,避免刺激寶寶的皮膚,而針線也特別小,線頭在外。
另外,給寶寶買了件新衣服後,在給寶寶穿之前,要先仔細檢查一下,用剪刀剪去多餘的線頭等,以免摩擦寶寶皮膚。還要檢查衣物的拉鍊,接縫等處縫製是否平整,以免磨傷寶寶皮膚。
穿衣解帶篇
多穿短袖短褲
很多媽媽們在給寶寶穿衣服時,堅持“宜多不宜少”的原則,生怕寶寶着涼。在炎熱季節,女孩最好穿無袖的連衣裙,男孩最好穿短袖或背心,下身建議穿短褲,揹帶短褲也可。
小孩身體嬌嫩,適應環境的能力差,很多媽媽擔心小孩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和胃腸道方面的疾病。陳少科説,只要保證衣服能夠遮住胸口和腹部,就能保證小孩不受涼。
根據環境增減衣服
炎熱夏季,很多人都希望待在空調房裏,嬰幼兒也一樣。但是陳少科提醒家長,如果有寶寶同在室內的話,空調的温度最好調在26℃~28℃,而且儘量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變。不要老是變化氣温,避免小孩着涼。如果臨時有事,必須帶寶寶外出時,由於室內外温差比較大,所以應注意增減衣服。
那麼怎樣才知道寶寶穿的衣服是多還是少呢?陳少科提供了兩個方法,一是摸鼻尖,二是摸四肢。只要鼻尖和四肢摸上去不涼,就表明穿着合適。
應勤換衣物
夏季,小孩出汗多,身體和衣服上充滿汗漬。因此,寶寶衣物、被單和枕巾要勤洗勤換,只要被汗漬弄髒了,就應該換掉,避免因此而患皮炎等皮膚性疾病。另外,很多寶寶容易流口水,因此也要多注意勤換衣服。

新生兒心理發展

新生兒無條件反射行為
新生兒出生後就已經具備對環境的反應能力。這是先天的、有組織的行為模式,有助於機體對環境的適應。新生兒無條件反射分為兩類:第一類:具有明顯的生存意義的無條件反射;第二類:沒有明顯適應價值的無條件反射。
具有明顯的生存意義的無條件反射
獲取食物、排出有害物質、注意環境的刺激都具有重要作用。它們是機體適應環境和保護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為,被稱為生存反射。它對人的終身都具有適應價值。包括三種:
1、食物反射:覓食反射吮吸反射、吞嚥反射
2、防禦反射:眨眼反射、嘔吐反射、噴嚏反射
3、定向反射:
沒有明顯適應價值的無條件反射
對新生兒沒有生物學意義,它們會在出生後的4—6個月內自行消退。包括: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圍抱反射(摩羅反射)、巴賓斯基反射
新生兒無條件反射的意義在於:
1、適應環境,保護自身生存;
2、有助於發展早期社會關係;
3、是各種條件反射建立的基礎;
4、是智力發展最原始的基礎。
新生兒的生活行為模式
1、“睡眠一覺醒週期模式” :新生兒有一套穩定的日常生活規律,新生兒每天僅有兩三個小時的覺醒狀態。這時他們會安靜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或與母親交往,新生兒的記憶和學習就是在覺醒狀態下進行的。
2、啼哭:新生兒啼哭是生理需求引起的,是傳遞需求信息的交流手段,具有吸引成人照料的導向作用。
3、:嬰兒出生一兩天後就有笑的反應,這種笑的反應屬於自發性微笑。嬰兒的微笑有其一定的發展過程。嬰兒的微笑是一種從生物學意義向社會意義轉化的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⑴自發性微笑階段:兒童出生一兩天就有笑的反應,這個階段的嬰兒笑的反應是生理反射性微笑,不是社會性微笑。(2)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這個階段的嬰兒能夠區分人和其他非社會性刺激,對人的聲音和麪孔有特別的反應,容易引起其微笑。但是對人的社會性微笑是不加區分的,所以稱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⑶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這個階段的嬰兒能夠區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聲音和麪孔。開始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微笑反應,對熟悉者報以更多的微笑,因此稱為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社會性微笑的出現是嬰兒情緒社會化的開端,是與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是人際交往的紐帶。
新生兒的心理發生
有關新生兒的心理發生爭論已久,其中首要的問題在於心理發生的指標。有三種見解:
1、以感覺的產生為指標。持這種觀點者認為,新生兒一出生就出現心理現象。如一生下來接觸胎外環境的冷空氣刺激便發出哭聲,這表明其具有感受各種內外刺激並作出適當反應的能力,所以出生時就有感覺,也就出現了心理。
2、以無條件反射為指標。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與生俱來的無條件反射機制一旦和環境因素相結合,使主客體之間達到協調平衡,這就意味着新生兒的心理機能開始發生作用。
3、以出現明確而穩定的條件反射為指標。持這種觀點者認為,無條件反射是機體的生理機能,具有刻板性質,而條件反射既是生理現象也是心理現象。條件反射的形成表明,嬰兒能將環境中的兩個刺激相互聯繫,使其對刺激的反應具有了多樣性和選擇性。

新生兒各國數據

美國
2019年5月15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佈數據稱,2018年美國有約378.8萬名嬰兒誕生,同比下降2%,連續4年下跌。2018年美國新生兒數量已降至1986年以來最低水平。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生育率為1.73(即每名婦女平均生育子女1.73個),同比下降2%,低於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1] 
中國
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 [3] 
日本
2023年2月28日,共同社消息,從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統計(初值)獲悉,2022年新生兒數量(出生數)為799728人,較上年減少5.1%,自統計開始以來首次跌破80萬人。剔除外國人的“概數”預計為77萬人左右。 [4] 
韓國
2024年1月24日,據韓國統計廳發表的《2023年11月人口動向》報告顯示,2023年11月,韓國新生兒數為17531個,同比減少1450個,減幅達7.6%。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