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

鎖定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是指因感染所致的在產科嬰兒室或醫院新生兒病房中爆發流行的腹瀉。由於新生兒免疫功能不完善及環境因素,易發生感染。新生兒流行性腹瀉在新生兒病室內常暴發流行,迅速蔓延,有時甚至由一個產院或醫院傳至另一產院或醫院,引起大面積流行。因此必須嚴格預防和控制病原菌擴散。
外文名
epidemic diarrhea of newborn
就診科室
新生兒科
常見病因
感染所致
常見症狀
低熱、吃奶差,嘔吐、腹脹等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病因

病原體以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較為常見。
1.埃希大腸桿菌
以致病性大腸桿菌最多見。
2.沙門菌
20世紀80年代我國有些地區多次發生鼠傷寒沙門菌引起的暴發流行性腹瀉,病情相當嚴重,但也有阿哥納沙門菌引起的極輕型小流行。
3.其他細菌
如空腸彎曲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等雖可引起新生兒腹瀉,但很少引起大流行。
4.輪狀病毒
是病毒性腹瀉中最常見的病原,在新生兒中可以引起流行性腹瀉。還有輪狀病毒樣因子,如微型輪狀病毒偶也可以引起流行性腹瀉。其他如冠狀病毒、柯薩奇B型病毒和埃可病毒雖都可引起腹瀉,但未引起流行。病原體的傳播方式主要通過孕母產道、被污染的乳品、水、乳頭、食具、成人帶菌者等傳播。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臨牀表現

1.與該病原菌所致的散發性感染性腹瀉相同。不同次別的流行由於病因不一定相同,故臨牀表現也不盡一樣,病情輕重不一。
2.輕型病例主要表現為一般消化道症狀,腹瀉一日數次至10次左右,可伴有低熱、吃奶差、嘔吐、精神稍萎靡、輕度腹脹、不安等,可出現輕度脱水及酸中毒。
3.重型病例或為急性起病即甚嚴重,或由輕型發展而成,腹瀉一日10餘次,全身症狀較重,可有明顯發熱或體温不升、拒食、嘔吐、腹脹、尿少、嗜睡或不安、四肢發涼、皮膚顏色異常等,可於短時間內出現脱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4.新生兒(尤為早產兒)發生酸中毒時,較少出現典型的呼吸深長、口唇櫻紅,常表現為精神極度萎靡、反應差、口鼻周圍發紺、面色蒼白或發灰,皮膚顏色異常、四肢發涼等,應引起重視。有併發症時,症狀更為嚴重。
5.病程長或遷延不愈者,可有明顯消瘦及營養障礙、餵養困難等。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檢查

1.糞便檢查,採用大便常規、培養、電鏡檢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或病毒分離。
2.血氣、血生化等。
3.抗原抗體檢測等。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診斷

1.病史及流行情況
要詳細詢問病史,瞭解流行病學情況,有助於診斷。
2.臨牀表現
要詳細觀察大便性狀,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發展,新生兒脱水程度較難估計,尤其對早產兒,皮下脂肪少,用皮膚彈性估計脱水並不準確,最好根據連續的體重記錄,尿量測量等方法進行評估。
3.病原學檢查
要及時留取標本做細菌培養,如懷疑輪狀病毒感染,要同時查病毒抗原,如懷疑真菌感染,大便鏡檢可見真菌孢子和菌絲。
4.血氣分析和電解質檢查
新生兒腹瀉易發生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應及時做血氣分析和電解質檢查,做到及時治療。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治療

1.護理
嚴格消毒隔離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加強監護、保暖,分開記錄尿量及大便量,每天稱量體重。注意輸液速度等。
2.飲食及營養維持
在腹瀉的急性期,多不能耐受奶汁,常需先禁食8~12小時,禁食時間不宜太長,以免影響營養。
3.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補充累積損失量、生理需要量和繼續損失量。可採取靜脈補液和口服補液,但多采取前者。補液量在新生兒個體差異較大,不同出生體重、不同日齡,需要量均不同,要個體化補充液體,對輕中度脱水補液量不宜過多。新生兒應慎用口服補液鹽,因其為2/3張液,其張力過高,新生兒用後易發生水腫,如果需要用亦應稀釋到1/2張為妥。
4.控制感染
根據病原及藥敏結果,選用抗生素,對革蘭陰性桿菌可選用頭孢第三代抗生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病毒性腹瀉不必使用抗生素。真菌性腸炎應停用抗生素,用制黴菌素口服。
5.微生態製劑
目的在於補充腸道正常益生菌羣,恢復微生態平衡,重建腸道天然生物屏障保護作用,常見益生菌有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糞鏈球菌、蠟樣芽胞桿菌等。
6.腸黏膜保護劑
吸附病原體和毒素,維持腸細胞的吸收與分泌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常用藥物為蒙脱石散。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預防

1.切斷感染源積極治療
一旦發現腹瀉的新生兒應立即隔離患兒及其父母。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技術,防止交叉感染。
2.及時檢查
將直接或間接接觸過的嬰兒集中隔離,每天做大便培養,陽性者集中隔離。
3.環境消毒
做好空氣、物表、患兒用過的物品及工作人員的清潔、消毒、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