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物理學的誕生

(201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鎖定
《新物理學的誕生》是201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美] I.伯納德•科恩。 [2] 
中文名
新物理學的誕生
外文名
The Birth of A New Physics
作    者
(美)I.伯納德·科恩(I.Bernard Cohen)
譯    者
張卜天
出版時間
2016年10月 [1]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頁    數
283 頁
ISBN
9787100124058
定    價
52 元
裝    幀
精裝

新物理學的誕生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經典的科學史著作。作者I.伯納德·科恩是美國著名科學史家、哈佛大學科學史教授。該書從地球運動這一假設所引起的物理學問題出發,講述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等人在創立新物理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做出的貢獻,從一個側面討論了16、17世紀的科學革命。 [2] 

新物理學的誕生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I.B.科恩是美國著名科學史家,曾任哈佛大學科學史系主任。I•伯納德•科恩研究領域非常深入廣泛,出版有《新物理學的誕生》、《牛頓的自然哲學》、《科學中的革命》等多種重要著作,曾歷時15年翻譯而成的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的英譯本。1974年獲科學史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薩頓獎。
譯者張卜天,傑出青年譯者,譯有著作近40部。熱愛哲學和科學史方面的翻譯,研究方向為西方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科學思想史,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近代科學的起源和科學革命,特別關注現代性的起源,科學與哲學、神學的關係和互動,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神學思潮對近代科學興起的影響等等。 [2] 

新物理學的誕生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地動物理學
落到何處?
兩種回答
需要一門新物理學
第二章 舊物理學
亞里士多德的常識物理學
物體的“自然”運動
“不朽的”天界
運動的因素
空氣中的落體運動
地球不可能運動
第三章 地球和宇宙
哥白尼與近代科學的誕生
同心球體系
托勒密與本輪均輪體系
哥白尼的革新
哥白尼與托勒密
哥白尼宇宙的問題
第四章 探索宇宙深處
新物理學的演進
伽利略
望遠鏡:巨大的飛躍
月球景象
地球反照(earthshine)
繁星滿天
木星的證據
新的世界
第五章 通向慣性物理學
勻速直線運動
火車煙囱和運動的船
伽利略的運動科學
伽利略的先驅
表述慣性定律
伽利略的困難與成就:慣性定律
第六章 開普勒的天體音樂
橢圓與開普勒的宇宙
三定律
第三定律或和諧定律的應用
開普勒與哥白尼派
開普勒的成就
第七章 宏偉的設計——新物理學
牛頓的預見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慣性定律的最終表述
“宇宙體系”
神來之筆:萬有引力
各方面的成就
關於牛頓第二定律兩種形式的補充註釋
附錄1 伽利略與望遠鏡
附錄2 伽利略“看到”天上有什麼?
附錄3 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
附錄4 伽利略運動科學的實驗基礎
附錄5 伽利略是否認為勻加速運動的速度與距離成正比
附錄6 假説--演繹方法
附錄7 伽利略與中世紀運動科學
附錄8 開普勒、笛卡爾和伽桑狄論慣性
附錄9 伽利略對拋物線路徑的發現
附錄10 伽利略運動科學的主要發現概述
附錄11 胡克對牛頓的功勞:對曲線軌道運動的分析
附錄12 行星與彗星的慣性
附錄13 對由平方反比律導出橢圓行星軌道的證明
附錄14 牛頓與蘋果:牛頓發現v2/r定律
附錄15 牛頓論“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
附錄16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的步驟
進一步閲讀建議
索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