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灘

鎖定
湖北省洪湖市新灘鎮地處洪湖東北邊緣口子重鎮,東北瀕臨長江,隔江與嘉魚、武漢市漢南區鼎立相望,西北隔東荊河與仙桃市為鄰,是一個以農漁業為主的鄉鎮,截止2006年底,新灘鎮人口,國土面積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7萬畝,有37個行政村(場),198個村民小組,年工農業總產值16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84元。
中文名
新灘
國土面積
119 km²
工農業總產值
1690萬元
主導產業
漁業

新灘詩詞

集 卷二十六
《新灘》
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
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
番番従高來,一一投澗坑。
大魚不能上,作腮灘下橫。
小魚散複合,瀺灂如遭烹。
鸕鷀不敢下,飛過兩翅輕。
白鷺誇瘦捷,插腳還欹傾。
區區舟上人,薄技安敢呈。
只應灘頭廟,賴此牛酒盈。

新灘作者簡介

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嘉佑進士,任鳳翔府籤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後以“謗訕朝廷”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出知杭、潁、揚、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最高成就
蘇軾的詩大都抒寫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現實黑暗之作。詩風豪邁清新,有豁達、開闊的胸襟。尤長於比喻。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蘇軾的詞題材廣泛,記遊、懷古、贈答、送別、説理無不入詞,對嚴格的音律束縛也有所突破,促進了詞的發展。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蘇軾散文中議論文汪洋恣肆,記敍文結構謹嚴,明白條暢,如《石鐘山記》、《放鶴亭記》等與《赤壁賦》、《後赤壁賦》同為傳誦名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脱束縛,“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後進,黃庭堅、秦觀等均出其門下。
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

新灘鎮名

新灘鎮位於洪湖市東北部,面積87.1平方公里。東與牌洲彎對江北與武漢市接壤,南與燕窩鎮相連,西與仙桃市接壤,距武漢市中心57公里,距洪湖市城區67公里,距仙桃市47公里,水陸交通便接建鎮以來,新灘鎮歷屆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幫助下,全鎮各級幹部羣眾解放思想,擴大開放,鋭意進取,使山河面貌進一步發生了可喜變化,使新灘年年更新,又面臨千載難逢的使新灘從根本上改天換地的重大機遇。站在改變新灘歷史的分水嶺上,新灘鎮黨委、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團結全鎮人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圍繞“統籌移民搬遷,強化基礎建設、發展綠色產業、開發礦產資源,建好浪漫濱城”的經濟發展思路,走以竹興鎮、以礦興鎮、以水興鎮、以城興鎮的道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奮進,搞好新城建設,完成搬遷任務,強化水利交通基礎,加快竹支柱培植,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財政收入,控制人口增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新灘新灘滑坡

新灘滑坡1985年6月12日凌晨3時45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新灘鎮發生的大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