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清史

鎖定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興起的一種清史研究的學派。該學派與以往清史研究相比,反對“漢族中心論”,強調清朝統治與歷代漢族王朝的區別,強調清朝統治中的滿族因素,一是重視利用滿、蒙等少數民族史料,在理論方法、研究角度、研究觀點上突破了以往中日清史研究的成規。
中外學者如不明就裏,不讀原文,就附和“新清史”之説,讚美其主張利用滿文資料,殊不知清史專家早已用之;欣賞其中亞視角,殊不知其意在以邊疆為中心,否認大清是中國的朝代;以漢化為老故事而不願談,殊不知正中其凸顯所謂“族羣主權”之用意。“新清史”主要論點,貌似欲顛覆並不存在的中國中心論,其實際意圖則為切割滿漢減縮中國,但全不能成立,反而透露西方學術的霸權,甚至隱含質疑中國既有疆域之陰謀。 [1] 
中文名
新清史
興起年代
20世紀90年代
興起地點
美國
類    型
一種清史研究的學派
性    質
透露西方學術的霸權,甚至隱含質疑中國既有疆域之陰謀

新清史簡介

新清史,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興起的一種清史研究的學派。與以往中日清史研究相比,該學派反對“漢族中心論”,強調清朝統治與歷代漢族王朝的區別,強調清朝統治中的滿族因素,強調重視滿、蒙古等少數民族史料。該學派認為,清朝代表着一種特殊的政治風格、政治模式和政治統治。滿洲人從未失去過自己的族羣認同,以致滿漢分殊一直到清末甚至以後都始終存在,而滿漢分殊存在可以解釋為何反滿言論在19世紀與20世紀都還能如此有力。
1996 年,美國學者羅友枝(Evelyn S. Rawski)發表《再觀清朝: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反駁何炳棣1965年在《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一文中對“漢化”的強調,由此又引發後者發表《有關漢化問題的再思考:對羅斯基“再觀清代”一文的迴應》。這兩篇文章,成為“新清史”學派出現的重要標誌。“新清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路康樂 (Edward Rhoads)、歐立德( Mark C. Elliott)、柯嬌燕(Pamela K. Crossley)、羅友枝(Evelyn Rawski)等。 [2] 

新清史批評

中外學者如不明就裏,不讀原文,就附和“新清史”之説,讚美其主張利用滿文資料,殊不知清史專家早已用之;欣賞其中亞視角,殊不知其意在以邊疆為中心,否認大清是中國的朝代;以漢化為老故事而不願談,殊不知正中其凸顯所謂“族羣主權”之用意。“新清史”主要論點,貌似欲顛覆並不存在的中國中心論,其實際意圖則為切割滿漢減縮中國,但全不能成立,反而透露西方學術的霸權,甚至隱含質疑中國既有疆域之陰謀。 [1] 

新清史顛覆大清為中國朝代的舊清史

所謂“新清史”的流行,尤令人關注。其説直指大清非中國,華語世界竟有不少學者也認為應該虛心向外人學習這種論調,且有覺其新穎而從風者,甚至還認為是了不起的新發現,無不顯示人文自主性或歷史解釋權之喪失。吾人須知所謂“新清史”,實欲以後現代解構理論,顛覆大清為中國朝代的舊清史。以彼所見,清帝國乃中亞帝國而非中華帝國,而中國不過是清帝國的一部分。
沒有料到,“新清史學派”的領軍人物歐立德(Mark Elliot)居然自承是“跟隨岡田英弘教授學習”,在其書裏也提到了受日本學者的啓發有多大。啓發歐立德的岡田英弘,就是《從蒙古到大清》一書的作者,他不認為元、清是中國的朝代,所以中國不應承繼元、清的疆域。他説忽必烈建立蒙古帝國一部分的元朝,元順帝敗退蒙古後,元朝並未亡國而是進入北元時代。大清建國之初便繼承了北元,而後征服了明朝的領土。簡言之,大清所繼承的是蒙古而非明朝。這就是岡田之書的核心論點,而“新清史”論者顯然認同此一核心論點。其用心就是要質疑中國的疆土。 [1] 

新清史否認對國家主權的認可

大清盛世號稱“中國風”,但歐立德欲以“滿洲風”代之,認為“漢化”淡化了征服王朝在歷史上的角色,滿漢之間的文化差距雖然逐漸縮小,然而族羣界限卻愈來愈嚴,所以必須要去除“漢化”在中國歷史書寫上的核心地位。他批評漢化論者忽視了基於相同背景而擁有共同的歷史記憶,以及承擔本族共同命運的族羣意識與我族認同。
此即歐立德所謂的“族性主權”(ethnic sovereignty)論,認為其重要性超過儒教的正當性。他説滿族靠“軍事”與“威嚇”以少數統治多數,意在劃清滿族征服者與漢族被征服者之間的明確界限,使之壁壘分明,以便説明權力完全掌控於滿人之手,與中國無關。如果“族性主權”可通,美國的黑人也擁有國家主權嗎?其實族性認同與國家認同並不矛盾,不同族羣只認同一個國家的主權,中、美以及其他多民族國家皆如此。
歐立德強調八旗制度,説是“為維持滿洲的族性認同,以及持續大清統治扮演了充滿生命力的角色”,以彰顯滿族國家的特性,並掩蓋中華帝制的屬性。其圖謀勢必會碰到史實的鐵板,早在1936年孟森已發表有關八旗制度的長篇大論,文中一再提到清太祖努爾哈赤所創之八旗制度,以八旗平列,為其所定的國體,全國“盡隸於八旗,以八和碩貝勒為旗主,旗下人謂之屬人,屬人對旗主有君臣之分”,所以八旗可以説是像聯邦制的“聯旗制”,而各旗之屬人除女真族之外,也包括蒙古族、漢族、俄羅斯族、維吾爾族、藏族等,並不是歐立德所謂的“族羣認同”,而是認同旗主,是一種君臣的封建關係。然而,當滿清入關稱帝后,這種封建國體無法適應大一統的帝國。清帝為了君臨天下,創宇內一統的局面,不得不破八旗原有的立國精神,因八旗共治、八王議政與推選之制實在有礙皇帝之至尊。
對清帝而言,除仰慕漢文化之外,漢化更有實際的政治需要。歐立德視而不見,強以為直到20世紀八旗始終是“純正的制度”,更亟言八旗與滿洲族性與認同的關係,居然想要否定後現代極端理論都不敢拒絕的基本史實。事實上,無論滿、漢,所認同者非其族羣,乃大清皇帝及其所承襲的中華帝國,國號曰清,所以族羣認同並不影響國家認同。大清向西擴張也是靠大一統國家的實力,大清國的根本在中原,國都在北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