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村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黃閣坑社區下轄村)

鎖定
新村,位於龍城街道中西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5幹米。相鄰自然村為白灰圍村、上角環村。始建於1958年,因支持國家建設清林徑水庫,在1958年至1959年間,由寶安縣龍崗公社壢嚇生產大隊所轄的西湖、墩頭、下寮、老圍劇、火燒龍、蕉湖6個小隊和庫區周邊的清林徑共196人集中遷居此地而形成。因村子是清林徑水庫移民新組合起來的,故取名新村。現村於1996年在老屋旁邊重建。
中文名
新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黃閣坑社區
地理位置
龍城街道中西部
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2006年,屬龍城街道黃閣坑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曾姓、陳姓和黎姓。第一大姓為曾姓,北宋從福建寧化遷至今廣東惠陽,後輾轉遷至龍崗;1958年從龍崗壢嚇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黎姓,南宋時期從江西遷至今廣東惠陽,後輾轉遷至龍崗;1958年從龍崗壢嚇遷至此地。第三大姓為陳姓,明朝從江西遷移至今廣東惠陽,後輾轉遷至龍崗;1958年從龍崗壢嚇遷移至此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402人,其中男性200人,女性202人;80歲以上11人,最年長者95歲(男);實際在村人口391人。非户籍外來人口3346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6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和法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花生、黃豆、玉米等。改革開放後,集體經濟發展起來,2004年農村城市化;2009年村委投資建設了一家酒店,村集體經濟邁上一個新台階;2015年,該村成為龍崗區城中村第一個開通天然氣管道的村莊,村民從此告別“背氣罐上樓”的歷史。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慶食品有春節的米餅、煎堆、餈粑、糖環、角仔、蘿蔔粄,清明節的茶果,端午節的粽子等。黃閣路、新秀一路經過該村。20世紀70年代初期通電,80年代中期通自來水,1995年通電話,1999年通互聯網,2011年實現全村材通水泥硬底化。村中有籃球場、健身房、村民活動中心以及藏書約800冊的自助圖書室等。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已無存。至2015年,該村的春節聯誼會已舉辦7屆。每年1月7日,在村所屬物業皇朝印象酒店,全體籍村民參加聯歡會。是時,由村主任做全年的工作總結,並讓村民瞭解村裏各項工作開展情之後麒麟隊、舞蹈隊、歌唱團表演節目,並設有抽獎環節,最後聚餐。
該村傳承有舞麒麟的技藝,傳承人為曾玉堂(1952一)。舞麒麟前要做三項開張準備工作,採青、點睛和拜祖。採青要在開張前擇好日子,然後在半夜悄悄地進山採一枝樹葉回來(用麒麟嘴銜回)。由教頭為麒麟點睛,表示麒麟開目舞動。最後要在祠堂供上豬頭、雞和水果、水西等供品祭拜祖宗,燃放鞭炮,敲鑼打鼓,舉行隆重開張儀式。儀式後舞麒麟便可正式開始。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5 龍崗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88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