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會商會學校

鎖定
新會商會學校(San Wui Commercial Society School)位於香港上環居賢坊一號,是僑港新會商會於1958年與政府合作興建的小學。
中文名
新會商會學校
外文名
San Wui Commercial Society School
創辦時間
1958年
校    訓
立誠明善,擇善力行
類    別
資助小學
現任校長
呂錦強
所屬地區
香港中西區
辦學團體
僑港新會商會

新會商會學校學校簡史

學校外觀 學校外觀 [1]
以馮秉芬爵士為首的僑港新會商會始創於1909年,初期贈醫施藥、倡辦義學為失學兒童提供教育機會。
1958年選址上環居賢坊地段7342與政府合作興建香港新會商會學校。同年校舍落成,九月開課,分設上、下午校。
1993年應香港教育發展趨勢,轉為全日制學校,現開設十二班,每級兩班。 [2] 

新會商會學校辦學信念

深信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才能,堅持教好每一個學生。深信優良的品性和個人性格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十分重視培育學生的良好品性。希望學生從實踐中學習,也十分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孕育個人性格的發展,建立正面待人處世的價值觀如信任、互助、主動、熱誠、做事有目標、愛人愛己、鍥而不捨、永不言敗、捨己助人和憐憫之心。
學校堅定成為區內具有特色的學校,不隨波逐流,堅持不在初小年級催谷學生成績,深信培養學生自信,喜歡學校生活,愛閲讀,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性;只要學生學習經驗不斷,一年一年的積累,當羽翼長成,必能騰飛。也立願這學校是承載力強的學校,要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有機會使他們發揮的空間和機會,讓不同階層的學生和諧共處,互相學習。感到香港的教育開始有一個危險的發展:學校被劃分成或侷限只照顧某個階層的小朋友,繼續發展下去,社會融和減少,分化漸濃,這樣下一代的未來,不會更加美好,所以該校堅持擔當這熔爐的角色。 [2] 

新會商會學校教育目標

秉承校董會辦學團體宗旨,訂立明確教育目標,致力德、智、體、羣、美五育平均發展,奉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想,以學生的整體利益為依歸,該校特劃分四項教育目標。 [2] 

新會商會學校學校課程

課程目標
‧讓學生從學習中取得成功感,從而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發展學生認知、思考及解決困難的能力
‧提供學生愉快學習的經驗
‧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
‧培育學生懂得自愛愛人
‧培養學生有欣賞藝術文化的情操
課程發展
目標:發展校本課程、提升教師教學技巧、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未來五年發展計劃:把電腦科資訊科技課程融入各科學習、各科與圖書科合作推行以資源為本的協作教學、跨學科的專題研習、設置教學資源中心及提供教與學相關的資訊資源、評估政策的發展。
學生基本學習成效指標
1.學生懂得擬學習目標和檢討成過,並作記錄。
2.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和時間。
3.學生每星期看一本中文書和一本英文書。
4.小一開始學習拼音,五年級掌握基本拼音能力。
5.學生達到以下語文基本表達能力。
口語(粵、英、普通話):
‧小一至小三:一至兩分鐘自我介紹/描述圖意/講故事
‧小四至小六:三至五分鐘自我介紹/描述圖意/講故事
寫作(中文):
‧小一:一百字短文
‧小二:一百字短文
‧小三:一百五十字短文
‧小四:二百字短文
‧小五:三百字文章
‧小六:三百字以上文章
寫作(英文):
‧Stage 1 (P.1- P.3): Construct short functional texts, based on models.
‧Stage 2 (P.1- P.6): Write paragraphs, provide information through charts.
6.四至六年級學生每人要交一個專題報告才升班。
7.學生每年要參與戲劇演出一次。
8.畢業生要交畢業專題報告才獲發畢業證書。
9.學生畢業時要懂得用自由和蛙泳泳式遊畢五十米距離。
10.學生要擁有一種體育和一種藝術的才能。
教與學的特色
1.一至六年級活動教學;按時段上課,每節四十至四十五分鐘,中英文課每週最少有一個八十分鐘的連續上課時間,以便進行話劇、寫作和分組學習活動。
2.訂立十項基本學生成長及學習成效指標,讓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有明確的努力方向。
3.除學科成績外,還評估學生品格成長,每半年向家長提供報告。
4.靈活的拔尖補底措施
a.英文按程度分組上課,讓基礎較弱的學生打穩基礎,讓有水平的學得更多。半年評估一次,讓進步的學生跳升水平較高組別。
b.關注成績優異的學生,讓其在學期中或終結時,跳升班級或英文組別。
c.英語特佳的有由外籍英語老師負責課後的會話和寫作培訓。
d. IT 能力特強的成為 IT 大使,老師訓練較高層次的電腦應用知識。
e.閲讀能力強的成為伴讀大使,協助幼小學生閲讀。
f.游泳有潛質的被選入精英班,接受持續的培訓。
g.在話劇有好表現的成為劇社社員,接受更全面的培訓。
5.完備的成長課程
a.有四個主題,整個輔導策略以學生個人成長為軸心,以班主任為核心,輔以全職社工進行輔導。學校組織不同的活動,建立學生自信和正面的自我形象,在這基石上建立良好的品性。
b.每月邀請一位嘉賓在週會主講,讓學生接觸不同生活經驗的人,擴闊其眼界。
c.舉辦三次生活訓練營給一至三年級;一至三天曆奇輔導營給四至六年級。
d.進行領袖訓練:例如 IT 大使、風紀隊、圖書館領袖生、閲讀大使、遊戲大使、環保大使、校園小記者、義工隊等等。
e.舉辦二十多種課外活動發展學生個人興趣;上課前設閲讀時間、閲讀時間和午膳聆聽古典音樂;校園內設名藝術家介紹廊、藝術創作牆、遊戲室、天台花圃;此外亦有電影欣賞和聽音樂活動等。
6.每週一節書法課,培養學生專注力和修心養性的習慣。
7.每學年兩星期連同演出共十五節課的戲劇訓練;每學年三至六小時的牆畫創作訓練;每學年為期八節至十節的游泳課。
8.全校周圍佈置學習角{遊戲學科知識自學}
a.語文(中文、英文 A-Z 拼音、Word Wall)
b.數學
c.物理建築
d.動植物
e.地理
f.天文科學
g.每週/每月新書推介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