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

鎖定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2年4月21日發佈的白皮書 [1]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全面介紹了新時代黨和政府為青年發展創造的良好條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的青春擔當,是一部記錄新時代中國青年發展事業成果、反映新時代中國青年精神風貌的重要文獻,是中國首次專門就青年羣體發佈白皮書。 [1] 
作品名稱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
作    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發佈時間
2022年4月21日
類    別
白皮書
字    數
約18000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內容簡介

白皮書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顧100年來中國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民族復興接續奮鬥的歷程,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發展的關心重視,介紹中國推動青年發展的政策舉措,展示新時代中國青年事業的發展成就和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向全世界青年發出倡議,呼籲全球青年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智慧力量。 [2]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作品目錄

前言
一、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機遇
二、新時代中國青年素質過硬、全面發展
(一)擁有更高質量的發展條件
(一)理想信念更為堅定
(二)獲得更多人生出彩機會
(二)身心素質向好向強
(三)享受更全面的保障支持
(三)知識素養不斷提升

(四)社會參與積極主動
三、新時代中國青年勇挑重擔、堪當大任
四、新時代中國青年胸懷世界、展現擔當
(一)在平凡崗位上奮鬥奉獻
(一)更加開放自信地融入世界
(二)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衝鋒在前
(二)展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青春擔當
(三)在基層一線經受磨礪
(三)中國青年的全球行動倡議
(四)在創新創業中走在前列

(五)在社會文明建設中引風氣之先

結束語 [3]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創作背景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熱情關懷青年、充分信任青年,鮮明提出黨管青年原則,大力倡導青年優先發展理念,着力發揮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推動青年發展事業實現全方位進步、取得歷史性成就。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中國青年展現了亮麗的青春風采、迸發出豪邁的青春激情。
為充分展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風貌和擔當,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週年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特發佈該白皮書。 [3]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作品思想

一、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
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擁有更優越的發展環境、更廣闊的成長空間,面臨着建功立業的難得人生際遇。
白皮書介紹,超過2500萬貧困青年徹底擺脱貧困,中國青年共同邁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中國青年的生活水平實現了質的躍升,高質量發展有了更加豐盈、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
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在與互聯網的相互塑造中成長。2020年底,中國6歲至18歲未成年人網民達1.8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4.9%,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長空間、“第六感官”。
白皮書闡明,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新時代中國青年獲得了更優越的發展機遇,教育機會更加均等,職業選擇豐富多元,發展流動暢通自由,實現人生出彩的舞台越來越寬闊。
白皮書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享受更全面的保障支持,成長成才有了更良好的法治環境、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温暖的組織關懷。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出台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青年領域專項規劃——《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為新時代中國青年發展提供根本政策指引。 [4] 
二、新時代中國青年身心素質向好向強
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積極主動學理論、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能,思想素養、身體素質、精神品格、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白皮書顯示,新時代中國青年素質過硬,首先就體現在身心素質更好更強,能夠經得起風雨、受得住磨礪、扛得住摔打。超過3700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受惠於政府開展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身體素質得到明顯提升。2018年,14歲至19歲青年學生體質達標測試合格率達91.9%,優良率持續上升。北京冬奧會激發了中國青年的冰雪運動熱情,18歲至30歲青年成為參與冰雪運動的主力軍,參與率達37.3%,為各年齡段最高。中國青年面對困難不消沉、面對壓力愈堅韌,2021年有關調查顯示,88.0%的受訪青年認為自己可以做“情緒的主人”。
白皮書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親眼見證、親身經歷了教育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享受了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進一步提高,科學文化素養邁上新台階。
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以更加自信的態度、更加主動的精神,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參與社會發展進程,展現出積極的社會參與意識和能力,成為正能量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5] 
三、新時代中國青年勇挑重擔、堪當大任
白皮書從在平凡崗位上奮鬥奉獻、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衝鋒在前、在基層一線經受磨礪、在創新創業中走在前列、在社會文明建設中引風氣之先等5個方面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勇挑重擔、堪當大任。
據白皮書介紹,新時代中國青年不畏難、不懼苦,危難之中顯精神,關鍵時刻見真章。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青年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32萬餘支青年突擊隊、550餘萬名青年奮戰在醫療救護、交通物流、項目建設等抗疫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重大貢獻。截至2021年,47萬名“三支一扶”人員參加基層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扶貧),數百萬青年學生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新助力。
據白皮書介紹,在工程技術創新一線,每年超過300萬名理工科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為中國工程師隊伍提供源源不斷的有生力量。2014年以來,在新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中,大學生創業者超過500萬人。北斗衞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
白皮書指出,無論在城鎮還是鄉村、企業還是學校,青年都帶頭倡導向上向善社會風氣、塑造社會文明新風尚。截至2021年底,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中14歲至35歲的註冊志願者已超過9000萬人。 [6] 
四、中國青年向全世界青年發起四點行動倡議
白皮書説,新時代中國青年既有家國情懷,也有人類關懷,秉承中華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理念,積極學習借鑑各國有益經驗和文明成果,與世界各國青年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白皮書指出,中國青年向全世界青年倡議:堅持向美向上向善的價值追求;展現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為國家發展進步奮鬥擔當;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據白皮書介紹,新時代中國青年更加開放自信地融入世界。1978年,中國選派出國留學人員僅800餘名;2019年,超過70萬人出國深造,40多年來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超過650萬人;1978年回國留學人員僅248人,2019年超過58萬人學成回國,40多年來回國留學人員累計達420餘萬人。在“中國青年全球夥伴行動”框架下,中國與100多個國際組織及外國政府青年機構、政黨和非政府青年組織建立交流合作關係。
白皮書顯示,幾十萬名海外中資機構青年員工在異國他鄉辛勤工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以青年為主體的國際中文教師志願者在100多個國家服務,幫助各國青年學習中華文化。截至2020年,4萬餘人次中國軍人為和平出征,16名中國軍人在維和行動中犧牲、平均年齡不到30歲。中國青年用行動向世人證明,只要世界各國人民同心同向、攜手共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景必將更加美好。 [7]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作品影響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是中國首次專門就青年羣體發表白皮書,是一部記錄新時代中國青年發展事業成果、反映新時代中國青年精神風貌的重要文獻。 [8]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作品評價

人民日報》評論員:《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以詳實數據和大量事實,全面展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享有的良好發展條件,展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擔當作為,展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自信從容和人類關懷。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週年之際,中國政府發佈這一白皮書,鄭重宣示了關心青年成長、支持青年發展的政策導向,彰顯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堅定不移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努力按照黨的要求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的決心。 [9]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出版信息

  • 翻譯版本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個語種發佈,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別出版,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2] 
  • 發佈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發佈《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並於當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出席,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10]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作者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簡稱國務院新聞辦)組建於1991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主要職責是推動中國媒體向世界説明中國,包括介紹中國的內外方針政策、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中國的歷史和中國科技、教育、文化等發展情況。通過指導協調媒體對外報道,召開新聞發佈會,提供書籍資料及影視製品等方式對外介紹中國。協助外國記者在中國的採訪,推動海外媒體客觀、準確地報道中國。廣泛開展與各國政府和新聞媒體的交流、合作。與有關部門合作開展對外交流活動。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