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文體

鎖定
“新文體”指近代梁啓超所創散文新體。19世紀90年代,以梁啓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在報刊文章寫作上取得了突破,創造了一種“新文體”,或稱“報章體”。其基本特徵為:平易暢達、語言豐富(俚語、韻語、外國語法雜用)、筆調自由(縱筆所至不檢束)、條理明晰、筆鋒常帶情感,句法參差多變,常用排句及偶句。梁啓超文章,特別是他在《時務報》和《新民從報》上發表的時事政治評論,充分地體現了“新文體”的特色。因此,人們也稱這種“新文體”為“時務體”、“新民體”。這種文體服務於改良運動,一時風靡全國,開五四白話文運動先河。
中文名
新文體
代表人物
梁啓超
開創時間
19世紀90年代
特    徵
平易暢達、語言豐富、筆調自由、條理清晰

新文體含義概述

梁啓超(1873-1929)既是“文界革命”口號的提出者,又是新文體創造者。他在戊戌前追隨康有為,大力宣傳變法維新思想;戊戌政變後,流亡國外,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等,更加熱情地宣傳資產階級文化思想,致力於開通民智的“新民”工作,這都促使他立意使文學成為思想啓蒙的工具,因此他成為詩文小説戲曲革命的全面倡導者。而就其創作實績來説,貢獻最為突出、影響最為廣遠則在“文界革命”方面。他所創造的“新文體”散文,以比較通俗而富有煽動力的文字運載新思想,使他成為“新思想界之陳涉”(《清代學術概論》二十六)。他的這種“開文章之新體,激民氣之暗潮”(《〈清議報〉一百冊祝辭……》)的文章也形成浩大的聲勢,震撼了當時的文壇。胡思敬説:“當《時務報》盛行,啓超名重一時”,“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窮陬,無不知有新會梁氏者。”(《戊戌履霜錄·黨人列傳》)這種略有變革的文體成為我國散文由文言向白話過渡的橋樑,在近代散文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1] 

新文體發展過程

梁啓超自稱“夙不喜桐城派古文”,早年宗尚“晚漢魏晉,頗尚矜煉”,到了撰寫報章文字後,乃“自解放,務為平易暢達,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縱筆所至不檢束,學者競效之,號‘新文體’。老輩則痛恨,詆為野狐。然其文條理明晰,筆鋒常帶情感,對於讀者,別有一種魔力焉”(《清代學術概論》二十五),大體説出了“新文體”的特點。他的《少年中國説》、《過渡時代論》、《呵旁觀者文》、《説希望》以及《變法通議》、《自由書》、《新民説》中的一些篇章都堪稱“新文體”的代表作。如(説希望):
希望者,製造英雄之原料,而世界進化之導師也。……嗚呼,吾國其果絕望乎?則待死以外誠無他策。吾國其非絕望乎?則吾人之日月方長,吾人之心願正大。旭日方東,曙光熊熊,吾其叱吒羲輪,放大光明以赫耀寰中乎!河出伏流,狂濤怒吼,吾其乘風揚帆,破萬里浪以橫絕五洲乎!穆王八駿,今方發軔,吾其揚鞭絕塵,與驊騮競進乎!四百餘州,河山重重,四億萬人,泱泱大風,任我飛躍,海闊天空。美哉前途,鬱鬱葱葱,誰為人豪?誰為國雄?我國民其有希望乎,其各立於所欲立之地,又安能鬱郁以終也!
有如懸崖飛瀑,奔騰而下。讀之不禁令人升起希望之火,振起精神,奔赴而前。他的《少年中國説》以高度的愛國激情將少年之中國寄託於當時之少年,充滿對未來的信心與展望。《呵旁觀者文》把缺乏主人翁思想者的表現歸納為渾沌派、為我派、嗚呼派、笑罵派、暴棄派、待時派六種,—一加以嚴厲批判,指出或“不知責任”,或“不行責任”,如此必無法使國家“立於世界生存競爭最劇最烈”的大舞台,發人猛醒。《過渡時代論》指出中國正處於過渡時代,而過渡就是棄舊而立新,引導人們參與變革與建設現實的鬥爭。 [1] 

新文體文學特點

梁啓超新文體散文的特點,首先是比傳統的古文語言通俗,條理明晰,所謂“平易暢達”;其次,它不避俚語俗言,並吸收外國語法,不分駢散與有韻無韻,所以詞彙豐富,句法靈活,藝術手段多種多樣,大大提高了散文的表現力;再次,自由大膽地抒寫己見,“縱筆所至不檢束”,思想新警動人;最後,筆鋒充滿感情,往往用鋪排的筆墨以加強文章的煽動力、感染力。梁啓超的新文體散文,以其思想之新穎、形式之通俗、藝術上之魁力,影響幾乎整整一代人,也對“五四”文學革命有着影響。鄭振鐸説新文體文章“不再受已僵死的散文套式與格調的拘束”,是“五四”時期“文體改革的先導”。(《梁任公先生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