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文學雜誌社

鎖定
2009年9月,90後文學青年展凌風,魏葉共同創辦了90後新文學雜誌社,此後在網絡上凝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大批優秀的90後年輕的寫手,形成一個90後文學愛好者的羣體組織。我們用對文學的信仰,追求着文學的本質。我們用真情寫作,與生命同在,與生活同在。
中文名
新文學雜誌社
創辦時間
2009年9月
創辦人
展凌風
提    倡
本質文學

新文學雜誌社簡介

90後第一個全面創新,由草根人士自發的雜誌社,努力做超過最小説的雜誌!
90後新文學雜誌社提倡“本質文學”理論,追求文學本質,主張“真性情,真感情,真故事”寫作。糾正當下浪漫愛情,虛幻神話的泛濫文風。試圖讓作者本人抒發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情,在現代社會的背景和生活下,將自己的感情融入文中。去除虛華空洞的文章內容,不再刻意追求華麗唯美。達到文學的本質效果,或者説是基礎要求。表達出一種生活的思考,思想層面。重現“文學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原生態文學主張。
90後新文學雜誌社以展凌風,魏葉,子沁,吳羣冠,莊苓,陳有臏,麥兜兜,淘淘等人為代表。以及其他90後文學青年:紋怡,天空,西芥,寇記,雨農,雷澤墨龍,簡子逸,林醉風,陳小二,單坤,陳衣,王樺熜,小蘇打,程文德等人為主!社團除了詩人,作家,還有其他優秀人員,如設計,策劃等!
2009年9月社團建立。
2009年10月在玄鳥詩社論壇開設專欄。
2010年2月製作出第一期電子雜誌《未知年華》。
2010年5月建立社團論壇,6月創辦文學網站“中國90文學網”。
2010年7月30日至8月2日,承辦第三屆“中國青少年作家記者杯”全國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即“西湖作家筆會”活動。
2010年8月製作出第二期電子雜誌《未知年華》(改版)。
2010年9月出版第一期實體雜誌,為社團紀念刊物。
聚集天下90,共創時代盛景
結交肝膽夥伴,追尋夢想之旅
歡樂喜悦共享,酸澀悲愁同路
90,你我的時代
這裏,你我的歸宿
未來,將起… …

新文學雜誌社成員資料

主要成員:展凌風,天空(小七),王江永(子沁)吳羣冠,陳小二,林醉風,單坤,簡子逸,莊苓,淘淘, 魏葉,陳有臏,程文德,西芥,舒靈兒,漠上歸,蕭瑟,雷澤墨龍,小蘇打,寇記,清殊 ,陳衣,雨農
提名成員:麥兜兜,百靈,王樺熜,飛蛾,竊賊,紋怡,永恆國度,艾小凡,宇季紛飛,情魔,星辰
社長:展凌風
展凌風,原名唐興東,1990年11月出生!貴州畢節人。中國青少年作家記者協會會員,90後新文學雜誌社社長。熱衷於文學寫作,把文學當做生命的一部分。8歲開始看金庸古龍的小説,至今已經12年的歷史。初一寫過一篇中篇小説《夢》,被老師推薦,在校園報刊發表。08年開始寫作,從短篇入手,寫有《蝴蝶寒》《逝殤》《三生輪迴》等。09年開始寫詩,寫有詩歌《我不是文人》《文人》《最美的時刻》《一個沒落的村莊》等!同時長篇小説《風雲校園》在幻劍書盟連載,獲新鋭獎,已完成字數23萬!寫有《“本質文學”理論》,在好心情文學網推薦加精,得到很多前輩的認同,加以收藏。即將出版長篇小説《倉促青春,往事懵懂知多少!》
魏葉:原名葉樹金,廣西柳州人。出生於1990年6月,自由撰稿人,90後新文學雜誌社創始人之一,追求多種風格。中專學歷,在柳州晚報發表過隨筆《走出灰色》。他是一個執着的追夢人,在文學路途上不曾動搖過。
副社長:王江永
王江永,生於1990年,大學在校生,90後實力派作家,現任《文學力量》雜誌專欄作家。是一位單純的筆尖行者,喜歡有創造性的文字。對他而言,文字的魔力在於對心的影響,因為文字可以讓心靜下來,可以讓他更好的進行思考。
曾獲有首屆“80國界杯”全國青春文學大賽一等獎、2008年浙江省電視散文大賽一等獎等各類省級及全國性權威文學大獎,意向於策編暢銷圖書及文學期刊,是青春一族難能可貴的一個高才寫手、新鋭作家。受到2009年中國80後文學年度人物入選者們的一致看好,成為最具2009年中國80後文學年度人物滿意度的“20世紀文學最後一輩(90後)代表人物”。因此人氣劇增、前途無量,勢將成為90後一代文學青年寫作羣體中最具發展的實力派兼偶像型的先鋒寫手、作家。已獲由新華網人民網等權威媒體聯合評選的“2010年最具潛質發展作家”等榮譽。
作品入選及出版:數百篇文學作品散見於《紫色年華》《萌芽》《星鋒文學》等全國各類文學雜誌期刊。出版多部合集,其中2010年與沈嘉柯柯筱禹王小面等青春名家共同出版合集《曾經有我愛你如生命》(珠海出版社),長篇《必將看透》即將出版。
主編:麥兜兜
麥兜兜,男,90後專欄作家、詞作者。《溪風》雜誌主編,90後新文學雜誌社主編。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副主席,入選《中國現代當代作家辭典》。
曾獲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全國二等獎,“冰心作文獎”一等獎,第十二屆“少年作家杯”優秀獎等國家級獎項。
其散文《父母》入選語文讀本,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和大多數90後作家不同的是,麥兜兜一直堅持陽光寫作。
目前已在各類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0多篇,曾在《教育週刊》、《城視》等報刊雜誌上撰寫專欄,接受過眾多華人作家指導。從12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東京文學》、《花火》、《80後》、《少年文藝》、《兒童文學》、《今日中學生》、《中學時代》、《少年文藝》、《青年文學》等報刊雜誌上發表小説、散文,有文被新加坡《聯合早報》、《意林(少年版)》、《格言》、《南風》、《青年文摘》、《雜文選刊》、《散文》等雜誌轉載。作品曾入選《2008年中國小説精選》、《感動中學生的100個故事》、《中國小小説精選》、《校園文學精選》等文集。在新浪、騰訊等門户網站開通新浪校園名博、騰訊思想名博等名人博客,參加2010騰訊精英名人博客等多種由各大門户網站舉辦的活動等。代表作《江南夢》、《長歌》等。 新浪網校園十大名博。
詩歌主編:吳羣冠
吳羣冠,筆名馬甲、秋楓落葉、尹君,1990年6月30日出生於浙江蘭溪,05年開始創作,08年開始網上創作並投稿,偶有作品發表在《金華日報》、《當代教育》、《極地》文學、《守望》雜誌、《網文薈萃》、《精成報》、《中華詩詞報》、《嘉陵江詩刊》、《張北文藝》、《巴中文學》、《貴州大學報》等,有作品入選《青少年文學殿堂》、《2009·原點》等,另有多篇作品被新華網貴州頻道、金華新聞網中國人物網、中國資訊網等轉載。
設計總監:簡子逸
簡子逸,圖書編輯、策劃人。裝幀設計師。 被譽為“90後”圖書新鋭設計師。作品畫面風格唯美、乾淨、細膩,憂傷中透露着明媚,給人以無暇的想象。曾給一系列圖書做過封面及插圖。表作品有《絕版》、《瘋》、《愛是茂密妖嬈的白日夢》等圖書。現任90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絕版》雜誌設計總監。並致力於雜誌創辦及圖書策劃。
淘淘:淘淘,秦皇島80後理想主義流浪詩人、萬物歌唱者。曾在本地主流媒體和文學期刊發表文學作品,包括《秦皇島開發區週刊報》、《開發區文學》、《海韻》文藝、《海港區文藝》、《撫寧詩詞》和秦皇島廣播電台《金海岸》、廣東民間文學報紙《粵東文萃》、《新詩潮》(網刊)、唐山文學半年刊《鳳凰》雜誌,作品入選《秦皇島新世紀海韻文學叢書·建國60週年文學作品選(詩歌卷):在大海邊》。曾於2007年12月榮獲秦皇島龍島情詩歌大賽三等獎,2009年4月榮獲秦皇島2009清明詩會主題詩詞歌賦徵集活動二等獎,2009年10月榮獲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徵文活動三等獎,2010年元月,在本博獨家策劃中國8090青少年詩友訪談單元《翔:星光耀宇宙》,2010年6月加盟90後新文學雜誌社論壇,擔任90文學作者訪談專欄《百靈彩虹天空》版主和文藝動態專欄版主。2010年7月加盟河北民間詩歌刊物新聲品牌《青年詩刊》,擔任該刊策劃以及90後青少年詩友童話詩歌作品主題專列《彩虹詩街》欄目責任編輯。
莊苓:原名劉全喜,1991年5月生於甘肅天水,2010年6月高中畢業,美術專業,中共預備黨員,曾任多家文學網站論壇版主,現為天水作協會員,天水古柏書畫院會員,天水三陽川書畫協會會員。麥積山詩社會員,大關中詩會成員,90後詩歌羣落成員。《未來導報》《天水晚報》特約新聞通訊員。2008年創辦天水羲雨詩社,任名譽社長。曾策劃天水十中“春暖花開時——紀念海子20週年”“羲雨三友書畫展”等文學藝術活動。主編文學刊物《天涯閣文學報》《羲雨詩刊》《天水文學網刊》。作品見於《中國詩歌》《中國詩詞月刊》《天水晚報》《天水日報教育週刊》《冀風》《玄鳥網刊》《大地灣文學月刊》《隴原走筆》《未來導報》《渭濱吟草》《麥積詩苑》,以及中華詩詞論壇,中國詩詞文學論壇,創新作文網,甘肅作家網等等作品入選《中國詩歌鑑賞》《2008年中國優秀網絡詩人》《優秀華語詩人100家》。2010年入圍“中國詩壇90後詩人風雲榜”。甘肅省唯一入選90後詩人。書畫作品曾入選第二屆三陽川書畫協會作品展,天水古柏書畫院秋季春季書畫展。喜歡自由的寫作,關注現實和人文情懷。逐漸迴歸文人性寫作,主攻散文遊記和書畫評論。有詩集《藝林小草》出版,詩集《光影》待出。現為隴上百科主編。
曾被中國散文學會青少年創作中心評為“2007年度全國青少年寫作之星”。
第九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二等獎
第六屆天才杯青少年作文大賽三等獎
教育部2004“全國中小學生美術作品評選活動”優秀獎
中國教育報2004“華振杯全國中小學生書畫攝影作品大賽三等獎
第七屆全國少年之星創新作文大賽銀獎
2008中國作協金秋詩會優秀獎
第四屆“為學杯”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入圍獎
教育部,北京大學主辦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優秀獎
陳小二:陳小二,原名陳浩宇,男,1990年出生,現高中畢業。資深網絡文學評論員,一個用筆做秤,用心做尺的評論人。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尺度,來衡量一篇作品的價值。其書評見解獨到,分析深刻,是一個為文學而評書的寫作人。現為縱橫中文網華山評論團成員、KK評論營元老成員、論道爭鋒評論團榮譽團長、雲天夢想工作室主編。喜歡文學,並且熱衷於在文學評論上研究。
曾獲得幻劍書盟舉辦的第二屆指點江山文學評論大賽三等獎,2009年擔任幻劍書盟短篇文學大賽評委。很早便接觸網文,最初在西陸廝混,看幻劍書盟、龍空等文學網老站雄起,遂紮根。一直喜歡對文學點評,05年開始接觸幻劍書盟作者並開始嘗試着發一些文字。後因學業關係奔赴外地,很少接觸網文。09年後重歸幻劍書盟,與新老作者一起探討文學,從此開始真正的文學評論。
林醉風:林醉風,一個筆尖下不停遊蕩的寫作人,喜歡文學,擅長劇本創作,專業策劃,曾擔任學院話劇社社長兼導演,電影工作組組長,對待事情遊戲心理看待,喜歡挑戰,喜歡自己拍短片,半熟練使用premier類非線性編輯軟件。
清殊:原名莫禮寧,1992.7.3生。廣西南寧人,其人在網站開發及維護上有獨特的能力,喜歡專研網站技術,現任社團技術負責人。
天空:原名張毅飛,1991.9.24生,河南鄭州人,有很強的網站管理能力,習慣創新一些東西,喜歡文學,在網站管理方面獨具特色,現任論壇管理負責人。
寇記:寇記,女,原名莊青,1990年3月26日出生,江蘇連雲港人,2009年開始文學創作,上海作協創作會會員,作品見於《伊犁河》《夜郎文學》《小散文》《少年月刊》《澳洲彩虹鸚》《橄欖夢》《新詩大觀》等雜誌,入選《神州作品選》《中國詩歌鑑賞》《優秀華語詩人》等選本,長篇小説《誰曾入夢》詩文集《天堂不遙遠》正在創作中。
陳有臏:陳有臏,90後,男人,筆名皈藍,生於海南儋州。詩歌發表於《天涯》《星星》《詩歌月刊》《青年文摘》等刊物。詩觀:詩歌,是我現實(或精神)世界中“有”之外的那份“無”,“無”之外的那份“有”。自撰箴言:天才是另一種比較裝B的傻瓜。
單坤:單坤,90後出版經紀人,2010年進入出版行業。創辦秀稿堂工作室,秀稿堂工作室如今獨家代理多家小説網站作品出版事宜。秀稿堂工作室內部編輯已達50多名。如今已策劃出版《50招搞定莊家》、《對比戰術選牛股》、《給你智慧-黃曉燕哲理美文精選》等,跟國內眾多出版單位合作,目前是在家工作的全職出版經紀人。
小蘇打:原名張博,生於1992年7月9日。現就讀於四川省閬中師範高中音樂班,中國炎黃文化出版社特約編審。蘇打發現事物和觀照事物的獨特角度,懷疑與顛覆的思維模式使他的詩歌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蘇打的詩歌往往與通常的邏輯以及俗成的東西相反,逆向的思維使詩歌思想碎片得以閃光。
雷澤墨龍:原名汪勇,湖北崇陽人.出生於1991年4月,初中學歷,網絡簽約寫手。其人作品帶着濃濃的墨家學派的味道,透着一股俠氣,一份智慧,一絲孤獨。
陳衣:原名史曉萌 遼寧營口人,出生於1990年4月19日,現在瀋陽求學,曾用筆名:一個人落類,從高中開始詩歌創作,大學期間參與大量網絡論壇等活動,廣泛活躍於玄鳥、突圍等詩歌論壇,一直愛好詩歌。代表作《只想寫一匹白馬》等。
詩歌理念:認為世間萬物皆是詩歌的語言,每個人都是生活中的詩人,喜歡思考生命和價值等
程文德:1991年4月12日出生,四川巴中市巴州區人,別名程立,他5歲就下地勞動,7歲能習《中庸》,8歲背《大學》,9歲背唐宋詩詞,12歲開始寫作,他身體單薄,曾幾次面臨生命危險,動過大型手術三次,他喜歡文學、歷史、政治、軍事及文科,主要研究“國學”與“理學”,他學歷不高,僅僅中專畢業,並獲得數控中級職稱,他是90後古詩寫作的代表人物、90後先鋒詩人、網絡寫手,曾經在學校主持廣播與校刊工作,並在市級演講會上榮獲一等獎,先後在《巴中日報》、《巴州文學》、《巴中廣播電視報》、《大河文摘》、《小幽默》、《巴山文學》、《中學生》等發表過多篇作品。作品見詩集《那些年那些事兒》。
竊賊:原名周陽,1992.10.4生。湖南武岡人,自幼與文字結緣,熱愛文字,其人作品多顯古典特色,文筆柔婉精美,細膩,細緻,文風老練,博受好評,可惜接觸的寫作人不多,特別是90後中。因此知道她的人不多。代表作《東風惡,歡情薄》《幸福,望穿秋水》等。
王樺熜:王磊,筆名木亦知,王樺熜。生於90後,學生。任紙上青春文字社陝西理事,比亞文學社宣傳主任兼編輯,華西文學論壇版主,同時在《企及光》、《靨鶯》、《比亞文學》做記者。90後詩歌羣落會員。作品見於《知識窗》《企及光》《安徽青年報》在《知識窗》3,4,5期分別發表《青春是包着寂寞的琥珀》《在畢業的那一秒學會懷念》《眼前已是20歲的模樣》
百靈:原名李柏林,1993年12月20日出生,生於河南固始,因為一個生命中的過客而喜歡上文學,文如其名,清秀靈動的文風,帶着甘泉似的味道。曾在高中學校作文競賽中蟬聯三屆冠軍,溪風雜誌社副主編,溪風文學網站駐站寫手。擅長散文,隨筆。
星辰:畢業於上海市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學校“鹿鳴”文學社08、09屆副社長。
上海市作家協會文學百校行創作會員,擅長寫詩填詞。
上海市作家協會新創作網前任“詩歌版”版主
曾在作家協會的電子刊物上發表現代詩《朋友,我一直都在》。
古體詩曾被《中國詩人》刊物發表第48篇
小説《傷口》由《西部銀河系作家》“新創作小説刊號”發表
曾接受過少年報《紫風鈴》的專訪,專訪報道見於2010年1月3日少年報。
現代詩《油桐樹下》發表於上海市作家協會《零》雜誌第九期。
相關報道見於江蘇宜興《氿歌》雜誌(散文《別了,鞍山》和《家,遊子心中的隱痛》)。

新文學雜誌社社團理論

《“本質文學”理論》
本質文學的意思是指文學的本質,那麼何為文學本質?
本質文學有三大要素:真性情,真感情,真故事。歸結於一句話:文學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1,真性情
真性情是指作者本人的思想,觀點,直接或隱喻表達的一種敍述。批判,諷刺等文都屬性情之作。如:魯迅的《阿Q正傳》,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阿Q正傳》中,作者常常通過人物心理的細膩刻劃和對客觀實際的真實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心理和客觀實際的矛盾,以達到諷刺的目的。“阿Q是喜與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時,便説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子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伸出頭顱以待了。對抵抗力稍為薄弱的小D,則揎拳擄臂擺出挑戰的態度,對毫無抵抗力的小尼姑則動手動腳,大肆其輕保都是他卑怯天性的表現。”透過這些東西,我們可以看見很多人的影子,可以看出,魯迅先生的思想觀點。他在諷刺着很多欺軟怕硬又卑怯不幸的人。這是因為他看不慣這種社會現象,用在我們現在來説就是“先鋒”。這也是一種真性情的表現。也是他棄醫從文的主要原因。
“同時《阿Q正傳》中,有些諷刺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這就是作品中間或穿插的一些議論。我們知道,議論往往是作者感情的升化與昇華,其目的是使故事寓意明朗化,直接化。在“續優勝記略”裏,寫阿Q被趙太爺打了嘴巴而出名,才受人尊敬,作者緊接着議論:“如孔廟裏的太牢一般,雖然與豬羊一樣,同是畜生,但既經聖人下箸,先儒們便不敢妄動了。”同樣一個阿Q,先前人們對其不屑一顧,而因其吃了趙太爺的嘴巴,而不得不尊敬他。這段議論既是對封建禮教造成的人們落後心理和奴隸思想的深刻諷刺,也是對阿Q妄自尊大的深刻諷刺。這段議論之後敍述的是與王胡比賽捉蝨子,罵假洋鬼子,欺侮小尼姑等三件事,正是阿Q吃嘴巴以後妄自尊大的得意心理的具體表現。這種揉和於情節中的諷刺性的議論恰到好處,辛辣諷刺和冷峻幽默溶於一體,作品中並非一處,這恐怕又是《阿Q正傳》諷刺藝術的又一特色。——引自朱元漢的《阿Q正傳》的諷刺藝術及其它,推薦細讀。
至於《儒林外史》,推薦細讀李孝金的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真性情是指作者對社會的認識,自己的思想觀點,也就是具有俠氣和一顆正義善良之心;同時要自己的思想,思考!敢説敢做,敢想敢寫。
2,真感情
一篇成功的小説作品,首先必須代入作者本人的感情。這種感情恰恰是作者本人想得到又未曾獲得,或者説有過卻又失去的一份美好。就像寫日記一樣,當我們受委屈後,拿起筆記下這些讓我們心生怨恨的原因,這時我們會感覺才思泉湧,滔滔不絕。日記為什麼也能稱為文學?我們在許多名家的作品中都會發現他的日記出版在他書裏?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些日記裏記錄着作者的感情。為什麼很多小説要用第一人稱?因為第一人稱的代入感很好,很真實。我曾看過《徐志摩詩集》《徐志摩散文集》,這兩本書的末尾幾張裏全是他的書信,包括日記。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是宣泄自己感情,或者説是記錄自己心情的文體,這些東西記錄着作者本人最真實的感情。當我們把這種感情代入到文章裏的時候,其實技巧,文筆之類的東西對我們沒有太大的限制了,除非你不知道組詞造句,否則就能寫出好文章來。像朱自清的《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都代入了作者本人的感情。
其次是肯特·尼伯恩著的《給兒子的信》,書中作者本人對兒子的感情,在一字一句之間顯露無疑。那是父親對兒子的關懷與關愛,誰能説這不是感情?沒有感情的文章是算不得文學作品的!
這是一本作家父親給兒子的心靈札束,作者以父親和朋友的身份,出於一種責任,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兒子,教給兒子如何正視生活中的難題。為了做好這件事,父親拿出了自己的全部本領,將樸實的人生道理,昇華於個人經歷之上,諄諄告誡兒子,如何看待人生路上的悲劇與苦難、孤單與寂寞、伴侶與婚姻、愛與性、生與死。父親的視野極為開闊,還伸展到體育、藝術、教育、競爭等領域。這不單是一位父親的諄諄教導,也是一位老人對人生充滿哲理的思考。--引自《給兒子的信》簡介,推薦閲讀。
3,真故事
這裏的真故事或許很多人會誤解,如果每個人都寫真故事,誰有那麼多經歷和閲歷!誰又有許多故事可寫呢?
其實這裏的真故事是指在作品中透視現代社會的影子,或者是人物的影子,生活的影子,自己的影子。我社團的子沁説在我的短篇小説《蝴蝶寒》中看到了我的影子,不可否認,那是我剛開始寫作時最得意的作品,雖然現在看來不怎麼樣。其中所代入的經歷和感情是目前我除詩歌外任何作品都不曾超越的。可見,一本好的作品需要的不單單是性情,感情,還需要一定的閲歷。
我這裏所指的“真“其實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就是時代背景。如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任何作品都是虛構的,但在本質文學裏又是真實存在的。也就是説,故事可以是虛構的,但其中很多經歷都是作者觀察,親身經歷的過程。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行蹤為線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伕祥子的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祥子的經歷老舍先生或許沒有親身經歷過,可是他看到了很多類似於祥子的人物生活,誰能説這不現實?這故事有假呢?(《駱駝祥子》推薦細讀。)
總結
“文學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一篇好的作品是離不開生活的。你不能沒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沒有自己的感情,不能沒有“真實”的經歷。縱觀如今文學,多數作品已經遠離生活。網絡文學更是氾濫成災,故事情節虛無縹緲,這種虛無縹緲的文風勾起很多人的慾望,作者只要抓住讀者心裏所需求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就能吸引大批讀者,同時引起共鳴。但是這些作品只能用來消遣,很多人看過就忘記了,誰還能真正記得書中所寫的呢?不過是故事罷了!
這是沒有營養的書籍,算不得真正的文學,因為沒有內涵,不夠深刻,所以得不到文學的認可,也不會被歷史銘記。
現在的文學,不是浪漫愛情,就是虛幻神話。很多作者都在編織理想的國度,或者説是理想的故事。不是讓人嚮往的浪漫愛情,就是讓人共鳴的黯然神傷,或是讓人嚮往的虛無縹緲。這些東西已經遠離生活,變得越來越理想化,慾望化。這只是抓住讀者心裏弱點的高手,在編織一個幻夢,圈住讀者而已。
本質文學和網絡文學的對比:
本質文學:以作者本人的觀察和閲歷入手,代入自己的感情。那些關於生活的思考,觀點,疑問,諷刺。讓人深深的思索,反省。文章表達方式多樣化,通俗易懂,有內涵,給人深刻的印象,讓人銘記。
網絡文學:以傳奇色彩的故事,撲朔迷離的情節,千迴百轉的情感取勝。主要是抓住讀者的心理進行故事設計,達到吸引讀者的效果。這類的文章多數用來消遣,看過便罷!也不會有很多人記得!

新文學雜誌社作品展示

陳有臏作品
●致王梅花
裝一大袋白色沙子
從清晨拎到黃昏
沿途撒落,宛若神農遍撒谷慄
沙子鋪就的道路
只為你從彼岸歸來
耕植故鄉莊園的五穀
歸來,踏上沙子路
一同從清晨走向黃昏
故鄉莊園的五穀
收穫豐登,堆滿一生
而一生,就是清晨和黃昏
摺疊而成的夜晚
一生,夜晚如果是黑的
沙子就是滿天星星
●夜晚
夜晚有你衣袖那麼長
有你酒瓶那麼深,還有你眼睛那麼暗
你的衣袖這麼長,那麼多蝨子
也跑不到邊。你的酒瓶
這麼深,那麼多夜色也裝不滿
你的眼睛這麼暗,那麼多燈火也照不明
吳羣冠作品
●教堂
我會偶爾離開自己
去識別一扇門,雖然它未曾被打開
且早已鏽跡斑斑
我時常從教堂的旁邊進進出出
在教堂附近停留,和陌生人閒談
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卻從未走進,去尋找另一個真實的自我
去祈禱,或去贖罪
我知道那扇門通往世界
來自各地的禱告聲,門裏面的人都能聽懂
只是我不相信牧師他能找到一個真實的自己
在教堂外的世界
我知道每當一個人走進再出來時,就會有一個真正的聖徒
留在門內,不願再出來
●賣花
賣花的女孩
走進玫瑰園中
我將一束盛開的紫玫瑰
放在她手上
並在她耳邊悄聲道:
“這是我的愛,如果你願請取去吧。”
她雙手小心地接過花
邁着小步,離開花園
以及花園中的我
奔向熙熙攘攘的街市
對着人羣叫賣
我對着自己説:
“這是我的愛,它有了交易的價值。”
寇記作品
●我也曾在阿卡迪亞生活過
憂鬱的年代讓人心傷
看不到陽光的流淌
從無知走來
找不到睡夢中的樂園
試着將詛咒遺忘
卻抵不住死神的阻擋
所有人都在無奈
無奈地仰望
古老的墳墓在黑山林中
低低地吟唱
我終究得不到自己的天堂
很難想象這日日夜夜中
心是怎樣地成長
但我終於懂得神明的力量
生與死的對話已不重要
躁動的煩惱也該隱藏
百年的穩重是孤獨
千日的平靜是遺忘
歷史的腳步永不停息
命運的輪迴仍在繼續
與其焦慮淒涼
不如做些短暫的理想
因為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樂土
樂土上也有死亡
陳衣作品
●沒有血液的江河
在祖國生活多年,
懂得了江河就是血液,
從平原的溝岔中嬉遊的混小子,
只會狗刨的健碩少年,
即將被人流推擠下火車,
隨着躁動從南至北行駛。
“車到渾河了”
聲音細小卻尖鋭,
果然一條長河將至,
從遙遠的東方奔行而過,
車下是江水、是傳説的血液,
可是血在哪裏?
液在哪裏?
只看到一雙是渾濁的眸子。
碾過這條血脈用了幾秒鐘,
如一句話般淺薄,
沒有預想的興奮和雀躍,
突然發現,
原來,
我早已見過,
在我的體內那雙眼眸。
小蘇打作品
●做了一個夢
昨晚
我做了一個夢
又忘了
早上起牀
努力回想夢的
內容
估計也沒什麼
好事
但轉念一想
最壞的結果不就是
死嗎
想到這裏
我就沒事兒似的
上學去了
莊苓作品
● 屬於我的夢想不多了
小時候是在渭南鎮的車站
我渴望能撿到更多的煙盒
後來在朋友的書房裏
我發現越來越多的東西只是一個程式
我的青春如同流星 瞬間後沉寂無語
我還住在天水十中的活動板房
父親和母親還在二十里外的劉家溝勞作
姐姐在定西一家賓館打工
我一直耿耿於懷 對於他們
我竟然做不到一字千金
我的小秘密到此為止
那個玉蘭一樣的女孩
她從來都是沉默不語
她顯得成熟 和作文競賽裏的我
一模一樣 對於未來充滿想象
對於日子 我總是懷疑
該留住什麼 該珍惜什麼
十九年的長度 怎麼説揮霍就揮霍了呢
可我依舊固執 總是在歲月末尾遺漏些什麼
比如 青春
● 秋遊
寒舍秋花豔,西風染天涯。
玉階青竹颯,麥穗金容斜。
極目南山野,翠影芳草葭。
誰人筆下彩,染紅廖廓霞。
信步雷峯頂,一覽萬壑嘉。
山雀清婉啼,紅鴉歌入麻。
細路繞仙閣,寶殿接雲流。
隱隱古村裏,户户金紗秋。
扶牆觀雲匾,俯地察古丘。
魂繞伏龍山,心繫到白頭。
程文德作品
●劍客
從屈死的黑暗中劃破一道口子
猶如裂開的長空
血跡湧入縫隙
直到經脈遺矢斷畢
不想到他奮力而擊
在不經意間刺向前方
這致命的一擊看來是太温柔
那的確在平庸的招式裏
可惜這一點往往不被人看穿
也不可能看穿
能把屈辱嘔掉剩下點點精力
傾盡全力博倒對方
那需要無數次的流血
把生與死僅僅做為笑料
把生命作為無數次的賭注
最終就贏得了生存
但就不能停留
仍舊需要收起利劍
繼續着下一場格鬥
一直下去
在一次次的格鬥中不允許絲毫差錯
否則你將差錯
後語:去贏得一席之地吧!去格鬥吧!只有這樣才能求的生存!
(注:只是簡單的挑一些成員的詩歌作品,至於其他成員的作品以及其他文體,如詩歌,小説書評,設計等請關注電子版資料)
新文學雜誌社 新文學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