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建築與流派

(2016年8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新建築與流派》是2016年8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童雋。該書是《大家小書》叢書系列之一。 [2] 
中文名
新建築與流派
作    者
童雋
出版時間
2016年8月1日 [1]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
9787200120103
定    價
36 元
裝    幀
精裝
叢    書
大家小書

新建築與流派內容簡介

新建築與流派》是著名的建築大師童寯先生積多年之力,經反覆修改而寫成的一部西方現代建築簡史,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享有盛譽,中國幾代建築師都曾受惠於這部小書。在本書中,童寯教授總結了19世紀中葉以來建築的演變和流派的相互影響,為我們描繪了現代建築由萌芽、成長到繁榮的鮮明而完整的全景。著者並以探索中國的建築方向為出發點,把世界現代建築發展過程所經歷的曲折坎坷,引為經驗教訓。 本書中所提的“新建築”,即今日常説的“現代建築”,以英國倫敦的“水晶宮”的設計建造為其誕生的標誌。按照童寯先生的看法,現代建築的風格流派約有15個之多,如意大利的未來主義、荷蘭的風格派、法國的立體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等,在本書中,童先生以風格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為線索分別一一加以評述,尤其是影響了現代建築走向的格羅皮烏斯、賴特、密斯、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等人,更是傾注了極多的筆墨,展現了20世紀各位建築大師的風采。 總之,這是一部簡明的西方現代建築史,也是一部現代建築大師的簡明傳記,誠如東南大學郭湖生教授所説,“《新建築與流派》是一本歌頌新生事物、歌頌建築史上的先驅人物的書,而著者童老自己正是在中國探索新建築道路的先驅人物之一”。 [2] 

新建築與流派作者簡介

童寯(1900—1983),中國當代傑出的建築大師、建築教育家。字伯潛,滿族。1900年生於奉天盛京(今遼寧瀋陽),1925年於清華學校畢業後,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 童寯參加設計的工程約一百項。主要建築創作除上述外還有南京首都飯店、上海金城大戲院、南京下關首都電廠、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館、南京地質礦產陳列館、資源委員會辦公樓、重慶鍊鋼廠、南京公路局辦公樓等,以及上海、南京私人住宅多處。他在建築創作上,反對因襲模仿,堅持創新,作品比例嚴謹,質樸端莊。童寯在30年代開始致力於中國古典園林研究,調查、踏勘和測繪、拍攝江南一帶園林,是中國第一代園林學家。作品有造園學鉅著《江南園林志》,以及《東南園墅》《造園史綱》等。 [2] 

新建築與流派目錄

前言(1)
Ⅰ工業革命後的歐洲(1)
1水晶宮(2)
2拉斯金(5)
3森佩爾(5)
4科爾(6)
5莫里斯(6)
6紅屋(7)
7工藝美術運動(7)
8二十人社(9)
9霍塔(10)
10新藝術運動(11)
11芝加哥學派(11)
12詹尼(12)
13沙利文(14)
14有機建築(15)
Ⅱ20世紀新建築早期(19)
15凡·德·維爾德(19)
16格拉斯哥學派(20)
17麥金陶什(21)
18高迪(22)
19貝爾拉格(23)
20阿姆斯特丹學派(25)
21瓦格納(25)
22維也納學派(26)
23奧爾布里希(27)
24分離派(27)
25霍夫曼(29)
26路斯(30)
27賴特(32)
28草原式(33)
29羅比住宅(36)
30流水別墅(37)
31古根海姆博物館(41)
32雷蒙德(42)
33諾伊特拉(43)
34德意志製造聯盟(45)
35AEG透平機制造車間(46)
36表現主義(48)
37立體主義(48)
38柏林學派(49)
39造型社(49)
40柏林圈(49)
41法古斯鞋楦廠(49)
42格羅皮烏斯(53)
43包豪斯(53)
44密斯(59)
45未來主義(70)
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74)
46風格派(74)
47鹿特丹學派(76)
48賈柏(78)
49構成主義(78)
50李西茨基(79)
51日內瓦國聯總部建築方案(90)
52國際新建築會議CIAM(96)
53《雅典憲章》(98)
54新建築研究組MARS(99)
55泰克敦技術團(100)
56新藝術家協會(101)
57薩沃伊別墅(102)
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06)
58聯合國總部(107)
59馬賽居住單位(109)
60昌迪加爾(113)
61尼邁耶(123)
62巴西利亞(123)
63阿基格拉姆(125)
64斯特林(125)
Ⅴ城市規劃(130)
65奧斯曼(130)
66霍華德(131)
67花園城(131)
68魏林比(133)
69蓋迪斯(135)
70恩温(135)
71阿伯克隆比(135)
72鄰里單位(137)
73 廣畝城市(139)
74埃那爾(139)
75戛涅(140)
76赫伯布萊特(141)
77荷蘭城建(141)
78西德城建(142)
79蘇聯城建(143)
80線型城市(143)
81莫斯科總圖(144)
82英國城建(146)
83新城(146)
84衞星城(147)
85法國城建(148)
86道薩迪亞斯(151)
Ⅵ國際建築代表者(153)
87阿爾託(153)
88門德爾森(157)
89夏隆(161)
90艾爾曼(161)
91萊斯卡茲(163)
92斯東(165)
93布勞耶(166)
94路易斯·康(169)
95費城學派(169)
96文丘裏(169)
97史歐姆(172)
98新建築後期(173)
99約翰遜(174)
100沙裏寧(176)
101山崎實(176)
102魯道夫(179)
103貝聿銘(181)
104玻璃幕牆(181)
105丹下健三(183)
106新陳代謝派(183)
107“代謝後期”(185)
108承重幕牆(187)
109薄殼(191)
110託羅佳(191)
111坎迪拉(192)
112富勒球體網架(196)
Ⅶ新建築後期(200)
113純潔主義(200)
114新塑型主義(201)
115新建築後期(202)
116新歷史主義(204)
117新純潔主義(204)
118新方言派(205)
119新樸野主義(205)
120建築期刊(207)
121“國際建協”(207)
122“蓬皮杜中心”(209)
創造者的頌歌——讀《新建築與流派》郭湖生(215)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