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屋村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沙湖社區下轄村)

鎖定
新屋村,位於坪山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4.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謝屋村、盧屋村、烏坭浪村及六聯社區澳子頭村。地處深圳東北部坪山盆地,地勢平坦;附近有清風嶺(又名八卦嶺),海拔208米;坪山河從村南邊流過。始建於清朝,關於建村由來有兩種説法,一是李樊才從坪山徑州遷至沙湖建村,二是陳姓先祖先到此立村。因先祖立基之時起新屋建圍而取名新屋村,並沿用。
中文名
新屋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沙湖社區
地理位置
坪山街道西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坪山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2004年,屬坪山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坪山街道沙湖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李姓、陳姓、羅姓、劉姓。第一大姓為李姓,其遷移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鹹淳二年(1266年),當年李姓先祖經今福建上杭稔田鎮豐朗崗頭村遷至廣東淡水坪山徑州;清末,李兆芳從坪山徑州遷移至此。第二大姓為陳姓,從今湯坑社區烏坭浪遷移至此。第三大姓是羅姓,1962年前後從豐順縣遷移至此。劉姓遷移歷程不詳。
2015年末,户籍人口335人,其中男性163人,女性172人;80歲以上13人,最年長者97歲(男);實際在村人口約310人。非户籍外來人口約33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約7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3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德國和英國等國家。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甘蔗、番薯等。20世紀60年代,幾乎每年都被評為糧食生產先進單位,時任寶安縣委書記方苞為此專門到村檢查糧食生產工作。1992年冬,引進兩家"三來一補"企業。2007年,成立深圳市坪山沙湖股份合作公司新屋分公司。現村集體經濟以工業廠房出租和管理為主,有廠房6棟,面積約3.3萬平方米,2015年租金收入約380萬元;村集體出租屋面積約800平方米,2015年租金收入約15萬元;2015年土地租金收入約5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和房屋出租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艾粄、蘿蔔茶果、圓籠粄、喜粄等。
省道S356線橫坪公路、龍勤路、新屋路經過該村。20世紀60年代末通電,1990年通電話,90 年代中期通自來水,1998年通互聯網,2013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有籃球場和圖書室藏書689冊。沙湖幼兒園,2015年在園幼兒330人,教職工40人。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約30座,均為土木石結構,一般為一進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大部分已荒廢閒置,只有少數幾間仍有人居住。
李氏宗祠有2座,均始建於清代,重修於1988年。其中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的李氏宗祠有對聯"登龍門第;倚馬家風",祠內有匾額"榮安堂";佔地面積約100平方米的李氏宗祠內有匾額“懋益堂”。
陳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約80平方米,現已廢棄,不再作為宗祠使用。新屋村勝記2號炮樓,位於炮樓院前側,高3層,有槍眼和窗口若干。新屋路52號炮樓,高3層,有槍眼和窗口若干。
每年正月初二,李姓村民集體到祠堂祭拜先祖。每年八月初一,集體到坪山赤坳墓園掃墓祭拜先祖。
代表性人物∶
李觀喜(1919—),20世紀40年代參加東江縱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惠州市物資局局長。
李強(1929一),20世紀40年代參加東江縱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國家交通部幹事。李文杏(1921-1948),1943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後任一四二團偵察營第四排副排長,1948年在準海戰役中犧牲。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1 坪山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