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天下之化:明初禮俗改革研究

鎖定
《新天下之化:明初禮俗改革研究》是2014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佳。
中文名
新天下之化:明初禮俗改革研究
作    者
張佳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9月
頁    數
350 頁
定    價
32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9-10745-6/K.480
字    數
294千字

新天下之化:明初禮俗改革研究作者簡介

張佳,1981年生,山東高密人。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專業,清華大學歷史系歷史文獻學碩士,復旦大學歷史系專門史博士。現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世思想文化史。曾在《史語所集刊》、《歷史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中華文史論叢》、《復旦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數篇,出版譯著—部。 [1] 

新天下之化:明初禮俗改革研究圖書目錄

導言
一、元明歷史時段中的明代前期社會
二、有關“禮俗”的界定
三、明初禮俗及其相關研究概要
四、基本史料分類及用途説明
五、本文的章節安排
第一章 緊張與應對:明初禮俗改革的政治背景
第一節 遺民與逸民:明初的政權認同困境
一、元遺民及其行為表達方式
二、元明之際的逸民
第二節 明初的政權合法性辯護與國家形象塑造
一、認同危機下國家與士人關係的緊張
二、明初對政權合法性的論證
第二章 重整冠裳:洪武時期的服飾改革
第一節 “夷夏”有別:洪武朝的“胡服”之禁
一、“胡風”浸染與“夷夏”意識的淡漠
二、振舉華風:洪武朝的“胡服”禁令
第二節 上下有等:明初服飾制度與民眾階層身份的刻畫
一、等威不辨:元代服色的混亂與士人的批評
二、尊卑之序:明初服飾制度與各階層身份界限的刻畫
第三節 民服有常:士庶服飾與四民秩序的重新釐定
一、士庶異服
二、本末之差
三、律及方外
小結 華夏服飾認同與各階層服飾秩序的建立
第三章 再敍彝倫:洪武時期的婚喪禮俗改革
第一節 正夫婦之倫:明初對婚姻禮俗的清整
一、元明時代的收繼婚
二、蒙古色目人的婚姻限令
三、同姓不婚與中表禁婚
第二節 慎終追遠:明初對喪葬禮俗的重新規範
一、明代的火葬之禁
二、官吏丁憂與僧道守制
小結 儒家倫理實踐的嚴格化
第四章 整飭儀節 :洪武時期的日常雜禮規範
第一節 明初禮俗改革中的名號改易
一、“胡名”、“胡姓”之禁
二、民眾的稱謂避忌
三、洪武三年的神號革正
第二節 明初的日常交際禮儀更革
一、傳統禮儀秩序的迴歸
二、交際禮儀中的“胡禮”禁革
三、存誠去偽: 明初的書札規範
小結 政治權力、儒家理念與明初社會形態的模塑
第五章 互動與迴應:士大夫與明初禮俗改革
——以服飾制度的設計和鄉飲酒禮的推行為例
第一節 士大夫的服飾理念與制度設計
一、追復古風:元季士人的冠服理想
二、規劃新制:劉夏的《定冠服之制》
三、禁絕遊民:解縉的四民衣冠設想
四、敦善省刑:方孝孺的服飾理論
第二節 地方士人與明初鄉飲酒禮的推行
一、陳謨與謝應芳
二、遺民王禮
小結 “新天下之化”與“正天下之統”
第六章 宣禮導俗:明初的鄉里教化體系與律令禮法的傳佈落實
第一節 明初普及律令禮法知識的努力
一、明初有關律令傳佈的討論
二、禮法知識下滲民間的途徑
第二節 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明代前期基層教化體系中的申明亭和旌善亭
一、制度的建立與推行
二、申明旌善亭的職能
三、申明旌善亭與地方風俗整頓
四、鄉里教化制度的廢弛
小結 基層教化體系的興廢與明代世風的演變
結論 明初禮俗改革的政治意義與歷史影響
一、禮俗改革與明初的政治合法性構建
二、明初禮俗改革與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常識化和風俗化
三、明初文化清整的歷史影響附錄元明之際“夷夏”論説舉隅
——兼説清代官修書籍對明初史事的隱沒與改篡
一、元季紅巾軍起事時的“夷夏”口號
二、洪武時期的“夷夏”論説
三、 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付梓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