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型智慧城市

鎖定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為民服務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網絡空間安全清朗為主要目標,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生態。其本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措施與體現。 [1] 
中文名
新型智慧城市
外文名
New smart city
作    用
城市治理高效有序
起始時間
2015年12月17日

新型智慧城市產生背景

城市治理和管理不僅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的重要載體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過去的幾年間,我國近三百個城市開展了智慧城市建設試點,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了管理能力,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 [2] 
隨着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斷推進,隨着“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隨着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 [3]  行動計劃的實施和“數字中國” [4]  建設的不斷髮展,城市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新的要求,這不僅推動了傳統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進,更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015年12月16日,習總書記 [5]  在烏鎮峯會 [6]  開幕致辭中提出了關於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的四點原則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這對於互聯網時代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這一重大主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尤其是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絡安全等主張,指明瞭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所在 [5] 

新型智慧城市重要意義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
2015年12月17日,互聯網大會“數字中國論壇” [7]  中國電科 [8]  樊友山 [9]  在《攜手共建新型智慧城市美好未來》的主題演講 [10]  ,認為“新型智慧城市”在“國家治理體系不斷推進、國家發展理念不斷深入、數字中國建設不斷髮展”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並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六個一”建設理念。 [2] 

新型智慧城市重要實踐

中國電科與深圳、福州、嘉興分別簽署協議
中國電科與深圳、福州、嘉興分別簽署協議(3張)
2015年12月1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11]  副主任王秀軍 [12]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13]  副主任林念修 [14]  、工業和信息化部 [15]  副部長陳肇雄 [16]  、鄔賀銓 [17]  院士、方濱興 [18]  院士、何德全 [19]  院士、吳曼青 [20]  院士、楊小牛 [21]  院士、中國電科 [8]  副總經理左羣聲 [22]  等共同見證,中國電科 [8]  與深圳、福州、嘉興共同簽署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邁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第一步。
深圳、福州、嘉興 [23]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先進經驗借鑑。
智慧城市已經成為一種城市發展理念,受到各級政府、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100%的副省級城市、89%的地級以上城市、49%的縣級城市已經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累計參與的地市級城市數量達到300餘個;智慧城市規劃投資達到3萬億,建設投資達到6千億元。比如深圳規劃投資485億,福州155億,濟南97億,西藏日喀則市33億,銀川21億元。同時,有1.2萬餘家ICT廠商參與到智慧城市建設中,系統集成三級資質以上企業7000餘家,傳統CT廠商,像華為、中興,還包括互聯網企業BAT;有10餘萬家輕應用、微服務商,提供了近740餘萬款智慧城市相關的APP軟件。
在全面開展建設的同時,國家部委、行業協會以及示範城市,都先後組織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各類峯會、論壇、展覽,政府官員、技術專家、企業翹楚對智慧城市面臨的問題、核心技術的創新應用、以及未來發展的關鍵路徑充分討論、交流,獻言獻策。
日前,由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指導,國家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地理信息系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及其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辦,中地數碼集團承辦的公益大講堂第三期“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創新與實踐”線上開講,專家從社會感知大數據、CIM平台、GIS等角度展開思想碰撞,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貢獻地理信息智慧。 [38] 
GIS技術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智慧城市核心技術的血液中,在MapGIS平台全空間數據融合、海量時空數據組織管理、多元數據智能分析、數字孿生可視化等核心技術能力支撐下,中地數碼打造了MapGIS新型智慧城市時空底座,底座以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為基礎,融合多源信息,構建全時空數據中樞和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樞,通過能力開放平台的敏捷開發能力,賦能智慧城市行業應用,並基於該時空底座構建城市大數據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城市大腦運營中心,形成完整的新型智慧城市生態體系。 [38]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重點

建設重點 建設重點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展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四個重點,即物聯網開放體系架構、城市開放信息平台、城市運行指揮中心、網絡空間安全體系。 [24] 
物聯網開放體系架構 [25]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開放體系架構方案,以“物體命名解析系統(TNS) [2]  ”和物聯港為核心的物聯網基礎設施,掌握網絡發展和網絡空間安全的主導、主動和主控權。
城市開放信息平台 [26]  ,以“平台+大數據”為策略,提供城市資源大數據通用服務平台,致力於實現數據共融共享,消除信息孤島,保障數據安全,提高大數據應用水平。
城市運行指揮中心 [27]  ,全面透徹感知城市運轉,接入社會及網絡數據,實現跨部門的協調聯動,提升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效率。
網絡空間安全體系 [2]  ,涵蓋“城市基礎設施安全、城市數據中心安全、城市虛擬社會安全”的安全體系。
智慧城市建設仍然過度的強調行業系統的建設,在財政部入庫的PPP示範項目中,排名前十位的行業應用包括教育、交通、旅遊、農業、醫療、公安等領域,這些缺乏總體規劃、各自為政的行業系統建設形成了新的“智慧孤島”,不利於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理念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六個一”建設理念即“一個體系架構、一張天地一體的柵格網、一個通用功能平台、一個數據集合、一個城市運行中心、一套標準” [28] 
  1. 一個開放的體系架構。遵循體系建設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構建開放的體系架構,通過“強化共用、整合通用、開放應用”的思想,指導各類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2] 
  2. 共性基礎“一張網”。構建一張天地一體化的城市信息服務柵格網,夯實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實現城市的精確感知、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惠民服務; [2] 
  3. 一個通用功能平台。構建一個通用功能平台,實施各類信息資源的調度管理和服務化封裝,進而支撐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智慧化,有效管理城市基礎信息資源,提高系統使用效率; [2] 
  4. 一個數據體系。建立一個開放共享的數據體系,通過對數據的規範整編和融合共用,實現並形成數據的“總和”,進而有效提高決策支持數據的生產與運用,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學性和智能化水平; [2] 
  5. 一個高效的運行中心。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統一的運行中心,實現城市資源的匯聚共享和跨部門的協調聯動,為城市高效精準管理和安全可靠運行提供支撐,更好對城市的市政設施、公共安全、生態環境、宏觀經濟、民生民意等狀況有效掌握和管理; [2] 
  6. 一套統一的標準體系。標準化是新型智慧城市規範、有序、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需要通過政府主導,結合各城市特色,分類規劃建設內容和核心要素,建立健全涵蓋“建設、改革、評價”三方面內容的標準體系 [2] 
新型智慧城市需要智慧城市的運營,做城市資源賦智整合者、運營服務生態建立者和市場化運營主導者,這三者是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和核心。

新型智慧城市體驗應用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展示了在智慧峯會 [2]  、智慧烏鎮 [29]  、智慧停車 [30]  、智慧醫療 [31]  、智能視覺 [32]  、智慧環境管理 [33]  、網絡空間安全 [34]  、協同製造 [25]  、開放物聯網應用 [25]  等新型智慧城市領域方面已有的應用積累和先進理念。
體驗應用 體驗應用
其中實物形式展出的雄鷹系列行業級無人機 [35]  吸引了不少目光。
智慧環境管理 [2]  方案,可對大氣污染進行感知與智能認知,以CETC智慧環境管理平台面向各級環境保護部門、氣象部門和政府決策部門,提供空氣質量監測、大氣污染預報預警、污染物溯源分析及減排模擬與效果評估能力,實現大氣環境的智慧化管理。
智慧烏鎮
智慧烏鎮(2張)
“智慧烏鎮”APP [10]  景區圖像是實時直播的,景區人流量是動態變化的,住宿環境和就餐環境也都保證所見即所得,即使你遠在千里之外,這種體驗也會令你“身未動,心已遠”。如果你是自駕而來,可以提前通過“智慧烏鎮”App瞭解路況,它會為你選擇一條舒適的行車路線,讓你遠離擁堵,並查找好景區周邊的停車空位,輕鬆泊車。進入物聯網示範街後,智慧烏鎮App會告訴你景區哪兒人多,最好先避開遊覽,並以此輔助規劃遊玩的路線。
烏鎮管理桌面 [36]  “烏鎮管理桌面”通過異構數據交換,支持跨系統的數據接入,讓不同的應用服務協調運作,實現不同區域(邏輯或物理的)數據之間的通信與整合,並通過一定的數據處理,將城鎮綜合數據可視化。管理者只需登陸“烏鎮管理桌面”,查看烏鎮天氣、城市交通、生態環境、烏鎮人口、公共安全、住宿餐飲等烏鎮的各項細節,就能在極短時間內瞭解烏鎮的當日概況。
2019年3月21-22日,以“因聚而生·智能進化”為主題的2019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在福州舉行,中地數碼作為華為在空間地理信息領域重要合作伙伴受邀參會,併發布了《華為&中地時空大數據聯合解決方案》、《華為雲-中地數碼智慧城市嚴選方案》兩款解決方案。本次推出的聯合方案將為城市提供強大的時空數據存儲、管理、分析和計算能力,打通與地理信息緊密結合的遙感、無人機、點雲、傾斜攝影、BIM、VR/AR等技術環節,從地下到地上、室外到室內、現實到虛擬、靜態到動態等多個維度來詮釋智慧時空的理念,此外通過將MapGIS與華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進行融合,提供智能化GIS服務產品,也為空間問題智能化解決提供了新的支撐工具。 [3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