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地裏遺址

鎖定
新地裏遺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崇福鎮灣裏村,遺址總面積1萬多平方米,是一處以墓地為主的綜合性高土台類型的良渚文化中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 [2]  [4] 
新地裏遺址於2000年發現,2001年進行了發掘。在約3000平方米發掘範圍內,共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40座,另外還發掘了40餘個灰坑、2條灰溝、1個水井、1個祭祀坑及1處規模較大的紅燒土營建遺蹟等,揭示了高土台的營建和使用過程。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骨牙器、木器等各類良渚文化器物達1800餘件(組)。新地裏遺址是良渚文化考古工作的一次重要收穫,遺址文化堆積較厚,內涵豐富,是已知良渚文化墓葬數量較多的一處大型遺址,對研究太湖以南地區良渚文化的發展過程具有重要價值,為揭示良渚文化中晚期的社會形態提供了詳實的實物資料。 [2]  [4] 
2013年5月,新地裏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新地裏遺址
地理位置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崇福鎮灣裏村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1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170-1-170

新地裏遺址歷史沿革

2000年,發現新地裏遺址。 [2]  [5] 
新地裏遺址挖掘現場 新地裏遺址挖掘現場
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對新地裏遺址進行了發掘。 [2-3]  [5] 

新地裏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新地裏遺址 新地裏遺址
新地裏遺址地處孤立的高埠之上,四周河流環繞,東靠聖盪漾,南臨馬新港、落家港,西接西浜,北臨中沙渚塘。遺址總面積1萬多平方米,是一處以墓地為主的綜合性高土台類型的良渚文化中晚期遺址。在3000平方米發掘範圍內,共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40座,另外還發掘了40餘個灰坑、2條灰溝、1個水井、1個祭祀坑及1處規模較大的紅燒土營建遺蹟等,揭示了高土台的營建和使用過程。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骨牙器、木器等各類良渚文化器物達1800餘件(組)。 [2-3]  [4] 
地層堆積
第1層:表土層,灰色,土質疏鬆,T504北部已被推土機推去,厚0~1.3米。此層是晚近植桑培土形成的堆積,內含青花瓷片、塑料等近現代遺物。漢代窯址Y1開口在T604的第1層下,打破第5層和第8層。
第3層:淺黃褐色土,土質堅硬,此剖面上僅見於T504北部,厚0.1~0.4米。從地層內出土的遺物分析此層應為馬橋文化時期形成的堆積層。
第5層:含較多紅燒土顆粒的紅褐色土層,土質堅硬,厚0.1~0.35米。出土有“T”字形陶鼎足、泥質紅陶罐口沿、泥質灰陶豆把等遺物。
第6層:黃褐色土,土質黏硬,較純淨,此剖面上僅見於T504北部,厚0.25~0.5米。此層為自南向北略傾斜的人工堆土層,出土遺物有魚鰭形陶鼎足、陶豆把、陶圈足罐等。
第7A層:夾草木灰的灰土層,土質疏鬆,此剖面上僅見於T504北部,自南向北略呈傾斜狀,厚0.15~0.4米。出土遺物有魚鰭形陶鼎足、陶圈足罐、陶寬把豆、夾砂陶缸等。
第7B層:黃棕色土,土質堅硬,較純淨,此剖面上僅見於T504,為自南向北的傾斜狀堆積,最厚處1.05米。出土遺物有魚鰭形陶鼎足、陶豆把、陶罐口沿等。
第8層:黃褐色花土,土質純淨且堅硬,此剖面上為自南向北的傾斜狀堆積,厚0.25~0.5米。此層在西部諸方均有分佈,出土陶片等遺物較少,為西部土台擴建過程中規模較大的一次人工堆築。
第9A層:黑色草木灰層,土質疏鬆,此剖面上見於T504,最厚處僅0.05米。出土遺物有魚鰭形陶鼎足、陶豆盤、陶盆、陶罐底等。
第9B層:青褐色夾黃花斑土,土質較純淨且堅硬,為自南向北的傾斜狀堆積,厚0.6~0.7米。出土遺物較少,有魚鰭形陶鼎足、陶豆盤、陶罐口沿等。
第10A層:夾黑色草木灰的淺灰色土層,土質疏鬆,此剖面上見於T504,厚0.15~0.5米。出土遺物有魚鰭形陶鼎足、陶圈足罐、陶豆把、陶豆盤等。
第10B層:花褐色土,土質堅硬,此剖面上主要見於T604北部,為自南向北的傾斜狀堆積,厚0.2~0.85米。出土遺物較少,有魚鰭形陶鼎足、陶罐口沿和圈足、陶豆把等。
第10C層:黑褐色黏土,土質堅硬,此剖面上見於T604,為自南向北的傾斜狀堆積,厚0.3~0.7米。出土遺物較少,有魚鰭形陶鼎足、陶豆把、陶豆盤、陶罐口沿和圈足等。
第10D層:粉性黃花斑土,此剖面上見於T604,為明顯的自南向北的傾斜狀堆積,厚0.1~0.3米。出土遺物極少。
第10E層:青灰色土帶黃花斑,土質較純淨且堅硬,此剖面上主要見於T604南部,自南向北呈傾斜狀,厚0.1~0.3米。出土遺物極少。
第11A層:黑色草木灰層,土質疏鬆,此剖面上見於T504,厚0.05~0.2米。出土遺物較少,有魚鰭形陶鼎足等。
第11B層:黃褐色花斑土,呈團塊狀,此剖面上僅見於T604南部,厚僅.∙05米。此層為西部早期土台TT1最初向周圍擴展的人工堆築土層。
西部早期土台(TT1)開口於第11B層下,此剖面上見於T604南部的是西部早期土台的上層堆築,為團塊狀的黏性黑色花斑土,土質純淨,幾乎無陶片等包含物,厚0.2~0.55米。
第12層:黏性青褐色土,略呈水平分佈,見於大多數探方,厚0.1~0.2米。此層包含有粗泥陶鑿形鼎足、魚鰭形夾砂陶鼎足等遺物。
剖面 剖面
第12層下生土為純淨的黃色粉沙性土,剖面顯示有沉積形成的層理結構。 [3] 
墓葬
墓葬,140座,除了M133~M135、M139這4座墓葬較特殊外,其餘墓葬都埋設在由人工堆土築建而成的高土台台面或北側坡地上。從發掘的情況看,墓地略呈東北—西南走向的長條形壟狀,東西的長度超過85米,南北的寬度不足30米,東端在T508的東部終結,西部由於民房的阻隔,情況不明,但從T700內M117、M119、M140等墓葬緊挨發掘探方西邊及南邊的狀況分析,墓地的西南面應該尚未到頭。根據墓葬間開口層位與隨葬器物類型學的排比,新地裏良渚墓葬可分為早晚六段。其中第一段只在西部早期土台上發現了一個單元的墓地。第二段在西部早期土台以東30多米處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埋設墓葬的土台(東部早期土台),從而使原先一個單元的墓地變成了兩個單元。隨葬品的一些細微差別,表明兩個共存土台上的墓葬,很可能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社會單元。西部土台在墓葬數量、隨葬品種類上的優勢,顯示出它在兩個單元的競爭中略處於優勢狀態。第三段在前面的兩個單元之間又出現了另一個新單元,三個單元墓葬在隨葬品上的細微差別,説明各單元間的性質仍然有所不同。第四~六段都延續着三個單元的格局,似乎説明這三個單元已經成為組成新地裏墓地的主基調。因此,總體來説,新地裏墓地的佈局特點就是在各個不同的階段,墓葬主要以片的方式埋設在高土台上,其中有葬具的顯貴者墓葬主要埋設在墓地的南部或中心,而沒有葬具的平民墓葬一般集中埋設在土台台面的北部或大墓東西兩側的邊緣部位。不過,這兩類墓葬同時都埋設在同一高土台墓地中,二者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顯示出它們有着親密的社會關係。
墓葬 墓葬
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其中136座墓的墓坑為長方形,4座墓的墓坑呈橢圓形或“刀”字形。長方形墓坑四壁陡直,底部平整,一般墓口稍大於墓底,墓口長1∙52~3∙77米、寬0∙27~1∙82米、深0∙04~0∙75米,隨葬品0~60件(組)不等。墓內人骨一般保存狀況較差,大部分墓葬的人骨已腐朽,人骨保存較好的僅9座墓,葬式以單人仰身直肢為主,頭向朝南,方向155°~180°(南偏東)。117座沒有發現使用葬具的平民墓葬的墓坑較小。隨葬品的數量一般不超過20件,以陶器為主,石器、玉器的數量較少。玉器以小件的錐形器和管、珠最為常見,但偶爾也出土玉梳背、玉鐲、玉串飾(以管、珠串連而成)、玉等體量略大的器物。23座使用葬具的墓葬墓坑都比沒有使用葬具的平民墓葬的墓坑寬大,隨葬品的數量也明顯比平民墓葬多。葬具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四邊與底部都較平直的長方形棺(槨),有20座墓葬使用,是使用最普遍的葬具形式;第二種是弧棺,只有M117與M140兩座墓葬使用;第三種是外有長方形槨、內有弧棺的雙重葬具,僅M98使用。 [3]  [5] 
灰坑
灰坑,依坑口的形狀可分為圓形、橢圓形、近方形和不規則形四類,其中以圓形和橢圓形居多。坑壁有直壁和斜壁兩類,坑底分為近平底與圜底兩種。灰坑的大小、深淺相差懸殊,口徑最小的是H16,僅0.4米,最大的是H36,為14米;有深有淺,最淺的是H11,僅0.08米,最深的是H36,約為2米。坑內填土有土質較軟的黑色草木灰、青灰土、灰土、深灰土、青褐土和土質較硬的紅燒土、灰褐土、黃褐土、灰黃土、青黃土等,其中以青灰土、青褐土、黑色草木灰和紅燒土為主。H7、H23、H36三個灰坑的填土還可以分出若干小層。根據灰坑的形狀、成因以及出土物分析,至少應該有生活遺蹟與祭祀遺蹟兩種不同的功能。
H1,位於高土台墓地北面低地部分T203西南部,頂部已在平整土地時被推土機推去,打破灰溝G1。灰坑的平面略呈圓角長方形,東西長6.25、南北寬3.6米,總面積約20平方米,底部近平,殘留深度僅0.2米,填土為土質鬆軟的黑色草木灰。雖然由於平整土地,灰坑上部遭到了較大的破壞,但H1內仍出土了30餘件完整器物和大量的陶片,這些器物出土時大多和陶片疊壓在一起。 [3]  [5] 
文化類型
新地裏遺址所在的嘉興地區是良渚時期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在良渚文化的演進歷程和文化面貌上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該區域的良渚文化分為早、中、晚三期。
新地裏遺址出土文物 新地裏遺址出土文物
早期,墓葬中最初僅見粗泥陶鑿形足鼎,地層遺蹟中同時見粗泥陶鑿形足鼎和夾細砂魚鰭形足鼎,但魚鰭形足鼎個體較大,侈口,折沿,沿上常有對稱的兩組三角形小尖凸(每組兩個),束頸明顯,腹很深,魚鰭形足較高,截面呈扁方形,與良渚遺址羣內所見的夾細砂魚鰭形足鼎有較大的區別。稍後,改變了陶質與形制的鑿形足鼎開始出現。陶雙鼻壺體矮頸短,圓鼓腹,假圈足平底或矮圈足。陶豆仍見崧澤文化遺風,斂口、假腹與口沿外多附有小鼻的現象逐漸消失,直口平沿成為豆形制上的重要特徵。墓葬中少見石器,種類主要侷限於石鉞、石錛或石鑿。玉器以小件裝飾品為主,璜、環是大件,但已經出現龍首紋。出於標誌和祭祀的雙重需要,顯貴者墓葬的東南角出現挖坑埋設夾砂紅陶缸的現象。這一期在社會生產、生活和埋葬制度方面都保留着濃重的崧澤文化遺風。
中期,在地層遺蹟和墓葬中夾細砂魚鰭形足鼎全面取代了粗泥陶鑿形足鼎,但夾細砂的鑿形足鼎仍然存在。陶雙鼻壺的頸部變高,鼓腹變扁,圈足明顯,但口部大多小於頸腹相接處。豆為喇叭形把,寬把中部常有寬凹弦紋和扁鏤孔。玉石器成為墓葬隨葬品中的常見器物,除了石鉞外,石犁、石鐮、石錛、耘田器、弧刃石刀都在墓葬中出現,還出現了分體式的組裝石犁。玉琮的出現,表明該區域已經認同神人獸面的“神”及其所代表的文化。
新地裏遺址出土文物 新地裏遺址出土文物
晚期,以石鏃在墓葬中的出現為特徵,嘉興地區這一期良渚文化遺址點的數量大大超過前兩期,而墓葬數量上的優勢更為明顯,顯示出良渚文化聚落規模和人口數量上的增大,其文化面貌上的豐富多彩與崧澤文化晚期較為相似。保留崧澤文化遺風的夾細砂鑿形足鼎徹底消失,錐形足、凹弧足、扁方足、三角形鑿形足等不同形制的鼎相繼出現。陶雙鼻壺的口部增大,腹部更扁,圈足更高。陶豆多見竹節形豆把,還出現了缽形豆盤、子母口豆盤和橢圓形豆盤等多種新形制。許多新的陶器器類在此期出現並迅速成為日常生活或墓葬中的常見物,寬把杯、子母口深腹簋、夾砂陶圈足簋、袋足、實足、錐形足、貫耳壺、口沿有錐刺紋的泥質紅陶罐等都是新出現的器類。墓葬中大量隨葬石鏃表明尚武已成為男性的普遍選擇,同時也反襯出良渚社會可能已逐漸步入動盪時期。玉器中高節琮的出現暗示以琮為載體的宗教已走向神秘化的末途。所以,晚期總體來説是該區域的動盪期。 [3]  [5] 

新地裏遺址文物遺存

新地裏遺址出土文物
新地裏遺址出土文物(4張)
新地裏遺址隨葬品出土較豐富。石器,有錛、鑿、帶把小刀、鉞、鏃、網墜、礪石、“耘田器”、多孔刀、犁等;玉器有琮、璧、鉞、璜、環、鐲、錐形器、三叉形器、梳背、柱形器、半圓形器、管、珠、墜、串飾、杖端飾、端飾、鑲嵌片等器形;陶器多見圈足盤(或盆)、雙鼻壺,早中期墓葬以魚鰭形足鼎、雙鼻壺、豆式帶蓋簋、圈足罐等為主,晚期墓葬以“T”字形足鼎、雙鼻壺、寬把杯、子母口帶蓋簋、尊為主;有機質文物中野豬獠牙飾、象牙鐲、鯊魚牙齒等。 [3]  [4] 

新地裏遺址研究價值

新地裏遺址是良渚文化考古工作的一次重要收穫,遺址文化堆積較厚,內涵豐富,是已知良渚文化墓葬數量較多的一處大型遺址,對研究太湖以南地區良渚文化的發展過程具有重要價值,為揭示良渚文化中晚期的社會形態提供了詳實的實物資料。 [2]  [4] 

新地裏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新地裏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新地裏遺址旅遊信息

新地裏遺址地理位置

新地裏遺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崇福鎮灣裏村

新地裏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浙江神嘉興市桐鄉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新地裏遺址,路程約21.1千米,用時約34分鐘。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核定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3-05-22]
  • 2.    新地裏遺址  .浙江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22]
  • 3.    蔣衞東,丁品,周偉民,朱宏中.浙江桐鄉新地裏遺址發掘簡報[J].文物,2005,11:4.
  • 4.    楊建新.浙江文化地圖 第1冊 勝蹟尋蹤 浙江歷史文化[M]: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17.
  • 5.    國家文物局.2001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中英文本[M]:文物出版社,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