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印象主義

鎖定
新印象主義(Neo-Impressionism)又稱“點彩派”或“分色主義”,是19世紀下半葉法國印象主義畫派的一個分支流派,試圖用光學科學試驗原理來指導藝術實踐。
這一派的畫家根據視覺混合原理,將印象主義的用色方法推向了極致,即作畫用色全以細小的色點排列,不再調和顏色,觀賞者只有從一定距離外觀看時,通過人的視網膜將那些顏色調和起來,才能產生可見的色塊和輪廓。用這種畫法創作的作品被稱為新印象主義。這一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畫家修拉(1859-1891)和西涅克(1863-1935)。 [1] 
中文名
新印象主義
外文名
Neo-Impressionism
別    名
點彩派
分色主義
特    點
用光學科學試驗指導藝術實踐
也被稱
分割主義
流行時期
1880年以後的一段時期
代表作品
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

新印象主義概念簡述

新印象主義(Neo—Impressionism)畫派,是印象主義的一個支派,它流行於1880年以後的一段時間裏,這一派把印象派關於繪畫色彩的技法發展到了一個極端。“新印象主義”畫派的兩個重要代表人物分別是喬治·修拉(1859~1891)和保爾·西涅克(1863~1935)。其中,修拉致力於科學理論於繪畫實踐研究,把一切對藝術有用的因素都融合到他自己的畫中去。其嚴格按照色彩分割理論來做畫,創建了“色差消失”原理在油畫技法中的運用,並採用“點彩”技法,改調色板上的顏色調和為“視覺調和”,是印象主義畫派在色彩和技法上的一個重大革新。 [3] 

新印象主義歷史發展

直接給新印象主義以啓示的藝術評論家和藝術家布朗所著《繪畫藝術的法則》,謝佛勒所著《色彩的並存對比法則》中有關色彩混合的理論,自然科學試驗的成果表明,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必須把不同的,純色彩的點和塊不經調混地並列在一起。用這種方法,顏色的彩度的亮度可以獲得最鮮明的效果,而中間色則是在觀賞者眼中的視覺調繪中形成的。
因為新印象主義根據這一色彩分割的理論作畫,所以也被稱作"分割主義"(Divisionism),也因為他們在具體敷色時用點彩的方法,所以有被稱作"點彩派"(Pointillism)。"新印象主義"一詞是由這派的理論家費利克斯·費內翁於1884年在布魯塞爾的美術雜誌《現代繪畫》上首先使用的,它恰當説明了在追求繪畫中光和色的表現上,新印象主義基於印象主義進一步發展了。新印象主義不僅是印象主義在技法上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它還是對印象主義的經驗寫實的某種反撥,在藝術中灌注古典理性精神。 [2] 
正當印象主義繪畫方興未艾之際,在這個團體中就逐漸滋生出一個新的支派,即新印象主義。它的代表畫家是修拉西涅克,他們崇拜理論,把理論看得高於感覺。
修拉和西涅克依照謝弗勒爾的色彩學説,嘗試用原色色點配置,使畫面產生視覺混合的色彩效果,運用這種準確分佈的各種色點來客觀理性地、冷靜地組成畫面藝術形象。
因他們用這種科學的、嚴格化的色彩和筆觸,代替了印象主義畫家的那種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動瀟灑的筆觸,所以人們又稱它為“科學的印象主義”,以區別於莫奈為代表的“浪漫的印象主義”。
“新印象主義”的名稱是由費裏富奈翁關於《1886年的印象派》書中所言“深信印象主義已被修拉的新風格所代替了”,於是就稱以修拉為代表的這一主義為“新印象主義”。

新印象主義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新印象主義喬治·修拉

新印象主義的倡導者是喬治·修拉(GeorgesSeurat,1859-1891)。修拉潛心研究關於色彩學的著作,試圖把感覺加以綜合上升到理性分析,變成科學的表現形式。他的畫尺寸很大,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有重要地位,因為這些精心設計的作品表現出對幾何學和形式結構要素的關注,預示了20世紀抽象藝術家的創作。修拉的代表作是《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1884-1885),在這幅畫中,人物眾多卻很少交搭,畫家運用了精確而有條理的科學方法處理人物之間的空間距離。畫中穩定的結構關係給人以古典藝術的印象。畫面上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的對比成為基本色調。修拉很有才華,可惜英年早逝。
喬治·修拉代表作品

新印象主義保羅·西涅克

修拉開創的理論加以發揚的畫家是保羅·西涅克(PaulSignac,1863-1935)。修拉死後,西涅克成為新印象派的首領。他運用長方形筆觸描繪巴黎城市風光和鄉間景色,特別是許多水上風光。雖然仍然使用純色,但畫面較為活潑,與修拉的古典氣派不盡相同。西涅克還把他和修拉的理論寫成專著《從德拉克羅瓦到新印象主義》,總結了從法國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再到新印象主義的實踐和理論。
保羅·西涅克代表作品

新印象主義藝術特點

新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與印象主義的比較

新印象主義和印象主義之間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喜歡把情節化為主題、描繪當代所熟悉的生活、題材以風景為主、注重畫面光色效果等。但是他們之間存在着鮮明的差異:印象主義畫家強調色彩的光學混合作用,不反對色彩混合使用,而新印象主義則強調不在調色板上調和各種顏色,強調嚴格地從色彩規律出發,把各種單純的單色通過細小的筆觸並列在畫面上,經過觀者的視覺作用達到自然調和,給人以冷漠和靜止的感覺。如果説印象主義所表現的是主觀化了的客觀事物,那麼新印象主義就是表現純客觀的對象,它制約了畫家的情感傳達,它必然導致極端的變革——後印象主義的誕生。

新印象主義對點彩技法和色彩分割理論的運用

在一般人看來,點彩是新印象主義的標誌性技法,但它卻是能將色彩彼此相鄰地並置產生迷人效果的技法之一。西涅克在他的著作裏這樣論述:“認為新印象主義畫家就是在用五顏六色的小點塗滿畫布,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錯誤認知,事實上,點畫意味着一種平凡的過程”。總之,應該強調的是“新印象主義不是畫彩點兒,而是進行色彩分割”。 [5] 
新印象主義的理論基礎主要是色彩分割理論,也稱“分割法”,即依靠純色小點的組合,而不在調色板上調混顏料,使中間色在離畫面一定距離的觀者眼中自然混合而產生。從光學原理講這就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反射率與明度,屬於色彩的“加法混合”,必將減低色彩的鮮明效果。新印象主義者西涅克曾具體闡述了色彩分割的方法,大致就是利用光譜的顏色,而這些顏色的色階絕對不相互混淆,並隔離固有色和光,反射光的顏色。依據色調及輻射的對比法則,平衡這些因之及其之間的關係,從而建立起一定的秩序。
色點的大小隨畫幅的大小而定。西涅克所闡述的方法換作通俗的表達就是由調色板上混合改為由視覺混合,而這樣繪製畫作的其目的就是要把色調分解成結構元素。又因為視覺上的混合對亮度的要求比混合顏料所產生亮度強得多,所以該畫派的畫家們除了對分割作色法所體現的色彩規律進行研究之外,還對線條和畫面的規律着力研究,試圖把色彩、線條與感情的微妙特性溶於一體,並概括出了一整套科學法則。 [4] 

新印象主義對美學和諧基礎的探索

修拉曾在1890年——即他去世的前一年,以書信的方式告知其朋友:“從美學的觀點來看藝術就是和諧。和諧是對立面的相似,色調、色彩和線條的相似,這一切都根據它們的要素,光的影響和可能是歡樂、寧靜或悲傷的組合加以考慮。在主要情勢下,以及在歡樂、平靜及哀傷混合的光線的影響下,所考慮到的色調、顏色及線條上的類似。
相反的事物是:在色彩方面較亮的取代了較暗的,在色彩方面就是互補色,例如,紅—綠。橙—藍,黃—紫等,在線條方面指的是形成直角的線條。
若要顯示平靜的效果,則色調必須明暗平均,顏色寒暖皆用,並以水平線為線條,表現哀傷的色調是暗的,顏色用冷色調,線條這是由水平線向下。
至於技巧,當我們承認對光的印象會停留在視網膜上時,其所綜合成的影像就是結果,表達的方式是將色調和顏色作視覺上的混合(依照顏色的位置及被陽光、油燈或煤氣燈所照亮的方式),也就是説,依照反襯,縮小或輻射等原理將光及其反應(陰影)混合。
邊框上的和諧,則是與畫中的色調顏色及線條的和諧相反。”由此可知,新印象主義代表人物修拉試圖給各種感情的表現建立相應的色調、色彩和線條的程式。所以,修拉的畫既有條理,又拘泥於細節。 [4] 

新印象主義對科學理性的追求

理性也是新印象主義者所追求的目標之一。修拉西涅克均認為為了達到一幅畫的預期效果,必須運用科學的計算和審慎的構思。而畫作和自然科學結合的終極,必然導致對感情的排斥,把視覺世界看成只是光和顏料按一定邏輯程序的組合。這樣,新印象主義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在於色彩和筆觸的有條理的分置,即畫面形式的科學性,而且還在於其理性。畢竟,在新印象主義者的心目中,沒有理性的制約就是沒有優秀作品的產生。所以他們的作品是用深思熟慮的、持續的和相當一致的“點”狀的顏色並列在畫面上構成,而不是如印象主義那樣以直覺的、瞬間的和速寫式的隨意構成。 [4] 

新印象主義社會評價

新印象主義作為一種造型體系有明顯的缺陷,它離開客觀自然,陷入主觀化和概念化。新印象派在近代美術史上,只是試驗性地存在了一個很短的時期,並沒有對當時的繪畫藝術產生重大的影響。 [6] 
參考資料
  • 1.    奚傳績主編.《美術教育詞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6月
  • 2.    外國美術史及作品鑑賞教材編寫組.外國美術史及作品鑑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
  • 3.    羅曉飛.繪畫·科學·藝術——淺析新印象主義畫家修拉油畫技法[J].社會科學論壇,2006(07):145-147.
  • 4.    張皓,劉菲.淺析新印象主義美術[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12):120-121.
  • 5.    伊麗莎白·夏爾彤,周靜人.色彩瞬間對比變化和視覺混合中的繪畫——蘭斯新印象主義作品展[J].世界美術,2014(02):33-37.
  • 6.    陳燮君.“迴歸自然”的巴比松藝術 “啓迪現代”的印象派哲理[J].上海文博論叢,2013(04):1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