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斯通納

(約翰·威廉姆斯著長篇小説)

鎖定
《斯通納》是美國當代作家約翰·威廉姆斯創作的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1965年。 [1] 
小説講述了一個名為威廉·斯通納的平凡人的一生:他19歲進入密蘇里大學,後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再後來結婚、生子、教學、退休、衰老,最後在1956年死亡。作者一開篇就設置了斯通納慘淡的命運結局,且敍事時間與文本時間儘可能保持平行,具有西方古典戲劇悲劇的元素,突出了斯通納命運的不可違以及抗爭的徒勞,勾畫出了一位勇者失敗但不失意的人生。 [2]  [5] 
中文名
斯通納
別    名
Stoner
作    者
約翰·威廉姆斯
出版時間
1965年
字    數
約14萬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斯通納內容簡介

《斯通納》講述了一個名為威廉·斯通納的平凡人的一生。1910年,19歲的威廉·斯通納還是美國密蘇里州偏遠農場的一名農家子弟,後來他進入州立密蘇里大學學習農學。在大學,自一堂選修文學課為起點,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變。未來的斯通納成為了一名大學老師,結婚、生子、教學、退休、衰老、死亡。 [2] 
約翰·威廉姆斯:斯通納 約翰·威廉姆斯:斯通納

斯通納創作背景

約翰·威廉姆斯在密蘇里大學時,為了博士學位選了一門備考科目,似乎是中古英語或者盎格魯-撒克遜相關的課程,一個約翰·威廉姆斯堪稱認識的老師給了他不及格。
約翰印象中的那個老師有個有點奇怪的人,他只見過一次。學校裏傳言那個老師跟一個身體略有殘疾的學界知名學者長年不和。那時候約翰·威廉姆斯自己開始進入教育崗位,也在思考成為一個老師意味着什麼。從那時候起,約翰·威廉姆斯開始覺得雖然那個老師可能沒成為了不起的教授,但他已經向某些極其重要的價值投注了一生,他是否贏得過成功,絲毫不重要,約翰·威廉姆斯認為這其中已經有了某種英雄主義,這便是小説《斯通納》的出發點。 [3] 

斯通納人物介紹

斯通納 斯通納
威廉·斯通納:1891年,生於一個美國的普通農家,19歲有幸進入大學學習農學,20歲開始必修英國文學概論。大學二年級時,因為對文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他開始選修文學課程,大學畢業後繼續讀碩士、博士。29歲博士畢業後,斯通納如願成為一名教師,任教於美國密蘇里州的某一大學,看似有了一份體面且穩定的工作,並和一名中規中矩、受過嚴苛家庭教育的女孩結婚,並在他32歲時有了一個女兒,擁有一個看似美滿的婚姻和家庭。但就在他事業剛剛起步的時候,他的妻子以最冷漠的方式與他決裂,並禁止女兒與他交流。40歲,他為了不違背內心的學術標準,與院長勞曼克絲決裂,卻因此受到了打壓。44歲,他遇到了自己真心愛的女人,在經歷了這麼多心灰意冷之後他終於找到了幸福的感覺,卻又因為學校的警告和勞曼克斯的干涉而不得不放棄這段感情。45歲,當德國納粹襲來,他在絕望中仍堅持留校。54歲,二戰結束,65歲,在一場退休的歡送會之後,斯通納死了。他的一生,經歷了職場的欺壓、夫妻感情的淡漠,甚至是社會的動盪。還有妻子將女兒從他的生活中奪走的痛苦,唯一一段讓他感受到激情的婚外戀也由於外界的介入而不得不戛然而止。直到死,他的一生都沒有什麼值得歌頌的豐功偉績。 [4] 

斯通納作品鑑賞

斯通納預設悲劇

《斯通納》有着情節預設與悲劇意義的設定。整部《斯通納》雖然描寫的是一個人物緩慢展開的一生,但小説一開篇就以一段話概括簡要地交代了主人公的一生:“威廉·斯通納是1910年進的密蘇里大學,那年他十九歲。求學八個春秋之後,正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拼殺猶酣的時候,他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職位,此後就在這所大學教書,直到1956年死去”。讀者一開始就知道了主人公最後的慘淡結局就是終其一生也沒有在職稱上升到助理教授的級別,修完他的課後還記得內容的學生沒有幾個,對於一輩子在這所高校教書的斯通納,學校裏幾個同事在他死後也絕口不提了。這種描寫在開頭就已經預設了人物最後的慘淡結局,其後敍述者講述的內容其實是在被框定的結局下已無任何懸念的平直敍述而已。西方古典悲劇的敍述框架往往是作者在一開篇就已預設了悲劇的結尾,讓主人公在自知或不自知的情況下一步步踏入最後的悲慘結局,悲劇性正是來源於在主人公可控的範圍內,通過自身個性缺陷的積累,逐漸導向矛盾的最激烈化。斯通納的性格中帶有的農家子弟的堅韌、順從、保守,在遇到大戰的發生、婚姻的挫敗、愛情的消逝、兒女的叛逆這些需要勇氣抗爭才有希望挽回的情況下,他卻艱難選擇了守固與不改變,僅有的掙扎也是被世俗允許的範圍內的不越軌的反叛。所有的變故無論是外界的還是內心的似乎無法影響主人公的正常人生軌跡和他最終的人生歸途。斯通納的這種“看似無意義就是意義”的設定與古典戲劇中英雄們的“明知不可為而為”的精神形成了一種帶有相似悲劇性的契合,同樣是在可控的範圍內儘自己所能做出的選擇最終都沒有逃過最初命運的設定。《斯通納》的作者一開始就設置了其主人公慘淡的命運結局,卻在其後的敍述中描寫了主人公在可選擇的範圍內依據其不可更改的性格做出的艱難選擇後依舊導向失敗的人生,這種描寫手法具有某種西方古典戲劇悲劇的元素,突出了斯通納命運的不可違以及抗爭的徒勞。 [5] 

斯通納平行敍事

《斯通納》的敍事時間與文本時間儘可能保持平行。《斯通納》講述的是一位大學教師的一生,按照人生成長的時間順序描述了作為農家子弟的主人公如何經過勤奮求學而留校謀取了教職,如何經歷了短暫的愛情而後結婚,卻由於識人不清遭受了婚姻的失敗,一段婚外情如何在不敵外界干擾和自身性格的怯弱下不了了之,對於女兒的教育荒疏導致女兒最後借懷孕來擺脱家庭的困擾,主人公最後只能全身心投入了學術追求,在學院政治鬥爭的慘敗中被迫因病退休。整個故事嚴格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對人物一生進行描寫,敍事時間與故事時間儘可能保持平行。在歐洲古典戲劇的敍事史上有典型的“三一律”原則,它要求時間、地點、情節的三整一律,要求時間是單向線性發展的。《斯通納》通篇的敍述不僅遵循了“三一律”原則中時間是單向線性發展的這一嚴格要求,作者還刻意使文本時間與自然順序的時間嚴格地保持一致。綜觀整部小説,敍述者的敍述時間一直與“真正”的故事時間儘量平行,沒有穿插插敍、倒敍等癲換錯置時間的手法,這種敍事特點一般只出現在比較簡單的敍事作品中,作為現代作家的約翰·威廉姆斯採用了古典的戲劇敍事手法,其用意正是希求通過與自然順序的故事時間儘量保持一致的文本時間來表現斯通納日常生活的單一重複與乏味無趣,加強了主人公一生的悲劇效果。 [5] 

斯通納作品評價

約翰·威廉姆斯的寫作顯得澄澈、節制卻準確。就像被打磨光滑的橡木上反射出本色、持久的光澤。小説的行文結構潛藏得不為人察覺,且毫無瑕疵,像一棟房子,精妙絕倫到絕無仿製再建的可能。《斯通納》一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以不帶一絲一毫悲喜的冷靜洞察了生活本質的全部。它從本質上觸及了預見期待的與真實體驗的生活間的落差。《斯通納》遲到五十年後暢銷,是獻給被虧欠的藝術一次遲來的正名。 [2]  (《紐約客》評)
斯通納活過,然後死去,如你我一樣。他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就發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寫出這種“簡單”卻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讀這本書是一本令人難過卻又美妙的閲讀體驗。 [2]  (《星期日泰晤士報》評)
約翰·威廉姆斯的《斯通納》刻畫了一個將追求智識當作對抗無意義的戰爭、拒絕與外部世界作廉價妥協的人的一生。它的意義或許不只是一部偉大的小説——它簡直是一部幾近完美的小説,機構精巧,語言優美,故事動人,展示着一種奪人心魄的完美。 [2]  (《紐約時報》評)
《斯通納》有着超乎尋常的力量。直擊生活的真相。其語言清澈優美,是一部獻給所有熱愛文學之人的傳奇。 [2]  (作家伊恩·麥克尤恩評)
一本精彩絕倫的小説,既豐富又憂鬱,記錄着傷痛與失去的同時也留存了美好温柔的時刻。這本小説完美展現了小説藝術的要素,它的敍事節奏與情節構架均堪稱完美無缺。這本小説像一條河流,冷靜而又流暢的平靜筆調裹挾着磅礴延綿的力量。 [2]  (作家亞當·福爾茲評)
《斯通納》是被遺忘在上世紀的最偉大的作品之一。這本書的節奏和語言如此之美,是一本不容置疑的文學經典。 [2]  (作家科倫·麥凱恩評)

斯通納作者簡介

1970年的約翰·威廉姆斯 1970年的約翰·威廉姆斯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1922—1994),美國作家,詩人,學者。他輟過學,當過電台播音,從過軍。退役後入大學就讀並獲博士學位。於1945年至1985年間在母校丹佛大學任教,教授大學英語及創意寫作。曾編輯出版學術文集《文藝復興時期的英語詩歌》,也創作過兩本詩集。他一生只寫了四部小説:《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鎮》(1960)、《斯通納》(1965)、《奧古斯都》(1973,該書當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