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是澳大利亚作家约翰·巴克斯特创作的导演传记,首版于1999年由海南出版社发行中文版。全书基于对斯皮尔伯格亲友的采访,系统梳理其从青少年时期使用家庭摄影机到成为好莱坞代表性导演的成长历程,呈现其作品对20世纪美国电影工业的革新影响 [1-3]。
该书以时间顺序解析斯皮尔伯格的创作轨迹,通过《大白鲨》《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等案例,探讨其如何将通俗题材转化为全球文化现象。作者结合技术革新与艺术表达,分析其电影在商业成功与奥斯卡评价体系中的定位争议,并通过19个章节结构映射新好莱坞导演群体的创作生态。
- 中文名
- 斯皮尔伯格
- 作 者
- John Baxter
- 译 者
- 和平
- 出版时间
- 1999年02月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ISBN
- 9787806453384.
- 类 别
- 传记
内容简介
播报编辑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宰了90年代的银幕。他是一位伟大的电影艺术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同时也是辉煌的票房记录的创造者——几乎无人能比。他的光芒压过了好莱坞黄金时代最杰出的大师,《大白鲨》、《E.T.外星人》、《第三类接触微剃埋》、《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雄牛危誉和《拯救大兵瑞恩》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数十亿的观众,永久性地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模式。这个拥茅键婆有无尽创意的“电影顽童”原来来自一个并不快乐的处于社会边缘的家庭,他曾坦承自己“害怕黑暗,只在电影院中除外”,他究竟是怎样成长为一代流行电影艺术巨擘的呢?
约翰·巴克斯特胶求采访了斯皮尔伯格从童年时代起的许多朋友、同事,探讨了斯氏早期作品《决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的电影感觉”如燥希何发展为寒劝奥斯卡获奖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那种动人心魄的艺术美。然而,尽管他取得了近乎神奇的成功,斯皮尔伯格却始终未能征服挑剔的评论家——他的的作品仍然被归类为好莱坞式的美国通俗文化的代表。
本书是第一本斯皮尔伯格的个人传记,巴克斯特在此讲几谜纹述了一个令人入迷的故事,他不仅揭示了斯皮尔伯格的成功奥秘,同时也展示了整整一代美国新锐导演的精神风貌。他们是新好莱坞电影艺术的制造者,也是未来电影蓝图的设计师。 [1]
传记《斯皮尔伯格》的作者约恋乐蜜翰·巴克斯特 John Baxter 是好莱坞编的年史作家和电影幕后新闻采集家,他追踪了斯皮尔伯格从8岁起使用家庭摄影机开始创作直至成为艺坛巨匠的成长历程。
目录
播报编辑
致谢
序:沙土城堡
掉到地球上的人
吞下晶体管的男孩儿
阿姆伯林进军“伯利恒”
环球公司的战士
追杀
横冲直撞大逃亡
大白鲨
第三类接触
1941年
夺宝奇兵
《抢劫约柜的人们》与《E.T 外星人》
电影:《迷离境界》
印第安纳・琼斯和魔宫传奇
紫色
太阳帝国
印第安纳・琼斯和最后的圣战
《永远》和《霍克船长》
《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名单》
梦之队
影片目录
作者简介
播报编辑
约翰・巴克斯特
John Baxter
约翰・巴克斯特是电影评论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和电视工作者,其有关电影的著作包括《好莱坞的放逐》、《斯坦贝格的电影艺术》、《约翰・福特的电影》和传记作品《肯・罗素――一个天才》、《费里尼》和《伯努利》,他出生于澳大利亚,曾在伦敦工作,他在美国完成了自己的教育,现居住于巴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