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斯特隆布利式

鎖定
火山爆發時,因噴發的劇烈程度不同,以及噴發出的物質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中文名
斯特隆布利式
不同的形態
因噴發的劇烈程度不同
簡    介
火山噴發現象進行歸類
分    類
、"維蘇威式"、"皮裏利式"、

目錄

斯特隆布利式簡介

有的火山活動比較温和,僅釋放少量的水蒸氣或其他氣體;有的火山活動比較劇烈,噴射出大量熔岩,甚至出現岩石碎屑滿天飛舞的壯觀景象。為了方便區分,科學家把類似的火山噴發現象進行歸類,分別把它們稱為"斯特隆布利式"和"烏爾坎利式"、"維蘇威式"、"皮裏利式"、"夏威夷式"、"井噴式"、"普寧式"等等。

斯特隆布利式起源

斯特隆布利型火山,即得名於Strombli島。位於意大利伊南部奧利亞羣島,它從古代起即被稱為“地中海的燈塔”,其噴發特徵是定期的中等強度噴發,噴出熾熱熔岩,伴隨着白色蒸汽雲。火山口的熔岩有輕度硬結,主要為塊狀熔岩,由玄武質、安山質成分的岩石組成,熔岩流厚而短,也有少數為繩狀,每隔半小時就有氣體從中逸出。這種火山韻律性地噴出白熱的火山渣、火山礫和火山彈,爆炸較為温和,很多火山碎屑又落回火山口,再次被噴出,其它的則落到火山錐形成的坡上並滾入海中。這種週而復始的“温和”性格 被科學家分類為斯特隆布利式

斯特隆布利式評價

“即使畫筆也無法傳達這片迷人而神奇的島嶼之萬一。我已無法區分我在這裏旅遊的現實與我的夢想。”-----大仲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