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斯坦尼斯拉夫·莫紐什科

鎖定
斯坦尼斯拉夫·莫紐什科(Moniuszko Stanislaw,1819年5月5日-1872年6月4日),波蘭作曲家、指揮家。
1819年生於明斯克附近的烏貝爾莊園。青少年時期曾先後在華沙和柏林學習音樂。1840年起,在維爾紐斯任管風琴師和音樂教師。50年代末任華沙歌劇院指揮,並在華沙音樂學院執教。其音樂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被譽為波蘭民族歌劇的創始人。 [1] 
中文名
斯坦尼斯拉夫·莫紐什科
外文名
Moniuszko Stanislaw
國    籍
波蘭
出生日期
1819年5月5日
逝世日期
1872年6月4日
人物生平
1819年5月5日生於明斯克附近的烏貝爾莊園。父親是一個破落地主,母親愛好音樂,會彈琴、唱歌,家裏同當時波蘭知識界人士常有來往。父母親雖然並沒有想要培養孩子學音樂,但小莫紐什科對當時家裏的音樂生活,對莊園左近農村流行的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民間歌舞,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此外,由於母親的循循善誘,莫紐什科從小便接觸和喜愛祖國的許多民族史詩和波蘭詩人的一系列詩作。民間的音樂和包括密茨凱維支在內的波蘭詩人的革命詩篇,就是這樣從小印入他的心田,後來並對他的世界觀和創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莫紐什科在華沙(1827-1830年)和明斯克(1831-1836年)進普通中學讀書,1837年到柏林,用近三年的時間學習作曲理論和指揮。1840年回國後,住在維爾諾歷時十八年,在這裏,由於政治落後,音樂閉塞,再加上婚後子女眾多,生活困難,莫紐什科長期處於不順適的逆境。但是,正是在這裏,他滿懷創作激情,孜孜不倦地為實現他自己的藝術理想而竭盡全力—為當地和明斯克的劇院寫作一些小歌劇和喜歌劇,如《理想》、《新唐吉訶德》和《夜宿亞平寧山》等,併為一些戲劇譜寫配樂。不過,這些戲劇音樂的創作並不怎麼成功,作品甚至大都沒有保留下來,倒是他的一些浪漫曲和歌曲創作,真正打動了許許多聽眾的心,為他爭得了聲譽。1848年,莫紐什科出版了他的第一冊《家庭歌曲集》——這套歌曲彙編是他畢生精力的重要結晶,總共包括十二冊,收集二百七十首歌曲,其中六冊直到作者死後方才出版。但是促使他的生活和創作發生轉折的卻是他的歌劇《哈爾卡》。
1846年,為了掙脱維爾諾和明斯克的保守空氣,為了結識首都知識界人士,莫紐什科來到華沙。在這裏,他為革命詩人沃爾斯基(W.Wolski,1824-1882)描寫農奴的不幸的長詩《哈爾卡》所感動,便根據同當時風起雲湧的民族解放運動密切聯繫的這一題材寫成歌劇,在1848年1月1日在維爾諾的一個小型露天舞台上,在沒有佈景和道具的情況下進行首次演出。此後,經過整整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在1858年元旦在華沙歌劇院上演。歌劇《哈爾卡》上演成功,改變了歌劇院對莫紐什科的看法,很快地他便從維爾諾遷居華沙,擔任華沙歌劇院的指揮,在生前最後幾年還被聘任華沙音樂學院的教授。
莫紐什科在華沙時期(1858-1872年)的創作格外富於成果。她的優秀歌劇創作,如對波蘭貴族進行辛辣諷刺的《爵夫人》(1859年)、以愛國思想為基礎的《鬼堡》(1864年)和杭議社會不平等的《帕里亞》(1859—1861年)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寫出的,他根據密茨凱維支的詩劇《先人祭》第二部而寫的大合唱《幽靈》(1869年)和以叔事詩《克里冰亞十四打詩》中的八首寫出的同名大合唱(1867年),也為他的後期創作增添了光彩——後一作品的風格和音樂語言同肖邦的音樂最相接近,波蘭音樂評論界有時把它稱為“聲樂夜曲”,以同肖邦的夜曲相比擬,這並不是偶然的。除此之外,莫紐什科在這些年代還應許多小型劇院和小型音樂會組織者的要求,同時也因自己在歌劇院的指揮工作的需要,寫過各種體裁的大量“實用音樂”作品,包括嘻遊曲、幕間音樂和歌唱劇等,他還寫了一系列宗教音樂作品,如彌散樂、教會清唱劇和安魂曲等,他的器樂作品有三首序曲、兩篇絃樂四重奏和一些鋼琴曲等。但是至今仍在音樂會上演奏的樂隊作品,幾乎只有他的歌劇《哈爾卡》序曲。
莫紐什科晚年因遭受音樂評論界日益頻繁的攻擊而深感優傷和痛苦,物質生活的困境也使他難以度日,只是歌劇《哈爾卡》在布拉格(1868年由斯美塔那指揮)和彼得堡(1870年)的上演,給他帶來了一些安慰。1870年,莫紐什科在創作上正處於精力旺盛的時期,卻受到心臟病的嚴重襲擊,1872年6月4日終於在華沙辭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