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斯卡拉歌劇院

鎖定
斯卡拉歌劇院(意大利文:Teatro alla Scala 或 La Scala),位於意大利米蘭大劇院於1778年8月3日正式啓用,當時名為Nuovo Regio Ducal Teatro alla Scala,首日上演安東尼奧·薩列裏的歌劇《重建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遭到嚴重損毀。戰後,意大利政府撥出巨資,以當時最高的標準修復,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劇院之一。
中文名
斯卡拉歌劇院
外文名
Teatro alla Scala 或 La Scala
地理位置
意大利米蘭
建立時間
1778年
首演歌劇
《重建歐洲》
劇院前身
大公爵劇院
開放時間
9:00-12:30,13:30-17:00
門票價格
參觀免費

斯卡拉歌劇院劇院簡介

[1]  斯卡拉歌劇院意大利語原名Teatro alla Scala 或 La Scala)位於意大利米蘭,是世界最著名的一所歌劇院。歌劇院於1778年8月3日正式啓用,當時名為Nuovo Regio Ducal Teatro alla Scala,首日上演安東尼奧·薩列裏的歌劇《重建歐洲》(L'Europa Riconosciuta)。在世界藝術史上,很少有一座劇院像意大利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那樣,被看成是完美的化身、建築的典範。
斯卡拉歌劇院夜景 斯卡拉歌劇院夜景
它不僅是一座華美的大歌劇院,同時也是歌劇、尤其是意大利歌劇的象徵,甚至還是意大利音樂的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遭到轟炸破壞,整個演出大廳片瓦無存。戰後,意大利政府撥出巨資,以當時最高的標準重建,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劇院之一 。被譽為“歌劇之麥加”而其最著名之處便在於它頂部的“鑽石”。

斯卡拉歌劇院劇院介紹

斯卡拉歌劇院是原址重建的第二座歌劇院,首座歌劇院Teatro Ducale於1776年2月25日在一個狂歡會後發生的一場火警中焚燬。90名於舊劇院內擁有私人包廂的米蘭富翁寫信給奧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要求重建一座新劇院,及一座臨時劇院供新劇院未竣工前使用。
斯卡拉歌劇院地圖 斯卡拉歌劇院地圖
新古典建築師皮爾馬里尼 (Giuseppe Piermarini)所構思的初步設計被當時的奧地利總督費爾米安伯爵 (Count Firmian)拒絕。重新構思的第二個設計於1776年被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西亞 (Maria Theresa)接納。劇院設有超過3,000個座位及一個會堂,觀眾廳呈馬蹄形,有6排的包廂。幕前闊26米,高27米,要舞台則高20米。
新劇院的位置原本是聖瑪利亞斯卡拉教堂 (Santa Maria alla Scala)的所在地,聖瑪利亞斯卡拉教堂後來被改作俗用及拆除,原址興建的新劇院因而得名斯卡拉歌劇院。新歌劇院由Pietro Marliani、Pietro Nosetti、Antonio及Giuseppe Fe歷時兩年建成。
建築造價100萬里拉,由出售包廂支付。包廂的擁有人大花金錢豪裝自己的包廂,華麗的包廂給很多人,如司湯達,留下深刻的印象。斯卡拉歌劇院建成後旋即成為一眾米蘭貴族及富豪的集中地。於舊時,正廳 (Platea)沒有設置座位,觀眾要站着觀看錶演。在場觀眾亦會看到樂團,由於樂團的池台 (Golfo Mistico)當時並未建成。
在廂房之上有頂層樓座 (Loggione),供不太富裕的人觀看錶演。頂層樓座是表演者所畏懼的地帶,該處聚集着很多歌劇迷熱者,他們有高度的鑑賞力,他們要麼為表演者成功的演繹而着迷,要麼為表演者錯誤的演繹而無情狠批,失敗的演出都會被他們長期記着。(著名男高音貝爾貢齊(Carlo Bergonzi)於歌劇《阿依達》開場時演出失誤,在多年後他再次登台,即時被報以無情的fischi --口哨,在意大利象徵蔑視)
如當時很多的歌劇院一樣,斯卡拉歌劇院於門廳設有賭桌供人賭博耍樂。
斯卡拉歌劇院 斯卡拉歌劇院
斯卡拉歌劇院的演出季開始於12月7日,即聖安波羅修日 (安波羅修為米蘭的主保聖人),所有表演節目規定必須於午夜前結束,所以較長的歌劇需於傍晚開始演出。演出一開始後,所有持票人都不會被准許進場,沒有人會例外,著名男演員理查波頓亦曾經因此被拒入場。

斯卡拉歌劇院發展歷史

二戰中被炮火炸燬的斯卡拉歌劇院內景 二戰中被炮火炸燬的斯卡拉歌劇院內景
該歌劇院建於1778 年,它的前身是大公爵劇院,是當時米蘭最大的劇院,但不幸於1776 年在一場火災中化為灰燼。同年開始重新興建,花了1年零9 個月建成後,經過試驗,音響效果出奇的好,其建築設計師朱塞佩·皮耶爾馬里尼也因此而得到極高的評價。
這座新古典風格的歌劇院,由於建在拆除了的斯卡拉聖母瑪麗亞教堂的房基上,故被命名為斯卡拉歌劇院。1946年5月11日,斯卡拉歌劇院按照先前的原貌修復完成及重開,首場的演出是令人難忘的由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指揮的音樂會。

斯卡拉歌劇院大事記

斯卡拉歌劇院 斯卡拉歌劇院
1776年:米蘭的大公歌劇院在火海中化為灰燼,建築師朱塞佩·皮爾馬利尼被委託建造斯卡拉歌劇院。1778年:1778年8月3日,斯卡拉歌劇院落成。
1807-1804年:卡諾尼卡對舞台進行了擴展。
1838年:舞台被更新。
1921年:在歌劇院獨佔包廂的特權被廢除,門票銷售和分配受控制的體制也被打破。
1943年:斯卡拉歌劇院被盟軍轟炸,幾盡毀滅。
1946年:歌劇院修復後於5月2日重新開放,歌劇院被加高,舞台被擴寬,樂池被擴展,休息室和衣帽間也被重新裝修。
1955年:建築師皮埃羅·坡塔魯彼在斯卡拉歌劇院的左翼建起了一個設有600個席位的小斯卡拉歌劇院。

斯卡拉歌劇院現代發展

重要翻新工程 (2002年-2004年)
劇院於2002年1月19日至2004年11月期間關閉進行翻新工程,工程由著名瑞士建築師馬利奧·博塔策劃。劇院關閉期間,劇團暫時遷移到遠離市中心,位於米蘭近郊的阿幸波地劇院繼續演出。
斯卡拉歌劇院 斯卡拉歌劇院
翻新工程引來爭議,古蹟文物保護者憂慮翻新工程會破壞劇院的歷史痕跡。但劇院公司表示很欣賞工程所帶來的改善:移除了會堂的紅地毯使音響質素提升;舞台重新建造,後台亦擴大了,使得可容納更多的裝置或佈景,支援更多的演出製作項目;座位上加設了熒光幕,以英文、法文意大利文顯示劇本,讓觀眾可以理解歌劇內容。
2004年12月7日,劇院正式重開,首場演出是由裏卡爾多·穆蒂指揮安東尼奧·薩列裏的歌劇《重建歐洲》,亦即是斯卡拉歌劇院於1778年啓用時的同一個節目。
管理糾紛及變更(2005年起)
1990年開始接手斯卡拉歌劇院的總經理豐塔納由於與音樂總監裏卡爾多·穆蒂出現分歧,於2005年2月被管理層解僱。此舉引起劇院員工強烈反對,員工發動罷工行動,劇院陷入分裂。劇院管理層發表聲明,指出現時“急切需要團結劇院的管理層”。2005年3月16日,斯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及其他工作人員推行投票,大比數通過針對穆蒂的不信任動議,並要求罷免新上任的總經理梅里(Mauro Meli)。一場由穆蒂指揮的音樂會於演出前幾天被迫宣佈取消。意大利的文化部長烏爾巴尼(Giuliano Urbani)支持穆蒂,並促請管理層迅速採取行動,確保一切運作順暢及維護歌劇院的聲望。2005年4月2日,穆蒂宣佈辭職,並表示劇院工作人員對他充滿“敵意”。

斯卡拉歌劇院建築結構

斯卡拉歌劇院為3層樓建築,正門上方的三角楣上有浮雕,下面的3個拱形門道為入口處,中間有陽台,規模宏偉,凝重大方。別看它外表極其平常,灰色的磚牆和廊柱,木製門窗,在周圍許多高大宏偉建築物的對比之下,確實顯得黯然失色,但在劇院內,則是另一番景色。劇場池座的面積為405平方米,樂池的面積為121平方米,舞台的面積為780平方米。舞台深35米,寬26.6米,高27.5米。池座呈馬蹄形,設有座位678個。周圍有6層樓座,1至4層為包廂,每個包廂有6個座位;最上面2層為普通樓座,共有409個座位。加上池座,整個劇場內可容納3600多名觀眾。廳內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尤其是在池座中心高18.8米的穹頂上面懸掛着一盞十分精緻的大型水晶吊燈,它是由362個五顏六色的小燈組成,更顯得大廳富麗堂皇。在2樓正中的皇帝包廂,則是嵌金包銀,絲毯絨幔,彷彿一座帝王寢宮。斯卡拉歌劇院仍屬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家豪華劇院之一。
在廂房之上有頂層樓座 供不太富裕的人觀看錶演。頂層樓座是表演者所畏懼的地帶,該處聚集著很多歌劇迷熱者,他們有高度的鑑賞力,他們要麼為表演者成功的演繹而着迷,要麼為表演者錯誤的演繹而無情狠批,失敗的演出都會被他們長期記住。
如當時很多的歌劇院一樣,斯卡拉歌劇院於門廳設有賭桌供人賭博耍樂。
斯卡拉歌劇院的前面為斯卡拉廣場,正中矗立着先後兩次定居米蘭的文藝復興時期大藝術家和科學家萊奧納爾多·達·芬奇紀念碑。碑頂有達·芬奇立像——達·芬奇左手託肘,右手輕拈着鬍鬚,面容端莊,深邃明澈的雙眸,透露出智慧光芒。碑座上還立有他的4位得意門生的立像。
米蘭以大教堂聞名,以時尚著名,更以斯卡拉歌劇院揚名。 [1] 

斯卡拉歌劇院舞台上的戲劇

《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
在斯卡拉歌劇院,音樂會演出季從每年的12月一直持續至來年的6月。秋天,劇院則上演交響樂。19世紀初,外國人對斯卡拉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例如,聞名遐邇的英國詩人拜倫和法國名作家司湯達在米蘭期間,每天晚上都是在斯卡拉度過的,並把新劇目演出的信息告訴國內的朋友。
在自劇院誕生的200多年裏,劇院內外、舞台上下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故事,有喜劇,也有悲劇。例如,威爾第的《倫巴底人》反映了當時民眾要求國家統一的心願,因此得到了觀眾的熱烈呼應。而如今被視為經典的威爾第《阿依達》在斯卡拉首演時,觀眾卻報以噓聲和尖叫。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也有同樣的遭遇,並連續25年未能出現在劇院的劇目單上。普契尼生前未能寫完《圖蘭朵》。在他去世以後,弗·阿爾法諾把歌劇續完。《圖蘭朵》首演時,意大利指揮巨匠托斯卡尼尼擔任指揮。當演到普契尼停筆處,托斯卡尼尼放下了指揮棒,轉身朝向觀眾説道:“歌劇到這裏結束了——大師去了……”説完,他便離開了指揮台。

斯卡拉歌劇院首席指揮

1898年,托斯卡尼尼成為斯卡拉歌劇院的首席指揮。整整一個月,他指揮排練的都是瓦格納的作品,在米蘭,這被看成是對意大利民族歌劇的挑戰。但托斯卡尼尼想以此證明,斯卡拉歌劇院能夠演出所有的作品,是一座傑出的劇院。托斯卡尼尼在劇院裏建立起了鐵的紀律。比如,他要求女士們把自己的帽子寄存在衣帽間裏,不能在劇場裏遮擋別人的視線。他取消了歌劇演出前的芭蕾表演。他要求劇院的大幕不要升起來,而是像拜羅伊特節日劇院裏那樣向兩面拉開——因為大幕如果往上拉的話,觀眾首先看到的是演員們的腳,然後才是他們的頭,這是托斯卡尼尼非常不喜歡的。
正是由於這個鐵一般的人,斯卡拉變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歌劇院。但是,在20世紀30年代初,托斯卡尼尼拒絕在歌劇演出前演奏法西斯國歌,他被迫退到了幕後。1931年,他前往美國。12年後,他聽到了斯卡拉歌劇院被炸彈擊中的噩耗。托斯卡尼尼捐出了100萬里拉用於劇院的修復。米蘭市長在給托斯卡尼尼發的一份電報中説:“我們現在正在修復劇院,您應該在斯卡拉重新開幕的典禮上指揮。”1946年4月,托斯卡尼尼回到了修葺一新的斯卡拉歌劇院。戰後他在這裏指揮的第一場音樂會令人永生難忘。

斯卡拉歌劇院評論

斯卡拉歌劇院的名字對愛樂者來説是具有無可比擬的魅力。在歌劇院落成的前150年中,有350部歌劇的首演都是在那裏舉行的,可以説歌劇院的每一次節日盛演開幕歌劇都被公認為意大利歌劇界的重大事件。法國小説家司湯達在看過演出後宣稱斯卡拉歌劇院將會成為”意大利最偉大的歌劇院”。 斯卡拉歌劇院在爭取意大利統一的民族復興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歌劇院在每年的12月7日,也就是米蘭的守護神聖安布羅斯的慶祝日舉辦節日盛演。後來,這一活動成為了意大利的一項傳統。在戰爭中,皮爾馬利尼設計的歌劇院沒有遭到嚴重的破壞而倖存下來,直到1943年歌劇院在盟軍的轟炸中被擊中,但是歌劇院的修復工作在戰爭結束前就開始籌備了。修復後,歌劇院飛行提示塔加高了,儘管這破壞了屋頂線條外觀上的和諧感。
另外,歌劇院的樂池擴寬了,休息室也被重新加以設計。 1946年,斯卡拉歌劇院在阿爾圖多·托斯卡尼尼的執棒下重新開張,上演劇目。十年後,“小斯卡拉”歌劇院可以説是為托斯卡尼尼而修建的,建築師皮埃羅·坡塔魯彼在斯卡拉歌劇院的左翼建起了一個設有600個席位的小型歌劇院。從此之後,斯卡拉歌劇院的每一次節日盛演的開幕表演都被公認為意大利歌劇界的重大事件。

斯卡拉歌劇院旅遊提示

斯卡拉歌劇院飲食

米蘭屬於意大利的倫巴第大區,屬於意大利的北方菜系,這裏盛產大米、淡水魚、玉米等,而米蘭人也多以大米、魚類、玉米、牛肉等為主料烹製食物,多以奶酪、牛肉調味,米蘭的甜點聞名天下,玉米糕就是其中的代表。米蘭菜講究保持原料的本味,佐料較少,多為鹽、黑胡椒等,用少量的調料激發出材料本有的美味。作為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的米蘭,素有“美食天堂”之稱,米蘭的餐館種類齊全,檔次齊備,為不同需求的遊客提供服務。鬆軟可口的米蘭大蛋糕,與眾不同的米蘭燴飯都是不能不嘗的米蘭特色美食,再根據菜品的不同,配以不同的葡萄酒,魚類配白葡萄酒,而肉類多配紅葡萄酒,味道更佳。

斯卡拉歌劇院交通

米蘭地圖 米蘭地圖
米蘭地處意大利北部,境內有兩個飛機場,分別為米蘭馬爾彭薩機場(Milan Malpensa International Airport)、米蘭利納特機場(Milan Linate Airport)。馬爾彭薩機場主要是用於國際航班的起降,而利納特機場主要是用於意大利國內航班的起降,馬爾彭薩機場地處距離米蘭市中心50公里處,是歐洲五大飛機場之一,有75家航空公司與其業務往來,現已開通了與上海浦東機場的直飛航線。從馬爾彭薩機場可乘坐地鐵、機場大巴、火車、有軌電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火車每30分鐘發車一班,大約40分鐘即可到達米蘭市中心,票價為9.5歐元/人;出租車的參考費用為70歐元。米蘭利納特飛機場距離米蘭市中心7公里處,現已開通了飛往意大利境內的各主要城市及到達歐盟各國的的航線,從利納特機場到達米蘭市內乘坐出租車的參考費用為15歐元;在利納特機場乘坐73號公共汽車(1歐元)、機場大巴(2.5歐元)等都可到達市內。此外,有專門的巴士往來於兩個機場。

斯卡拉歌劇院購物

米蘭購物場所眾多,位於市中心的黃金四角區,內有眾多世界名牌加盟,各個店面雖小,但是內容豐富,服飾更是精美;以米蘭大教堂為中心的附近街道,如杜林大街,展示最時尚的米蘭;而馬提歐地大道則更適合追求時尚的年輕人消費,中等的價位,流行的服飾,花很少的錢,享受流行前沿的感覺。

斯卡拉歌劇院相關作品

費加羅的婚禮 費加羅的婚禮
《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聖誕音樂會》
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簡介:
《阿爾及爾的意大利女郎》 《阿爾及爾的意大利女郎》
斯卡拉歌劇院建成於1778年。座落在斯卡拉聖瑪麗亞教堂遺址,故名斯卡拉歌劇院(該教堂是以14世紀米蘭的統治者貝爾納伯·維斯孔蒂的妻子斯卡拉命名)。自該劇院於1778年8月3日揭幕首演薩列裏歌劇《重建歐洲》以來,有許多著名歌劇由該院首演,如羅西尼的《試金石》《土耳其人在意大利》,貝里尼的《諾爾瑪》,多尼采蒂的《盧克雷齊亞·博爾賈》,威爾第的《納布科《奧賽羅》《法爾斯塔夫》;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圖蘭朵》等。著名指揮家和音樂指導有意大利小提琴家兼指揮家馬祖卡託、托斯卡尼尼、德·薩巴塔和阿巴爾多等。該院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毀,戰後重建,有座位2200個,1950年5月11日重新開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揮演出羅西尼的《摩西在埃及》和威爾第的《威恩贊》。

斯卡拉歌劇院活動

作為2006年中國“意大利年”重要活動,享譽世界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一行111人即將來華巡演 ,該團將於11月3日、4日在天津大劇院演出經典芭蕾舞劇《仲夏夜之夢》。
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是世界最著名的文藝團體之一,該院所屬芭蕾舞團建立於1778年,幾乎與芭蕾這種舞蹈形式同時誕生。正是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宮廷中,尤其是在米蘭斯佛採家族的輝煌城堡中,芭蕾藝術得到力薦 。 進入19世紀後,該團先後上演《普羅米修斯的創造物》《奧賽羅》《貞潔的修女》等一系列享譽歐洲的大型劇目。1813年,該團創辦舞蹈學校,並逐漸建立起意大利芭蕾學派。20世紀上半葉,切凱蒂亦、米洛什等著名芭蕾舞大師相繼出任該團總編導,排演了斯特拉文斯基、巴爾托克和普羅科菲耶夫的舞劇,產生廣泛影響。建團200多年來 ,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培養出無數世界頂尖芭蕾舞表演藝術家,為芭蕾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