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斫琴圖

鎖定
《斫琴圖》是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設色畫,原作已無存,現只有宋代臨摹本存世。該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 
《斫琴圖》中有14人, 或斷板、或制弦、或試琴、或旁觀指揮, 還有幾位侍者(或學徒)執扇或捧場。 [2] 
《斫琴圖》中琴面板和底板的形狀,對研究古琴形制、鑑別古琴年代有着極大的價值。從《斫琴圖》分析,魏晉時期琴的製作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規範。 [3] 
中文名
斫琴圖
所屬年代
東晉
館    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    者
顧愷之
畫作類型
設色畫
規    格
縱29.40釐米,橫130.00釐米
材    質
絹本

斫琴圖畫作內容

《斫琴圖》宋人摹本縱29.40釐米,橫130.00釐米。該作品描繪古代文人學士正在製作音色優美、頗具魅力的古琴的場景。畫中有14人, 或斷板、或制弦、或試琴、或旁觀指揮, 還有幾位侍者(或學徒)執扇或捧場。因畫中表現的多是文人, 所以都長眉修目、面容方整、表情肅穆、氣宇軒昂、風度文雅。人物衣紋的線條細勁挺秀,頗具藝術表現力。此畫與顧愷之的其他作品一樣, 畫面中如春蠶吐絲般的線條既能傳神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徵, 也能恰到好處地把握人物的內在性情。
顧愷之《斫琴圖》局部
顧愷之《斫琴圖》局部(4張)
在《斫琴圖》上鈐有“宣和中”、“柯氏敬仲”、“孫承澤印”、“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等藏印,説明此圖自經北宋內府以來流傳有緒,是迄今僅見的一幅描繪製琴過程的古畫,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反映樂器製造內容的繪畫作品。

斫琴圖創作背景

魏晉時期,政治黑暗,清談玄學之風盛行,隱逸高士以琴聲來寄託遺世獨立的情懷。與顧愷之同一時代的磚畫《竹林七賢與榮啓期》 [4]  中,共有八個人物,其中有兩個在操弄古琴。嵇康“手揮五絃,目送歸鴻”的形象,成了隱逸高士的精神象徵。
東晉人物畫家顧愷之的《斫琴圖》,可惜原跡不在,人們所見到的是宋人的優秀摹本。 [5] 

斫琴圖藝術鑑賞

斫琴圖構圖

《斫琴圖》局部
《斫琴圖》局部(2張)
這幅圖描繪的是古代文人學士制琴的場景。由於沒有具體的歷史故事背景,也沒有相關的文字説明,因此很可能是脱離文字的故事性而強調人物的各自特徵。從畫面上看,也確實難以找到故事發生的連貫性和時間的遷移性特點,只是呈現一個製作場面。各人制作的工藝雖有個同,但從畫面的空間佈局上看,工藝流程的先後次序不明顯,而且人物之間的關係也缺乏確定性連續性。在古代的長卷人物畫中,通常都注重故事的敷演,表達一定的倫理道德觀念。此畫恰在這一點上忽略不計。 [6] 

斫琴圖形象

斫琴圖 斫琴圖
《斫琴圖》中所繪人物,或挖刨琴板,或上弦聽音,或製作部件,或造作琴絃。畫面寫實而生動。其中琴面與琴底兩板清楚分明,琴底開有龍池、鳳沼。説明當時琴的構造形制,已是由挖薄中空的兩塊長短相同的木板上下拼合而成。圖中琴面板和底板的形狀,對研究古琴形制、鑑別古琴年代有着極大的價值。

斫琴圖技巧

顧愷之用如春蠶吐絲般的線條描繪出文人長眉修目的面貌和氣宇軒昂的氣質。這種線描畫法的特點是:細條均勻、圓潤、挺秀、柔中帶剛,用筆使用中鋒,行筆慢,力量含蓄,富有優美的韻律感。後人稱為“高古遊絲描”或稱“春蠶吐絲描”。
斫琴圖 斫琴圖
顧愷之表現人物內心的神態時,也頗有心得。比如,右上角一文士獨坐與一方長席上,右手食指尖在木架絲線的中部輕輕撥動,其目光卻駐與何物,整個臉部呈全神貫注傾聽狀,正是調定音律時所特有的表情神態。另外,在人物與人物的佈局上,顧愷之刻意營造了“留白”和“氣”。空間在表面上是不存在的,畫布上的人與物在表面上也就閒的獨立與分離,然而空白中卻運行着無名之氣,虛中含實,充盈畫面。 [3] 

斫琴圖研究價值

《斫琴圖》中琴面板和底板的形狀,對研究古琴形制、鑑別古琴年代有着極大的價值。這説明古人對琴材的選擇有複雜的程序,尋找優質木材的過程也有無窮樂趣之事。
古琴 古琴
從《斫琴圖》分析,魏晉時期琴的製作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規範。從畫面上看,似有兩種古琴,它們都是全箱式,琴身出現了額、頸、肩等區分,但圖中兩種古琴造型仍與漢彈琴俑的大體一致。這一樣式的琴體還可見於河南鄧縣北朝彩繪畫像磚墓出土的《商山四皓圖》以及陝西三原唐初李壽墓線刻壁畫伎樂圖中。

斫琴圖摹本信息

收藏地
創作年代
類別
規格
作者
北京故宮博物院
東晉
絹本設色
縱29.40釐米,橫130.00釐米
不詳,宋朝人

斫琴圖作者簡介

顧愷之(約344-405年):字長康,小字虎頭。中國東晉時代畫家,江蘇無錫人, 尤擅人物畫。約364年在南京為石棺寺畫維摩詰像,引起轟動。工詩賦,善書法,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他的畫風格獨特,被稱為“顧家樣”,人物清瘦俊秀,所謂“秀骨清像”,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着有《畫論》、《魏晉勝流畫贊》和《畫雲台山記》三本繪畫理論書籍,提出“以形寫神”的傳神理論。與師承他的南朝宋陸探微、梁張僧繇,並稱“六朝三傑”。而“像人之美,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神妙無方,以顧為最”。與陸探微合稱“顧陸”,形成“密體”畫風,以區別於南朝梁張僧繇、唐吳道子的“疏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