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斡亦剌部

鎖定
斡亦剌部,蒙元時期對漠西衞拉特蒙古諸部的總稱。漢文史籍又作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均系蒙語(irad)之異譯。 [1] 
中文名
斡亦剌部
別    名
斡亦剌惕 [1] 
別    名
外剌 [1] 
外剌歹 [1] 
發展歷史
初分佈於德勒格爾河至葉尼塞河上游的原始森林中,住地為八河流域。過着以狩獵為主、輔以漁牧的生活,為“林木中百姓”之一部分。人數眾多,有“禿錦(萬)斡亦剌”之稱。分成許多分支,各有其名。蒙古統一前,其首領忽部合別乞等與札只剌歹及乃蠻等聯合,以反對蒙古部。後歸附成吉思汗,隨從征討禿馬惕部,招降“林木中百姓”各部。其眾被劃為四千户,屬右翼,皇慶元年(1312)後歸嶺北行省管轄。其首領與成吉思汗繫世聯姻親,深受器重。部眾離散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元廷供職和參加元朝軍隊;一部分由於參加阿里不哥和海都等宗王之亂,散居於額爾齊斯河和伊犁河流域,有的則早在1253年就隨旭烈兀遠徙波斯一帶;而留在東土的斡亦剌人,也逐漸向南部草原地區發展,並吸收其他部落形成明代的瓦剌。 [1] 
參考資料
  • 1.    紀大椿.新疆歷史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