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斜陽島

鎖定
斜陽島,別稱小蓬萊、蛇羊、蛇洋,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海城區境內島嶼位於北海市東南約54千米、潿洲島東南約13.8千米處。海島平面投影呈盾牌形,西北一東南走向,最長約2.01千米,最寬約1.35千米,面積為1.827平方千米,岸線長5.981千米。 [2] 
斜陽島由火山噴發堆積形成。 [3]  晉朝以前,斜陽島與潿洲島同屬合浦郡。1994年12月,變更為北海市海城區潿洲鎮斜陽村委會。有羊咩嶺、羊咩洞、逍遙台、天涯路、仙人秘洞等景點。周邊有東部灣、擔水灣、灶門灣、婆灣深水灣等港灣,並建有灶門港和婆灣港2個小型碼頭。 [2] 
中文名
斜陽島
外文名
Xieyang lsland
地理位置
北海市東南約54千米
面    積
約 1.83 km²
島嶼代碼
450500100003
別    名
小蓬萊
蛇羊
蛇洋
隸    屬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海城區
形成原因
由火山噴發堆積形成

斜陽島歷史沿革

斜陽島由火山噴發堆積形成。 [3] 
晉朝以前,斜陽島與潿洲島同屬合浦郡。
唐初,同屬雷州椹川司。
明初,屬雷州府洞洲巡檢司。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先後,屬遂溪縣的潿洲遊擊署和廉州永安所遊擊署雙重控制。
清雍正八年(1730年)以後,仍由雷、廉兩州遊擊營每年分班輪流管制。清光緒二十餘年(1894餘年),與潿洲島起劃歸合浦巡檢司管轄。
清末至民國初年,先後屬合浦的靖海團潿洲分局,合浦縣第二行政鄉。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以後先後屬合浦縣第二行政區、第五行政區和第三行政區轄鄉。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6月光復以後,直屬合浦縣潿洲鄉管轄。
1950年,斜陽島解放,屬北海市涸洲鄉管轄。
1958年10月,變更為北海市潿洲人民公社的一個大隊。
1984年9月,變更為北海市潿洲鎮斜陽村公所。
1994年12月,變更為北海市海城區潿洲鎮斜陽村委會。 [2] 
斜陽島全景 斜陽島全景

斜陽島地理環境

斜陽島位置境域

斜陽島位於北海市東南約54千米、潿洲島東南約13.8千米處。最高點羊咩嶺,位於西海岸中段高程達1404米,地理座標為北緯20°54.7´、東經109°12.6´。海島平面投影呈盾牌形,西北一東南走向,最長約2.01千米,最寬約1.35千米,面積為1.827平方千米,岸線長5.981千米。 [2] 

斜陽島地質

  • 地層和巖性
斜陽島衞星圖片 斜陽島衞星圖片
斜陽島地層屬第四紀火山活動形成的火山岩和火山噴出巖,其下發育海相第三系。鑽孔揭露該島第三係為一套海相雜屑巖,與下伏石炭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觸本島第四紀火山沉積建造屬新生代形成的北部灣拗陷區的一部分。第四系地層包括以下三組:
下更新統湛組
下更新統湛江組,見於鑽孔中,埋深40~200米,厚4~96米,與下伏地層上新統望樓港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下部為灰黃色、淺黃色、磚紅色、褐黃色、黃綠色粉細砂、黏土質砂、粉砂質黏土、粉砂,少量中細砂及黏土,局部夾玄武岩屑凝灰岩、玄武岩、凝灰質砂岩,底部常見褐鐵礦層或紫紅色黏土組成的風化殼。上部為淺灰色、灰色、灰黃色黏土,含礫粗砂和含礫黏土質砂。
中更新統石峁嶺組
中更新統石峁嶺組,為一套基性火山岩系,由灰黑色、深灰色橄欖玄武岩和灰綠色、灰褐色、深灰色、粉紅色、灰紫色玄武質凝灰岩、玄武質火山角礫岩組成,厚15~123米,與下伏湛江組呈不整合接觸,局部為噴發不整合接觸。
上更新統湖光巖組
上更新統湖光巖組,分佈於地表及周圍海蝕崖,海蝕平台上,為出露地表的主要地層,巖性為玄武質沉凝灰岩、玄武質沉凝灰火山角礫岩、橄欖玄武岩、玄武質火山角礫岩。局部有集塊巖、橄欖玄武玢岩等,厚度大於200米。與下伏石峁嶺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 [2] 
  • 構造
斜陽島位處洲凹陷帶南側的斜陽拱褶帶上,屬北部灣拗陷區的中部拗陷帶,由斜西南枃造帶和斜陽凸起組成,自東北向西南伸展,呈“S”形,長130千米,寬9~14千米。斜陽凸起在重力上表現為高異常帶。據推測,新近系直接蓋在上古生界石炭系灰巖之上,厚度約800米。斜陽島由第四紀火山岩組成,地表所見構造規模較小,局部可見地層傾斜和撓曲、斷層等。
斜陽島構造演化與潿洲島大體相同。距今300萬年或200萬年時開始的第四紀,地殼大幅度上升,北部灣北部邊緣發生海退,遭受風化剝蝕,南康盆地微拗陷並沉積38~60米厚的近海河湖相的碎屑建造。爾後發生數次海進和海退,斜陽島地區在中晚更新世(距今23萬年左右)處於海水淹沒的拗陷沉積環境,岩漿活動頻繁,發生多次海底火山活動。每次噴發後都形成一個間歇期,其間出現幾次地殼快速升降活動。晚更新世後期,出現全球性的大海退,斜陽島上升並露出海面。全新世以來,地殼運動主要表現為緩慢上升,斜陽島受風化剝蝕,原始火山地貌被改造,形成火山岩風化紅土。由於緩慢上升差異,使產狀水平的火山碎屑岩地層發生輕微的傾斜、撓曲和小規模斷層、裂隙等現象。 [2] 

斜陽島地貌

斜陽島呈北西向延伸,是比較規則的盾形小島。海島四周高,中部低,形似畚箕;最高峯羊咩嶺位於西海岸中段,高程達140.4米。海島地貌類型豐富,以火山地貌和海蝕地貌為主。 [2] 

斜陽島土壤

斜陽島的土壤主要為火山灰土。火山灰土遍佈海島,土層比較深厚,一般可達100釐米。質地為輕黏土,表土至心土為核狀結構,底土為塊狀結構,各層土中均含石英顆粒。微形態觀察結果,土壤中含有脱玻化火山玻璃和火山玻璃以及噴出岩屑等。按耕作利用特點,可劃分為玻璃質火山灰土和耕作型玻璃質火山灰土2個土屬。前者佔本土類面積的90%左右,現為林業用地,由於植被保持較好,地表有枯枝落葉聚積,表土暗褐色,有機質含量豐富,全磷、全鉀含量較高,但全氮含量小於0.1%。後者約佔10%,主要用於種植花生、紅薯和木薯等作物,在耕作施肥影響下土壤有機質、全氮和全磷量均有所提高,然而全鉀含量卻相對減少。 [2] 

斜陽島地質災害

斜陽島環島皆為巖岸,懸崖高聳。多處見重力垮塌現象。 [2] 

斜陽島自然資源

斜陽島土地資源

斜陽島旱地面積0.274平方千米;有林地面積1.512平方千米,灌木林地0.014平方千米;農村宅基地面積0.027平方千米。 [2] 
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

斜陽島水資源

  • 淡水資源
斜陽島遠離大陸,不可能從大陸引取水源,地表水主要來源是降水。該島區年均降水量為1280毫米,但季節分配不均勻,大部分降水作為地表徑流流入大海,只有少部分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採用降水入滲法計算該島地下水補給量為1770立方米/天。採用枯水期疏幹貯存量的方法計算,地下水可開採量為263立方米/天。島上有水井2口,蓄水池1個,降雨量較充沛的季節,水源較豐富,旱季則勉強自給。地下水水質較好。
據鑽孔資料,淡水層藴藏在玄武質砂岩裂隙中,水位埋深56米,含水層厚約10米,湧水量為212.5噸/天。微鹹水層厚約12米,以下全部是鹹水,海島中心地帶淡水層最大厚度約20米。由於該島淡水層厚度較小,在滿足需水量的前提下,應儘量採用小型深井泵抽水,動力位下降幅度為0.3米,井湧水量為32噸/天,最大降深一般不應超過1米,否則會使淡水層變成微鹹水層。或由於長期抽水,破壞了天然的淡水與鹹水的平衡條件,從而使生產井水質變鹹。 [2] 
  • 海水資源
斜陽島環島海水資源豐富,但潮間帶較窄,海水資源基本尚未開發利用。 [2] 

斜陽島礦產資源

斜陽島上有褐鐵礦礦化點,屬風化淋溶型,但品位低,規模小,利用價值不大。此外,島上有豐富的火山碎屑岩礦牀,巖性為玄武質沉凝灰岩及玄武質沉火山角礫凝灰岩,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抗壓性。 [2] 

斜陽島植被

斜陽島植被茂盛,綠化度達91.7%。島上原生森林植被退化已久,無天然林分佈,而次生植被以草叢和人工引種的半常綠(或落葉)灌叢、台灣相思林為主,分佈序列相對簡單。 [2] 

斜陽島人口

斜陽島在明末清初已有人煙,最初是胥民漂流至此暫時棲止,繼而有采薪、採藥者到來搭寮而居;清乾隆年間,居留在島上的“寮民”已經為數不少。後因海禁被迫內遷,但仍有少數人居留島上。咸豐末年,島禁重開,有從遂溪等地遷來的客民定居。法國天主教亦在該島設立教堂,由此可見當時居民為數不少。
1989—1990年,斜陽島總人口為300人,人口密度為165人/平方千米。
2000年,斜陽島上有居民76户,人口275人,姓氏比較複雜,有黃、蔡、劉、何、程、林、餘、陳、王、彭、蘇、布、鄧、楊等,其中鄧姓是人數最多的姓氏之一。2002年,斜陽島島上有居民60户,人口219人,其中男性111人,女性108人。近年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口流動的加大,島上居民鋭減。
2009年,斜陽島上僅有居民60户,人口110人。
關於斜陽島民的淵源,由於沒有族譜等相關史料可鑑,並無定論,但據村中的老人説,大部分是從廣東三水、海康、陽江等地輾轉過來的,也有小部分來自福建莆田等沿海一帶。 [2] 

斜陽島歷史文化

斜陽島地名由來

斜陽島,又名小蓬萊、蛇羊、蛇洋。“小蓬萊”為譽稱,因海島自然之美,與潿洲島並稱為大、小蓬萊。因海島側影似蛇,島西有嶺如蹲羊,故名“蛇羊”或“蛇洋”。又因海島橫陳於涸洲島東南洋麪,加之“蛇洋”音轉又冠名“斜洋”。現今“斜陽”之名,或從蛇洋音轉而來,或因斜陽島地勢西高東低如蛇斜卧於潿洲島東南海面之上,山之南曰陽。明朝文學家湯顯祖在此留下“日射潿洲廓,風斜別島洋”的千古頌歌。 [2] 

斜陽島民俗文化

  • 建築特色
斜陽島人文景觀不如潿洲島豐富,但民居特色與潿洲島大致相似,秉承了客家人的建築風格,並在村落格局、民居、居住習俗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
由於斜陽島四周都是山嶺,房子多背嶺、面谷,建在海島的中間低谷地帶,田地就分佈在房子的前面。整體建築為較高的磚瓦排房,大約有五六排,每排10間左右,多為20世紀60年代政府統一建成而沿住至今的老房子。整套房一分為三,入房門正對面為祖宗堂,中間為寬敞的廳堂,廳堂兩邊為居室。一般父母居左,子女居右。胥民家中很少置設傢俱,室中最多是一張牀,一掛蚊帳張席子。有的還會加一個簡單衣櫃,大多數人則是在室內拉一條線掛衣服。卧具跟陸上的差不多但夏天習慣於在院子裏露天睡網牀。網吊牀是一種用粗膠絲織成的長網兜,兩端繫於樹幹上。大的和陸上的雙人牀相近,可睡下兩個成年人,小的則可睡一人,也有專為老人或小孩制的網牀。只要不下雨,夏天人們大都在院子裏的網牀上睡。全島有3棟二層樓房,屬磚混結構。 [2] 
  • 語言文化
斜陽島居民日常交流用客家話。因教育普及,大部分居民會講普通話 [2] 
  • 信仰文化
斜陽島上有3座廟宇,分別為王娘廟、三聖廟和烏王廟,供奉仙人15個左右。每年定期舉辦活動,活動形式和內容的重頭戲為木偶戲,如農曆五月十九日全村觀看人數多達100餘人清朝末年,繼潿洲天主堂之後,法國天主教會曾在斜陽島也建有一座教堂,已廢棄,島上的天主教徒做禮拜要乘船到潿洲島。 [2] 
  • 海防文化
斜陽島因地理位置特殊且屬海防要地,島上的海防文化大體與潿洲島相似。清康熙至嘉慶年間,曾多次實施海禁。
新中國成立後,1961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九軍四四O團一營四連進駐斜陽島。島上另設有民兵組織。 [2] 
  • 飲食
斜陽島上飲食比較原始,沒有正規的餐館,只有農家樂類型的。
  • 文學藝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斜陽島曾作為廣東遂溪農民自衞軍的武裝鬥爭基地,目睹了革命軍與反動勢力浴血奮戰的悲壯歷史。新中國成立後,曾有多人賦詩紀念斜陽農軍,緬懷革命先烈。如:
楊應彬1990年作“觀《斜陽農軍》”:
悽風苦雨注斜陽,百戰農軍作國殤。
創業艱難應記取,續擎彩筆寫華章。
原北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寶光2001年作“祭掃斜陽島農軍烈士墓”:
清明祭掃上斜陽,悼念農軍百戰殤。
斷壁彈痕照肝膽,殘壕煙跡見刀槍。
九泉烈魄拈花笑,一座雄碑燦曙光。
珠海丹崖濡碧血,沖霄浩氣與天長。 [2] 

斜陽島歷史事件

斜陽島風光
斜陽島風光(9張)
斜陽島是一個英雄的海島,民國十六年(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曾作為廣東遂溪農民自衞軍的武裝鬥爭基地目睹了革命軍與反動勢力浴血奮戰的歷史。
民國十六年(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中國共產黨南路特委及下屬機關在廣州灣(今湛江市)相繼被破壞,各地領導人和黨員、羣眾遭到了國民黨的血腥鎮壓,倖存的黨員、幹部在白色恐怖中仍堅持鬥爭。同年9月,遂溪縣一支100多人的農民自衞軍在中共遂溪縣委書記陳光禮的率領下,突破國民黨軍的重圍,渡海來到斜陽島,建立了革命根據地。隊伍上島後,把被迫落草的符振嶽部改造過來,並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在潿洲島南灣街舉行改編大會,符的部隊被編為第一營,符振嶽任營長,陳中華任副營長。原農軍隊伍改編為第二營,薛經輝任營長,餘道生任副營長。陳光禮任農軍總指揮(陳光禮被捕就義後,由薛經輝任總指揮,餘道生任第二營營長)。薛經光任副總指揮。
民國二十年(1931年)9月12日,黃河灃、陳章甫等糾合地方民團,配備機船,大舉進犯斜陽島,戰鬥持續了二十多天,遭到該島上軍民的英勇還擊,死傷無數。
斜陽島革命武裝鬥爭,正處在敵強我弱的革命低潮時期,加上農軍佔據的斜陽島是一個四周無援的孤島,地方狹窄,羣眾稀少,缺乏迴旋、發展的餘地,在敵人強大兵力長期圍攻下,最終失敗。
斜陽軍民在革命處於低潮的惡劣環境中,堅持了五年多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打擊了敵人,擴大了革命的影響。 [1-2] 
2014年8月18日,斜陽島是湖南衞視播出的《變形計》的取景地點之一。
斜陽島漁家風情

斜陽島基礎設施

斜陽島水利設施

斜陽島上有蓄水池1座,地下水水井2口。居民生活用水來自發電抽取的地下水,農業用水靠下雨或打井水。 [2] 
蓄水池與水井 蓄水池與水井

斜陽島信息通訊

斜陽島上有電視機約60台。島民收看電視,全憑安裝在村委會樓頂的一個電視衞星接收器提供信號。每户每月交納幾元錢作為管理費。但島上電視只能在晚上發電時才能收看,並且只能收看中央一台和廣西台等寥寥幾個台的節目;2010年左右,移動和聯通兩家公司都在島上安裝了無線通信基站,至此島民才用上了手機。島上沒有24小時不間斷電源,無線通信基站只能靠太陽能電池供電。若幾天不出太陽,太陽能電池充不上電,手機信號便會中斷。 [2] 

斜陽島電網系統

1987年,斜陽島上安裝了2台、2千瓦的風力發電機,供村户使用,機型為9FD—1000—1,利用風力為2~3級。
斜陽島上的供電設備是一台老舊的柴油發電機,每天只能發電四五個小時,供電時間是每天晚上的六七點鐘到深夜十一二點。 [2] 

斜陽島交通

斜陽島有部隊修築的便道,島上主幹島為水泥路,寬2.5—3米,長約2千米(環島水泥路斷斷續續,不連貫)。
斜陽島上有2個碼頭。北面的灶門港碼頭佔地約100平方米(調訪期間灶門港碼頭遭颱風損壞,由於還沒有資金維修,暫停使用);南面的婆灣港碼頭佔地約40平方米。此外,島的正東亦有1個缺口,可泊船登岸。
斜陽島過去部隊駐紮時建成了灶門港和婆灣港,並修築了港口附近到營地的路。後來村中人又鋪建了從村中央至兩個港口的路,其中到婆灣港的路全部為水泥路面,至灶門港的只有近村的500米左右為水泥路。還開闢了村後正對的往東部灣去的路。 [2] 
斜陽島

斜陽島主要港灣

斜陽島綜述

斜陽島孤懸外海,水深條件優越,但避風條件較差,海島周邊有東部灣、擔水灣、灶門灣、婆灣深水灣等港灣,並建有灶門港和婆灣港2個小型碼頭。 [2] 
斜陽島風光(2)

斜陽島東部灣

東部灣因該灣位於斜陽島的東部,故名。地理座標為北緯20°54'、東經109°13',西距斜陽村約0.65千米。灣口向東,北面為擔水灣,南面為婆灣,岸線長約0.2千米;口寬內窄,呈新月形,水域面積約0.0085平方千米,屬天然小港灣水深6~10米,底層為石質。年平均水温24.55℃,平均鹽度32.0。潮流以全日潮為主,平均潮差2.13米。沿岸由板塊狀岩礁組成,坡度陡峭,水深流急。小艇多泊於此,為登島及下海作業通道,附近海域產中國槍烏賊(魷魚)、石斑魚等。 [2] 

斜陽島擔水灣

擔水灣位於斜陽島的北面,因灣岸有一淡水巖泉流出,從前島民世代到此擔水食用,故名。地理座標為北緯20°55'、東經109°12',西與灶門灣隔山相距約0.5千米,南面為東部灣。灣口向東北,岸線長約0.2千米,沿岸由板塊狀岩礁組成,坡度陡峭,水深流急。口寬內窄,略呈弓形,水域面積0.0075平方千米,屬天然小港灣。水深6~10米,底層為石質。年平均水温24.55℃,平均鹽度32.0。潮流以全日潮為主,平均潮差2.13米。附近海域產中國槍烏賊(魷魚)、石斑魚等。 [2] 

斜陽島灶門灣

灶門灣位於斜陽島的西北面,地理座標為北緯20°55'、東經109°12',東與擔水灣隔山相距約0.5千米。因該灣沿壁有一洞口,形似爐灶門,故名。灣口向西北,岸線長約0.4千米,沿岸由板塊狀岩礁組成,坡度陡峭;口寬內窄,略呈喇叭形,水域面積0.012平方千米,屬天然小港灣。水深7~14米,底層為石質。年平均水温24.55℃,平均鹽度32.0。潮流以全日潮為主,平均潮差2.13米。附近海域產中國槍烏賊(魷魚)、石斑魚等。灣內建有簡便碼頭一座。既可停泊船隻,又是登島及下海作業通道。 [2] 

斜陽島婆灣

婆灣位於斜陽島的南面,地理座標為北緯20°54'、東經109°12',西與深水灣隔山相距約0.25千米。因該灣沿岸坡度較大,又名坡灣,後因島上羣眾多講雷州語,坡與“婆”諧音,故稱今名。灣口向東南,岸線長約0.4千米,沿岸由板塊狀岩礁組成,坡度陡峭,水深流急,水深5~10米,底層為石質。口寬內窄,略呈半月形,水域面積0.01平方千米,屬天然小港灣。年平均水温24.55℃,平均潮差2.13米。周圍水域海藻多,為魚卵孵化的好場所,海產有中國槍烏賊(魷魚)、石斑魚等。灣內建有簡便碼頭一座,既可停泊船隻,又是登島及下海作業通道。 [2] 

斜陽島深水灣

深水灣位於斜陽島的南面,東與婆灣隔山相距約0.25千米,地理座標為北緯20°54'、東經109°12'。因灣內水深,故名。灣口向西南,呈弧形,岸線長約04千米,面積0.01平方千米,底層為石質,屬天然小港灣。年平均水温24.55℃,平均鹽度32.0。潮流以全日潮為主,平均潮差2.13米。附近海域產中國槍烏賊(魷魚)、石斑魚等。 [2] 

斜陽島風景名勝

  • 羊咩嶺
羊咩嶺位於斜陽島西部,海拔140.4米,為北海市最高峯。登嶺有棧道可通,山路崎嶇險峻,嶺上有“羊咩”洞,曾是廣東遂溪農民自衞軍武裝鬥爭時的駐地。 [2] 
  • 羊咩洞
羊咩洞位於海島西北岸的羊咩嶺下。臨海火山岩絕壁下,無路可通的海蝕洞高約8米,寬約10米,深10餘米,可容納200餘人。太陽可直射洞底,洞內小樹青草繁盛,洞底有路通往大海。漲潮時,海水泡過洞口;退潮後,洞口全貌方顯。民國十六年—民國二十二年(1927—1933年),該地曾作為中國共產黨南路特別委員會領導的廣東省遂溪縣農民自衞軍與國民黨反動民團周旋的營地。 [2] 
  • 逍遙台
逍遙台位於海島東南部的婆灣碼頭附近。 [2] 
  • 天涯路
天涯路位於海島的西北部,是一條自灶門灣直抵島中心的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 [2] 
  • 仙人秘洞
仙人秘洞位於斜陽島的東岸。洞外有一約長100米、寬30米的海蝕平台,可近觀海上風光。洞深30米,在洞的盡頭一處高約5米的台階之上有一龕洞,龕裏供奉觀音菩薩,斜陽人常來此祭拜。 [2] 

斜陽島地方特產

斜陽島,主要農產品有玉米、木薯、紅薯、甘蔗、花生、蔬菜,水果有木菠蘿、木瓜、龍眼和芒果,家畜有羊、牛等,家禽有雞、鴨等。
斜陽島周邊海域盛產石斑魚、金線魚、魷魚、墨魚、對蝦、海蔘等優質海產品。一年四季均有捕撈,主要賣給從潿洲島和北海來的漁販。 [2] 
斜陽島 斜陽島
參考資料
  • 1.    斜陽島上的浴血堅守  .湛江晚報[引用日期2017-03-23]
  • 2.    《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中國海島志·廣西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2:115-139.
  • 3.    斜陽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引用日期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