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斜萼草

鎖定
斜萼草(Loxocalyx urticifolius Hemsl.)多年生草本。莖高約1米,鈍四稜形,分枝,近無毛或疏被微柔毛。
中文名
斜萼草
拉丁學名
Loxocalyx urticifolius Hems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2] 
唇形科
斜萼草屬
斜萼草

斜萼草形態特徵

整體
斜萼草
斜萼草(5張)
草本,從纖細簇生的鬚根生出。
莖葉
斜萼草
斜萼草(8張)
莖直立,高1-1.3米,鈍四稜形,具槽,多分枝,分枝細弱,具花,莖、枝近無毛或疏被微柔毛。 [3] 
葉寬卵圓形或心狀卵圓形,在花枝上的苞葉有時呈披針形,長4.5-12釐米,寬2-7釐米,先端長漸尖,頂端一齒極伸長,基部楔形、圓形、截形至心形,邊緣為粗大的鋸齒狀牙齒,膜質,上面綠色,疏被短刺毛,下面淡綠色,極疏被短刺毛,明顯的具細點,側脈2-4對,兩面明顯,下面尤為突出,其間細脈網結,葉柄長1-6釐米,纖細,疏被微柔毛或近於無毛。
輪傘花序有時在每葉腋內為單花,但常具3-6花;小苞片鑽形,長約2毫米;花梗短,長不及1毫米。
花萼長1-1.5釐米,管狀,外面在脈上有細刺毛,餘部有細點而近於無毛,內面無毛,脈8,後3齒2居間脈消失,顯著,齒5,比萼筒短,長三角形或卵圓形,二唇狀,前2齒靠合,比後3齒長,後3齒近等大,齒端為刺尖。
花冠玫瑰紅、紫或深紫至暗紅色,長約1.5(2)釐米,外微被細柔毛,內面近基部處有微柔毛環,其上疏被粃鱗,冠筒細管狀,向上伸展,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狀橢圓形,長約5毫米,全緣,下唇開張,3裂,中裂片稍大,長圓形,先端微缺,側裂片近圓形。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前對較長,均插生於花冠喉部,花絲扁平,被微柔毛,花葯卵圓形,二室,室極叉開。
花柱細長,略伸出於上唇,頂端相等2淺裂。花盤平頂,果時伸長。
小堅果卵狀三稜形,腹面具稜,慄褐色。
花果期
花期7-8月,果期9月。

斜萼草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溝谷中,潮濕處,海拔1200-2700米。

斜萼草分佈範圍

湖北,四川,貴州,雲南東北部,陝西南部,甘肅東部,河南西部及河北西南部;模式標本採自湖北興山、房縣及四川巫山。

斜萼草植物名錄

門拉丁名
Angiosperms
綱拉丁名
Dicotyledons
科拉丁名
Labiatae
科號
211
種拉丁名
Loxocalyx urticifolius Hemsl.
種中文名
斜萼草 [1] 
引種地點
陝西留壩
引種時間
20041026
引種號
49078
引種材料
鑑定人
鄭重
Id
2729
栽培地點
引種過渡圃
引種數量
3株苗
栽培方式
盆栽
生長性狀
草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