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斜江

鎖定
斜江,也稱斜江河,長江支流岷江右岸支流南河的支流。發源於大邑縣境內邛崍山脈雄黃岩東麓,主流三岔河經龍王廟、八角台、魯店子,再經大邑縣城關晉源鎮和蘇家、安仁、唐場、邛崍市高埂、羊安兩街道(原冉義、泉水、安仁、牟禮、羊安等鄉鎮),於羊安合江寺注入南河。幹流河長78.4公里,平均比降3.5‰,流域面積821平方公里。 [1] 
斜江支流密佈,呈樹枝狀,主要支流有太平河、龍泉河(蔡家溝)、陳家河、毛家溝、粗石河(敦義河)、青霞河、東河、小南河等。
斜江水源充沛,是大邑、邛崍兩地的灌溉水源。其中下游流域是成都市西部的農業區,在斜江上引水的中型渠堰有聯合堰、永濟堰、三輪堰、黃沙堰、湯堰等。建國後也建設了一些水庫攔蓄洪水。 [1] 
中文名
斜江
別    名
斜江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右岸支流南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西部
流經地區
大邑縣、邛崍市
發源地
大邑縣境內邛崍山脈雄黃岩東麓斜源鎮北紅巖山龍洞子
主要支流
粗石河(敦義河)
乾溪河
小南河
河    長
78.4 km
流域面積
821 km²
平均流量
7.1 m³/s
河    口
邛崍市羊安街道合江寺

斜江名稱由來

《邛州直隸州志》載:“其源二,一出灌口粗石河,合大邑官渡河;一出大邑鶴鳴山,委曲斜流數十里經州東,故名斜江”。 [2] 

斜江幹流概況

斜江大邑段

斜江干流走向及水系分佈 斜江干流走向及水系分佈
斜江,發源於邛崍山脈雄黃岩東麓,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斜源鎮境北紅巖山龍洞子 [3]  ,《邛崍縣誌》稱大邑縣山區太平鄉(此鄉建置已撤,位置不確)金剛山 [2]  ,其水南流,受梯子巖、煉焦坪之水,至神仙橋折而東流,受瓦子坪之水至太平場,納觀音坪、許家溝、九龍溝、孫家坡水東流經三元場、蕭河壩,於金陵寺受黃河之水,流至鶴鳴山,稱西澗。大支流源於霧山鄉境北紅巖山觀音巖老頂,水出經王爺廟、蝦子口,至興隆場名三岔河與霧山水匯流,經接待堂、茅草坡、土地坎至鶴鳴山稱東澗。東西兩澗在鶴鳴山三官廟匯流,水量增大,河道增寬,經鶴鳴鄉的勝會寺、奔河灣和灌口場、旋灘子,至悦來鎮兩合水受大溪河水,又東流經悦來鎮葛藤堰和鳳凰鄉楊河壩、鳳凰村,至晉原鎮西南流,經斜江、五龍、蘇家3鄉境,在蓮花墩受粗石河水,在蘇家場受乾溪河水,再下經永濟堰和安仁鎮蘆灰窯、唐場,在但瓦窯出縣境。 [3] 
斜江河在大邑縣境主河道長66公里,流域面積26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9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869億立方米,水能藴藏量71萬千瓦。 [3] 

斜江邛崍段

斜江經大邑唐鎮入邛崍市(原邛崍縣)傅庵鄉(已併入高埂街道)境,經高埂街道(鎮),至羊安街道(鎮)合江寺南1000米處黃塔(有資料稱戴林渡 [4]  )注入南河。邛崍市境內河段長23.4公里,流域面積194平方公里。河牀寬200~300米之間,沙礫底,沙泥岸,兩岸平沙一片,灣多灘多,水流紊亂,沖刷嚴重,河道變化大。 [2] 
《邛崍縣誌(第一輪)》載:河全長81.4公里,流域面積821平方公里。 [2]  《成都市水利志》載:幹流河長78.4公里,平均比降3.5‰,流域面積821平方公里。 [1]  。又有資料稱河長82公里,流域面積85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為20.0立方米/秒。 [4] 
斜江上源大邑縣斜源鎮斜源村段 斜江上源大邑縣斜源鎮斜源村段
斜江上源大邑縣斜源鎮段 斜江上源大邑縣斜源鎮段
大邑縣城郊段 大邑縣城郊段
邛崍市高埂街道段 邛崍市高埂街道段

斜江水文特徵

據大邑水文站1956~1994年(1968~1976年無實測資料)實測資料統計分析,斜江年平均流量6.8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15億立方米,徑流深814毫米;最大年平均流量9.83立方米/秒,最大年徑流量3.11億立方米(1987);最小年平均流量3.98立方米/秒,最小年徑流量1.26億立方米(1965),年平均流量最大最小值較差2.47倍;實測最大洪峯流量1040立方米/秒(1978),最枯流量為零,斜江斷流(1956)。 [1] 
下游《邛崍縣誌》稱,斜江多年平均流量7.1立方米/秒,最枯月平均流量0.723立方米/秒,歷史上最大洪峯量1820立方米/秒。縣境河段長23.4公里,河寬200~300米之間,比降1.4‰。 [5] 

斜江主要支流

乾溪河,源於崇慶縣青山堰水,於青霞鄉分水嶺流入縣境,後匯各溪流經龍鳳場、里仁場、鎮東場等地,在蘇家場匯入斜江河。此河在縣境內主河道長21公里。倒馬坎至蘇場橋河段為大邑、崇慶兩縣界河。 [3] 
粗石河,源於斜源鄉飛鳳山後天宮堂,名楊溝。經聯和水庫,至兩合水納火夾溝水,至豐收水庫納劉溝水,流至觀音堂納傅家溝水,至江水碾納羅溝水,向東南流,經敦義鄉金洞子水庫、燈籠場,至斜江鄉蓮花墩匯入斜江河。粗石河全長12.35公里。 [3] 
逩江河,是大邑、邛崍兩縣平壩地區泄水排洪河道,源於大邑縣山麓,從高山鄉入邛崍前進鄉(已併入臨邛街道)境,向東南流入高埂鄉後稱小南河,再經牟禮鄉(已併入羊安街道)郭河壩注入斜江。 [2] 

斜江治理開發

斜江是排灌兼用的河流,歷史上有水運之利。1957年前,船筏可通大邑縣城,後被陸運所代。又,高埂場以上,河道坦淺彎曲,排泄不暢,形成大片漬澇地。逢大邑區間暴雨,流域鄉村常內澇成災。本河有排灌之用,無水運之利。 [2] 

斜江舊有渠堰

民國時期,在斜江河取水的渠堰有75道,鳳凰村以上為斜江河上游丘陵區,渠堰58道;風凰村以下為斜江河下游平壩區,渠堰17道。永濟堰是斜江河最大的堰,主幹渠長約10公里,分支12座半堰,灌邛、大兩縣農田2萬餘畝。分支即均、楊、餘、周、高、傅、八三、上門、下門、四河子、夫子、何堰,再加伍、曹兩水碾為半堰。解放後,1951年統計,上游58道渠堰,灌面14545畝;下游17道,灌面49505畝。1955年,三合堰建成,平壩區便廢除16個堰,留存永濟堰,廢除的鐵樁和新堰併入永濟堰。1956年,堰口設進水節制閘,並疏通渠道,增大引水量,於是灌面擴大為32929畝。 [6] 

斜江改造渠堰

千功一支渠,此渠屬外江灌區渠系。堰口在崇慶縣西江橋下首,渠道穿公路至李板橋,分兩支,左是二支渠,右是一支渠。一支渠引水流量為5立方米/秒,流經崇慶隆興、燎原後,入大邑安仁,尾水落入斜江河。支渠全長121公里,大邑境內44公里,分出斗渠8條,灌溉安仁農田13278畝,董場509畝,合計13787畝。 [7] 
千功二支渠,此渠屬外江灌區渠系。在崇慶縣李板橋與千功一支渠分流後,經崇慶西江、集賢、中和,入大邑董場,經安仁、唐場,至三輪堰口,尾水落入斜江河。引水流量為6立方米/秒。渠道全長153公里,大邑境內58公里,分斗渠9條,灌溉龍鳳農田4893畝,董場16296畝,安仁4596畝,唐場7803畝,蔡場6473畝,合計40061畝。 [7] 
石頭支渠,此渠屬外江灌區渠系。堰口在崇慶牛皮場,流經集賢,入大邑,流經龍鳳、董場、蔡場、韓場、唐場,入邛崍,經傅庵、冉義後,尾水落入斜江河。引水流量為6立方米/秒,渠道全長161公里,大邑境內105公里,分斗渠8條,灌溉蔡場農田17184畝,韓場13227畝,沙渠12262畝,龍風9840畝,董場442畝,唐場20畝,合計52975畝。 [7] 
永濟堰,此堰屬民堰灌區渠系。渠首原在斜江河右岸彎道處,1978年將渠首延伸,縣境內新築河堤,建成雙孔進水閘和單孔衝沙閘,從元興曾石橋起水,經元興、上安入邛崍太平。乾渠在大邑境內長94公里。一至六支渠灌溉元興農田8515畝,上安21514畝,唐場8172畝,安仁59畝,合計38260畝。 [7] 
聯合堰,此堰屬民堰灌區渠系。1971年冬渠系改造中,蘇家、元興、三岔共同新建聯合堰,次年竣工。此堰前身為馬流堰,渠首在五龍華樂寺,引斜江河水。渠道經五龍、蘇家、元興、三岔、高山,尾水落入永濟堰,全長127.公里,主幹渠長73.公里,有支渠9條,一至四支渠為主灌區,灌溉蘇家農田4791畝,元興7495畝、三岔3247畝、五龍11畝,共計15544畝。五至九支渠是提供餘水以補給水源的灌區,仍屬三合堰灌區,不屬民堰範圍,灌溉元興農田3004畝、三岔3088畝、高山4607畝及省石油局農場166畝(後交縣),共計10865畝。 [7] 

斜江新建渠堰

英雄堰,解放後,丘陵區除原有渠堰外,先後興修了一些引水工程。英雄堰的堰口在鶴鳴鄉金陵寺,1957年11月動工,次年6月主幹渠通水,1969年完成配套工程。此堰引斜江河水,經唐灣,穿大雙公路,繞行鶴鳴、悦來境內山腰,尾水落入寧江水庫。引水流量為1立方米/秒,乾渠全長15公里,灌溉鶴鳴農田965畝、悦來農田2028畝(包括寧江、紅旗水庫在內),共計2993畝。全部工程共投工12萬個。國家補助305萬元,其餘自籌。 [8] 
羣英堰,是龍泉公社黃泥、太平、水鴨大隊共同修建的,1965年10月動工,1972年3月竣工。此堰起水於西廓大隊幹巖子,橫切桐子、黃土、烏木三堰,尾水落入水鴨水庫。渠長6公里,灌溉面積1040畝,其中水田455畝,旱地585畝。修建時投勞45萬個。總投資約23.萬元,其中國家補助055萬元,自籌1.75萬元。 [8] 
龍江堰,是鶴鳴公社合江大隊修建的,1974年8月動工,12月竣工。堰口在斜源公社柑子坡,引斜江河水至不開門,經倒虹管跨斜江河及大雙公路,穿撐腰巖等7個隧洞,鑿巖開渠至馬鞍山。尾水落入七一水庫,渠長8公里,灌溉面積為15075畝,其中水田171畝,旱地噴灌13365.畝。此堰修建時投勞4萬餘個,國家補助081萬元。 [8] 

斜江下游河堰

三輪堰,屬灌面萬畝以上的中型渠堰,在斜江河左岸三河場上首取水。此堰修建較早,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邛州志》即有記載。此堰水源最枯流量0.72立方米/秒,設計流量3.5立方米/秒。至1985年,乾渠長3.16公里,支渠4條21.94公里,斗渠8條15.01公里,灌溉傅庵、冉義、羊安3鄉農田1.48萬畝,其中地0.02萬畝。 [9] 
黃沙堰,始建於清嘉慶前,原名菱塘堰。渠首在大邑縣唐場下場口斜江右岸,原為竹籠扎堰,敞口進水。1970年渠改時,渠線移至高橋下側穿川藏路,到小南河的餘河灣處建溢洪湃。此堰設計流量5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7立方米/秒。渠首閘底高程487.33米。乾渠長10.15公里,支渠4條16公里,斗渠10條20.59公里。灌溉傅庵、冉義、泉水、高埂鄉農耕地13793畝,其中田13779畝,地14畝。 [9] 
湯堰,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以前。系跨縣渠堰,從斜江河左岸取水。渠首位於冉義鄉喻河壩。1961年渠首上移,降為無壩引水。此堰水源最枯流量0.723立方米/秒,設計過水流量4立方米/秒。乾渠長5.5公里,支渠3條,長11.09公里,灌溉羊安農田0.81萬畝(其中地0.02萬畝),新津縣鐵溪公社農田0.41萬畝,共1.22萬畝。屬灌溉萬畝以上中型渠堰。 [9] 
永濟堰,渠首在大邑縣元興鄉新石村曾石橋斜江右岸。乾渠經元興、上安、高埂、前進鄉至固驛鎮,全長12.57公里,邛崍境內3.17公里。邛崍、大邑共同管理使用。原灌大邑3萬餘畝,邛崍1.27萬畝。1970年,渠系改造時,兩縣重新佈置渠系。1985年灌本縣付安、冉義、高埂、前進鄉農耕地15948畝,其中田15852畝,地96畝。 [9] 

斜江水庫工程

金陽水庫,庫在金星鄉金羊村境內,1965年9月動工,1969年12月竣工,是斜江河支流大溪河上的一座防洪、灌溉並重的水利工程。集雨面積47平方公里,總庫容282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5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8000畝,有效灌溉面積2400畝。大壩為均質土壩,高34米,頂長160米,體積25萬立方米。最大放水能力為19立方米/秒。左右引水乾渠共長19.5公里,支渠長3.5公里。 [10] 
金洞子水庫,庫在敦義鄉金洞子出口處,引蓄粗石河水。1965年10月動工,1969年5月竣工,是河流型水庫,回水長5.5公里。集雨面積53.15平方公里,總庫容246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15萬立方米。設計改善都江堰尾水灌面6038畝,實際為8000畝。此庫主體工程為攔河閘,是混凝土平板射水溢流閘墩壩。壩頂長105米,最大壩高174米。總泄洪量614立方米/秒。放水暗渠長07.公里,主幹渠長409.公里,支渠長6.61公里。 [10] 
豐收水庫,庫在粗石河上游盤龍堰地,攔蓄粗石河水,1971年10月動工,1974年4月竣工。集雨面積198平方公里,總庫容874萬立方米,有效庫容634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800畝,有效灌溉面積600畝。大壩為均質土壩,高22米。最大放水量為566.立方米/秒。 [10] 
七一水庫,庫在鶴鳴鄉永和村粗石河支流上,1971年12月動工,1975年12月竣工。集雨面積328.平方公里,總庫容609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4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500畝,有效灌溉面積230畝。大壩為均質土壩,高17米,長80米,頂寬4米。最大放水量為05.立方米/秒,最大泄洪量為244.立方米/秒。引水渠長5公里。 [10] 

斜江河道治理

光緒年間,大邑縣唐場人集資在場附近用卵石漿砌修築了一條長約250米的防洪堤。民國時期,唐場垮河壩修築了一條防洪土堤,長約500米。兩處工程都在民國23年被洪水沖毀。28年,二十四軍1個營在萬河壩抽挖河心,長約500米,試圖把水理正,以減輕洪害,結果洪水一來,工程被毀。 [11] 
解放後,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邑縣上貫徹灌溉與防洪並重的方針,採取分濠走水,放寬河面,退守老岸,護岸築堤,適當挖河的治理方案,每年冬季,選擇險段抽挖河槽,輸通河道,安放竹籠,修築魚嘴河堤。工程多為臨時性的,需年年養護。 [11] 
1971年,斜江河開始進行漿砌護岸工程建設,首先在西橋下左岸做漿砌護岸330米。1972至1973年共完成漿砌護岸3077米,1974至1975年共完成6491米。1975年冬,縣裏採取裁彎取直,新挖河牀的方法開始改造斜江河西門大橋至唐場白糖房段,動員城關、上安、高山等23個社、鎮參加施工建設。1977年,工程完工,新挖河牀2000米,新作漿砌護岸6169米,修復加固堤岸5833米。 [11] 
1981年冬,縣裏開始治理位於原五龍公社斜江大隊境內的王灘。1982年,第一期工程完工,裁彎取直後的河道長850米,佔地110畝,當年還耕80畝。這次治理工程分三期進行,至1985年1月工程全部完成。共計新挖河牀1550米,漿砌護岸1492米,堆沙堤1500米。斜江河應治理河堤全長為4462.公里,至1985年已完成漿砌護岸2255.公里,臨時沙堤、鉛絲籠和竹籠護岸10.83公里。 [11] 
下游邛崍,在耕牛冉義鄉顏河壩、冉義場、王河壩、東河出口、汪堰沱,泉水鄉袁壩、打靶場,共建四級堤防工程7處。左岸3971米,右岸3955米,總長7926米。其中安全超高不夠的危險工段1552米,堤埂實際超高只0.5~0.74米。尚有部分工段堤身單薄,基礎淺,急待加寬加固。已建堤防工程,保護了冉義場、永安場和國道線的羊安大橋,保護了農耕地7830畝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易被洪水包圍的羊安仁和場地區建築救生台一處,面積350平方米。利用河灘已建漁池l43.1畝,尚有宜漁面積263畝、宜林面積89畝待開發。各堤防工程,於1977~1982年先後修建。 [12] 
參考資料
  • 1.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6-27
  • 2.    邛崍縣誌編纂委員會.邛崍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23-124
  • 3.    大邑縣誌編纂委員會.大邑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28-129
  • 4.    楊武能,邱沛篁.成都大詞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年:164
  • 5.    邛崍縣誌編纂委員會.邛崍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392
  • 6.    大邑縣誌編纂委員會.大邑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67
  • 7.    大邑縣誌編纂委員會.大邑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69-371
  • 8.    大邑縣誌編纂委員會.大邑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73
  • 9.    邛崍縣誌編纂委員會.邛崍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380-382
  • 10.    大邑縣誌編纂委員會.大邑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75-377
  • 11.    大邑縣誌編纂委員會.大邑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82
  • 12.    邛崍縣誌編纂委員會.邛崍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39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