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料甸林場

鎖定
料甸林場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東北部,場址距市區10公里,隸屬於阿城區國有林場管理局。地理位置為東經127°3′39″-127°13′39″,北緯45°34′22″-45°42′4″。南與紅星林場相連,東與賓縣、賓西實驗林場隔蜚克圖河相望,西部、北部與料甸滿族鄉、蜚克圖鎮農業區相連,行政區劃隸屬阿城區料甸滿族鄉和蜚克圖鎮管轄。
中文名
料甸林場
山    脈
地處張廣才嶺北段
水    系
均為松花江支流水系
氣    候
屬中温帶大陸季風氣候

料甸林場自然地理概況

料甸林場山脈

林場地處張廣才嶺北段。整個地勢南高北低,地勢起伏較緩,海拔高度160米——250米,平均坡度12度。

料甸林場水系

均為松花江支流水系,最大的支流為松花江一級支流——蜚克圖河,松花江二級支流——海溝河,兩河流位於林場的東部和西部。

料甸林場氣候

屬中温帶大陸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夏季温和多雨,最高氣温35℃,最低氣温-35℃,平均氣温2.3℃,年降雨量500毫米——700毫米,無霜期130天左右,年日照時數2570小時,有效積温2800℃。

料甸林場土壤

以森林暗棕壤為主,土壤А層厚度15釐米——25釐米。

料甸林場植被

屬於長白山植物區系。主要喬木樹種有紅松、黃菠蘿、水曲柳、胡桃楸、椴樹、柞樹、榆樹、色樹、白樺、楊樹等,灌木和藤本植物有刺五加、白榛杆、山裏紅、白丁香、五味子等,草本植物有苔草、地榆、鈴蘭、木賊、舞鶴草等。其中,中草藥有五味子、平貝、刺五加、串地龍等;菌類有元蘑、榛蘑等。

料甸林場野生動物

主要有兔、狼、狐狸、山雞、飛龍等多種動物。

料甸林場社會經濟情況

現有職工27人,其中技術人員4人。固定資產30萬元。林場交通方便,北有哈同公路,西有西沈公路,鄉村公路輻射全區,組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公路網密度26.7米/公頃。

料甸林場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3027公頃,林業用地面積2915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2599公頃,林木總蓄積11745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163公頃,苗圃3公頃,無林地150公頃,非林業用地112公頃。森林覆蓋率85.9%。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884公頃,立木蓄積18350立方米;人工林1717公頃,立木蓄積99100立方米。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總面積2912公頃,佔林業用地的99.9%。其中區劃界定重點公益林面積1309公頃,佔林業用地44.9%;區劃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積1630公頃,佔林業用地55%。區劃商品林總面積3公頃,佔林業用地面積0.1%。

料甸林場林場建設情況

林場始建於1963年,建場以來,累計為國家生產木材35000立方米。現年生產木材300立方米,累計封山育林3000公頃,經更新造林形成的人工林達3500公頃;每年育苗25公頃,產成苗200萬株,品種有落葉松、樟子松、水曲柳、銀中楊、無絮垂柳、雲杉、丁香、紅玫瑰、黃玫瑰、榆葉梅等各種觀賞、綠化樹木。
有面積為20公頃的觀賞、綠化苗木繁育基地,種植了水臘、錦帶、榆葉梅、小葉丁香、紅玫瑰、黃玫瑰、景天、藍夢等適合當地氣候的觀賞、綠化樹種,每年為哈爾濱市、阿城區及301國道提供大量觀賞、綠化苗木,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林場創造經濟效益30萬元。有提子大苗温室1棟,佔地1畝;培育提子幼苗的大棚3棟。每年可為市場提供優質提子葡萄1000公斤,提供提子葡萄幼苗5萬株,每年可為林場創造利潤15萬元。引進了優良楊樹品種,如銀中楊、擬Х三海關楊、伊林楊、森苑香楊等。種植面積100畝地,創利潤20萬元。

料甸林場發展項目

培育觀賞、綠化樹木,大量繁育適應當地氣候的優質綠化苗木。
林場場長:戈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