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斗門村

(浙江省餘姚市馬渚鎮斗門村)

鎖定
斗門村是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馬渚鎮下轄村,位於馬渚鎮的東大門,東接餘姚陽明街道,南連瑤街弄村,西至廟前村,北接馬漕頭村,同時也是馬渚鎮建設新農村示範基地。
中文名
斗門村
所屬地區
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馬渚鎮下轄村
地理位置
位於馬渚鎮的東大門
重點項目
“四化工程”建設

斗門村歷史沿革

斗門是馬渚鎮的一個行政村,1992年撤區擴鎮並鄉之前屬馬渚區斗門鄉。斗門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藴。據1987年《餘姚市地名志》記載:“光緒《餘姚縣誌》‘陡亹(mén)壩在燭溪鄉,邑西二十五里,明嘉靖間修建,後廢,清同治二年重建。’習寫斗門堰,村以堰名。”地名是一種文化傳承,從陡亹到斗門,傳承了近千年斗門水利交通設施變遷和地名文化的歷史。 [1] 

斗門村基本村情

斗門村位於馬渚鎮的東大門,東接餘姚陽明街道,南連瑤街弄村,西至廟前村,北接馬漕頭村,同時也是馬渚鎮建設新農村示範基地。
為加快斗門中心村建設,拓展村鎮規劃,完善馬渚鎮路網設施,2009年4月,斗門村三委會通過徵求黨員幹部、村民代表的意見,研究起草了《關於實施斗門村街路江道路南延工程的請示》上報馬渚鎮政府。請示很快得到了鎮領導的批示,鎮政府對本工程給予很大的肯定。牛年初始,斗門村黨總支書記胡鶴鳴同志,召開了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向大會彙報了本次工程的實施方案,代表們紛紛表示贊同,認為這是惠及斗門村的好工程。最後大會表決通過了《關於街路江延伸到菁江渡村、瑤街弄村道路拓寬工程的決議》,代表們在決議書上簽字。 [2] 

斗門村古水利工程

西晉時,會稽內史賀循主持開挖了浙東運河,溝通曹娥江和姚江水系。作為浙東運河的一段,在斗門西邊挖掘了一條連接姚江和馬渚中河的河道——賀墅江。
到了宋代,迎來了第二次人口向南方大遷徙。馬渚中河、賀墅江兩岸的村落逐漸多了起來,大批農田得到了開墾。由於姚江是條潮汐河,兩岸農田常年受鹹水的侵入,加上頻繁洪澇災害,馬渚百姓守着萬畝沃土,卻難以填飽飢肚。還有賀墅堰春築秋放也難以適應水上交通的需求,於是斗門附近九鄉十八村的民眾要求在馬渚中河與姚江交匯處建造一項水利交通設施的呼聲日益強烈。在當時官員的主導下,請來了工匠,劈山造閘,在斗門山北側,開鑿了三個岩石斷面,並挖掘部分農田,終於建起了體現了古人智慧,至今仍令人歎為觀止的水利交通設施——陡亹。
“陡亹”是古代的水利交通設施。據南宋《嘉泰會稽志》記載,會稽有陡亹十多處,位於馬渚中河與姚江交匯處的陡亹就是其中之一。馬渚的“陡亹”由賀墅堰、菁江堰和斗門堰等組成,尤以斗門堰為主體。三個堰築成後,使馬渚中河和賀墅江的水位得到了提高。它不僅阻止了姚江鹹水的侵入,又積蓄了上流的大量淡水,使馬渚中河兩岸的萬畝良田得到了有效灌溉,大大改善了當地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馬渚斗門堰的主體工程是這樣構成的:泄洪、調蓄、清淤方面,在斗門山的北側,連着斗門堰,建有三孔淨寬6米抽板式水閘。水閘的基礎與河底的平面持平,而且是利用斗門山堅固的岩石、在其岩石上一鑿鑿地開鑿而成的。這樣在岩石基礎上建造的水利設施,保證了它的安全牢固。同時在水陸交通航行方面,為了便於航船拉縴,在斗門山腳下,河道南側建有2米寬的纖(官)道。為了南北溝通,連接北側的官道,在水閘上建有2米寬的石板便橋,向北又建有3米長的斗門堰。而且在其上方設有一塊5米長的活動跳板,供斗門堰被水淹沒時之用;旱時,斗門堰不溢流,堰便成為陸行通道,則棄用跳板。再向北,在航道上方建有橋面2米寬的石拱橋,拱橋跨度4米,淨高5米,水上船隻可在橋下通過。在石拱橋上流15米處又建有一條長10米、上寬6米的梯形石壩,在石壩斜坡面中間有一條寬2米、凹陷一定深度的通道。通道上堆有一層厚厚的泥土,泥土一般調節到與上流水平面平,便於船隻經過通道時滑行、減壓。下流大的船翻過石壩到上流行駛時,需要拖拔車壩。因此,在石壩兩側的陸地上安裝兩個壩筒,以幫助船隻拖拔車壩之用。小的船可在斗門堰上自行拖到上流行駛。另外,在斗門堰與石拱橋之間還有一個底寬10米、長50多米成三角形的魚嘴,三邊砌石,起到導流和安放壩筒的作用。“陡亹”這個水利交通建成後,為了便於河道上下流的貨物交易,繁榮市面,在靠近斗門山的山腳下建有碼頭。“陡亹”建成,造福百姓。當時有錢、施、毛三姓居民在附近定居下來,漸成集市。這就有了“陡亹”這個地名。
1952年,因鋼筋混泥土得到廣泛應用,故撤除水閘、石板便橋、堰,改建為三孔淨寬7.5米愛國增產閘,但仍保留拖拔車壩的石壩等。
1965年,根據國家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有關通知精神,陡亹被改稱陡門。隨着漢字的簡化、書寫交流的方便,陡亹改寫成陡門或斗門的多了起來。 [1] 

斗門村新農村建設

自2005年起,斗門村三委會不斷加大“四化工程”建設的投入,三年來,累計投入資金535餘萬元:
斗門村 斗門村
一是實施硬化工程。累計投入500餘萬元,對全村的所有道路進行硬化,實現全村道路硬化率100%。
二是實施亮化工程。投入資金16餘萬元,對我村的電力線路進行改造。增裝路燈350餘盞,實現了各自然村的道路亮化,路燈安裝率100%,方便了村民的夜間出行。
三是實施綠化工程。在以“生態富村”的發展戰略中,按照規劃部署,將投入100餘萬元逐步對全村所有道路兩旁、河道岸邊、村內空餘雜地進行了綠化植樹,使全村的綠化覆蓋率達到了25%。
四是實施淨化工程。對90%以上主要河道(溪道)進行砌坎,累計砌坎1716立方米。建立河道保潔長效機制;在主要道路、河道及公共場所兩邊設置有佈局合理、整潔美觀的垃圾箱或果殼箱,無敞口式垃圾箱;在全面消除糞缸的基礎上,村莊內建有25只佈局合理的無害化公廁,公廁內外整潔無積水積塵,無亂塗寫、亂張貼,設施完好無損,三格式無害化户廁達100%;組建了一支保潔員31人的衞生管理保潔隊伍,明確責任,分組包乾,落實報酬,並建立考核制度,每年簽訂“環境衞生長效保潔責任制”,採取村民檢舉、各片自查、全村互查、村委和評議會評議,對工作好的保潔員進行表揚和獎勵;建立垃圾中轉站3個,每户發放1只塑料垃圾桶,實行垃圾袋裝化和筒裝化,垃圾做到日產日清,集中處理;每年開展一年兩次的“滅四害”工作,嚴格控制“四害”密度。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