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斗笠縣令

鎖定
《斗笠縣令》是由鄭州市豫劇院創作的歷史豫劇劇目。
該劇脱胎於鄭州市豫劇院2003年創作的《曹公外傳》,講述清道光年間曹謹由福建閩縣調任台灣省鳳山縣令,赴任後勤政愛民,造福當地百姓,寧可丟“烏紗帽”也要為當地修壩引水的感人故事 [1]  。2011年7月29日晚,《斗笠縣令》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首演 [2] 
中文名
斗笠縣令
類    型
豫劇
創作單位
鄭州市豫劇院
導    演
李利宏
編    劇
羅懷臻
姚金成

斗笠縣令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6張)
清道光十七年春,中原懷慶府曹謹奉旨跨海赴任台灣鳳山縣知縣。時鳳山連年大旱,加之縣政敗壞,饑民多淪為盜賊。曹謹斗笠芒鞋,訪民情,察水源,在高屏溪畔結識了泰雅族名匠龍老伯。
依魯伯和徒弟讓號費了十年的心血繪製了一張引水圖。然而卻讓讓號陷入了一場冤案,成為官府逭捕的逃犯。
曹謹冒着極大的風險和壓力,親自上山,説服讓號和避禍的各族弟兄下山,“以工代賑”,促成了修圳引水工程的開工。但對讓號冤案的複查卻牽動了上司魏是太等貪官集團的神經。關鍵時刻賑糧被斷,工程陷入絕境。曹謹泣血跪求,未能求來半升米糧。在饑荒如火、民心大亂的緊迫情勢下,曹謹與夫人傾訴衷曲,不惜犧牲自己的仕途前程和身家性命,毅然決定打開南官倉,“借得官庫一倉米,救得鳳山萬民安”。與此同時,曹夫人喬裝改扮、風雨兼程,進京拜請恩師上奏案情,以辯清濁救危難。終於,貪官伏法,正義得到伸張,台灣民眾的福祉得到了保護 [1] 

斗笠縣令創作人員

斗笠縣令主創人員

職位
人員
職位
人員
導演
李利宏
編劇
羅懷臻、姚金成
唱腔設計
耿玉卿
作曲配器
汝金山
舞美設計
黃永碤
燈光設計
金長烈
服裝設計
秦文寶
化妝造型設計
艾淑雲
肢體語言設計
孫大西
道具設計
李紅超
藝術指導
虎美玲
參考資料 [3] 

斗笠縣令表演人員

劇中人
扮演者
曹謹
劉昌東
曹夫人
馬剛良
讓號
王海升
海妹
徐俊霞
依魯伯、劉公公
荊富賓
董良
王雪鵬
林興
孫飛
門官
徐連奇
參考資料 [4] 

斗笠縣令角色人物

劇中人
行當
角色介紹
曹謹
老生
河南淮慶人,調任台灣省鳳山縣令,勤政愛民造福當地民眾。
依魯伯
小生
依魯伯的徒弟,與師傅費了十年的心血繪製了一張引水圖。結果卻陷入一場冤案,成為官府追捕的“逃犯”。
曹夫人
旦角
曹謹的妻子,她喬裝改扮、風雨兼程,進京拜請恩師上奏案情。
參考資料 [1] 

斗笠縣令戲曲表現

音樂設計
《斗笠縣令》是傳統戲曲現代化、地方戲曲都市化理念的踐行者,配樂上大量使用交響樂,以求聲腔與音樂更和諧地結合在一起 [5] 
舞台美術
全劇舞美採用了台中台的結構,活動道具僅一桌、一椅、一屏風和很少的象徵性可移動硬景 [6] 
燈光設計
序幕一開始,在偌大的舞台高處一束冷色調的頂光下太監在宣旨,在其讀完隱去的同時,以同樣的燈光手法凸現出上場台口跪着接旨的一號人物曹謹。第一場啓幕時,使用了暖色調全鋪的手法,與序幕的冷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二場,曹謹夫人內唱後的上場,傳統手法一般是在幕前表演,而此劇燈光運用暗底追光手法,一直跟着演員的表演,給人以影視劇的近鏡頭感。由於演員處於從室外走向到室內的過程中,燈光所運用室內外表演區分割遞亮的手法,實際上是借鑑了傳統二幕前的表演程式 [6] 

斗笠縣令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11年
第12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大獎
《斗笠縣令》
獲獎 [5] 
河南省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優秀作品
第二屆中國豫劇節一等獎
第12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
第12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劉昌東

斗笠縣令劇目賞析

這是部很精緻的舞台作品,比如燈光、舞台等都很用心,整體感覺這齣戲比較沉穩,舞台呈現比較成功,已經具備了都市戲劇的品格 [7]  。主要角色比較出彩,次要角色也同樣精彩。總的來説,這個戲達到了“簡化、深化、強化、美化”的“四化”要求,十分成功 [2]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吳亞明評)
這齣戲從劇本到導演,包括對音樂的要求,都傳達出對傳統豫劇現代化的訴求,並且在舞台呈現上和諧地展示了出來 [7] (河南省音協常務副主席李仲黨評)
《斗笠縣令》可以看做由傳統戲曲向現代戲曲的華麗轉身,打通了一條由農村演出市場走向都市演出市場的道路 [7] (藝術評論家黃海碧評)
這個戲現實意義強,容易引起共鳴,這種共鳴更多的是對劇情和塑造的為民造福的“曹謹”的肯定。《斗笠縣令》對於清官形象的塑造也是一個突破,過去一寫到縣令都是喜劇化的小人物或者固定為丑角化的習慣臉譜,而這次則是完全文人化正劇化的表現,古今觀照相通,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8] (《文藝報》副主編高小立評)
《斗笠縣令》提煉出的“勤政為民”的中心思想和現實對照,引發很多新的聯想,實際上是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架設了堅實的思想感情橋樑。此外,舞台語言上也有意識地與現代接通 [8] (戲劇評論家劉景亮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