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斑鱵

鎖定
斑鱵,學名:Hemiramphus far (Forsskål, 1775) ,為輻鰭魚綱鶴鱵目鱵科鱵屬的一種魚類。吻細長且上頜短於下頷,眼大,體背部青黑色,腹部銀白,鱗片大但易脱落。側線上具5-6個明顯黑斑,下頷尖端為紅色。屬高級食用魚,適合油煎食用。
中文名
斑鱵
拉丁學名
Hemiramphus far (Forsskål, 1775)
外文名
Black-barred halfbeak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輻鰭魚綱
鶴鱵目
鱵科
鱵屬
斑鱵

斑鱵形態特徵

斑鱵 斑鱵
本魚體略呈長槍狀,稍側扁。吻細長且上頜短於下頷,眼大,體背部青黑色,腹部銀白,鱗片大但易脱落。側線上具5-6個明顯黑斑,下頷尖端為紅色。尾鰭深叉,體長可達45釐米。 體呈長柱狀,或側扁。上頜甚短於下頜,上頜短且為三角形,下頜一般皆延長,呈長針狀;上下頜相對部份具細齒。眼大。口小,平直。鼻孔具圓形或扇形嗅瓣。體被大圓鱗而易脱落;側線下位,近腹緣。背鰭和臀鰭相對,位於體後部;胸鰭近體上方且較延長;尾鰭分叉、截平或鈍圓形,一般下葉較長;各鰭均無硬棘。全世界共2亞科12屬,約109種(Nelson, 2006),記錄5屬13種(Shen et al., 1993;魚類數據庫, 2006)。

斑鱵生長習性態

本魚棲息於亞熱帶海域的水錶層,常棲息在水流平靜的內灣,受驚時會越出水面。屬雜食性,以藻類及浮游生物為主。繁殖期至河口產卵。
鱵科屬水錶層洄游魚類。常棲於平靜的內灣,但有不少魚種棲息於河口域及淡水區。羣遊性,有些魚種和飛魚一樣可藉着伸展的胸鰭於空中滑行。受驚時亦會躍出水面。食性多樣化,有肉食性或雜食性,大多數以漂浮的藻類及海草、浮游動物與小魚等為食。

斑鱵分佈範圍

印度-西太平洋亞熱帶海域及地中海中部,包括台灣四周海域。

斑鱵經濟利用

屬高級食用魚,適合油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