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斑節對蝦

(對蝦科對蝦屬動物)

鎖定
斑節對蝦,是十足目對蝦科對蝦屬動物。斑節對蝦體表光滑,殼稍厚,體色由十幾條棕綠色、深棕色和淺黃色組成的環狀色帶相間排列;附肢呈黃色,尾肢後部色澤鮮豔,呈鮮藍色和黃色,邊緣呈紅色;額角的尖端超過第一觸角柄的末端,額角側溝相當深,伸至頭胸甲的後緣;額角側脊較低且鈍,後脊中央溝明顯,有明顯的肝脊和額胃脊;游泳足呈淺藍色,步足和腹肢呈桃紅色。 [6] 
斑節對蝦分佈於中國沿海,日本南部、韓國菲律賓、印尼、澳大利亞泰國印度非洲東部沿岸均有分佈。喜棲息於沙泥或泥沙底質,一般白天潛底不動,傍晚食慾最強,開始頻繁的覓食活動 [7] 食性廣,既攝食動物性食物,也攝食植物性食物,養殖餌料來源廣,生長速度較快。 [8]  繁殖期較長,7月至翌年2月均為繁殖產卵期。交配一般發生在夜間進行,接着雌蝦脱皮。 [9]  雄蝦壽命一般為 1.5 年,雌蝦壽命大約2年。 [10] 
斑節對蝦個體大,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其蝦殼較厚,離水後,耐空氣能力強,適於活體運輸,利潤較高。 [11]  斑節對蝦是高蛋白質,低脂肪的水產品之一,深受人們喜愛。在中國內外市場上十分暢銷。用蝦殼提煉出的甲殼素,被廣泛應用於紡織、印染、人造纖維、造紙、醫藥、塑料工業、木材加工、調味等行業。 [12] 
中文名
斑節對蝦
拉丁學名
Penaeus monodon
別    名
鬼蝦
草蝦
花蝦
竹節蝦
金剛斑節對蝦 展開
別名
鬼蝦
草蝦
花蝦
竹節蝦
金剛斑節對蝦
斑節蝦
牛形對蝦 收起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軟甲綱
十足目
對蝦科
對蝦屬
斑節對蝦
亞    目
枝鰓亞目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Fabricius,1798

斑節對蝦動物學史

別稱來源:幼蝦期喜棲息於河口之水草及海藻叢間,因此,又稱“草蝦”。 [2] 

斑節對蝦形態特徵

斑節對蝦是對蝦屬中個體最大的一種,最大個體可達350毫米,體質量為500克,自成熟個體平均體長一般可達300-350毫米,平均體質量為350-400克。雌蝦比雄蝦大。斑節對蝦體表光順重當滑,殼稍厚。體色隨着個體大小棲息環境、佴料等因素之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捕天然海域者體色較為鮮豔,呈紅褐或淺褐色也有背部有一赤褐色縱帶者。體背上通常有9條白色橫帶明顯易見,其分佈位置如下:3條位於頭胸甲上,第2-6腹節各有1條(通常第1腹上也有一白色之部,但不呈帶狀),尾部1條。至於魚塭和池塘養成者其體色略呈暗青或深草綠色,而且上述白色帶亦不明顯。步足和游泳足則具有鮮豔之黃、藍相間顏色。未長成成蝦前,其第2觸角鞭之顏色深淺相間,長成暫趨模糊而告消失。斑節對蝦體色由暗綠、深棕和淺黃色橫斑相間排列,構成腹部鮮豔斑紋,故稱“花蝦”。腹部游泳足淺藍色,其緣毛桃紅色。第2-3顎足外肢剛毛桃紅色。額角較平直,末部較粗,稍向上彎,伸至第1觸角柄末端,上緣具7-8齒(一般為7齒),胃上刺與第1齒距離較大,約為第2-3齒距離的2倍;下緣2-3齒(一般為3齒);但也有上緣5或9齒,下緣1齒之例者,以7/3齒者較多。額角後脊伸至頭胸甲後緣附近。額角側脊較低而鈍,伸至胃上剌下方。頭胸甲具眼眶觸角溝、頸溝。額角側溝較深,伸至胃上刺下方。額角後脊中央溝明顯,但較淺而窄,斷續後伸。頭胸甲具觸角刺、肝刺胃上刺。眼眶角圓形。腹部第4節中部至第6節背面中央具縱脊。尾節稍長於第6節,末端尖,無側緣刺。 [2] 
斑節對蝦
第1對步足伸至或稍超出第2觸角柄腕末端。第3對步足最長,伸至第Ⅰ觸角柄末端,或以指節超出之。第5對步足伸至第2觸角柄第1節中部。第1對步足有基節刺和座節刺,第2對步足僅有基節刺。第1-4對步足具外肢,第5對步足無外肢。尾節兩側皆無小刺,其上之中央溝淺而不明顯。 [1] 

斑節對蝦近種區別


斑節對蝦
體量
最大個體可達350毫米,體質量為500克,自成熟個體平均體長一般可達300-350毫米,平均體質量為350-400克
最大體長230毫米,最大體質量1364克。通常130-180毫米
成體最長達23釐米
特徵
斑節對蝦和短溝對蝦(Penaeus scmisulcatus)體色和形狀比較相似。主要區別是:該種蝦的體背之橫帶較短溝對蝦明顯;第2觸角鞭成蝦則無相間之斑紋,而後者為紅白相間;以體色而言,此為二者重要區分之一。該種肝脊較粗而鈍,平直伸,而後者較細而鋭,稍向下前方斜伸(約20°角);該種第5對步足無外肢,而後者具外肢;該種第1觸角鞭較長,約為頭胸甲長的2/3,而後者較短,約為頭胸甲長的1/3。 [2] 
體面光滑甲殼薄,腹部由淺綠、淺土黃、暗棕色環帶相間排列構成鮮豔的斑紋。腹肢紫紅色、綠毛紅色、原肢前面白色。尾肢後半部為紅色及黑褐色。第1觸角鞭黑白相間。額角基部下傾
南美白對蝦甲殼較薄,體色為淺青灰色,體表帶有細小斑點;額角尖端的長度不超出第1觸角柄的第2節;額角側溝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頭胸甲較短,頭胸甲具肝刺及鰓角刺;腹部第4—6節具背脊;尾節具中央溝,但不具緣側刺
圖片
斑節對蝦 斑節對蝦
短溝對蝦 短溝對蝦
南美白對蝦 南美白對蝦

斑節對蝦棲息環境

斑節對蝦成體喜棲息於泥質或泥沙質的海底,分佈於水深為60米以淺海區,以水深20-40米的海區漁獲最高。每年7-9月,雨量充沛,河水大量流入,海水為之混濁時,於各河川入海口處,水深20米內之處捕獲量最高。斑節對蝦的仔蝦,在沿岸淺水區生活,喜大量地羣集於水生雜草中間或附着雜草上。 [2] 

斑節對蝦生活習性

斑節對蝦白天一般靜伏海足底或潛於泥沙內不動,傍晚開始活動。該種對鹽度適應範圍較廣為10-35‰。對水温的適應範圍為14-32℃。以底温22-25℃、底鹽為20-34‰範圍內漁獲量較高。斑節對蝦為廣鹽性種,對鹽度變化耐力較大,能夠在11-33‰的鹽度範圍內正常生活。生長的適宜水温為27-29℃。然而逐漸降低温度到17℃時,也能繼續保持活力,攝食和生長都良好。對離水抗耐力也很強,可以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而不致死亡,具備了活蝦出口的有利條件。斑節對蝦的食性較廣,不但攝取動物性食物,也投取植物性食物,為雜食性蝦種類,攝取動物性種類有雙殼類、單殼類、長尾類、短尾類、輪蟲幼魚;植物性食物有圓篩硅藻類等。 [2] 
斑節對蝦生長很快,蝦苗1個月體長可增長到45毫米,體質量可達0.8克,半年可達160-170毫米,體質量可達50-70克,一年體長可達240毫米,體質量達100克左右,估計15-16個月齡蝦體長可達330毫米左右,體質量約500克。斑節對蝦的生命週期一般為1-2年,個別可活更長時間。 [2] 
斑節對蝦幼體都在近岸淺水區生活,是浮游性的,但是在不同發育階段的幼體生活的水層不同:無節幼體停留在海底附近;溞狀幼體生活在海面附近;糠蝦幼體則在水體的中層活動。自溞狀幼體開始,個體逐漸向海岸移動,仔蝦期到達河口或者隨潮進入河口內部在低鹽、泥底、植物性餌料豐富的地方覓食生長。仔蝦喜歡大量集中於水生雜草中間或附着於雜草和紅樹林根部上。仔蝦的個體生長到體長25毫米以後便開日始脱離河口,轉向沿岸淺水區生活。海南省東部和廣東粵西沿岸的斑節對蝦每年的6-9月和12月至翌年1月均有幼蝦出現,在6-7月和9月中旬僅有幼蝦而無個體較大的中蝦和大蝦。 [2] 

斑節對蝦分佈範圍

分佈於非洲南部和東岸,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斯亞、泰國、澳大利亞北部、日本等。在中國分佈於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等,而海南島的東部、南部、西南部以及瓊州海峽是中國斑節對蝦主要產區。 [2] 
斑節對蝦分佈圖 斑節對蝦分佈圖

斑節對蝦繁殖方式

斑節對蝦繁殖期較長,其生殖季節為3-11月,但以7-9月為盛期,有春苗及秋苗之分,春苗當年就養成出售;至於秋苗大半供越冬之用。但是不同分佈區的親蝦,其繁殖期的先後並不完全一致,中國台灣沿岸的繁殖旺季是7-11月;海南島沿岸是8-12月;而菲律賓沿岸是11月至翌年1月。在繁殖期內親蝦的數量比較集中,因此經常在沿岸淺永區形成漁場,這一時期是捕撈對蝦的最好時機。 [2] 
中國海南島的萬寧、陵水三亞、樂東、東方市沿岸,每年9月至翌年3月為盛漁期,其中以陵水縣赤嶺灣漁場產量最高,是漁獲的優勢種。成熟期的個體,在較深水海區生活,到繁殖時又回淺水海區,產卵以後又重新回到深水海區。但雄蝦一般不跟隨產卵雌蝦到沿岸海區。成熟的雌蝦卵巢為深綠色,質量約為體質量的15%。懷卵量的多少與蝦的個體大小有關,個體越大,懷卵量越多,一般個體懷卵量30-120萬粒。親蝦產卵都在下午7時至翌日黎明4時。斑節對蝦性成熟最小體長為140毫米,性成熟的體長範圍為140-350毫米。受精卵的直徑0.24-0.32毫米,淺綠色,相當密度略大於海水,在水温27-29℃,鹽度29‰時,從受精卵至孵化出無節幼體約需20小時,但鹽度下降時,幼體孵化時間就會延長。 [2] 
斑節對蝦產卵一年有兩次,一為2-4月;一為8-12月,產卵時間長達7個月。2-4月和8-11月均有性成熟個體出現,2、3、4月性成熟個體比例分別佔25%、20%和16%,8月佔62%,9-11月分別佔36-32%,其他月份性成熟均處於Ⅰ-Ⅲ期。12月至翌年3月海南島東部海區,特別是清瀾港內,有大批幼苗出現。6-9月和12月至翌年1月均有幼蝦出現。所以,海南島東部海區一年有兩個產卵期,即2-4月和8-11月,而主要產卵期為8-11月。 [2] 

斑節對蝦養殖技術

斑節對蝦育苗技術

  • 基礎設施
  1. 室內育苗池。育苗池呈長方形,面積為15.2米,深1.2米,共165個。育苗池連接輸水管道和充氣管道。池底向一側略微傾斜,便於排水,池底最低處設有排水孔,池內均勻分佈了18個氣石。育苗池使用前須經過漂白粉浸泡和洗刷,用清水衝淨備用。 [3] 
  2. 餌料培育設施。餌料培育設施分為豐年蟲孵化桶和輪蟲培育池。豐年蟲孵化桶為容積1米的圓柱形塑料桶,共20個,底部放置氣石補充氧氣。輪蟲培育池呈長方形,面積為3.6米,深0.9米,共20個,具有進出水管道和充氧設施。 [3] 
  3. 海水沉澱池。海水沉澱池的進水口須綁上300目的篩絹,以防有雜質進入。海水在該池中進行沉澱,使用時先將海水温度加熱至與育苗池水相同,再加註至育苗池內。 [3] 
  • 餌料和益生菌
投餵的餌料有:海林高級蝦片(粗蛋白質≥47%)、豐年蟲、輪蟲。 [3] 
使用的益生菌產品有:海洋紅酵母、滅弧菌(主要成分是蛭弧菌凍乾粉)。 [3] 
  • 育苗用水處理
育苗用水需要經過沉澱、過濾、消毒等處理。在向育苗池中加水時,須經過250目的篩絹過濾。使用海水晶將海水鹽度調節至28-29。 [3] 
提前兩天向育苗池中加水,加至水深90釐米。各育苗池中加入50克滅弧菌和2500克硅藻,以改善水質,並保證溞狀幼體有足夠的開口餌料。 [3] 
  • 培養管理
  1. 幼體選擇和投放:選擇活力好、體表乾淨、無畸形、規格整齊的無節幼體。本育苗場所用無節幼體購自福建,其種蝦原產地為莫桑比克和索馬里。無節幼體的投放密度為60萬尾/池。投放時育苗池中的水温為28.5-29℃,pH8.10-8.17,鹽度為28.5-29‰。 [3] 
  2. 無節幼體的培養:斑節對蝦無節幼體體長0.42~0.53毫米,身體不分節,無攝食口器,不攝食,依靠自身卵黃提供營養,無需人工投餵。育苗池水温保持在28.5-29℃。pH保持在8.1-8.2,鹽度保持在28-29。此時,幼體和池內有機物的耗氧量較少,只需維持微弱的充氧量,使育苗池水面呈現微波狀,便於幼體在水中懸浮且均勻分佈。 [3] 
  3. 溞狀幼體的培養:無節幼體經過約24小時發育成為溞狀幼體Ⅰ期。溞狀幼體Ⅰ期體長0.91~1.03毫米,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具口器和消化系統。溞狀幼體Ⅱ期(溞狀幼體Ⅰ期經過約24小時,發育成為溞狀幼體Ⅱ期)體長1.71-2.01毫米,腹部分為6節,頭胸部生長額角,複眼柄生成。溞狀幼體Ⅲ期(溞狀幼體Ⅱ期經過約24小時,發育成為溞狀幼體Ⅲ期)體長2.68-3.10毫米,前5腹節末端有小棘,第5節的側緣各生1小棘。斑節對蝦從溞狀幼體開始攝食,需人工投餵,投餵的飼料為蝦片和海洋紅酵母。蝦片和海洋紅酵母必須先經過篩絹濾洗,溶於投食桶中,均勻潑灑至育苗池內,每3小時投餵1次。溞狀幼體Ⅰ期:每池每次投餵15克蝦片和5克海洋紅酵母,使用300目篩絹過濾。根據生產經驗,南非斑節對蝦溞狀幼體出現拖糞較長的情況,説明蝦體健康,生長狀況良好。溞狀幼體Ⅱ期:每池每次投餵15克蝦片和5克海洋紅酵母,使用200目篩絹。溞狀幼體Ⅲ期:每池每次投餵20克蝦片和5克海洋紅酵母,使用120目篩絹過濾。需觀察水色,對投餵量進行適當的調整。若水色過濃,通常是投餵過量,需適當減少投餵量;反之,則適當增加投餵量。育苗池中的水温保持在28.5-30℃,pH保持在8.15-8.3,鹽度保持在29-30‰。溞狀幼體對溶氧的需求有所提高,需略微增加充氧量,育苗池水面呈現微沸狀。 [3] 
  4. 糠蝦幼體的培養:糠蝦幼體Ⅰ期(溞狀幼體Ⅲ期經過約24小時,發育成為糠蝦幼體Ⅰ期)體長3.26-3.67毫米,步足長出外肢,游泳足呈芽突狀。糠蝦幼體Ⅱ期(糠蝦幼體Ⅰ期經過約30小時,發育成為糠蝦幼體Ⅱ期)體長3.81-4.31毫米,腹部游泳足短小。糠蝦幼體Ⅲ期(糠蝦幼體Ⅱ期經過約40小時,發育成為糠蝦幼體Ⅲ期)體長4.41-4.83毫米,游泳足分節。糠蝦幼體Ⅰ期:每3小時投餵1次,每池每次投餵15克蝦片,使用80目篩絹過濾。鑑於水色較濃,因此減少了蝦片的投餵量。糠蝦幼體Ⅱ期:捕食能力逐漸增強,可開始投餵少量輪蟲。每3小時投餵1次,輪蟲和蝦片交替投餵,每次投餵輪蟲之前必須撈取水樣,觀察判斷育苗池中的輪蟲是否已經被攝食完,若水樣中無輪蟲,則下次投餵時可適當增加輪蟲投餵量,若水樣中殘存較多輪蟲,則需減少輪蟲投餵量,並適當推遲投餵時間,待輪蟲被全部攝食再進行投餵,以免造成餌料污染,導致育苗失敗。蝦片的投餵量為每池每次15克,使用80目篩絹過濾。糠蝦幼體Ⅲ期:每兩小時投餵1次,輪蟲和蝦片交替投餵,逐漸增加輪蟲投餵量。蝦片的投餵量為每池每次10克,使用80目篩絹過濾。育苗池中的水温保持在30.5-31.5℃,pH保持在8.0-8.2,鹽度保持在30-31‰,增加充氧量,使育苗池水面呈現沸騰狀。 [3] 
  5. 仔蝦的培養:仔蝦(糠蝦幼體Ⅲ期經過約50小時,發育成為仔蝦)的體長為6.52-32.21毫米,身體透明,腹面從第一觸鞭至尾節末端有暗色斑紋。當幼體發育成為仔蝦後,不再適合投餵輪蟲。每兩小時投餵1次,每池每次投餵15克蝦片,使用60目篩絹過濾,混合少量豐年蟲卵進行投餵。待仔蝦尾部開叉之後,可投餵少量豐年蟲成體,蝦片的投餵量為每池每次15克,使用40目篩絹過濾。逐步增加豐年蟲成體的投餵次數。投餵豐年蟲成體前須撈取水樣,觀察豐年蟲成體的殘存量。仔蝦尾部開叉之後,每日向育苗池中加註新水,使育苗池水面高度上升5釐米。當達到高度上限後,先排污,再加水。使用濾網遮擋出水口,以免仔蝦被一同排出。每日向育苗池中潑灑少量沸石粉。育苗池中的水温保持在29-31℃,出苗前水温逐漸降至26.5-27.5℃。由於每日換水,因此育苗池中的pH和鹽度都有較大幅度的變化,pH保持在7.5-8.1,鹽度保持在25-30‰,增加充氧量,使育苗池水面呈現強沸騰狀。 [3] 

斑節對蝦成蝦養殖

  • 場地選擇
  1. 養殖基地,潮流暢通,鹽度21-30‰,pH7.5-8.5,溶解氧5毫升/升以上,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濃度符合國家規定的漁業標準,餌料生物資源豐富,交通方便,水、電力供應充足,底質為泥沙,排洪暢通的地方的養殖池。池塘的兩端有一個進水閘和排水閘,池的田周為水泥板護坡。 [4] 
  2. 蝦池為長方形,池面積30畝。閘底低於池內最深處,以便排淨池水,有利於清池和收蝦。池水深度保持在1.0-1.5米,有的達2米,有深有淺,池內淺灘繁殖飼料,深處供斑節對蝦藏身。 [4] 
  • 清池與除害
  1. 清淤:當對蝦收穫後,打開水閘,讓海水沖刷數日,沖洗去池內的有機物沉積物和溝中的淤泥,而後排空池水,封閉閘門,暴曬池底,使殘留的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為了促進底層的物質分解,還可用拖拉機等翻耕池底,有機物過多的池底,組織人力和使用吸泥漿泵,將沉積物搬出池外。 [4] 
  2. 雜澡和敵害生物的清除:養蝦池中常滋生着大量的藻類和水草,它們佔據着對蝦的活動空間,甚至纏繞蝦苗造成蝦苗的死亡,還大量吸收水中的養料,妨礙飼料生物的繁殖,並且由於水過於清,池內光線過強,妨礙對蝦的正常活動和攝食,也不利於對蝦躲避水鳥的捕食,特別當條件不適時,藻類大量死亡,敗壞水質,造成對蝦死亡。常見的水草有剛毛藻類、滸苔類、溝草,清除方法,組織人力剷除並搬出池外,同時池內可能也有鱸魚等敵害生物,也可用茶子餅、生石灰等消毒。①茶子餅:用量為每噸水15-20克。使用時先將茶籽餅烤乾,搗碎成粉狀後加淡水浸泡2天,可以只使用溶液,也可帶渣連水均勻撒潑池中,殺死魚類。②生石灰:用量為每噸水0.5-1千克,均勻撒入池中,可殺死所有生物。生石灰用於pH值偏低的蝦池,不但能毒殺有害生物,還可調節蝦池的pH值。 [4] 
  • 培養飼料生物
清池後2-3天,便可進水施肥,培養基礎餌料。一般投入氮肥、磷肥和有機肥。有機肥有雞糞和其他糞等,雞糞要曬乾。常用的氮肥有尿素和硫酸銨、硝酸銨,磷肥有過磷酸鈣等,氮、磷肥用量之比為3:1或3:2,每噸水施肥2-3克。前期3-5天施肥一次,後期7-10天施肥一次。以透明度30-50釐米為佳。蝦苗及幼蝦階段的水色控制應以穩定為原則,最好能保持黃綠色或和黃褐色。 [4] 
  • 蝦苗放養
  1. 蝦苗的選擇:購買肢體健全、蝦體清潔、無雜物附着腹肢較長、尾扇大、活力強同一批孵化的蝦苗。 [4] 
  2. 放養時間:基礎餌料繁殖起來後,就可以放苗養殖了。放養時間應視天氣而定,氣温較高、大雨後不宜放養,天晴日暖時,在上午7-9時或傍晚放苗較為適宜。 [4] 
  3. 放苗操作:在放苗前需測定養殖池的水温和鹽度,避免與育苗池的水温和鹽度相差太大而引起死亡。若水温鹽度差異較大時,可將養殖池水灌入蝦苗袋中,使其在數小時內接近池水的條件,直到蝦苗能適應養殖池的鹽度和温暖後再放苗。為安全起見,可先放出一小部分蝦苗看其是否適應養殖池的水質,適應的蝦苗很快就潛入池底,而不適應的蝦苗則在水層表面漫遊。若發現蝦苗不適應時,不能立即放養應暫養一段時間,以免造成損失。為了掌握蝦苗的放養後的成活情況,在放養的同時,取出100尾蝦苗,放入養成池中的網箱內飼養數日,計算出成活率,作為推斷池中蝦苗的成活率的參考。 [4] 
  4. 養殖密度:7-8月份,每畝放養密度3000-5000尾,10-12月份,每畝放養密度1萬多尾。 [4] 
  • 飼料投餵
  1. 蝦苗放養後,何時開始投飼,主要取決於蝦池內的天然飼料。若天然飼料豐富,可以暫不投飼,若水中飼料生物不多,放養後就應投飼,否則會缺乏飼料,對蝦飢餓產生死亡。 [4] 
  2. 斑節對蝦食性雜而略偏向植物性,所以早期讓其攝食天然食物硅藻、綠藻,並投餵一些補充飼料如花生麩、米糠、豆餅等,以後隨着生長髮育,再逐漸加投一些雜魚、小蝦或小貝類等動物性飼料。花生麩、豆餅及米糠既可直接作為飼料,吃剩的又可作培養底藻的肥料,但以適量為佳,以防底質變臭。 [4] 
  3. 日投飼量對蝦的投餌,投餵方法飼料每天分二次投餵,早晨天未亮投餵一次,下午黃昏時投一次,大體説來,養成1尾對蝦需500克蘭蛤或3000克其它大型貝類或250克的鮮雜魚,最好是天然飼料與配合飼料間隔投餵,以便起到營養平衡作用。當然投餌也要視天氣情況和對蝦的攝食情況來定,當陰天、温暖下降、下雨天時,就少投或不投,噹噹天池內沒有殘餌時,就相應多投一些。 [4] 
  4. 注意事項。若投餵下雜魚蝦、小貝類時,一定要新鮮。投餵花生麩時,將其切成小塊,投入池中,蝦類即可聚集攝食;以米糠作飼料時,則應先將其置入米籮或大型鐵盤中,加入少許池水攪濕後才能投餵,以防浮於水面或被風吹散損失;雜魚切成塊狀或利用切片機切成片狀投餵;小蝦可直接投餵;小貝類如殼較薄及蝦較大者,可直接投入池中讓蝦攝食。 [4] 
  • 水質管理
  1. 每天換水一次,以保證水質的穩定,換水還可以補充池內的營養鹽類特別是稀有金屬鹽類,補充飼料生物,每天應換水1/3-1/2的水質。同時換水量和換水時間應根據水色的變化、透明度、蝦外殼及鰓部的清潔度及底質的污染程度和天氣情況來決定。如果颱風和下大雨天,就不換,同時應開增氧機。 [4] 
  2. 每月一次改良水質,用過磷酸鈣、光合菌類等來改良水質,以吸附或分解池底的有機質,減少氨等有毒氣體的危害。 [4] 
除上述措施外,在發現對蝦浮頭時,必須進行急救,採用噴水、攪水、開增氧機,此外在水質惡化時,應該停止投餌,待情況好轉後再進行投餌。 [4] 
  • 防治蝦病
  1. 黑鰓病。在病的初期鰓呈桔黃色和鮮褐色,以後鰓逐漸變暗,最後變為黑色,可把蝦放在清水中飼養,也可用制黴菌素治療。 [4] 
  2. 異常脱殼,對蝦夜間大量脱殼,並伴隨着脱殼發生死亡,引起異常脱殼的原是水質嚴重污染,水質內有有毒物質及缺氧造成的,因此預防本病的根本方法就是改善水質。 [4] 
  3. 黑殼或褐殼病。特徵是蝦殼上有黑色潰瘍。蝦殼被繼續破壞時,有可能造成蝦的死亡。可把0.5-1ppm土黴素和氯黴混合到飼料中投餵。治療效果較好。 [4] 
  • 收成
養殖2-3月後,當對蝦達到一定的商品規格時,就可以收蝦,放火車網於養殖池內,每天清晨進行收蝦。 [4] 

斑節對蝦水產育種

2023年5月,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計劃的通知》,選取了斑節對蝦等7個重要養殖品種為攻關對象,對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計劃進行部署 [5] 

斑節對蝦主要價值

斑節對蝦個體大,肉味鮮美,耐活力強,具備出售鮮活蝦的條件,經濟價值高。另外此蝦食性廣,為雜食性蝦類,不但食動物性餌料,而且也可食植物性餌料,是良好的水產養殖對象。已在中國東部、南部沿海和東南亞國家作為良種廣泛養殖。 [2] 

斑節對蝦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斑節對蝦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03 千卡
蛋白質 18.6 g
脂肪 0.8 g
膽固醇 148 mg
碳水化合物 5.4 g
169 mg
63 mg
275 mg
363 mg
59 mg
0.22 mg
2 mg
1.48 mg
1.78 mg
28.4 μg
維生素A 82 μg
煙酸(煙酰胺) 2.4 mg
維生素E 1.64 m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enaeus monodon Fabricius, 1798  .biolib[引用日期2020-03-30]
  • 2.    王鵬,海南蝦類,海洋出版社,2017.03,第38-41頁
  • 3.    徐曄,吳新國,王曉芳,陳書暢,韓振,程漢良.南非斑節對蝦室內生態育苗技術[J].科學養魚,2019,(第3期):8-10,29
  • 4.    陳金楷.斑節對蝦養殖技術[J].紅土地,2015,(第11期):49-50
  • 5.    農業農村部部署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計劃  .央視網.2023-05-06
  • 6.    李文華,旭日干,中國自然資源通典,遼寧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第404頁
  • 7.    曹善茂著,大連近海無脊椎動物,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3,第233/234頁
  • 8.    陳四清,常青編著,海水養殖動物的營養與飼料配置技術,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10,第116頁
  • 9.    宋盛憲等編著,斑節對蝦養殖,海洋出版社,1999.04,第46頁
  • 10.    曹善茂著,大連近海無脊椎動物,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3,第234頁
  • 11.    李文華,旭日干,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遼寧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第404頁
  • 12.    張本主編,海珍品增養殖技術,中國人事出版社 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10,第5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