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斑椋鳥

鎖定
斑椋鳥(學名:Sturnus contra):是中等體型的黑白色椋鳥,體長24釐米。頭頂、頭側、翼斑、腰及腹部白色,喉、胸及上體餘部黑色,亞成鳥褐色。 虹膜灰色;眼周裸露皮膚橘黃;嘴黃色,嘴基紅色;腳黃色。
活動於高大的大青樹上或村寨附近的喬木上或田邊,營巢於高樹上。食性以昆蟲為主。鳥胃中有蝗蟲、葉甲、金龜子等害蟲。
分佈於尼泊爾、印度、泰國、老撾、緬甸、蘇門答臘島、爪哇島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多生活於高大的大青樹上或村寨附近的喬木上或田邊以及營巢於高樹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外文名
Pied Starling
中文學名
斑椋鳥
拉丁學名
Sturnus contr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椋鳥科
椋鳥屬
斑椋鳥
亞    種
5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同義學名
Gracupica contra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斑椋鳥形態特徵

斑椋鳥
斑椋鳥(13張)
斑椋鳥雄性成鳥:頭頂、後頸和頸側黑色,各羽均為矛狀,前額雜以白羽。背、肩、腰和翅上內側覆羽灰土褐色;外側覆羽和飛羽黑褐,飛羽外翈具白色狹緣,內側飛羽白色變寬。尾上覆羽前方白色,其後和中央尾羽均與背同色。頰和耳羽污白色,雜以黑紋;頦白色;喉和上胸灰褐,有灰色矛狀細紋;下胸和兩脅褐灰,下體餘部白色。 [2] 
雌鳥:羽色與雄鳥相似,但上體灰褐部分均淺而多褐色,下體土褐色。
幼鳥:較雌鳥體色更淡,頭部不呈黑色;胸為淺褐色。 [2] 
虹膜褐色而具白圈;嘴橙紅色,先端較暗,下嘴基部沾綠;跗蹠及趾橙紅色,爪黑褐色。 [2] 
大小量度:體重♂80-92.5克,♀74-85克;體長♂186-225毫米,♀194-230毫米;嘴峯♂24.5-27.9毫米,♀25-26.5毫米;翅♂123-133毫米,♀126-130毫米;尾♂63-73毫米,♀62-73毫米;跗蹠♂24.5-29.5毫米,♀27.4-30.1毫米。(注:♂雄性;♀雌性) [2] 

斑椋鳥棲息環境

活動於高大的大青樹上或村寨附近的喬木上或田邊,營巢於高樹上。平原地區常結羣活動,在山區多活動於開闊地段,接近農田、水田的林緣。 [2] 

斑椋鳥生活習性

斑椋鳥結小羣活動,棲於開闊地。食多在地面找食蚯蚓及其他小型動物。夜羣棲。飛行迅速,整羣飛行。鳴聲低微而單調。當一隻受驚起飛,其他則紛紛響應,整羣而起。 [2] 
食性以昆蟲為主。鳥胃中有蝗蟲、葉甲、金龜子等害蟲。1966年6月在中國遼寧本溪林場,對雛鳥束頸13小時,親鳥喂雛92次,取出92頭昆蟲,其中蝗蟲34頭,佔36.9%,鱗翅目幼蟲12頭,佔12.9 %,蟋蟀18頭,佔19.6 %,螻蛄15頭,佔16.1 %,蟬3頭,佔3.7%,螽蜥10頭,佔10.8 %。 [2] 

斑椋鳥分佈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
引進:日本、沙特阿拉伯、中國台灣、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遊蕩:斯里蘭卡。 [1] 
斑椋鳥分佈圖 斑椋鳥分佈圖

斑椋鳥繁殖方式

繁殖期間成對活動。營巢在樹洞、水泥柱上的空洞和人工巢箱中。巢以雜草、殘羽等所成,置於樹洞中,距地面約3-10米。每窩產卵3-5枚,卵淡藍色。卵重5.5-5.8克,4枚卵平均大小為27.3(26.2-28.5)毫米×22.9(22.4-23.4)毫米 。 [2] 

斑椋鳥亞種分化

斑椋鳥(5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斑椋鳥指名亞種
Sturnus contra contra
Linnaeus, 1758
2
斑椋鳥緬泰亞種
Sturnus contra floweri
Sharpe, 1897
3
斑椋鳥印尼亞種
Sturnus contra jalla
Horsfield, 1821
4
斑椋鳥阿薩姆亞種
Sturnus contra sordida
Ripley, 1950
5
Sturnus contra superciliaris
Blyth, 1863
[3] 

斑椋鳥保護現狀

斑椋鳥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1]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斑椋鳥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