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斐濟囊頭鮋

鎖定
體長橢圓形,中等側扁,以第一背鰭前端體最高;體長為體高的3~3.1倍,體寬的4.4倍,頭長的2.3倍。尾柄很側扁,頭長為其長的2.5倍,其長為其高的1.8倍。頭稍大,略側扁;骨稜很低,棘弱小;頭背側的骨稜間及沿眼下稜與前鰓蓋骨緣,均有發達的粘液囊;頭長為吻長的3倍,眼徑的5.3倍。
拉丁學名
Setarches fidjiensis
動物界
脊椎動物門
硬骨魚綱
分佈區域
印度洋、太平洋及西大西洋熱帶,深海近底層
中文學名
斐濟囊頭鮋

斐濟囊頭鮋形態特徵

背鰭Ⅻ-10;臀鰭Ⅲ-5;胸鰭2+13+8;腹鰭I-5;尾鰭7+12+7。側線小孔約26個,鱗約11/42;鰓耙外行3+16(下7個為痕狀),內行3+11個。 標本體長156.5毫米。吻稍大,背面圓凸,鼻棘極鈍小,鼻棘與眼之間無凹剔;眼前骨有4~5個低的輻狀稜,僅在下緣有3個尖棘,分別伸向前方、下方及後下方。眼中等大,位頭側的上方;眼後緣約位吻端到鰓蓋膜突後端的正中間。眼間隔很寬,約為眼徑的1.4倍;中央微圓凸,眼間稜較兩側略高,無棘突;眼上方僅有一眼前棘。頂枕部平坦,左右各有一低的頂枕稜,稜後端有一低短的項背棘;稜前端的稍外方有一小的鼓棘。眼後稜有前後兩段,後段的末端有一低短棘。眼下稜顯著而無棘突。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距眼較距吻突略近;前鼻孔的後緣及後鼻孔的前緣,各有一個半管狀膜貭短突起。口稍大,前位,略斜。前頜骨能伸縮,連合處為小凹刻狀,其後有一粗短的吻突。上頜骨外露,後端寬,閉合時約達眼後緣附近的下方。下頜骨在下方約有3~4個小孔,連合處的下方微圓凸。上下頜,犁骨及齶骨均有短絨狀牙齒;犁骨牙羣為橫人字形;齶骨牙羣為斜帶狀,不與犁骨牙羣相連。舌前端稍尖窄,遊離。唇薄,僅下唇的兩側肥厚。無須及皮貭突起。前鰓蓋骨角有4棘,上方第二棘最長大,下方第四棘最小。主鰓蓋骨有2尖棘,下棘為水平形,上棘略斜向後上方,2棘的基部均為稜狀。胸鰭基上方的肱棘及側線前方的肩棘均鈍短。鰓孔寬大,側位,下端向前約達眼前緣附近的下方。鰓蓋膜分離,與峽部微連。鰓蓋條7。鰓4對;第四鰓弓後方有一小裂孔;第一鰓弓有鰓耙2行,內行鰓耙均短小,外行者下方7個為痕狀,下肢上端一鰓耙最長,長扁形,內緣短絨狀,其長微短於鰓絲,鰓絲長約為眼徑的1/2。假鰓顯明。肛門距吻端約為距尾鰭基的2倍。 除頭的背面,頭側的前半部及主鰓蓋骨棘的下方外,頭側及體的各處均有很小的圓鱗;沿側線的上側約有鱗90橫行;側線本身處無鱗,僅約有26個小孔;胸鰭基後上方的體側鱗似卵圓形,基端較寬且約有4~5條輻狀紋;胸鰭及尾鰭在基端附近亦有鱗。側線一條,在尾柄後半部為側中位,向前漸較高。 背鰭2個,中間有一深凹刻;第一背鰭始於鰓蓋膜突後端的稍前方,鰭棘稍短,第四鰭棘最長,頭長為其長的3.5倍,第十一鰭棘最短,長僅約為眼徑的1/3,第一鰭棘亦短,微長於1/2眼徑;第二背鰭短圓形,第三鰭條最長,頭長約為其長的2.9倍,後方鰭條伸不到尾鰭基,第十鰭條自基端分為叉狀。臀鰭短,始於第-至二背鰭條的下方;鰭棘發達,第三鰭棘最長,約等於最長背鰭棘;第一鰭條最長,約等於最長背鰭條,第五鰭條自基端分為叉狀。胸鰭位側中線的下方;中等大,圓形,上方第三至十五鰭條分枝,第十一至十二鰭條最長,略伸不到臀鰭基,頭長約為其長的1.4倍,下方無獨立鰭條。腹鰭始於胸鰭基的稍前方;鰭棘長約為頭長的1/3;第一鰭條最長,等於最長背鰭條,第五鰭條約1/2與體壁相連。尾鰭截形,後端中央微凹,中央12鰭條分枝,頭長為尾鰭長的1.7倍。 頭體均為紅色;背側較暗,在背鰭第六、七、九及十一鰭棘和第三至四、五至六及七至九鰭條的下方,各有一個較暗的斜紋。各鰭均為紅色,第一背鰭膜在上緣附近略較暗。口腔及舌為黃色或紅色。鰓腔在後緣為黃色或紅色,而在口腔的後上方及咽部的後端為灰褐色。 [1] 

斐濟囊頭鮋地理分佈

印度洋、太平洋及西大西洋熱帶的深海近底層魚類,曾發現於印度洋中的孟加拉灣及安達曼羣島,在太平洋曾發現於菲吉羣島及日本東京和高知的深海內,在西大西洋曾發現於西印度羣島的巴巴突島和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 [1] 

斐濟囊頭鮋生活習性

深海近底層魚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