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部首字,可作意符,也可作聲符。“文”還是中國常見的姓氏之一。
- 中文名
- 文
- 拼 音
- wén
- 注 音
- ㄨㄣˊ
- 總筆畫
- 4
- 部 首
- 文
- 結 構
- 獨體字
- 筆 順
- 丶一ノ丶
- 字 碼
- 倉頡YK;鄭碼SO;五筆YYGY;四角碼00400
- 字 級
- 常用字、一級字 [3]
- 平水韻
- 下平十二文 [4]
文文字源流
編輯“文”,常用漢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字。從甲骨文字形來看,“文”字像一個站立着的人形。最上端是頭,頭下面是向左右伸展的兩臂,最下面是兩條腿,在人寬闊的胸脯上刺有美觀的花紋圖案。義指“文身”。金文的字形與甲骨文的字形完全一樣。小篆承續金文,而字形走上了線條化,“人”站立的樣子沒變,只是胸前的花紋圖案省略了,這與漢字的發展趨向簡化有一定的關係。隸書筆畫化。隸化後楷書有所變形,錯紋的形象被淡化,已很難看出“人”形。
“文”字的本義是“文身”。在這個意義上,後人増加了偏旁“糹”,產生了新的形聲字“紋”,表示花紋之義。也就是説,“文”是“紋”的古字。而“文”字的本義並沒有始終保持下來,而是不斷地被引申出其他含義。因為“文身”是在身上刺花,所以引申為“花紋”“紋理”。現代漢語中“水文”“天文”的“文”字也是指自然界中某些呈“紋路”狀的現象。“花紋”是有條理的,又引申為“文章”“條文”;“花紋”是賞心悦目的,又引申為“文采”“文雅”;古代文字是用刀刻的,所以引申為文字。後由“文采”“文章”又引申出指有各種儀節組成的禮樂制度等一類古代文化。至於“文物”“文辭”“文武”等詞中的“文”字的含義都用的是“文”字的引申義。古代銅錢面上鑄文,所以稱枚錢為一文錢。
文詳細釋義
編輯詞性 | 解釋 | 英譯 | 例詞 | 例句 |
---|---|---|---|---|
名詞 | 花紋,紋理 | figure;veins | 文駕;文斑 | 美於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
字,文字 | character | 甲骨文;漢文 | 飾以篆文。——《後漢書·張衡傳》 | |
文章 | literarycomposition | 文意;作文 | 故説詩者不以文害辭。——《孟子·萬章上》 | |
美德,文德 | virtue | 文武;文德 | ||
文才,才華 | literarytalent | 文采風流;文郎 | ||
文獻,經典 | document;classics;verse | 儒以文亂法。——《韓非子·五蠹》 | ||
辭詞句。亦指文字記載 | writings;record | 文辭;文過其實 | ||
自然界的某些現象 | naturalphenomenon | 天文;水文 | 經緯天地曰文。——《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 |
文治,文事,文職。與“武”相對 | achievementsincultureandeducation;civilianpost | 文臣;文員 | 文能取勝。——《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
法令條文 | articlesofdecree | 文法吏;文憲 | 而刀筆吏專深文巧詆,陷人於罪。——《史記·汲黯列傳》 | |
文言。古代散文文體之一,別於白話的古漢語書面語 | literarylanguage | 半文半白;文語 | ||
文教,禮節儀式 | rites | 文俗;文儀 | 則修文德。——《論語·季氏》 | |
指表現形式,外表 | form;appearance | 文榜;文誥 | ||
指鼓樂,泛指曲調 | music;tune | 文曲;文始 | ||
諡號,諡法:勤學好問叫文 | studydeligently | 文帝 | 何以謂之文。——《論語》 | |
指社會科學。與理、工科相對 | liberal arts | 文科 | ||
姓氏 | Wen | |||
動詞 | 在肌膚上刺畫花紋或圖案 | tatto(theskin) | 文筆匠;文身斷髮 | 被髮文身。——《禮記·王制》。 |
修飾,文飾 | coverup | 文過飾非;文冢 | 身將隱,焉用文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 |
裝飾 | decorate | 文榭;文輿 | 舍其文軒。——《墨子·公輸》 | |
撰寫文章 | write | 文匠;文禍 | ||
形容詞 | 有文采,華麗。與“質”或“野”相對 | magnificent;gorgeous | 文軒;文質 | 其旨遠,其辭文。——《易·繫辭下》 |
柔和,不猛烈 | mild;gentle | 文烈 | ||
美,善 | fine;good | 文鴛;文衣 | ||
通“紊”,紊亂的 | disordered | 惇宗將禮,稱秩元祀,鹹秩無文。——《書·洛誥》 | ||
量詞 | 用於舊時的銅錢 | 不名一文 | 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三報恩·罵佞》 | |
用於計算紡織物 |
文古籍解釋
編輯文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序》説:“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蓋,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卷九】【文部】
文説文解字注
文,錯畫也。錯當作逪,逪畫者,逪之畫也。工記曰:靑與赤謂之文,逪畫之一耑也。逪畫者,文之本義;彣彰者,彣之本義:義不同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象交文,像兩紋交互也。紋者,文之俗字,無分切,十三部。凡文之屬皆從文。
[8]
文康熙字典
【卯集下】【文字部】文·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無分切,音紋。《説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眾彩,以成錦繡。合集眾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注: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説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又《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又《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注: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又《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注:文,猶美也,善也。
又《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注:有文辭也。
又《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注:以文法傷害人也。
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注:言其文案整密也。
又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又《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又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又《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又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文字形書法
編輯文字形對比
文書寫演示
文各體書法
文音韻集匯
編輯字形 | 韻書 | 攝 | 聲調 | 韻目 | 韻部 | 字母 | 聲類 | 四呼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音譯 | 擬音 |
---|---|---|---|---|---|---|---|---|---|---|---|---|---|
文 | 廣韻 | 臻 | 平聲 | 文 | 微 | 合口呼 | 三 | 次濁 | 無分切 | mjuən | |||
集韻 | 臻 | 平聲 | 真 | 明 | 開口呼 | 三 | 次濁 | 眉貧切 | mien | ||||
臻 | 平聲 | 文 | 微 | 合口呼 | 三 | 次濁 | 無分切 | ɱiuən | |||||
臻 | 去聲 | 問 | 微 | 合口呼 | 三 | 次濁 | 文運切 | ɱiuən | |||||
韻略 | 平聲 | 文 | 無分切 | ||||||||||
增韻 | 平聲 | 文 | 無分切 | ||||||||||
中原 | 陽平 | 真文 | 微 | 開口呼 | 次濁 | ʋuən | |||||||
中州 | 平聲 | 真文 | 無奔切 | ||||||||||
洪武 | 平聲 | 八真 | 真 | 微 | 武 | 次濁 | 無分切 | ɱən | |||||
蒙古 | 平聲 | khun | ʋun | ||||||||||
分韻 | 陽平 | 賓稟嬪𤲃 |
- 參考資料
-
- 1. 文 .象形字典[引用日期2019-03-21]
- 2. 吳錫有.常用漢字字理(象形·指事·會意卷).長春:長春出版社,2012:184
- 3. 《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二級字表、三級字表)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19-03-21]
- 4. 十二文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9-08-09]
- 5. 徐中舒 等.漢語大字典(縮印本).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2:909
- 6. 文 詳細字義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9-04-21]
- 7. 漢字文的意思 .新華字典網[引用日期2019-09-07]
- 8. 文 説文解字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9-04-21]
- 9. 文 康熙字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8-09-09]
- 10. 説文解字“文”字頁面掃描圖 .國學大師網[引用日期2019-07-19]
- 11. 説文解字注“文”字頁面掃描圖 .國學大師網[引用日期2019-07-19]
- 12. 康熙字典“文”字頁面掃描圖 .國學大師網[引用日期2019-07-19]
- 13. “文” 字源字形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9-10-21]
- 14. “文” 書法寫法 .國學大師網[引用日期2019-08-09]
- 15. “文”字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9-08-20]
- 16. 「文」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9-10-2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