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雯

(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

鎖定
文雯,女,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青年人才稱號獲得者。兼任中國社會學學會教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SSCI期刊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副主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清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兼職副研究員、亞歐部長會議“亞歐資歷認可工作組”和“亞歐學分轉換和學習成果認可工作組”首席專家等 [1] 
中文名
文雯
畢業院校
牛津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主要成就
2021年獲國家級青年人才稱號
性    別

文雯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清華大學文學學士、管理學碩士,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
工作履歷
2010-2014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 講師
2015-2018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 副教授
2019-至今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 長聘副教授
2019-2020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 富布萊特高級訪問學者
2019.03-至今 高等教育研究所 副所長

文雯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基本理論、教育社會學、院校研究、大學生學習和發展、教育國際化

文雯獲獎記錄

2021年獲國家級青年人才稱號2017年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中國院校研究優秀青年學者”2017年獲“第一屆全國教育實證研究優秀成果獎:優秀學術論文獎”2016年獲“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暨港澳台優秀工作者”2014年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3年入選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2012年獲“清華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文科外語類二等獎”2009年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文雯社會任職

中國社會學學會教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SSCI期刊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副主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清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兼職副研究員、亞歐部長會議“亞歐資歷認可工作組”和“亞歐學分轉換和學習成果認可工作組”首席專家等。

文雯學術成果

專著&譯著
寇海明,謝喆平,文雯(主編). 世界著名大學校長清華訪談錄[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文雯,吳聖楠. 走向終身學習和教育現代化:國家資歷框架的理論和實踐[M]. 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21.
朱旭東,文雯,許甜(譯). 把知識帶回來:從社會建構主義到社會實在論[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9.
Wen, W. 2013. The Formulation and transition of China’s education policy from 1978 to 2007: a discourse analysis, Ohio:Foreign Language Publications (Funded by Title VI Grant of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該書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謝維和,文雯,李樂夫. 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的結構分析——1998-2004的實證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該書獲2009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謝維和,孫鳳,文雯.中國的教育公平與教育發展(1990-2005)——關於教育公平的一種新的理論假設及其初步證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英文章節
Wen, W. & Hu, D. (In press).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ucation in China and its connections with local and global society. In C. Baik & E. R. Kahu (Eds.), Research handbook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Wen, W. & Wang, L., (2022). International student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In de Wit, H., Minaeva, E., & Wang, L. (Eds.). (2022) International student recruitment in non-Anglophone countri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Wen, W., (2021). International Student Recruitment in China. In Deardorff, Darla K., de Wit, Hans, Leask, Betty, & Charles, Harvey (2021). The Stylu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nd Edition). Stylus.
Wen, W and Xie, WH (2017). Michael Young’s influence o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David Guile, David Lambert and Michael J, Reiss, (eds), Sociology, Curriculum Studie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work of Michael Young, 97-106, London: Routledge.
Wen, W and Xie, WH (2017).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studies in China, In Geoff Whitty and John Furlong, (eds), Knowledge an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145-160, UK: Symposium books
Wen, W (2016). China’s approach towards HE regional cooperation with ASEAN, In N. J. Hawkins and D. E. Neubauer, (eds), Handbook on Asia Higher Education, 173-182,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Hu, D., Wotipka, M.C., and Wen, W. (2016).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choices, expectations, and experiences by region of origin. in Bista, K., & Foster, C. (eds.),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local challenges surroun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pp.153-178, Hershey, PA: IGI Global.
Wen, W., (2012), China in the emerging reality of Asia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N. J. Hawkins, K. H. Mok and D. E. Neubauer, eds, Higher education regionalisation in Asia Pacific, pp.79-89,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英文學術論文
Wen, W., Zhou, L., & Hu, D. (2022). Navigating and negotiating global science: tensions in China’s national science system.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14.
Wang L, Wen W. China-Global Relations: A Higher Education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21, Number 105, Winter,13-14.
Liu L, Hong X, Wen W, et al. Global university president leadership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20, 45(10): 2036-2044.
Gwilym, Croucher., Wen, Wen., Coates, Hamish., and Goedegebuure, Leo., (2019). Framing research into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leadership: Formative insights from a case study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 [SSCI]. DOI: 10.1177/1741143219893101
An, J., Wen, W., Wu, Z. & Wan, X., (2018). Differential inter-trial effects in the visual search of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cta psychologica [SCI], 191:171-178. DOI:10.1016/j.actpsy.2018.09.011
Wen, W. & Hu, D., (2018). The Emergence of a Regional Education Hub: Rational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oice of China as the Study Destination.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SCI]. DOI: 10.1177/1028315318797154
Yang, R., Xie, M. & Wen, W., (2018). Pilgrimage to the West: modern transformation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 formation in social sciences. Higher Education [SSCI]. DOI: https://doi.org/10.1007/s10734-018-0303-9
Wen, W., Hu, D., & Hao, J., (2018).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xperience in mainland China: Does the planned reverse mobility 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SCI]. DOI: 10.1016/j.ijedudev.2017.03.004
Wen, W., (2017). The Trend of Inbound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and the Choice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DOI: 10.1108/AEDS-09-2017-0097
Wen, W., & Shen, W., (2016). After Gradu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forme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ir home countries. Research Diges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IEAA). Melbourne, Australia.
Hao, J., Wen, W., & Welch, A., (2016). When sojourners retur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high-skilled Chinese returnees. 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SSCI], 25(1), 22-40. DOI: 10.1177/0117196815621806
Wen, W., Luo, Y., & Hu, D., (2014).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evid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arket, China and World Economy[SSCI], 22(6): 87-102. DOI: 10.1111/cwe.12093
Shi, J.H., Wen, W., Li, Y.F., & Chu, J., (2014). 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 Breaking Open the Black Box of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Education, 3(1):132-159.
中文期刊(部分)
文雯等.新時期 新理念: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徑——2022年UNESCO世界高等教育大會紀要兼談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啓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2,43(03):144-148.
文雯.作為“領域性知識”的高等教育研究:從“學術部落”到“實踐共同體”的轉向[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04):45-52.
文雯,王嵩迪.知識視角下大學跨學科課程演進及其特點[J].中國大學教學,2022(04):75-82+96.
文雯等.形似與神異:中美研究型大學課程體系比較——以兩所頂尖研究型大學計算機本科專業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2022,01,175-181.
包堉含,文雯.全球教育治理的過程機制與內在邏輯:以國家資歷框架制度為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2,43(1),108-115.
文雯,石中英.構建面向終身學習的高等教育新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22 (08):7-9.
文雯等.疫情下美國高等教育危機及其發展動向[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21,42(04):99-107.
文雯.借鑑與超越:中美高等教育比較研究的審思[J].中國高教研究,2021,6,57-64.
文雯.學術國際影響力的內涵及其約束條件[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9(02),17-19.
文雯,周京博.大學教育環境如何塑造本科教學關係:院校類型和本科專業的視角[J]. 復旦大學教育論壇,2021,19(04):60-66.
謝喆平,劉瑞曦,文雯.英美頂尖大學的海外中心:模式與功用[J].外國教育研究,2021,3(48),104-115.
文雯,崔亞楠.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高校國際化發展的認知、實施與評價[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07):21-35.
文雯.中國特色國家資歷框架構建:一種制度構想 [J].中國高等教育,2019, 8(626),42-44.
文雯,楊鋭.全球化時代我國教育研究的多重糾結及其出路[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9,17(4),173-182.
文雯,周京博.我國高等教育區域佈局結構影響機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9, 40(10),29-35.
西蒙·馬金森,文雯.大學科研的全球擴張[J].教育研究,2019, 41(9),95-109.
任平,文雯,賀陽. 德國近二十年高校國際學生教育:發展現狀、動因及啓示[J].高教探索,2019(10),36-43.
朱賀玲,文雯. 從“一致”、“等值”到“認可”:教育資歷跨境認可的全球實踐和新動向[J].復旦教育論壇,2018, 16(3),89-96.
文雯等. 招生傾斜政策下的弱勢學生羣體:入學機會和教育公平[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 39(2),111-119.
張蕾,文雯. 青少年國際素養的影響因素研究——以某985大學的入學調查為例[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6(04):44-52+162-163.
文雯等. “一帶一路”倡議與來華留學教育. 中國教育藍皮書,171-186,2018.
陳強,文雯.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來華留學生教育:使命、挑戰與對策[J]. 高校教育管理,2018. 12(03):28-33.
西蒙·馬金森,文雯,胡雪龍. 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劃和高等教育系統的成敗及對中國的意義[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38(02):1-13.
文雯,許甜,謝維和. 把教育帶回來——麥克·揚對社會建構主義的超越與啓示[J]. 教育研究, 2016
謝維和,文雯. 文化認同: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J]. 中國大學教學, 2015,12.
劉帆,文雯. PISA 2015科學素養測評框架新動向及其對我國科學教育的啓示[J]. 外國教育研究, 2015, (11).
謝維和,文雯. 中國高等教育的獨立自主性——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研究話語體系的意義分析[J]. 中國高教研究, 2015,1,1-8.
文雯等. 精英的特質與選拔——“清華大學本科新生入學調查”報告[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36(4),62-70.
羅燕,文雯,馬迪,董華星. 精英的特質與選拔——“清華大學本科新生入學調查”工具的研究報告[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35(1), 53-59.
文雯等. 第四代評估理論視角下的研究生項目評估[J],高等工程教育, 2015,3,108-113.
文雯等. “985”高校高影響力教育活動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35(8),92-98.
文雯等. 來華留學研究生學習經歷和滿意度的實證研究[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4.10:55-62.
文雯等. 大四現象:一種學習範式的轉型[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4.35(3):45-54.(被引21次,下載1869次)
文雯等. 課堂學習環境與來華留學生學習收穫的研究[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4.35(2):107-113.
文雯,曹慧思. 國外留學生醫療保險制度的比較研究[J], 中國社會保障, 2013.11: 74-75.
文雯等,北京地區來華留學生就讀經驗和滿意度的國際比較研究[J], 北京社會科學, 2013.2:63-70.
文雯,管瀏斯.“9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實證研究表明:自主招生羣體學習興趣更濃積極性更高”,《中國教育報》,2012-6-11,第三版:新聞·調查(《教育文摘週報》2012年6月27日 第26期收錄)
史靜寰,趙琳,文雯,張羽. “本科教育怎麼樣”,《光明日報》,2012年6月19日第15版(《新華文摘》2012年17 期全文轉載)
文雯,袁本濤. 國際視野下研究生教育科類結構調整的動因分析[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2.8:58-63.
史靜寰,文雯. 清華大學本科教育學情調查報告2010[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2.33(1):4-16. (被引110次,下載5114次)
文雯,管瀏斯. 大學自主招生學生學習性投入初探——以九所985、211高校自主招生羣體為例的實證研究[J], 復旦教育論壇, 2011.9(6):19-25.
文雯. 國際比較視角下的研究生教育結構變化[J], 高教探索, 2011.(6):55-60.
文雯. 英國教育研究倫理的規範和實踐及對我國教育研究的啓示[J], 外國教育研究, 2011.(6):55-60.
文雯. 高等教育規模擴張中資源佈局的實證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30(10):53-59.
理查德·葉蘭德, 文雯, 趙琳. 高等院校、科學研究與國家創新——來自OECD成員國的經驗[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8.29(1):21-32.
文雯,李樂夫,謝維和. 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初期的層次結構變化[J], 中國高等教育, 2007.9:27-29.
文雯,李樂夫,謝維和. 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初期學科結構變化的主要特點與實證分析, 中國高教研究[J], 2007.3:52-56.
李樂夫,文雯. 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資的結構分析[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6.10:50-56.
文雯. 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研究綜述[J]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26(6):54-59.
文雯. 1976年以後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合法性變遷——一種新制度主義分析[J],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5.3:41-45.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