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質彬彬

(漢語成語)

鎖定
文質彬彬(拼音:wén zhì bīn bīn)是一則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論語·雍也》。 [1] 
“文質彬彬”的原義是人的文采和實質配合適當,形容氣質温文爾雅,行為舉止端正;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1] 
中文名
文質彬彬
拼    音
wén zhì bīn bīn
近義詞
温文爾雅、彬彬有禮
反義詞
野調無腔出言不遜
注音字母
ㄨㄣˊ ㄓˋ ㄅㄧㄣ ㄅㄧㄣ
成語出處
《論語·雍也》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補語

文質彬彬成語出處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 

文質彬彬成語故事

孔子和弟子在周遊列國,將近中午的時候,一行人又困又乏,就停下馬車,在路邊的樹下休息。孔子和弟子們談論時事非常激烈,誰也沒有注意到他們的馬跑到旁邊的田地裏啃起了莊稼。等到孔子和弟子們結束爭論要上路時,才發現馬已經啃倒了大片莊稼,被田地裏的農夫扣押了。 [2] 
子路見了,自告奮勇前去要馬。他大聲吼道:“農夫,你憑什麼把我們的馬扣了,快還給我們。”本來就很生氣的農夫聽了更惱火,回道:“你們的馬把我的莊稼都啃了,我們家吃什麼?”子路也火了,説:“快把馬還給我,不然我們這十幾號人都到你家裏吃飯。”説着,兩人便擼起袖子,準備打架。 [2] 
善於外交和辭令的子貢見了,急忙上前,文縐縐地説道:“先生,我們的馬啃了您的莊稼,真是對不起。好在啃的莊稼不多,請把馬還給我們吧?”農夫氣沖沖地説:“你態度還不錯,可是你嫌馬啃的莊稼還少嗎?”隨後農夫便不理子貢的長篇大論了。 [2] 
孔子看在眼裏,對子貢説:“你口才雖然很好,但不會跟農夫説話呀。”説着,他讓跟車的馬伕去索要他們的馬。 [2] 
馬伕走過去説:“大哥,我的馬拉了一天的車,疲憊不堪,又飢又餓,只好讓它吃點路邊的莊稼,不然就餓死了。你的土地如此寬廣,我的馬怎麼能不吃你的莊稼呢?” [2] 
農夫聽了心情有所好轉,對他説:“説話就應當這樣簡單明瞭,讓人聽了舒服。”説着他解開繮繩,把馬還給了馬伕。 [2] 
一行人上車後,孔子對子貢説:“你雖然口才出眾,但那都是應酬王公貴族的,對付粗野質樸的農夫,就不管用了。” [2] 

文質彬彬成語寓意

“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就會言語粗俗,然過於文雅就會顯得像個書呆子,太注重繁文縟節而不切實際。所以要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要貼近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2] 

文質彬彬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文質彬彬”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補語;形容人文雅有禮貌,含褒義。 [1] 
  • 運用示例
南北朝·宋·范曄《後漢書·章帝紀》:“敷奏以言,則文章可採;明試以功,則政有異跡。文質彬彬,朕甚嘉之。” [3] 
唐·王勃《三國論》:“文帝富於春秋,光膺禪讓,臨朝恭儉,博覽墳籍,文質彬彬,庶幾君子者矣。” [1] 
元·白樸《東牆記》:“文質彬彬一丈夫,千里尋師為學謀。” [3] 
清·李汝珍《鏡花緣》:“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質彬彬,極其清秀。” [1] 

文質彬彬成語辨析

文質彬彬—温文爾雅—彬彬有禮
“温文爾雅”形容人態度温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彬彬有禮”的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的樣子。“文質彬彬”“温文爾雅”“彬彬有禮”三者都有舉止文雅的意思,但有區別。 [3] 
  • 含義區別
“文質彬彬”偏重於“文質",即文采與質樸配合和諧,突出斯文,強調內外的統一;“温文爾雅”偏重於“温文”,温和有禮,突出温和的態度,強調內外和諧;“彬彬有禮”偏重於“有禮”,對人有禮貌,突出外在的行為。 [3] 
“文質彬彬”“温文爾雅”都可形容舉止文雅,內外統一,但是,“温文爾雅”可以表示人有風度、有氣派,也可以形容人説話的口氣温和有禮;“文質彬彬”強調錶面的“文”和內在的“質”的和諧。“彬彬有禮”不能用於形容人的內在品質。 [3] 
  • 用法不同
“文質彬彬”“彬彬有禮”不受程度副詞的修飾;“温文爾雅”則可以。“彬彬有禮”常作狀語,修飾各種表示具體動作的動詞;“文質彬彬”“温文爾雅”一般不這樣用。 [3] 
  • 語體不同
“温文爾雅”多用在書面語中,“文質彬彬”“彬彬有禮”在書面語以及口語中都常用。 [3] 
參考資料
  • 1.    文質彬彬  .漢典[引用日期2015-07-30]
  • 2.    德予編著. 你應該知道的100個儒家典故[M].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2015.08:45-46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形貌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