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章西漢兩司馬

鎖定
《文章西漢兩司馬》是晚清將領左宗棠卧龍崗諸葛草廬的一對對聯。
中文名
文章西漢兩司馬
作    者
左宗棠
時    代
晚清
體    裁
對聯

文章西漢兩司馬對聯三副

文章西漢兩司馬
——題卧龍崗諸葛草廬
作者:左宗棠
文章西漢兩司馬; 經濟南陽一卧龍。
心同佛定香煙直; 目極天高海月深。
出處動關天下計; 草廬我也過來人。 [1] 

文章西漢兩司馬賞析

此對聯的意思是説,文章寫得最好的要算西漢的司馬遷與司馬相如,而經邦濟世的人才就當首推南陽的諸葛亮了。
“兩司馬”指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和史學家散文家司馬遷。兩人在文學史上都很有影響,後人有“文章西漢兩司馬”之稱。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左右——公元前117年),字長卿,四川成都人,漢時文學家。司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為“綠綺”,是傳説中最優秀的琴之一。 司馬遷(前135 ~ 前87)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他生於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親司馬談武帝即位後,任太史令達三十年之久。司馬談博學,精通天文、《易》學和黃老之學司馬遷十歲起誦讀古文,並接受其父的啓蒙教育。淵源久長的家學對他後來治學道路有深刻的影響。後隨父移家茂陵顯武裏,十九歲為補博士子弟。二十歲時,為走出書齋,網羅天下放失舊聞,開始了他的遊歷。他從長安出發,出武關,過江陵,溯沅水至湘西,窺九嶷,於長沙汨羅憑弔屈原;而後向東,足跡到達會稽,訪問夏禹的遺蹟;到過姑蘇,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達淮陰,訪求韓信的故事;到過豐沛,訪問劉邦蕭何的故鄉;到過大梁,訪問夷門,並考察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過楚,訪問春申君的宮殿遺址;到過薛地,考察孟嘗君的封邑;到過鄒魯,拜仰孔孟的家鄉。壯遊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回到長安後,又同當時著名經學大師孔安國、董仲舒學習《古文尚書》和《春秋》。之後仕為郎中,侍從漢武帝。武帝對這個廣聞博識、學問豐富的年輕人十分重視,命他為郎中,讓他帶着皇帝的命令出使巴蜀,到達今天昆明一帶大西南地區。
西漢文壇的文學形式主要是散文和賦,當時散文以司馬遷成就為最高,賦以司馬相如成就為最高,故名。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也列“司馬相如和司馬遷”為一篇,並説:“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文章西漢兩司馬相關

文章西漢兩司馬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被追諡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前87年後),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説山西河津)人,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著有《史記》,又稱《太史公書》,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説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説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是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是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