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盛齋

(清朝樂器作坊)

鎖定
文盛齋琴行,創辦於清朝咸豐年間。其最 初的字號為“文盛齋弦字老鋪”,位於廠甸南邊的小沙土園北口西側。店主姓張,是河北深縣人。由於他生前無子嗣,死後便由已守寡的獨生女繼業。當時這家樂器店有房屋15間,其中有6間作為“前店”,主要用於售貨和生產,同時也用作廚房、宿舍和飯堂;後院3間上房是店主人的住宅;其餘的房屋則為庫房。這是一家自產自銷的樂器店,也是北京民族樂器行業的“鼻祖”。
中文名
文盛齋
創辦於
清朝咸豐年間
隸    屬
樂器行業的“鼻祖”
位    置
廠甸南邊的小沙土園

目錄

文盛齋簡介

文盛齋雖然在創業之初,只是一家很小的樂器店,然而當時北京城內,這樣的樂器店也不過僅有三家。即還有位於打磨廠的“合音齋”和“合順齋”,而且三家樂器店生產的樂器各不相同。文盛齋主要製作、銷售琴、箏、瑟、雙清、二絃、虎波等宮廷樂器,以及王公子弟喜愛的三絃、八角鼓等樂器。文盛齋出售的樂器,價格往往都比較貴,原因在於其所出售的樂器不僅在製作上,講究工藝精良,還十分注重材料的選擇。每當在北京的市場上,有了來自福建產的紫竹、湖北產的蛇皮等製作樂器的原材料時,文盛齋總要派人去市場精心挑選,高價購回後製作樂器。因此文盛齋的樂器,在京城市場上,具有製作精,品質優,價格高的特點。清朝宮廷昇平署、神樂署也經常選購,作為宮廷樂隊使用的樂器。在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時,文盛齋還曾保存着當年為清朝宮廷御製的,供“雅樂”樂隊演奏的樂器。這些宮廷樂器無論是製作工藝,還是油漆彩畫,都十分精美、講究。
文盛齋與其他兩家樂器店,雖然製作的樂器各有側重,但在招牌的內容上,卻基本相同。都寫着“弦子胡琴老鋪”的字樣。門口懸掛着一個幌子,像一個沒安頭的琵琶背子,下面栓有紅布條。清朝時期,京劇還主要為宮廷獨享,沿未成為社會流行的文藝形式。當時民間主要盛行的文藝形式是以曲藝、梆子為主,所以樂器店的生意並不興隆。儘管文盛齋也經常為清朝宮廷製作樂器,但除此之外,前來購買樂器的王公子弟則寥寥無幾,普通百姓更是無人問津。因此在這一時期,文盛齋只能慘淡經營,勉強維持。
清末民初,昔日皇家獨享的京劇開始流入社會,併為社會各階層所喜愛,迅速興盛起來。樂器店的經營也因此出現轉機,買賣逐漸興盛。而這時京城的樂器店數量也迅速增加,新增的樂器店,大多都是由原在文盛齋、合音齋、合順齋三家樂器店學徒出師之後自己開設的。
在各家樂器店買賣興隆,仍沿用傳統木V2V_具、手工工藝和方法制作樂器時,文盛齋的師傅們卻在不斷地對傳統的製作工藝進行革新,創造了一些新的工藝和方法。曾在文盛齋從師學徒的李辛田師傅製作琴軸時,首創用“衡天杵”的新工藝。此外,為使樂器表面光潔,還摒棄傳統的打蠟、燙蠟工藝,改以採用蟲膠漆片。這些新的工藝的採用,不僅使樂器製作更加精美,性能和質量也都得到了提高。後來,其他的樂器店也競相仿效,採用這些新的工藝和方法。京城樂器行也由此進入一個較快的發展時期。京胡、京二胡、月琴、二胡、小三絃、大三絃等與京劇有關的樂器銷量,呈直線上升趨勢,佔據樂器總銷量的絕對多數。

文盛齋歷史背景

1937年,隨着日本侵略軍挑起七七“盧溝橋事變”,將侵華的戰火擴大至華北及北平(今北京)地區,中國的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的破壞,民不聊生,局勢更加動盪。文盛齋也和其他的樂器行一樣,生意慘淡,經營陷入困境。抗戰結束後,國民黨又挑起內戰,國內經濟繼續蕭條。文盛齋的樂器銷售依然沒有多大的起色,勉強維持經營。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工作隊隨軍進駐城內。因為宣傳工作的需要,文藝工作隊收購了文盛齋的其他一些樂器店的庫存產品,使瀕於破產倒閉的京城樂器行業獲得新生,重新走上興旺、發展的道路。此後,文盛齋的樂器以其精良製作技藝,在北京諸多樂器行中,繼續保持着較高的聲譽。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文盛齋被視為“四舊”和“封、資、修”的產物而遭到批判,許多珍藏多年的樂器精口慘遭毀壞。
1987年,為了弘揚北京的地主傳統文化,展示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又恢復了“文盛齋琴行”的老字號,並在東城區安定門大街新址重新開業,成為北京最著名的樂器售商店之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