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琴戲

鎖定
文琴戲原稱揚琴戲,是一種貴州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因以坐堂清唱形式表演,以揚琴伴奏、温文爾雅而得名,廣泛流行於織金縣等地。溯其淵源,系由彈詞演變而來,從四川傳入。 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二月,今織金城關新民路“朝門頭楊家”有個叫楊鳳鈞的到四川當武官,先後在督標前營、松中營和維州協任千總、副將等職。在任期間,後娶的汪、張二位姨太均精通揚琴戲,深得其白夫人喜愛,常在府第教其女、媳等演唱,自娛自樂。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楊鳳鈞在維州協副將任上病逝,白、汪、張三位夫人及其子女閤家於第二年扶其靈柩回籍。此後,凡逢年過節或遇家族親戚有喜事,三位夫人均率子女媳婦中學會揚琴戲的到庭演唱,以供娛樂。從此,文琴戲在織金有了傳播。到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三位夫人先後去世止,14年間她們教出了多數為楊姓、少數其他姓的弟子10多人,傳下了織金民間的第一代文琴戲班子。民國時期,這批人又教出了楊姓子女為多數、其他姓為少數,共10多人的第二代文琴戲班子。
中文名
文琴戲
原    稱
揚琴戲
類    別
貴州省的傳統戲曲劇種
文琴戲角色
生、旦、淨、醜

目錄

文琴戲發展

文琴戲是貴州民間流行的一種分角坐唱的曲藝種類——是在貴州揚琴的基礎上,採用“本地揚琴戲(即貴州揚琴)調子與土語”配以揚琴、三絃、胡琴等樂器伴奏,並用板、鼓、碰鈴等伴和擊節演出,是一種揚琴音樂與舞台藝術相結合的舞台戲劇演出形式。1956年,織金縣文化館以這批人為骨幹,吸收一批青年愛好者參加,正式成立織金縣業餘文琴劇團,把坐堂清唱的文琴戲搬上舞台表演,使這一古老的地方劇種獲得了新生。

文琴戲角色

角色,生、旦、淨、醜、末俱全。生角分小生、鬚生、老生;旦角分花旦、搖旦、青衣;淨角分文淨、武淨,統稱大花臉。丑角分文丑、武丑,統稱小花臉或小丑;末角不分色。

文琴戲唱腔

所用唱腔也稱曲牌,主要的有八個,所唱的板眼各不相同:一名揚調,分快、慢種,快揚調唱一板一眼即2/4拍子,慢揚調唱一板三眼即4/4拍子,情調歡快;二名苦品,唱一板三眼即4/4拍子,情調憂傷淒涼;三名二板,分快、中、慢三種,唱一板一眼即2/4拍子,情調優雅動聽;四名三板,唱有板無眼即1/4拍子,情調激昂;五名扣扣,唱有板無眼即1/4拍子,情調激昂;六名清板,唱一板三眼即4/4拍子,情調抑揚剛勁;七名散板,唱自由速度、自由節拍,情調亦任自由抒發,多用於各牌曲尾,故又稱“落板”;八名八譜,用於開場、過場和收尾。伴奏樂器先時只用揚琴,現今還有二胡(南胡)、京胡、板胡、月琴、笛、碰鈴、鼓、板、鑼等。演奏時,過去用揚琴為指揮,現今用鼓板為指揮。

文琴戲劇目

解放以前其著名的劇目有《單刀赴會》、《戰長沙》、《走馬薦諸葛》、《三顧茅廬》、《過江招親》、《千里走單騎》等三國戲和《賈寶玉吊瀟湘》、《黛玉葬花》等紅樓戲,還有《秦雪梅弔孝》、《茶瓶記》等民間傳統劇目,大小約30來個。解放後,排演的劇目分古裝戲和現代戲。古裝戲有《拾玉鐲》、《蘿蔔園》、《三難新郎》、《劉海砍樵》、《人面桃花》、《瘋僧掃秦》、《三盡忠》等50餘個;現代戲有《天上人間》、《一家人》、《紅松林》、《紅旗食堂》、《接待之前》、《蹲點》、《香姑》等3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