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物天地

鎖定
《文物天地》創刊於1972年,是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文物考古普及性刊物。 [1-2] 
據2020年《文物天地》第1期期刊內頁顯示,《文物天地》學術委員會有委員26人,編輯部有編輯1人,美術編輯1人。 [1] 
據2020年3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文物天地》共出版文獻量2851篇、總下載次數133898次、總被引次數909次。 [3]  據2020年3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文物天地》共載文633篇、被引量20次。 [2]  據2020年3月19日維普網顯示,《文物天地》發文量2783篇、被引量299次、H指數為5。 [4] 
中文名
文物天地
外文名
Cultural Relics World
語    種
中文
類    別
考古
主管單位
國家文物局
主辦單位
中國文物報社
編輯單位
《文物天地》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72年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11-1533/K
國際刊號
1000-0194
郵發代號
2-29
編輯部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
現任主編
朱威

文物天地辦刊歷史

1972年5月,《文物革命文物特刊》雜誌創刊,由文物編輯委員會編輯,文物出版社出版,不定期出版。
1976年4月,更名為《革命文物》雜誌。
1981年,定名《文物天地》,雙月刊,由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編輯。
1990年8月,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與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合併為中國文物研究所,《文物天地》 由中國文物研究所編輯出版。
2002年1月,刊期變更為月刊,由中國文物報社編輯出版,印刷改為銅版紙,全綵印。 [1]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文物天地辦刊條件

文物天地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文物天地》開設有館藏珍萃、展覽賞析、收藏大觀、市場聚焦、 綜合資訊五個板塊。 [1] 
  • 報道內容
《文物天地》主要介紹中國文物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普及文物知識,宣傳文物政策,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2] 

文物天地人員編制

據2020年《文物天地》第1期期刊內頁顯示,《文物天地》學術委員會有委員26人,編輯部有編輯1人,美術編輯1人。 [1] 
《文物天地》學術委員會及編輯部名單<br>
職務
名單
委員
馬寶傑、方勤、田凱、石金鳴、任方平、張永康、李剛、李凱、楊志剛、陳成軍、陳卓、陳建明、陳浩
俄軍、趙豐、郭小凌、郭思克、張津才、龔良、塔拉、程武彥、謝志成、魯力、穆青、戴志強、魏峻
編輯
李珍萍
美術編輯
胡珊珊

文物天地辦刊成果

文物天地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文物天地》共出版文獻量2851篇。 [3] 
據2020年3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文物天地》共載文633篇。 [2] 
據2020年3月19日維普網顯示,《文物天地》發文量2783篇。 [4] 

文物天地收錄情況

《文物天地》是ASPT來源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 [2-3]  [6] 

文物天地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文物天地》總下載次數133898次、總被引次數909次。 [3] 
據2020年3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文物天地》被引量20次。 [2] 
據2020年3月19日維普網顯示,《文物天地》被引量299次、H指數為5。 [4] 

文物天地文化傳統

文物天地辦刊理念

《天地文物》以宣傳貫徹中國文物保護方針政策為宗旨,傳承歷史文化,倡導收藏文明,積極引導民間收藏健康發展。 [1] 

文物天地編輯方針

在新媒體崛起、紙媒式微的背景下,基於文物保護事業發展趨勢,以新時代對文物專業紙質媒體的需求,《文物天地〉 調整編輯方針,以文博機構為依託,擴大對考古、石窟寺、大遺址、古建築、古村落、歷史名城、革命文物、文物修復、工藝美術等領域的關注。 [1] 

文物天地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社長
柳士發
副社長
楊曉波
副總編輯
李讓、李學良
主編
朱威
副主編
阮富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