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溯閣

(清代《四庫全書》七座皇家藏書樓之一)

鎖定
文溯閣,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瀋陽路171號瀋陽故宮內, [1]  是瀋陽故宮一座清代皇家藏書樓。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一説1783年 [2]  )5月,文溯閣全部工程竣工,《四庫全書》與《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入藏。 [1] 
文溯閣仿照明代寧波天一閣而建造,前有戲台、嘉南堂,後有仰熙齋,齋後為九間房,其中有芍藥圈、梧桐院等。文溯閣主體建築外觀兩層,實為三層,每層六間,取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説。 [1]  文溯閣整個建築為重檐硬山式,裝飾色彩以冷色為主調,上邊蓋黑色琉璃瓦加綠剪邊,所有的門、窗、柱都漆成綠色。 [1] 
1961年3月4日,包含文溯閣在內的瀋陽故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21年,文溯閣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樓。 [8] 
中文名
文溯閣
地理位置
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瀋陽路171號
景點級別
AAAA級
建築面積
720.7 m²
始建時間
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溯閣歷史沿革

文溯閣
文溯閣(2張)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乾隆帝傳旨於盛京(現瀋陽故宮)舊有宮殿之西,建造文溯閣及其配套建築。 [2]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一説1783年 [2]  )5月,文溯閣全部工程竣工,《四庫全書》與《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入藏。 [1]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9月,6144函36000多冊《四庫全書》、5020冊《古今圖書集成》已全數運抵文溯閣內入藏,並將《御製文溯閣記》碑立於文溯閣東側碑亭,至此,書閣合璧,文溯閣開啓藏書歷史。
文溯閣券門 文溯閣券門
民國四年(1915年)11月,民國政府將文溯閣本《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運至北平(現北京)古物陳列所,文溯閣與《四庫全書》第一次書閣分離。 [2] 
民國十六年(1927年),奉天(現瀋陽)省政府在各方努力爭取下,使得文溯閣《四庫全書》復歸奉天文溯閣。 [4] 
文溯閣 文溯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偽國立奉天圖書館認為文溯閣年久失修,滲漏現象嚴重,為了保護閣內藏書,於文溯閣前西南處修建了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二層樓新書庫,稱為“新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6月,“新閣”竣工,文溯閣《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全部移入新閣。
1949年,瀋陽建立了“瀋陽故宮陳列所”。
1951年,文溯閣修繕。 [5] 
1954年,經國家批准設立了“瀋陽故宮博物館”,並設古建部等機構十餘個。
1966年9月,中央文化部將文溯閣藏《四庫全書》調往甘肅省圖書館收藏。 [4] 
1985年 9月16日,文溯閣等西路建築羣全部得到修繕,恢復歷史原狀陳列,正式對外開放。 [2]  [6] 
2021年,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召開第十五屆理事會,瀋陽故宮文溯閣成功獲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樓。 [8] 

文溯閣建築特色

文溯閣結構

文溯閣
文溯閣(4張)
文溯閣是在故宮的西路增建的,仿照明代寧波天一閣而建造,前有戲台、嘉南堂,後有仰熙齋,齋後為九間房,其中有芍藥圈、梧桐院等。文溯閣主體建築外觀兩層,實為三層,每層六間。 [1] 
文溯閣落於半米高的高台之上,整個建築平面為矩形,坐北朝南,面闊六間,進深九檁,建築總長26.23米,總高15.683米,總寬16.10米,建築面積720.7平方米。文溯閣參考天一閣的結構形式,從外觀上看是重檐兩層,各6間,其內部卻是上、中、下三層,這種“明二暗三”建造方式俗稱“偷工造”,即利用上、下樓板之間通常被浪費的腰部空間暗中多造了一個夾層,俗稱“仙樓”,這樣全閣上、中、下三層都能用來貯藏書籍,擴大了使用面積。文溯閣外觀上下兩層中,一層比二層前後各多了一列檐柱,前後出檐也比二層房檐向外延出很多,構成了下層前後有廊,上層無廊的結構形式。
文溯閣上層除西側樓梯間外,主房五間整體為一個大通間,每間用書架隔開,每間6扇窗,南北開窗,用落地罩在南北兩面各闢走道,窗邊有迴廊相通;一層明間面闊約5米,東西次間 、梢間約為4.35~4米,西側樓梯間面闊約1.7米,進深約13米;明間與東西次間的正面均不設檻牆,各按木質隔扇門共三開6扇,門上飾有雕刻圖案,門心板上方置有直欞窗;東西梢間用書櫃間壁成兩個單間,正面比明間和東西次間探出約1米,設木質直欞窗6扇;北側有內廊約2米,明間、次間與內廊之間設置夾紗槅扇作為隔斷,有門與明間、次間、梢間相連通。通空的門窗不僅通風良好,光線也可以直接照射進去,採光問題也得到解決。
文溯閣
文溯閣(9張)
文溯閣二層為東、西、北三面環壁的“凹”形夾層,夾層的東、西兩側各為一間,同一層東西梢間格局相同,外側設有木欄杆,欄杆兩側各設花格窗4扇,上置花格橫眉,構成一組形如花罩式的半封閉空間,以帷幔遮擋;夾層北面靠牆壁放置一排書架,構成一個藏書的小環境,同樣以帷幔遮擋;書架前方約2米處設有木欄杆,上面亦飾有花罩,形成一條東、西走向的長廊(長廊的下部就是一樓北側的內廊),並由此將東、西兩梢間貫通;正中三間空敞,與一樓構成一個兩層高的共享空間,即室內大廳,通高5.56米,其中一層淨高2.85米,二層淨高2.71米,正是用來放置書架的最佳高度。
文溯閣兩山設置的有琉璃門罩裝飾的券門。券門用白石砌築成拱形,其上端飾有仿木構綠琉璃垂花門罩,單檐廡殿頂,檐下六攢琉璃斗拱、額枋及墊板的畫池內飾有琉璃彩繪,浮雕“白馬負書”、游龍、水浪及花卉等圖案。門罩兩側為琉璃垂蓮柱,券門下設有五級垂帶踏跺,由此可直接進入檐下房廊。 [2] 

文溯閣特點

文溯閣整個建築為重檐硬山式,裝飾色彩以冷色為主調。 [1]  在色彩搭配上採用了黑、綠為主的深色基調。其建築屋面採用黑色琉璃瓦,輔以綠瓦剪邊,迥別於天一閣的青磚布瓦。各條屋脊、吻獸及博風磚等也多采用綠色調琉璃構件,飾以海水流雲紋飾而非行龍紋飾。各垂脊不設置仙人、走獸等琉璃飾件,代之以雲頭狀的琉璃構件裝飾。廊柱、檐柱飾以綠色,門框、窗框飾以黑色,在裙板、絛環板等處兼施少許白色,門窗直欞飾以綠色。外檐彩畫也以藍、綠、白相間。 [2] 
文溯閣與文淵、文源、文津三閣相比,是“北四閣”中唯一沒有與水、石、松相伴的一閣。 [2] 
文溯閣 文溯閣

文溯閣文物遺存

文溯閣檐下彩畫以青、綠、白為主調,其每間外檐的檁、墊、枋的正中都繪有蘇式彩畫。 [2] 
文溯閣內復原了清乾隆帝東巡時期的歷史原貌,在文溯閣入口正中陳列桌椅,其上陳列《四庫全書》內經、史、子、集等書複製品,並在文溯閣內復原書架等陳列物品。 [1] 

文溯閣機構設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為保護文溯閣及其《四庫全書》,經盛京內務府奏準,特增設文溯閣衙門管理文溯閣事務,設九品食俸催長一員、食餉催長一員,掌《四庫全書》之藏,隸屬於盛京內務府。每年八月將文溯閣內書籍晾曬一次,每年四月從盛京工部領取潮腦、野雞尾毛撣、短把雞毛撣,以供保管圖書之用,並及時上報文溯閣應行修繕事宜。 [2] 
1954年,瀋陽市經國家批准設立了“瀋陽故宮博物館”,並設古建部等機構十餘個,專門從事古建築的維修、保護。 [2] 
文溯閣 文溯閣

文溯閣歷史文化

文溯閣名字來歷

文溯閣名稱依乾隆皇帝《文溯閣記》所述有“溯澗求本”之意而得名,為專貯《四庫全書》的皇家藏書樓。 [1] 
文溯閣在“北四閣”(因避暑山莊文津閣、圓明園文源閣、紫禁城文淵閣、盛京皇宮文溯閣在宮中禁地,也稱“內廷四閣”)中是最後建成的一閣。“輯四庫之書,分四處以庋之,方以類聚,數以偶成。文淵、文源、文津三閣之記早成,則此文溯閣之記,亦不可再緩,”弘曆選擇最後為文溯閣作記,其目的是體現其“溯源報本,彌深追遠”之情,並且專門為建造在陪都禁地的最後一閣命名——文溯閣,“四閣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淵、若源、若津、若溯,皆從水以立義者,蓋取範氏天一閣之為”。乾隆皇帝“以水喻文,願溯其源”,進一步闡述了文溯閣命名的文化意藴。“若夫海,源也,眾水各有源,而同歸於海,似海為其尾而非源,不知尾間何洩,則仍運而為源。原始反終,大易所以示其端也。津則窮源之徑而溯之,是則溯也、津也,實亦迨源之淵也。”這就是説,源為端,淵為尾,津為徑,溯為由淵至源之行。溯,為逆流而上,追求根源。文溯閣東側碑亭內乾隆《御製文溯閣記》特別對文溯閣的興建緣由、“文溯”之意及編纂和貯藏《四庫全書》的情景予以記載。 [2] 

文溯閣四庫全書

清乾隆皇帝,即位之初就下詔搜訪遺書,並下令儒臣校勘《十三經》等經典。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正式批准大學士劉統勳等人議定的輯校《永樂大典》章程,並下令“將來辦理成編時,著名《四庫全書》。隨後,紀曉嵐、陸錫熊、孫士毅等三人被任命為總纂官,並從翰林中選了數人組成了四庫全書的編纂班子——四庫館。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第一部《四庫全書》編撰並抄錄完成。全書共收書3461種、79309卷、36381冊,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分。《四庫全書》共抄錄七部(分藏於北四閣:文淵閣文源閣文津閣、文溯閣;南三閣:文宗閣文匯閣文瀾閣)。 [7]  文溯閣本《四庫全書》是七部中的第二部。 [2]  1966年9月,中央文化部將文溯閣本《四庫全書》調往甘肅省圖書館收藏。 [4] 

文溯閣文物價值

作為皇家藏書樓,文溯閣在建築規制、建築功能和理念上,既是仿照江南著名藏書樓天一閣,以“天一生水”為理念進行建造的,又根據傳統的做法和陪都宮殿建築的特殊身份而多有發展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藝術特色,反映了清代宮廷建築在工程設計和建造藝術上的高度技巧和水平。 [2] 
文溯閣 文溯閣

文溯閣文物保護

2007年5月15~31日,瀋陽故宮保管部修復組對文溯閣其內部隔扇屏風、壞損雕花木隔扇進行修復。 [4] 
1961年3月4日,包含文溯閣在內的瀋陽故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文溯閣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文溯閣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瀋陽路171號瀋陽故宮內。
文溯閣
文溯閣 文溯閣
開放時間
4月10日~10月10日,開館:8:30,閉館:17:30。
10月11日~4月9日,開館:9:00,閉館:16:30。
注:每週一上午閉館(法定節假日和7、8月除外),13:00開館。
門票價格
60元(瀋陽故宮套票)。
交通信息
瀋陽市區乘坐瀋陽公交117、118、132、140、251、290、292、環路公交車在故宮東華門站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乘地鐵一號線到中街站、懷遠門站下車,步行10分鐘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