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源閣

鎖定
在北京西郊的圓明園遺址中,有一處早已湮沒於荒草之中的古蹟——文源閣舊址,這裏曾是清朝乾隆年間庋藏名聞世界的大叢書《四庫全書》的“四庫七閣”之一。
中文名
文源閣
類    別
文化遺址
年    代
文物原屬
圓明園建築景觀
文物現狀
被英法聯軍焚燬,現僅存遺蹟

文源閣藏書樓

寧波天一閣藏書樓 寧波天一閣藏書樓
文源閣位於水木明瑟北面,原稱四達亭,乾隆南巡浙江後,仿照寧波的明代藏書樓天一閣改建,專門貯藏《四庫全書》。
文源閣又叫藏書樓,仿寧波天一閣建成。

文源閣四庫七閣

文源閣 文源閣
乾隆皇帝十分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他為此所作的一件大事,就是在乾隆三十九年於圓明園內興建“文源閣”和編修《四庫全書》。文源閣坐落在圓明園“水木明瑟”景區的北面,與“舍衞城”隔湖相望。乾隆皇帝《御製文源閣記》載:“藏書之家頗多,而必以浙之範氏天一閣為巨擘。因輯《四庫全書》,命取其閣式,以構庋貯之所。……於是就御園中隙地,一仿其製為之,名曰文源閣。”清朝纂修《四庫全書》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文獻整理活動。這次由朝廷倡導的規模空前的修書活動,表面上是稽古右文,渲染文治修明的景象,而實際上是要通過編纂過程中的徵書、禁書、毀書和編書等一系列做法,來清除漢族士人反對滿族異族統治的思想和典籍,即鉗制思想,消滅異己,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寓禁於征”。《全書》廣泛網羅和蒐集了從上古流傳至清初的所有著作,用經、史、子、集四大部分類,共收書3,461種,總計79,337卷,約97,700萬字。它不僅全面總結和系統整理了三千年來中國封建文化的學術成果,保留了豐富的典籍,而且任職於“四庫館”的官員學者,多是當時學術名流,他們傾十年心血而成的《四庫全書》,無疑也是對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大貢獻。
這部大叢書的主要歷史影響除學術成就外,當數“四庫七閣”的建立。該書因卷帙浩繁,不曾付梓刊行,隻手抄了七部,分別建閣貯之,這就是被稱作“內廷四閣”或“北四閣”的北京大內之文淵閣、圓明園之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之文津閣和盛京(今瀋陽)故宮之文溯閣;以及被稱作“江南三閣”的揚州大觀堂之文匯閣、鎮江金山寺之文宗閣和杭州聖因寺之文瀾閣。閣與書歷盡滄桑,伴隨着中國近代史上的頻繁戰亂而飽受摧殘,最短的存世僅六、七十餘年,如今只有文淵、文津、文溯、文瀾四閣尚屹立人間。

文源閣風景

文源閣與玲峯石 文源閣與玲峯石
藏書樓與嶺峯石文源閣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圓明園內原有建築四達亭的基礎上略為增葺,於次年繼文津閣之後告成的,為七閣中建成的第二座。位置在全園的西北,南接水木明瑟,西臨柳浪聞鶯。閣額及閣內“汲古觀瀾”匾、楹聯等皆乾隆御書。閣南向而立,前方鑿挖曲池,並放養金魚於其中,據説大可盈尺。池南為怪石嶙峋的假山。池中還豎有一巨大太湖石,名“石玲峯”,高逾六米,玲瓏剔透,環孔眾多。正視之,則石如烏雲翻卷;手叩之,音色如銅。石寬盈丈,四周俱鐫有名臣詩賦,是當年圓明園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塊太湖石,與頤和園樂壽堂前的“青芝岫”齊名。閣東側為御碑亭,碑上勒有御製《文源閣記》。

文源閣構造精義

文源閣 文源閣
乾隆帝對這部“浩如煙海,委若邱山”的巨書的貯藏是極為審慎的,他聽説寧波範氏天一閣建築構造別有精義,便下令仿其規制,營造庋書之所。文源閣雖已不存,但其格局當與文淵、文津、文溯三閣無異。從實物來看,現存的其它內廷三閣均為正宇上下六楹、各通為一間,內部則對天一閣予以改進,採取了明兩層暗三層的“偷工造”法,即外觀重檐兩層,實際上卻利用上、下樓板之間通常被浪費的腰部空間暗中多造了一個夾層,全閣上、中、下三層都能用來貯藏書籍,既充分利用空間,又節省工料,體現了清代宮廷建築師們在工程設計和建造藝術上的高度造詣和技巧。外觀上為水磨絲縫磚牆,牆色為較沉靜無華的灰色,深綠廊柱,歇山式屋頂,上覆綠剪邊琉璃瓦。為顯示建築功能,楹柱間特地繪以河馬負書和翰墨卷帙畫面,色調清雅。全閣外觀古樸典雅,藴含深意,內中遍藏宏富卷帙,寧靜肅穆,堪稱中國古代藏書樓的典範。文源閣地處皇家園囿中,在一片金碧輝煌中卓然不羣,更是獨擅樸素之美。

文源閣獨具匠心

除強調山水葱鬱之氣的庇護外,七閣取名亦獨具匠心,既表明了乾隆帝推崇儒家經典的宗旨,也借若“淵”、“源”、“津”、“溯”等字,從水而立義,仿效範氏天一閣的“天一生水”而克火,以求閣書永存。

文源閣閣內藏書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
閣內的《四庫全書》以浙江產上等開化紙繕寫,共抄得36000冊。書冊封皮採用“經、史、子、集四部各依春、夏、秋、冬四色”的裝潢辦法,即用象徵四季的顏色來標明書的類別:經書居羣籍之首,猶如新春伊始,標以綠色;史部著述浩博,如火之熾,應用紅色;子部採擷百家之學,如同秋收,着以淺色(藍色);集部詩文薈萃,好似冬藏,適用深色(灰黑)色。以色分部,一目瞭然。裝幀上為軟絹包背裝,束之綢帶,並以楠木為匣,既精緻美觀,還能防潮防蛀。據檔案記載,文源閣全書每冊的首頁都鈐有“文源閣寶”和“古稀天子”印,末頁則鈐上“圓明園寶”和“信天主人”印,硃色晶瑩,又為全書增色不少。

文源閣閣書被毀

文源閣落成後,乾隆皇帝每年駐蹕圓明園,幾乎都要來此修憩觀書,吟詠題詩。《四庫全書》抄畢送藏文源閣後,伴隨着“康雍乾盛世”的餘光,確也度過了半個多世紀寧靜祥和的時光。但是好景不長,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佔北京,他們在飽掠圓明園珍寶之後,舉全園而火焚之,大火在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中肆虐了三日,文源閣和其中的《四庫全書》以及貯藏於味腴書屋中的一套《四庫全書薈要》也在這場浩劫中化為灰燼。閣與書從告竣送藏到被毀,存世僅七十餘年。
文源閣早已不存,僅餘閣基,其上青磚仍較為規整;曲池已涸,高大的“石玲峯”因民國時兩股土匪爭相盜賣不得,被其中一方炸為兩截,轟然坍於蔓草之中。當年曾在四庫館擔任副總裁的彭元瑞、曹文埴題寫的詩文碑刻,雖湮沒在一片荒蕪中,尚依稀可辨;而乾隆帝的御碑已挪至文津街的國家圖書館分館院內,文字僅存其半。整個文源閣遺址和旁邊的舍衞城遺址遙相呼應,偶有遊人憑弔至此,不勝唏噓慨嘆!至於閣中所藏《四庫全書》,僅聞民國時湖州劉承幹嘉業堂曾藏有鈐“文源閣寶”的全書六冊,此後人世間便不再有此驚鴻一現了。

文源閣範氏天一閣

天一閣的藏書 天一閣的藏書
範氏天一閣創建於明代嘉靖末年,始建者是當時的兵部右侍郎範欽。範欽一生愛書成癖,酷愛藏書,他蒐集書籍的原則是“不薄古人厚今人”。嘉靖三十九年,範欽卸職歸裏,為使所蒐集的藏書能永久保存,在寧波建樓6間,做為藏書之所,即為“天一閣”。範欽死後,其長子範大沖繼承了藏書,為使所藏之書不至分散丟失,為其後代定了一條家規,就是“代不分書,書不出閣”。因此,直到清朝初年,範欽的曾孫範光文,仍將天一閣的書籍完好地保存着。
至乾隆時代,皇帝為了“嘉惠藝林,啓牖後學,公天下之好”,“用昭文治之盛”,決定編纂《四庫全書》。所謂《四庫全書》,就是將全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類,分別編纂而成。為了廣泛“蒐羅古今載籍”,乾隆皇帝下令,要各省多方面加意蒐集古籍和遺書,送交上來以備編纂之用。僅寧波天一閣範欽的後代範懋柱就送交了638種珍貴的古書,其中被收錄到《四庫全書》中的有96種,列入存目的為377種。

文源閣《四庫全書》

乾隆三十八年,《四庫全書》的編纂正式開始,並設《四庫全書》館,負責全部工作。乾隆皇帝選派了《閲微草堂筆記》的作者紀昀(字曉嵐)和陸錫熊為總纂,陸費墀擔任總校。擔任編纂的著名學者有邵晉涵、戴震、周永平、姚鼐、朱筠等,前後共有360餘人。加上繕寫、裝訂等工作,最多時有3000餘人。直到乾隆五十二年,共用15年的時間,編成此書。全書共編入各類書籍3500餘種,共計7.9萬餘卷,裝訂3.6萬冊,總計有230萬頁,9.97億字,而且均以毛筆正楷抄寫。這部鉅著蒐集了自我國周代以來至乾隆年間編書時為止3000餘年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天算、輿地、科技、醫卜等方面的重要著作,成為中外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叢書。
《四庫全書》共繕寫了7部,每一部都是用香楠木二片上下夾之,並束以綢帶,裝在香楠木匣內。書面都是絹面,“經部”用黃絹,“經解”用綠絹,“史部”用紅絹,“子部”用藍絹,“集部”用灰絹。每匣上面均刻有書名。7部《四庫全書》,前4部分藏於北京紫禁城皇宮之“文淵閣”,圓明園之“文源閣”,熱河行宮之“文津閣”,奉天行宮(今瀋陽)之“文溯閣”,這就是著名的“內廷四閣”,或稱“北四閣”。該四閣的建築格局,也都是按寧波“天一閣”營造的。《四庫全書》編成之後,乾隆興奮地賦詩道:“昨歲書成楠架陳,題為四色一時新;雨黴風涼敕苑吏,繼晷如期嘉翰臣”。乾隆皇帝認為江浙一帶是文物之邦,人才輩出之地,認為《四庫全書》應當廣佈流傳,以光文治。於是將《四庫全書》的後3部,分藏於揚州大觀堂之“文匯閣”,鎮江之金山寺之“文宗閣”,杭州孤山聖因寺之“文瀾閣”。這就是所謂的“江浙三閣”,或稱“南三閣”。
《四庫全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舉世聞名的鉅著。“文源閣”在當時,既是全國的七大皇家圖書館之一,也是圓明三園中的第一座皇家圖書館。
文淵閣中的文源閣碑被移至燕京大學和北京圖書館舊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