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淵閣書目

鎖定
《文淵閣書目》是登記初國家藏書的第一部書目。是現存不多的官修書目之一,在目錄學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
中文名
文淵閣書目
概    述
明初國家藏書
產    生
典籍為基礎
編    修
登記性書目
年    代
明朝

目錄

文淵閣書目產生

明初國家藏書是以內閣所藏宋、金、元三朝典籍為基礎的。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北伐軍攻入元大都,大將軍徐達盡收元內閣圖籍送回南京。以後,明政府又廣求遺書,國家藏書日豐。明成祖遷都北京,內閣圖籍也遷至北京,收貯於左順門北廊,明英宗正統年間,移貯至文淵閣
正統六年(1441年),少師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等,始以文淵閣所貯書籍,頗多“本朝御製及古今經、史、子、集之書,自永樂十九年南京取來,一向於左順門北廊收貯,未有完整書目”,故為打點清理,逐一勘對,編置字號,釐定部類,寫成書目一本,名曰《文淵閣書目》。

文淵閣書目編修

《文淵閣書目》是登記性書目。
整理圖書時,將七千二百九十七部圖書,進行分類,然後以《千字文》排次,按天字至往字,分為二十個字號,裝進五十隻大書櫥中,編目就是逐字逐櫥登記。
號和櫥之下,才按圖書的內容劃分為三十九個類別,一櫥包括若干類或一類佔有若干櫥,而後依類登錄圖書。
天字五櫥,三百二十二號,收藏明朝御製御定文集等書。
地字四櫥,五百五十五號,收易、書、詩、春秋、儀禮、禮記等書。
玄字一櫥,一百四十九號,收禮、禮書、樂書、諸經總類等書。
黃字三櫥,四百七十四號,收四書、性理(附實錄、傳、年譜)、經濟等書。
宇字六櫥,二百七十二號,收史部之書。
宙字二櫥,三百十六號,收史附、史雜之書。
洪字一櫥,一百零九號,收子部之書。
荒字一櫥,二百七十六號,收子雜、雜附之書。
日字三櫥,七百四十五號,收文集之書。
月字二櫥,五百六十八號,收詩詞之書。
盈字六櫥,二百六十六號,收類書之書。
昃字一櫥,一百七十六號,收韻書、姓氏之書。
辰字二櫥,三百六十四號,收法帖、畫譜等書。
宿字一櫥,二百二十八號,收政書、刑書、兵法、算法之書。
列字二櫥,五百五十二號,收陰陽、醫書、農圃等書。
張字一櫥,一百九十九號,收道書。
寒字二櫥,四百零六號,收佛書。
來字一櫥,一百六十八號,收古今志書(雜誌附)。
暑字三櫥,五百八十四號,收舊志。
往字三櫥,五百六十八號,收新志。
以上二十字號五十櫥。共七千二百九十七號,即7297種書。達43200冊。 [1] 
《文淵閣書目》分類在整理圖書時即已確定。由於楊士奇周詳考慮,分類很是齊全。
其所分國朝、詩、春秋周禮、儀禮、禮記、禮書、樂書、諸經總類、四書性理(實錄、傳、年譜等)、經濟、史、史附、史雜、子書、子雜、雜附、文集詩詞類書韻書姓氏法帖畫譜(諸畫譜)、政書、刑書、兵法、算法、陰陽、醫書、農圃、道書、佛書、古今志(雜誌)、舊志、新志等四十類目,可滿足各種需求。並且它不恪守四部法成規,開創了有明一代分類的新風氣。
還有,其某些類目的設置還有可取之處,如將禮書、樂書與“周禮”“儀禮”分開,比較合乎實際;將地方誌析為“古今志”“舊志”“新志”,在志書大量湧現的情況下,也有利於讀者檢索。因此,其分類體系,還可作為編制古籍書目的借鑑。
該書考訂功用不可忽視。因為其編寫之時,明內閣藏書尚完整,所收元朝舊藏,有價值的宋、元刻本和抄本頗多,另外,還有不少明初典籍。然而,明嘉靖以後,文淵閣藏書大批流失,若干珍本秘冊無可再見。所以,其就成為考訂宋、元、明初散失之書的重要資料。清乾隆時修《四庫全書》,對勘《永樂大典》所收之書,世無傳本者,往往見於《文淵閣書目》。
因此,《四庫全書總目》的編者深有感觸地評介其價值説:“惟籍此編之存,尚得略見一代秘書之名數,則亦考古所不廢也。”
《文淵閣書目》原不分卷。傳世之本,各家以意釐定,《四庫全書》本分為四卷,《讀畫齋叢書》本,按《千字文》二十字號為卷數,分為二十卷。又,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著錄有十四卷本。今流傳較廣的為《叢書集成初編》本,該本源出讀畫齋本。

文淵閣書目評價

在明代官修目錄中最為著名的《文淵閣書目》,作為我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官修目錄之一,在目錄學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對於考查典籍的流傳和存佚,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由於草率成書,難免有不足之處。
1.記一代藏書之盛
唐初發明雕版印刷術後,極大刺激了藏書事業的迅猛發展。宋遼金元,刻書業通天下,而官家藏書也日益豐富,如百川歸海一樣,宋遼金元豐富的官家藏書統統歸功於明代。
明朝創建,把宋遼金元的國家藏書全部承襲下來,多是宋、元刻本和抄本,無不精美。不幸的是,明代蒐羅的大批歷代精品,從明中期開始已有亡佚,今天我們要考察瞭解明代的琳琅之藏和典籍的流傳、真偽,除了殘存的一部《永樂大典》之外,就只有藉助於《文淵閣書目》了。《文淵閣書目》體現了明朝精品藏書極盛時的狀況,為研究宋遼金元藏書、刻書提供了珍貴的線索。
2.目錄體制獨特
2.1在分類上,打破傳統四部分類法,另創新制。
所設類目細密,並特闢“性理”“經濟”二類,“類書”不附於“子”,“韻書”不附於“經”等。都較為合理。其不足之處在於類目之間缺乏邏輯聯繫,難免雜亂,如史、子的分類既嫌漫又無界限。
2.2首列御製
第一號天字櫥,收藏明朝御製御定文集等書。列御製第一,突出皇帝的尊位,與當時封建君主制的政治思想有關。這一分類形式,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3著錄簡單
《文淵閣書目》雖為官修藏書目錄,但體制簡單,不僅沒有提要和大、小序,連作者、卷數亦一併缺如,僅在書名之下,註明冊數,然後附 有“完全、闕、殘缺”等字樣,實際是一本文淵閣藏書的帳簿清單。如此簡陋的體制,在目錄學史上尚屬空前。藏書線索確實是留下了,而參考價值和利用價值就不能不大大地打折扣。
3.對官修目錄之影響
明以前各朝官修目錄一般不過三、兩部,而明代官修目錄卻不少。繼《文淵閣書目》以後的國家目錄,據《千頃堂書目》著錄,尚有馬愉的《秘閣書目》二卷、錢溥的《內閣書目》一卷、張萱的《新定內閣藏書目錄》八卷、《內府經廠書目》二卷、《國子監書目》一卷、《南雍總目》一卷、《御書樓藏書目》一卷、《都察院書目》不分卷、《寧獻王書目》一卷、《行人司書目》二卷。
這些目錄,有存有佚,其中以張萱等所撰《新定內閣藏書目錄》最為著名。此目為萬曆三十三年,中書舍人張萱等人奉命校理內閣藏書時所撰,受《文淵閣書目》影響,分為十八類,全目八卷,以“聖制”、“典制”二部居首,以表明其官撰性質,然後於經史子集之外,增置類錄、金石、圖經、樂津、宋學、理學、奏疏、傳記、技藝、志乘、雜部等。各書略注撰人姓名、官職及本書殘全情況。並間有解題,雖文字簡略,原書卷數也未全著,體例也不夠完善,但稍勝於《文淵閣書目》,而成為考求明代官藏的重要目錄之一。
4.對私撰目錄之影響
宋以後由於雕刻印刷普及,私家藏書日漸增多,私家藏書目錄隨之興起。私家藏書目錄既可反映某一時代文化學術的發展水平,也可為研究著名藏書家和學者提供資料,還可作為編制當時國家目錄的重要依據。
明代的私家目錄較興盛,許多書目明顯地受到《文淵閣書目》的影響,除高儒《百川書志》外,大多沒有撰寫提要,只錄書名,大多不注著者亦無卷數,編寫形式為帳薄式。雖有分類但極不精密。
5.學者的評論
關於《文淵閣書目》有如下三種評説:一種以清人朱彝尊為代表。他認為:“其目不詳撰人姓氏,又不分卷。俾觀者漫無考稽,此牽率之甚者”。另一種以清人錢大昕為代表。他説:“此目不過內閣之簿帳,初非勒為一書,如《中經簿》、《崇文總目》之比。必以撰述之體責之,未免失之太苛矣”。三為批評缺點,肯定價值,以《四庫全書總目》為代表。它一方面指出:“今以《永樂大典》對勘,其所收之書,世無傳本者,往往見於此目。亦可知其儲庋之富。”“士奇等承詔編錄,不能考訂撰次,勒為成書。而圖草率以塞責,較劉向之編《七略》,荀勖之敍《中經》,誠為有愧”。另一方面,它也指出:《文淵閣書目》編成後,書漸散失,後人“惟藉此編之存,尚得略見一代秘書之名數,則(此書)亦考古所不廢也。”《總目》的評價是最允當的。
總之,《文淵閣書目》是一部體制簡單而價值極高、對後世古文獻整理研究有廣泛影響的官修目錄。 [1] 
參考資料